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促使他們主動閱讀、有效提升閱讀能力是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問題情境的設置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起鏈接文本、深入體驗、師生互動等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均積極采取措施助力學生進行高效閱讀。下面對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情況進行總結,并對問題情境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探究。
從已經開展的問題情境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情況來看,設置問題情境主要能夠起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能夠讓學生主動閱讀和理解教材文本,為其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1 Friends 時,教師在上課前通過提問設置相應的問題情境:(1)Who is your best friend?(2)Why did he become your best friend?(3)What do your best friend have in common with you?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學習時會主動進入教材文本,在閱讀過程中帶著問題理解文本內容,為深入學習與探究作準備。
二是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主動體驗。對于初中生來說,雖然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知識與技能經驗,但是仍然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引導,使他們深入探究。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1 Friends 時,教師先設置相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深入探究:(1)What makes your friend so special?(2)Does he/she care about you when you are sad?(3)Do you talk to him / her when you are happy?學生在相應的問題情境中學習,不僅能深入探究教材內容,還能以單元為“支架”主動體驗所學內容,從而為英語學習效率的提升提供多元化路徑。
三是能夠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與教師互動。在英語課堂中,學生只有與教師進行互動,才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取得更大的進步。通常情況下,有效互動需要以問題為媒介,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設置合適的問題情境,能夠引導學生圍繞問題與教師進行互動。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1 Friends 時,教師設置以下問題情境:(1)Who can be your best friend?(2)Tell me about your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your best friend?(3)What would you do if your best friend wanted to break up with you? 引導學生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用英語交流,促使他們更好地互動,提高其英語綜合素養。
為了提出更加有效的措施,教師在寫作前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情境設置進行問卷調查與觀察,發現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情境設置現狀如下:
其一,問題情境設置缺乏趣味性,學生不愿意思考與探究。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2 School life 時,部分教師沒有用心設置問題情境,提問時多采用教材中的問題,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通過問題情境感知英語閱讀的快樂,總是處于被動狀態,英語閱讀效率較低。
其二,問題情境設置停留在表面,教師就問題設置情境,缺乏追問的情境,導致學生在閱讀時無法進行深度學習。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2 School life 時,教師習慣提問:“How is your school life?”其實,這類問題無法真正營造問題情境,因此,學生無法更加深入地感受問題情境,更無法在此情況下進行深入探究與思考。
其三,問題情境設置未成體系,教師在提問時比較隨意,難以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2 School life 時,部分教師在設置問題情境時,習慣在課中設置,并且沒有提前規劃,提問比較隨意,使整個問題情境無法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影響了整個教學效果,難以發揮問題情境的作用。
總之,從當前問題情境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情況來看,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找到原因,采取有效策略。
問題情境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能夠讓學生主動探究,并在深入探究中找到合適的切合點。
觀察發現,課堂上往往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大多數學生能夠跟著教師的思路學習,但是當教師提問時,部分學生會立刻眼露慌張,快速低下頭。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部分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比較枯燥和無聊,或者過于直白,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受不到英語閱讀的樂趣,自然就不愿意回答問題。為此,在問題情境下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要以“趣”為貴,設置充滿趣味的問題情境,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景布琴 2022)。
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3 Online tours 時,教師直接提問:(1)What does this unit cover?(2)Do you like online travel?(3)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online travel? 學生不但不會覺得閱讀有趣,還會覺得閱讀是一種負擔,不愿意思考,更不愿意回答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設置問題情境時可進行如下修改:(1)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tual travel and online travel friends?(2)Please design an online tour for yourself and share it with us?(3)If you are the head of a travel agency,where do you think online travel can be carried out? 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學生會認為問題新穎、有趣,能夠主動思考,并與同伴展開討論。
初中生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但是仍然需要激發興趣。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設置充滿趣味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閱讀,并將閱讀內容有效運用到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為閱讀效率的提升作準備。
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在閱讀時總是無法獲得自信與成就感,難以提升閱讀效率。究其原因,學生在閱讀時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對文段中所呈現的內容進行全面深思(滕楊、龔波 2022)。
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4 A good read 時,教師通常僅從以下方面進行提問:(1)Do you usually like reading?(2)What books do you usually read?(3)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unit?這種提問方式導致學生在閱讀時只能暫時停留在表面,難以對這一單元的學習內容有更全面的了解。為了讓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有更大的收獲,教師采用如下有效追問方式設置深度問題情境:(1)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words,sentence patterns,and general idea)learned in this unit in your own language.(2)Please tell us about your usual reading plan.(3)Please tell us which book or type of book you like best and why you like it.(4)Based on your own reading experience,share some of your reading experiences.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閱讀時能在問題的引導下層層深入,展開更加深入的學習。
教師通過追問的方式設置深度問題情境,不僅能引導學生進行客觀知識的探究,還能讓他們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提升多方面能力。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展開學習,在設置問題情境時要有梯度,環環相扣地呈現出來(洪小梅 2021)。
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4 A good read 時,教師設置環環相扣的問題情境:(1)Based on the learning in this unit,please talk about your reading plan and share it with everyone.(2)Do you think your reading plan is suitable?Is there anything else that needs improvement?(3)Which book will you focus on in your reading plan? Why?(4)How can reading a good book affect our lives?Please give me an example.通過這樣的遞進式問題,學生不僅能了解和運用一些基礎知識與技能,還能透過單元知識本身實現文化意識、學習能力、語言能力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因此,設置梯度問題情境實際上是一個引導學生進行全面閱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以遞進式的問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更多能力的提升,以便其在英語閱讀中感知語言的魅力和理解學習的重要性。
提問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環節。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將提問貫穿整個流程。在進行問題情境設置時,教師要在持續提問的基礎上設置發散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始終處在問題情境中,帶著問題不斷地探究與學習(徐玉梅 2021)。
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4 A good read 時,教師不僅關注系列化問題的探究,還關注教學過程中所延伸出的問題,然后以此設置發散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與探究。在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書籍作介紹的過程中,教師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設置以下發散問題情境:(1)Please listen carefully and see if he uses the sentence pattern “question words + to definitions”.(2)Please listen carefully. Did he use the structure “must and have to”?(3)What other aspects of his narrative were not used properly? 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發散式提問,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主動思考,從而達到提高閱讀效率的目標。
持續提問是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方法。教師還要關注發散問題情境的設置,讓持續性提問為英語閱讀學習服務,避免為了提問題而提問題的情況,共同助力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對于英語閱讀教學來說,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總結是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這個環節,教師要以歸納點撥的形式設置總結問題情境,以便學生在閱讀后能夠對所學內容有更全面的了解,為下一步運用作準備(黃海娟 2020)。
例如,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2 School life 后,教師設置如下總結問題:(1)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unit? Please summarize from vocabulary,phrases,sentence patterns,and emotional will.(2)Please provide examples of words,phrases,and sentence patterns that you can use.(3)Please summarize the emotional content and lessons learned in this unit. 通過歸納點撥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性的回顧與提升,從而提升閱讀效率。
閱讀離不開總結,恰當的提問能夠喚醒學生的記憶。以問題進行歸納點撥更能夠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完成對所學知識與技能的回顧與實踐。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目標內容設置總結問題情境,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設置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在問題的氛圍中不斷探索,在問題的情境中全方位思考,在問題的情境中全方位提升,最終促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為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作準備。因此,問題情境的設置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提升的重要路徑之一,需要教師不斷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