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奇 王洪飛
摘? 要:
黨史凝結著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不斷走向勝利的智慧結晶,是做好黨的工作的重要精神財富。新時代,銘記和弘揚黨的優良傳統是做好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法寶,要用黨史的澎湃力量凝聚全校黨員干事創業的力量,持續為師生黨員注入初心之魂、強化力量之源、塑造正氣之身,為投身國家發展建設打造過硬的人才。
關鍵詞:黨史;高校黨建;人民至上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4513(2024)-02-092-05
收稿日期:2023年06月15日
作者簡介:
苗? 奇(1981-),男,遼寧沈陽人,助教,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黨史黨建。
王洪飛(1961-),男,遼寧莊河人,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黨史黨建。
基金項目:
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與實踐研究(2022GXDJ-ZD027)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重點課題。
黨史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不斷走向勝利的最真實寫照,是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重要發展歷程。回顧百余年的崢嶸歲月,在信仰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以民族復興偉業為己任,使國家實現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實事求是、艱苦創業的探索,肩負使命、為民奮斗的擔當,不斷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理論創新,都具體而深刻地在黨史中留下特殊的印記。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僅生動映射著我們黨走向勝利的輝煌歷程,同樣能夠為我們做好學生黨員的價值觀引領提供厚實的土壤和養分,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大歷史觀”和歷史思維,用我們自己政黨的建設歷程和發展智慧,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黨員的政治領悟力、政治判斷力、政治執行力,用新時代高質量高校黨的建設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注入青春力量。
一、把“人民至上”作為高校黨建的
最高價值引導
高校是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高校黨建踐行“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終關注好學生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培育好學生黨員,從源頭發揮黨組織的教育功能,捍衛黨組織的先進性、純潔性。
首先,要堅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加強課程評價體系建設,特別是要注重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和實際需求找準切入點,探索故事教學、案例教學、紅色研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廣大學生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培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次,要把工作成效體現在對師生的關懷和教育上。黨建工作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體、生動、實在的,高校黨建工作要始終聚焦師生發展,堅定把學生工作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好關心、關愛、服務,真正發揮組織解決問題的優勢和力量。比如,建立“心理健康教師+專任教師+學生黨員”的“三聯三幫”結對子心理互助模式、為學生提供一站式跟蹤服務、設置學習幫扶、經典誦讀、融媒體技術交流功能黨小組等等。第三,要嚴格按照發展黨員流
黨史對新時代高質量高校黨建的推動和指導作用探析
程壓實工作責任。實踐表明,黨建工作越規范、越有活力,學生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就越充分,高校黨的建設根基就越牢固、越可靠,要堅定守好入黨第一關,注重學生綜合素質,避免以成績、論文論“英雄”,真正把思想先進、立場堅定的優秀學生吸納入黨。最后,要打造看得見的紅色教育,創建“紅色+”品牌。通過打造紅色文化墻、紅色主題餐廳、紅色文化展、紅色體育設施等方式,潛移默化讓學生黨員領悟黨的艱辛奮斗歷程,自覺把“人民至上”的初心融入自己的思想觀念深層。在他們步入社會后,做到以群眾所思所盼為最大關切,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新時代黨的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二、把“政治功能”作為高校黨建的
首要任務
土地革命時期,黨的隊伍不斷壯大,為防止非無產階級思想滋生,損壞黨的純潔性和戰斗力,我們黨及時開展政治整頓,在古田會議上明確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和關于組織原則、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政治規矩,有力增強了黨內團結,克服了不良傾向[1]??谷諔馉帟r期,為了破除黨內出現的將馬克思主義教條化風險,持續改進黨的作風,提高全黨的理論水平,我們黨在延安開展了一次聚焦“學風、黨風、文風”的整風運動,徹底清算“左傾”錯誤,深入強化黨員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延安整風確立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等黨的優良作風,進一步端正了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強化了政治領悟力和工作執行力,使黨在政治思想、組織行動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2022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3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疫情防控平穩轉段。中國共產黨在實干中成就了一面黨旗就是一處戰位,有黨旗在,群眾的主心骨就在。
