孫君飛
清清小溪
剛發現的小溪,懶洋洋地流淌著,分成一小股、一小股,除了向低處流的,還有向左、向右流的,匯聚到一起,尋找到正確的流向。也許僅僅流動著就是最好的,小溪沒有想著應該奔波到哪個地方,應該加入哪一條大河。
清淺的小溪,閃光的小溪,恬靜的小溪,自在的小溪,把自己放得那么安逸、舒服和快樂,沒有什么能夠約束它,仿佛連近憂也不會有。靜止時的小溪好像一面鏡子,活動著的小溪則把四周的風景都帶動了起來,有光就眨巴眼睛,無光就妥帖地隱入暝暗,不聲不響地做自己的夢。
小溪極清澈,似乎除了時間,它什么也不想擁有,哪怕只剩下虛空。我想把手指伸進溪水,去觸碰一下修長水草的細腰,弄明白它的柔軟和水洗不掉的綠。銀色的小魚兒在溪水中游來游去,游來游去,在尋找剛丟失的目光,也在尋找從魚鰭上抖下來的氣泡。假如沒有水草和石頭,那條機靈、美麗又害羞的小魚兒,真不知道會去哪里躲藏。在同一個地方站立的時間有些長了,我懷著歉意和不舍告別了即使害羞也仍要睜大眼睛的小魚兒。
是陽光,還是清風在放牧一條小溪呢?小溪翻了一下身,叮叮咚咚一陣響,好像在說誰也擁有不了它,它只屬于自己。小溪把兩岸浸潤得泛了綠,繞過野花又穿越過樹林,高興的時候還會跳過石頭又濺了橋墩一身水,仿佛一只不拴繩子的小羊,自己放牧自己,哪里水草豐美就去哪里,哪里沒有牧羊人的腳印就去哪里,它在陽光中沐浴,也在清風中歡歌。
對于一條小溪來講,它隨時可以開始,也隨處可以結束,不糾結自己的源頭究竟是一眼林泉,還是一座雪山。我寧可相信小溪的源頭是一滴露珠、一片雪花,或者是一陣細雨、一團濃霧。跟隨著溪流向前走,有時候會拐到一處花叢中,有時候會直達一個小島,這更像是跟著小溪走親訪友,它愛著它們,可是也不會讓美好的情誼羈留住自己。有時候我認為小溪的路子走錯了,再這樣下去會斷流,沒想到它比我想象的走得更遠,它還像過去那樣清澈、活潑和單純。
每一次山洪都是渾濁兇猛的,但是小溪容納了它,安撫著它的情緒,慢慢地送走它,直到有一天,我又看到小溪是細瘦的、明凈的和安寧的。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人們時常憐惜著花,卻記不住小溪也經歷過疼痛。我坐在溪水中的一塊石頭上,曬著溫煦的陽光,傾聽著鳥語聲和流水聲,岸上野花盛開、清香逶迤。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幸福,也感受到了小溪的快樂,我不能再提任何的要求,曾經的疑慮也隨波逐流而去,不再問溪流為什么要這么淺,又能夠奔赴多遠的地方。
小溪不說話的時候會聚成一個小潭,等它開口說話甚至高聲歌唱,就會獻出一朵朵浪花。跟隨著溪流向前走了這么久,我沒有發現小溪帶走過什么,也沒有什么能夠成為它的財富,它一直單純而得體、通透而豐富。溪流會帶走落葉,卻沒有帶走一棵樹,至多會帶走樹木和花朵們的影子。跟走馬觀花不同,小溪悄悄地獻出了無數滴水,讓荒蕪的地方變得生機盎然、鳥語花香,懶洋洋的小溪原來也愛得深沉無私。每流經一個地方,它都想多待一會兒,它睜著眼睛看天,心里惦記著的卻是大地。一條小溪的經歷遠比我的豐富而美好,有一剎那,我甚至愿意變成它的一朵浪花。
離開原野的時候,天色已晚,一顆流星劃著優美的弧線墜落地面,溪流也提前抵達了那里。我在同一時間聽到流星和小溪的心跳聲,然后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奔流不息的溪水中又多了一塊不為人知的石頭。
