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英,黃永良,馬旭君
(1.浙江海洋大學,浙江 舟山 316022;2.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舟山 316021)
船拳作為一種傳統武術形式具有悠久歷史,但在學術界的關注度相對較低,與其他流派相比,船拳的研究文獻和專家資料較為有限,相關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前人學者研究主要集中在船拳的起源與演變、技術與套路、文化與傳承等方面,其歷史淵源和起源地等問題仍存在爭議,需要進一步深入調查和考證;對船拳的技術特征、實踐與應用、方法改進和推廣策略尚未得到充分的系統性探索和深入解析。
上世紀80年代舟山船拳主要傳承人孔建榮,以據海島武林老拳師章國梁念誦的兩句船拳古拳譜引起了孔建榮的注意——“拜畢觀音即推門,船走浪光形神定”。就這兩句拳譜涵蓋了舟山船拳腳法、手形、身形的招式精要,孔建榮根據這兩句拳譜苦心研究,不僅結合舟山漁民的生產生活特質和習俗動作,從出海、捕魚、回港為主線,以櫓、篙、梭、網、鉤、耙為工具,以魚、蝦、龜、蛇為靈感,還在武術技術框架內融合了舟山獨有的觀世音文化為背景,結合太極八卦的拳法步法,提煉出“兩手護臉分兩腳,老大撐船緊掌舵,漁夫撒網分左右,扯蓬揚帆腕中纏……”最終既還原了船拳的真實,又把這一派險些淡出人間的拳法真正帶回市井。將不成體統的招式整理創新出一套沉猛有力的舟山船拳,并在此基礎上創造了以“船槳、帶魚耙、魚鉤、觀音梭”等漁具為道具套路的船拳。
如今,舟山船拳在傳承與發展中也面臨著挑戰,為了推動其傳統技術特征的保護與傳承,有必要對舟山船拳的獨特器械套路技術特征進行深入研究與探析。從而拓寬對中國傳統武術的認識和理解,為舟山市打造“現代海洋城市建設”保護傳承舟山漁具文化和船拳漁具套路的發展和傳承提供理論支持,也為其他武術流派的技術特征探索提供新的視角。
舟山船拳作為中國傳統武術的一種獨特流派,源于舟山群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的船工文化。舟山地區以漁業為主導產業,船工們通過舟山船拳套路動作的訓練強身健體,提高勞動生產力。套路動作的起源淵源于船工們在漁船上舀水、撐槳、劃船、織網、鉤魚、耙魚等動作,通過合理的身體協調和力量調整,以提高抓握的準確性、穩定性力度的掌控和快速交互,因此套路動作具有非常明確的實用性和實戰性。
舟山船拳的歷史淵源與當地的漁業有著密切的聯系。舟山地區地處東海,以漁業為主要經濟支柱。在古代,漁民們經常遭遇風浪和敵人的襲擊,為了保護自己和船只,而設立的一種自衛技術。他們逐漸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格斗技法。這些技法具有靈活性和實用性。究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當時舟山地區的漁民們在海上捕魚時,經常遭受海盜的襲擊,當地居民為了自衛和爭斗利益和生活之需,采用了一些簡單的格斗技巧,而創造了這種拳法。據說舟山船拳首創者是名女性。確切地說,是位頗善武藝的女船老大,她依據海龜順海浪之勢發動攻擊,爪擊喙啄,不時就有收獲,一點不受起伏的波濤影響。海龜捕食的場景啟發了女船老大,使她領悟出海上搏擊的關鍵是隨波濤而動,蓄勢蓄力,在顛簸的小船上穩住身形再出手,在短時間內克制對方。依照這一想法,一套在風浪顛簸的漁船上以手法為主,適合船上施展,善于短打、進攻、先發制人的“船拳”便誕生了。盡管她的名字現在已不可考,但她發明船拳的故事卻一直流傳了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技巧逐漸形成了一種完整的拳術體系,即舟山船拳。
