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

我一直非常強調要讀好書,那么什么是該讀的好書?我的標準是:增加貪婪、愚昧、仇恨者,毒藥;讓人清涼、明白、慈悲、快樂者,好書。如果你愿意的話,也可以參考我的標準,選擇一些你這輩子不讀就一定會后悔的好書,而不要把寶貴的生命時間浪費在那些毫無意義、反而會讓人墮落的書上面。例如,我幾乎不讀時尚流行的書,只會去讀一些對自己的人生有益的書。我的首選,便是中外經典,然后選大文化類的書,如信仰方面的書籍。
我的讀書,非走馬觀花,而是攻城式的讀書,因為我習慣于一遍一遍地讀書,直到把書中營養全部吸收消化為止。我始終認為,人的生命時光非常寶貴,我不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之后,僅僅是滿足自己的一種情緒,或者變成一個毫無意義的書庫。我常認為,人生中的一切,世界上的一切,都應該成為一個人的營養,而非標簽,更非枷鎖。所以,我才能在世界提供給我的養分當中,一天又一天地長大,變成今天的這個樣子。而有些人,他們腦海中有許許多多的夢想,卻缺乏相應的行動,因為他們考慮得太多。老是考慮,老是不做,老是失望,老是埋怨,這樣下去,遲早會變成憂郁癥的。因此我從來不把時間浪費在猶豫上面,我只要選中了一個目標,就全心全意地去做,滿懷信心地去做,我不去考慮做不成的時候會怎么樣,也不去考慮我是不是能夠成功。我總是充滿自信,因為我很篤定。我心中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所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與這個目標有關的事情上面,舍棄了其他無關的事情。當你有了這樣的一種篤定時,就會發現人生變得非常簡單,因為你學會了如何去做出選擇。
當一些年輕的朋友問我如何在讀書上做出選擇的時候,我建議他們先讀老子、莊子,慢慢旁及其他經典。為什么?因為讀書就如攀登高峰,如果你總是流連山腳的風景,就永遠都鍛煉不出登高的腳力。讀老子、莊子的書,正如先上山頂,再窺萬象。比老莊的書更值得讀的,就是《金剛經》。當你鍛煉好腳力,習慣于登高的時候,你就會慢慢愛上讀好書。有一天,你會找到你生命中的那本書,找到它的時候,你也便得到了生命中的“貴人”。你的命運就會從此改變。所以說,好書如好人,你一定要好好珍惜它。如何珍惜呢?盡量往更深處挖掘,并且在你閱讀的過程中,加人你對生命的熱愛,用你所有的靈魂去感受。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有需要讀的好書。你記不記得它里面的內容都不要緊,你只要認真讀了,便一定會有感悟,有了感悟,就要有行為。不能改變自己行為的讀書,是沒有用的。學了一點,就要用一點。讀了好書,重要的是去做,而不是想,更不是背。背下的是知識,但經過了“悟”之后,知識也會變成智慧,滋養你的心靈,讓你一天比一天更愛別人,自私少了,仇恨少了,埋怨少了,那便是受益了。
當然,有的人認為,生活在這個現實社會上的人,只讀那心靈需要的書未必足夠。因為他們非常實際,他們不相信那所謂的“無用之大用”。比起變心變命,他們更重視的,是眼前的東西,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比如,他們更關心富翁們是如何致富的,更關心近期股票和其他投資的走勢情況等等。他們的心太忙,忙得沒時間關心自己是否快樂了,更沒時間去傾聽靈魂的聲音。而我呢,我是忙得顧不上想“忙”了,只好閑著心做事,總是一恍惚,就過去了好幾年。我也忘了自己快不快樂,但不同的是,我感覺不到煩惱。在大默中,我會發出很大的歌聲。
但沒有讀書,就沒有今天的我。直到現在為止,我仍然不斷地讀很多書,除了寫作、坐禪之外,我的時間都用來讀書了。我喜歡佛經、圣經、古蘭經之類的書,正是在跟那些大師的對話中,我才一天天長大了。所以我覺得,你也可以試試看。選一本能真正滋養自己心靈的經典,認真讀透它,別圖多,只求精。要知道,讀書如補充營養,無節制無目的地胡吃海喝,有時也會吃壞肚子。所以,讀書重感悟,也重選擇。如果你沒有讀書的習慣也不要緊,因為習慣是可以慢慢養成的。每天讀幾十分鐘,開始時需要強迫,三個星期之后,就會習慣了。當你習慣了讀書,甚至愛上讀書之后,就會慢慢愛上一種自然、淳樸、簡單、干凈的生活方式。否則,你的心靈就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死亡。
人們常說,哀莫大于心死。這是對的。心靈的死亡,意味著生活感受力的喪失,意味著愛的喪失。心死的人,只會愛自己,是不會愛別人的。不過,假如你發覺自己的心靈已經死了,這也很好。為什么呢?因為許多人死了并不自知,這才是真的死,而那些自知“死”了的人,反而沒有死,他們正在走向真正的“活”。
選自“如學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