舊燕新聲
這幾天,緩解我焦慮的是燕子的呢喃。
天未明,窗外就有燕子叫,至多四五只,應是親密的一家燕子。燕子的叫聲很難形容,不是特別婉轉動聽,而是親切溫煦,與其說燕子在歌唱,不如說它們在訴說、叮嚀、拉家常。燕子的叫聲沒有麻雀的那么瑣碎,也沒有杜鵑的那么洪亮,更沒有竹雞的那么聒噪,聽起來圓潤、清晰、悅耳,讓人感覺友愛、踏實、寬暢。
對,燕子就是在呢喃。
有喃喃細語,有額頭碰額頭的會意一笑,有促膝交談,有手拉手的親昵交融……聽到燕子的呢喃,我總覺得是兩個姑娘在說悄悄話,卻又不必那么私密曖昧,聲音低著低著又高揚起來,原來它們在談今天誰看起來最好看,在談用什么水煮茶更好喝,在談天藍云白花艷人俊,在談蘇醒的大地、珍貴的雨水……這還是燕子的叫聲嗎?這難道不是燕子的呢喃嗎?燕子跟人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熟悉男女老幼的話題和喜好,有人的心思,有人的歡喜愁緒,習慣了人間煙火,拉近了尋常日子,它們談不了鷹的好高騖遠,也談不了貓頭鷹的深邃玄妙,只能柴米油鹽,只能卿卿我我,只能風輕云淡、山高水長。
因為抬頭不見低頭見,熟稔得如同左手拉右手,看每一只燕子都像是去年的舊燕。我和燕子之間只隔了一個冬天、一個長夢。春天還未到,在南方越冬的舊燕就早早起身,飛越千山萬水,回到原來的家鄉、原來的家,跟故人在花開如海、草長如煙的又一個新春相見。春江水暖鴨先知,確實沒有什么了不起,燕子先知的、預知的何止是一天兩天?鴨子又何嘗為了驚喜地叫出一句新聲而跋山涉水過?單看燕子的身形,既瘦小又單薄,卻精巧細致、干脆利落,飛是櫛風沐雨地飛,回是無怨無悔地回,走舊路喚新聲,見故人吟新曲,在燕子的叫聲里聽不出老氣橫秋的東西,就在人的窗前呢喃,就在人的屋檐下啄春泥筑窠巢,飛越重重山水卻未曾風塵仆仆,竟也學會了報喜不報憂,呢喃聲里全是清新的喜悅、青蔥的憧憬和不倦的深情。
聽不夠,聽了可忘憂,正是因為燕子的聲聲呢喃,聽起來真摯貼心。燕子早起辛勤,一天的工作、生活皆從一聲呢喃開始。它來喚我,我不起,它也不氣不煩擾,知道我還需要緩一口氣,不生翅膀正是要活得安逸一點。不像燕子,要用翅膀剪風,要用翅膀穿越雨簾,要使出渾身解數過好一只小小鳥的平凡日子。燕子們在我的窗前呢喃了一陣,就飛走了,又是嶄新的一天,又是辛苦忙碌的一天。很長時間我將見不到它們,等到暮色蒼茫、倦鳥歸林,方才又見到棲息在樹枝上、電線上和護欄上的燕子。它們依然那么活潑俊俏,頻頻朝你點頭問候,又是歡天喜地,又是無憂無慮,嗓音娓娓,叫聲輕快,熱鬧得像在歡慶著什么,知道你和它們是一家人,即使親熱得像新婚燕爾,也從沒想著需要回避。燕子的呢喃里有深情的天真,也有不老的赤心,常常聽得我胸熱眼潤。
沒有迷途的燕子,也沒有無家可歸的燕子。看到舊時的燕子,心里蕩漾的是懷念也是春光。燕子的呢喃聲里有對萬物的致謝,也有對夢想的致敬。沒有一只燕子是為了失去的、錯過的春天而歸鄉回家的,它們歸來只為一個新的春天、新的開始,因此舊燕也就是新燕了。
即使房門關閉著,燕子也為我開啟了窗。我在燕子的呢喃里,聽出了桃花的紅、柳條的綠、山的清、水的秀、天空的遼遠和大地的溫暖……
靜若浮萍
浮萍是生長在水里的野草。