舟山船拳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當時舟山地區的居民為了自衛而創造了這種拳法,主要以實用性為主。第二階段是清朝中期至民國初年,當時舟山船拳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武術形式,開始在舟山地區廣泛傳播。第三階段是1949年以后,隨著中國武術的發展,舟山船拳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和推廣,在傳承中,漁民們根據不同的實戰情況,不斷進行技術的改良和創新。舟山船拳不斷吸取外來文化的精華,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技術,使其更加多樣化和豐富,成為了中國傳統武術中的一種重要流派。
現代科技在舟山船拳漁具套路中的融合還體現在漁具材料的改進上。傳統的舟山船拳漁具套路中,漁民們使用的漁具多為木制或鐵制,這些漁具使用壽命短、易損壞。而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漁具材料得到了改進。如今,漁具多采用輕質、耐用的新材料制作,如碳纖維、玻璃鋼等,這些材料的應用使得漁具更加輕便、堅固,
舟山船拳漁具套路技術的核心是“拳法”,即漁具使用的技巧和方法。特別注重使用船上的漁作和捕勞的道具進行格斗。其中,船槳作為舟山船拳中重要的道具之一,具有獨特的應用與特點。船槳的使用不僅能增加斗爭的威力,還能擴大斗爭的范圍。帶魚耙(一種處理帶魚的工具)在舟山船拳中的意義也十分重要,它象征著舟山地區的海洋文化,并將漁民的智慧與技巧融入到格斗中。而魚鉤和觀音梭(一種結網的工具)則在舟山船拳中發揮著獨特的技術細節和特質,其使用靈活多變,具備攻守兼備的特點。
舟山船拳漁具套路的身法講究“肩對胯,肘對膝,拳掌對腳尖;頭勿偏,眼盯前,鼻尖對一線”,其基本套路以船槳、帶魚耙、魚鉤和觀音梭為主要道具,每個道具都有其獨特的技術特征和應用。其拳法技藝中武器應用得到了更加廣泛的發展。除了常見的刀、槍、劍等武器外,還加入了船槳、帶魚耙、魚鉤和觀音梭等漁具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道具船拳套路。舟山船槳、魚耙、魚鉤、觀音梭四套船拳是舟山傳統武術中的一種拳法,起源于浙江舟山群島地區的漁民。這四套船拳在舟山地區流傳已久,是漁民們和拳師在長期的海上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實戰經驗和船拳技術套路。通過模仿和運用漁具器械的動作發展而來。這些拳法注重實戰,強調力量的發揮和技巧的運用,具有獨特的技術特征。
舟山船拳漁具套路的腿法講究轉體甩腰,腿部發力轉動身體,同時腰部和臀部跟隨轉動,達到全身的協調運動。馬步穩健,在練習腿法前,先把馬步練穩練熟,保持身體穩定。
船槳是舟山船拳的特色之一,是將船槳和船拳的技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流暢的靈活多變的攻防組合拳法,以便在實戰中應對不同的情況。以船槳為武器的拳法,主要特征是穩定而有力,可以承受大量的力量和壓力。以槳的劃水動作為基礎,動作流暢、連貫,以快速的手腕和臂部動作為主要特點。注重身體的協調和靈活性。船槳的劃水動作要求力量均勻、節奏穩定,通過練習船槳拳可以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船槳的運用可以表現出船拳的特點和技巧,使技術更加準確和有力。
其招式主要有:
①船槳劃水:雙手握拳交替模擬劃水的動作,用來攻擊對手的頭部、胸部或腹部。劃水時,手臂要保持伸直,力量要集中在手掌和指尖,以增加攻擊力。
②船頭沖浪:雙手握拳,向前伸出,然后向上抬起,模擬船頭沖浪的動作,劃水的力量,將對手的攻擊力量轉移或減弱,以保護自己。
③船尾搖擺:雙手握拳,向后伸出,然后向左右搖擺,模擬船尾搖擺的動作利用腿部的力量進行踢擊,可以用來攻擊對手的下身、腹部或腿部。
④船帆展開:雙手向上伸展,手指張開,模擬船帆展開的動作,利用船槳劃水的動作進行躲閃。通過迅速劃水,改變身體的位置和角度,以避開對手的攻擊。
⑤船身旋轉:雙手握拳,向前伸出,然后向左右旋轉,模擬船身旋轉的動作,以增加攻擊的力量和速度,可以用來攻擊對手的側臉、太陽穴等要害部位。