流水不腐,也不存浮萍。稻田、池塘、沼澤……浮萍安居在靜水中,波平如鏡,寂寂無聲。風來,地上野草搖搖,水中浮萍安之若素。除地上苔蘚外,我還沒有見過比浮萍更習慣安靜的植物,名字中的“浮”也常是靜止的狀態。
浮萍葉片雖小,卻密生如繡花時的針腳,繡在水面上,看不到多少留白。浮萍顏色翠綠,表面光滑,背負有小小的氣囊,能夠自在從容地漂浮在水面之上。浮萍是互助友好的精靈,聰慧伶俐,卻克制了活潑,只呈現出安靜中的靈氣。浮萍的美、乖巧,湊近細看方才能夠發現,遠觀時會誤解水質發霉而滋生綠毛,不但不美,反而使人蹙眉,其實浮萍對水質的凈化稱得上“潤物細無聲”,默默中造福了生態環境。
不蔓不枝,齊頭并進,再茂盛繁密的浮萍,也如下拉四角的青綠色桌布平展展地鋪開在水面之上,一眼望去坦蕩如砥,清新可喜。猜不出浮萍隱匿了什么,因為悠長而靜謐,我常常感覺那里的水很深,好奇地丟一塊石頭,只聽“嘟”的一聲,一小塊浮萍破開,冒出一朵水花,石頭還沒有落定,浮萍又聚到一起,平展密集如初。水中有故事嗎?水不講,風不講,蜻蜓不講,浮萍便也不講,除了靜靜地坐看云卷云舒,問浮萍問不出什么。
雖然身形嬌小、體格脆弱,浮萍以團體的力量壓住了該壓的陣腳,而且未曾選擇隨波逐流,而是經受住了風吹雨打。“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風再大一些,雨再烈一些,如果連桅檣高樹都難以承受,為何要強求柔脆微小的浮萍呢?更應看到在風雨來臨之前,浮萍做了什么,準備了什么。安靜地積蓄力量,默默中相互體恤激勵,守望好屬于自己的一片山水,哪怕是淺灘、小池塘乃至臟水溝,只要能夠生存下去,便篤定地生長、生動地鋪陳,無怨無悔、竭盡全力地去凈化水質,在哪里生長就把哪里當做自己的家園,即使在水中生長根須多么艱難,也拼命挺出了細弱的短根,外人幾乎難以察覺,那也是知冷熱、經疼痛的根須。春天一來,浮萍便緊緊地抓住時間,少言少動,一心一意地快速生長。當春天剛過,它們便在水面上繡好了自己的青綠家園,滿園春色可以延續到秋末冬初,它們不是枯敗死掉,而是深入水底,更加靜默堅定地等候下一個春天。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币粓隹耧L驟雨過后,肯定有比落花更多的浮萍漂泊遠去,但留下來的浮萍不動聲色地修復了破碎不定的水面,似乎什么也沒有發生過,留給人的是“歲月靜好”的幻覺也罷,是“大病初愈”的真相也罷,只有無私的深情才能如此靜穆,如此不計得失、無畏動蕩地棲居生息。浮萍的根須也許可以忽略不計,它們開的花也是極微小的花,結的果更鮮有人見過,但是浮萍們都有一顆有重量的心,它們的靈韻在風雨欲來時已臻于圓潤飽滿,經歷一番風雨后依然完好如初。
新鮮的浮萍瀝去水分,是頗佳的飼料,喂鴨鴨壯,喂豬豬肥,草魚在水下吃了也少生疾。干燥的浮萍則為一味解表中藥,具有宣散風熱、透瘆利尿諸多功效。靜水未必流深,浮萍卻真的在不聲不響中將漂浮在外的自己落到了實處,看似無根實在心安神定,既落子無悔,又隨其自然,團團片片而無喧嘩騷動,將植被的益處放到最大處,不卑不亢、靜若處子,被誤會的多,受贊美的少。浮萍美在不言不語中,或者說它們小美亦不言,如此靜美的生命無論在水中,還是在陸地,都應該有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