總的來說,船槳船拳的應用招式主要以劃水的動作為基礎,結合拳法技巧進行攻防。通過靈活運用這些招式,可以提高攻擊和防守的效果,增強自身的戰斗能力。
其特征主要有:
①船槳船拳的動作流暢、連貫,注重整體協調。拳法動作以船槳劃水為基礎,手臂、腰腿配合協調,形成連貫的動作鏈條。
②船槳船拳注重力的運用。拳法中的力量主要通過腰腿發力,通過腰部的轉動和腿部的蹬腿來產生力量,使拳法更具威力。
③船槳船拳的拳法動作多樣化。船槳船拳包括直拳、勾拳、肘擊、膝擊等多種拳法動作,使得拳法更加靈活多變。
④船槳船拳的拳法動作注重速度和節奏。拳法動作迅猛有力,注重快速出拳和靈活的躲閃,以迅猛的攻擊和靈活的防守為特點。
⑤船槳船拳注重實戰應用。拳法動作注重實用性,強調在實戰中的應用,包括攻擊、防守、格斗等方面的技術。
總的來說,船槳船拳的技術特征包括流暢連貫的動作、力量的運用、多樣化的拳法動作、速度和節奏的掌握以及實戰應用的重視。船槳還具有一些獨特的特點,使得它在舟山船拳中不可替代。船槳的材質通常選用堅固耐用的木質材料,使得它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抵抗力。這樣拳手在使用船槳進行拳法練習時不易損壞,可以提高道具的使用壽命。此外,船槳的形狀設計也經過精心改良,使得它更符合拳手的手型和姿勢,使得操作更加自然和舒適。
在舟山船拳的實踐中,船槳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道具,不僅具有輔助練習的作用,還增加了拳法的技巧性和觀賞性。通過靈活運用船槳的特點,拳手們能夠展現出更加精湛的拳藝和技巧,使得舟山船拳成為一種獨具魅力和特色的武術形式。
帶魚耙船拳是一種舟山船拳套路的拳法之一,模擬了漁民在捕撈帶魚時的動作和技巧,具有非常實際的實戰價值,它以其獨特的招式和技術而聞名。帶魚耙作為船拳道具之一,鐵爪形狀酷似帶魚的尾巴,由一根粗壯的竹竿和一排尖銳的帶魚狀鐵爪構成,形如一把魚尾狀的武器。帶魚耙船拳注重身體的協調性、力量和柔韌性的綜合發展,通過不斷地練習和磨礪,可以提高身體的健康和武術技能。
不僅是為了使其更符合漁民在捕魚時的動作,還象征著漁民在海上的生活與工作。舟山船拳強調的是船員在海上的勇敢和智慧,帶魚耙的設計正是體現了這種勇敢和智慧。在使用帶魚耙時,船拳的練習者需要通過靈活的身手和準確的出招來模擬漁民在捕魚時的動作,這既是對船員在海上生活的致敬,也是對船員智慧的考驗,在舟山船拳的傳承中,帶魚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為船拳注入了更加豐富多樣的內涵,使其成為一門獨具特色的武術技藝。
其招式主要有:
①帶魚耙船拳:雙手呈耙狀,像劃船一樣前后擺動,以模擬劃船的動作。
②帶魚拳:雙手呈彎曲狀,像捕捉帶魚一樣,快速地前后擺動。
③帶魚耙船拳連環:將耙船拳和帶魚拳結合起來,形成連續的攻擊動作。
④帶魚耙船拳橫掃:將手臂向一側伸展,然后迅速地橫掃過去,以打擊對手。
⑤帶魚拳旋風:雙手交替旋轉,像旋風一樣迅速地攻擊對手。
⑥帶魚耙船拳劈砍:將手臂向下劈砍,以打擊對手的頭部或身體。
⑦帶魚拳連環腿:將帶魚拳的動作與腿部的踢擊結合起來,形成連續的攻擊動作。
這些技術招式需要練習者具備良好的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通過不斷地練習和磨礪,才能夠熟練地運用帶魚耙船拳的技術其特征主要有:
以船上帶魚耙的模仿動作為基礎,結合拳腳技巧,形成一套獨特的拳法。舟山帶魚耙船拳注重身法靈活、步法穩健、拳法剛柔相濟,以快速的攻擊和靈活的閃避為主要特點。同時,還注重內功修煉,強調呼吸、意念和身體協調,以提高身體素質和武術功夫。
①身法靈活:帶魚耙船拳注重身法的靈活變化,通過身體的轉動、閃躲和騰挪來躲避對手的攻擊,并迅速還擊。
②手法獨特:帶魚耙船拳的手法以掌法和拳法為主,手臂的動作靈活多變,主要包括拳、掌、指、肘、膝等多種手法進行攻擊,具有攻防兼備的特點。
③腿法靈活:帶魚耙船拳注重腿法的運用,腿部動作靈活多樣,可以使用踢、蹬、踩等多種腿法進行攻擊和防御。
④力量連貫:帶魚耙船拳注重力量的連貫性,通過身體的協調運動和力量的傳導,精確地打擊對手的要害部位,使每一招每一式都能夠發揮最大的威力。
⑤快速反擊:帶魚耙船拳強調快速反擊的原則,通過身體的協調和發力技巧來實現,并迅速抓住對手的破綻進行反擊,以達到快速制勝的效果。
⑥靈活應變:帶魚耙船拳注重靈活應變的能力,根據不同的對手和環境變化來靈活應對,及時調整自己的招式和策略,以適應不同的戰斗環境。
總的來說,帶魚耙船拳技術特征突出了身法靈活、手法獨特、腿法靈活、力量連貫、快速反擊和靈活應變等方面,使其成為一種實用性較強的武術拳法。
魚釣船拳套路是一種以模擬釣魚動作為基礎的拳術套路,主要用于鍛煉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和爆發力。魚鉤在舟山船拳中常常用來模擬捕魚的動作。與傳統的拳法不同,舟山船拳注重的是以實用為目的,在戰斗中模擬出捕魚的動作,從而更好地抓住對手的弱點。魚鉤的使用需要有著敏銳的反應能力和準確的判斷力,因為只有在合適的時間和位置使用魚鉤,才能夠達到最大的效果。
其招式主要有:
①魚竿揮舞:雙手握拳,模擬揮動魚竿的動作,以增強上肢力量和靈活性。
②魚鉤抓擊:右手成爪狀,模擬魚鉤的動作,向前方抓擊,以鍛煉手部力量和反應速度。
③魚線拉扯:雙手交替向后拉扯,模擬拉扯魚線的動作,以增強背部和腰部力量。
④魚餌投擲:右手握拳,模擬投擲魚餌的動作,向前方投擲,以鍛煉手臂力量和準確性。
⑤魚網收取:雙手交替向前收取,模擬收取魚網的動作,以增強腿部和臀部力量。
⑥魚躍踢擊:右腿向前踢出,模擬魚躍的動作,以鍛煉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⑦魚兒游動:全身放松,模擬魚兒游動的動作,以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
魚鉤船拳的技術招式動作流暢而有力,以曲線形狀的動作為主,仿佛魚鉤在水中游動的形態。以魚鉤手為主要攻擊手段。魚鉤手是指手指彎曲成鉤狀,像魚鉤一樣攻擊對手的要害部位,如眼睛、喉嚨、太陽穴等。
其特征主要有:
①魚鉤船拳注重手法的靈活變化。拳法中的手法多樣,包括直拳、鉤拳、掌拳、指拳等,通過不同的手法組合和變化,使得攻擊更加靈活多變。
②魚鉤船拳注重身法的靈活運用。身法包括腿法、步法、身體的轉動等,通過靈活的身法運用,可以使得攻擊更具威力,并且能夠迅速躲避對方的攻擊。
③魚鉤船拳注重節奏的掌握。拳法中的攻擊和防御動作需要根據節奏來進行,通過掌握節奏,可以使得拳法更加有力量和準確性。
④魚鉤船拳注重內外兼修。拳法中既注重外在的力量和技巧的訓練,也注重內在的氣息調節和內力的培養,通過內外兼修,可以使得拳法更加完善和強大。
⑤魚鉤船拳注重攻防結合。拳法中的攻擊和防御是相互結合的,通過靈活的攻擊和迅速的防御,可以使得自身更具優勢,并且能夠有效地對抗對手的攻擊。
總的來說,舟山船拳魚鉤船拳的技術特征主要體現在靈活多變的手法和身法、節奏的掌握、內外兼修以及攻防結合。其流暢有力的動作、身體的協調運動、多樣的攻擊方式、身體的靈活性和爆發力以及步法的運用等方面。魚鉤船拳的技術特征使得魚鉤船拳成為一種實用性強、技術要求較高的武術拳法。
觀音梭是一種古老的織網線工具,其外形類似于現代的注射器。在舟山船拳中,觀音梭被用來模擬攻擊對手的手臂和腿部。觀音梭的特點在于它的小巧和靈活性,使用觀音梭時,舟山船拳的拳師需要通過快速靈活的招式,將觀音梭運用到最大的優勢。觀音梭船拳的套路包括“梭船”“觀音”“八卦掌”等,每個套路都有獨特的動作和技術要求,拳法技術包括直拳、鉤拳、勾拳、擺拳、掌法等在實戰中靈活運用,并注重呼吸和內功的訓練,使練習者能夠在實戰中保持冷靜和耐力。
其招式主要有:
起式:雙手合十,身體微曲,腳尖并攏,呼吸自然,雙手向上抬起成“抱球式”。
①左右穿梭:左手向前伸出,右手向后伸出,身體向左側轉動,再向右側轉動,如同織網般來回穿梭。
②金雞獨立:右腳向前邁出一步,左腳跟隨著向前邁出,雙手向上伸直,如同一只金雞獨立。
③云手:雙手向前伸出,身體向左側轉動,再向右側轉動,如同云朵般緩慢移動。
④轉身梭船:右手向前伸出,左手向后伸出,身體向右側轉動,再向左側轉動,如同梭船般來回擺動。
⑤金剛搗碓:雙手向上伸直,然后向下猛力擊打,如同金剛搗碓一般。
⑥飛鷹撲兔:右手向前伸出,左手向后伸出,身體向前躍進,如同飛鷹撲兔一般。
⑦順水推舟:雙手向前伸出,身體向前推進,如同順水推舟一般。
⑧獅子搖頭:雙手向上伸直,然后向左右搖動,如同獅子搖頭一般。
收式:雙手合十,身體微曲,呼吸自然,腳尖并攏,成“抱球式”。
其特征主要有:
觀音梭船拳其套路主要以快速的腿法和手法為特點,動作連貫流暢,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和實用性。其特點是以梭船為基礎,模擬梭船在海上的起伏和搖晃,通過身體的起伏和轉動來發力,使拳法更加靈活多變。
①身法靈活:觀音梭船拳注重身法的靈活變化,通過身體的起伏、轉動和騰挪等動作,使拳法更具變化和迷惑性,快速接近對手進行攻擊。
②手法獨特:觀音梭船拳的手法非常多變,以掌法為主,包括掌擊、掌拍、掌劈等,手法獨特,力量集中,具有較強的攻擊性。
③步法輕盈:觀音梭船拳的步法注重輕盈靈活,動作非常連貫,以快速的步伐移動身體,使拳法更具爆發力和靈活性,連續攻擊來壓制對手。
④身法與手法相結合:觀音梭船拳注重身法與手法的相互配合,通過身體的轉動和移動,使手法更具威力和準確性。
⑤心法內斂:觀音梭船拳注重內外兼修,注重內功的修煉,通過內心的調整和呼吸的控制,使拳法更具內斂和穩定性,增強攻擊的威力和效果。
觀音梭船拳以身法靈活、手法獨特、步法輕盈、身法與手法相結合以及心法內斂為其技術特征,使其成為一種獨特而有效的拳法。
總的來說,舟山船拳的器械道具特征不僅豐富了拳法的技術內涵,同時也增加了舟山船拳的獨特性。在基本套路中,通過對道具的運用,能夠鍛煉練習者的力量、協調性和技術功底。因此,舟山船拳的基本套路不僅僅是純粹的動作表演,更是傳統文化和技藝的體現。通過船槳、帶魚耙、魚鉤和觀音梭道具船拳的運用,不僅展示了舟山船拳拳師的身手,更體現了舟山船拳的實戰性和特色。這也是舟山船拳能夠在歷史長河中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通過對舟山船拳的船槳、帶魚耙、魚鉤、觀音梭套路進行深入探析,更好地理解舟山船拳的精髓所在。研究發現舟山船拳的拳法技術主要體現在上身的靈活旋轉、快速突刺、腰腿發力和身法變化等方面。在舟山船拳套路動作中,每個動作都具有獨特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比如“龍抬頭”動作,寓意著龍騰飛、氣勢磅礴,主要通過腿部的起掃動作,強調腿部的力量和協調性。而“撈魚網”動作則主要強調上軀的轉體和組合動作,類似于撈魚網的動作,能夠有效地發力和控制敵人。以梭船為基礎,模擬梭船在海上的起伏和搖晃,通過身體的起伏和轉動來發力,使拳法更加靈活多變。“雁回頭”動作中,通過運用船槳的原理,可以將對方的攻擊轉化為自己的反擊,達到出其不意和制敵主動的效果。而“帶魚耙”動作則主要通過帶魚耙的扭轉和出擊動作,增加打擊力度和準確度。舟山船拳的發展不僅是舟山地區獨有的文化遺產,也是中華武術寶庫中一顆閃亮的明珠。
綜上所述,舟山船拳套路動作的科學解讀對于深入理解舟山船拳的技術特征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來源于船工文化,也具有獨特的實戰性和技術要點的運用。通過研究和理解套路動作的起源、功能和技術要點,能夠更好地掌握舟山船拳的精髓,提高自身的武術水平。有助于推動舟山船拳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并為其他武術流派的技術特征探索提供了新的視角。然而,仍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探討和完善,如其傳承面臨著人才流失、培訓機制缺失,船拳的教學體系和推廣策略以及與其他流派武術技法交流結合亟待完善等問題,希望本研究能夠為后續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借鑒和啟示,推動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