從歷史和現實來看,黨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保障了將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使得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行穩致遠。強化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可以充分保障將黨的領導貫穿于高等教育全過程,嚴格黨員教育管理,改進黨員作風,塑造更強的紀律性和執行力,推動高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更加有理想、有信仰的年輕一代。首先,要強化二級學院黨組織的政治功能。二級學院是高校教育學生、培育人才的直接實施者和參與者。上級黨委(學校黨委)要自覺做好規范化建設,強化政治引領把握正確方向,切實增強干部的政治擔當、歷史擔當、責任擔當,確保黨的政策方針全面貫徹到底,在思想上和組織上指導學院做好學科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第二,要全面提高黨組織活動的實效性。黨組織活動是確保黨的思想、方針、政策貫徹執行的重要載體,要打破傳統思維,用好科技賦能,延伸戶外實景,融入社會活動,開拓更具有實效、更符合學生期待的組織活動,不斷提高吸引力。第三,要探索構建更加符合實際的組織架構新模式。高校黨建工作的內涵和外延正在持續拓展,要勇于打破“區域”劃分的歷史傳統,構建更符合教育教學、思想教育和工作實際的組織架構新模式,用黨的政治功能保障教學功能。如可以以“人”為核心,建立師生科研聯合黨支部,把黨建與科研融入推進;也可以以“工作領域”為核心,建立社團黨支部、駐外幫扶黨組織等,真正讓黨組織成為各項工作向前發展的推動者。
三、把“團結包容”作為高校黨建的
外延拓展
中國共產黨從來都不是固步自封、自我封閉的。在黨的發展歷程中,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是對人民有利的事情,我們都保持著海納百川明月入懷的大黨氣度,這份氣度不僅有力推動了國家發展和民族進步,也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堅持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事業的自信。
我們黨在革命戰爭時期曾兩次建立統一戰線。第一次統一戰線的建立是為了使黎民百姓早日脫離軍閥壓迫,北伐從根本上動搖了北洋軍閥獨裁統治;第二次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保衛民族和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推動下建立起最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實現了各方力量的大團結,打敗了帝國主義侵略,實現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在政黨制度上確立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廣泛吸納意見建議,團結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在經濟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充分釋放了市場活力。在文化發展上,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包容的政策導向激發了全社會的參與活力,營造了自由寬松的文化氛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生機。
高校歷來是各種文化思潮交織的集中地,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高校文化思想教育注入更多時代元素,同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就要求高校黨組織要充分認識意識形態的重要性,既要勇于吸納新生事物,為黨的建設增添新動力,又要確保黨的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首先,要強化政治判斷力,堅定從政治上看問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貫穿始終。要在“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上旗幟鮮明、態度堅決,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其次,要強化政治領悟力,勇于從思想上破定勢。黨的建設不是一成不變的,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和外延。歷次《黨章》的修訂體現了我們黨與時俱進的政黨品格。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對象是充滿活力與朝氣、熱衷探尋未知的學生黨員,他們思維活躍、性格活潑,要充分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和不同想法,激發學生黨員的創造力,體現高校黨建工作的時代性。第三,要強化政治執行力,把握好工作的“度”,大學生社會閱歷少,思想甄別力和是非判斷力不夠強,容易被錯誤思潮影響,要特別關注學生黨員的思想波動,定期開展學生黨支部政治建設狀況調查研究,堅定明確善惡觀、是非觀,要“一個標準立到底”,站穩意識形態高地,弘揚正能量,杜絕各種違反組織原則的思想滲透。
四、把“公正無私”作為高校黨建的
原則底線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2]”。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的諄諄教誨,正是人民群眾對黨員干部的最真切期待。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源于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長征中,有化作“豐碑”的軍需處長,抗美援朝中,有視死如歸的黃繼光,還有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祿。無論在革命年代,還是建設和改革時期,共產黨人用鮮血捍衛忠誠,用生命詮釋黨性,踐行“……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詞[3]。一個個響亮的名字背后都飽含著革命先驅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仰和對人民的情懷。他們沒有私心和雜念,他們用行動化作一顆顆紅星閃耀在歷史的天空,匯聚成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一心為民的政治底色。一以貫之的無私品格,使我們黨從來都沒有私利,所有理論和政策的制定都源自對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維護,這也正是我們黨區別于歷史上任何政黨、階級的根本標志,也是我們始終得到人民群眾支持的成功秘訣之一。
公心為民、公正無私是我們黨在歷史中脫穎而出的優勢所在,同樣也是做好新時代高校黨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打造一支政治素養過硬的黨務工作者隊伍。黨務工作者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具體推動者,能力水平的高低和責任擔當的強弱關乎高校高質量黨建的推動。高校黨務工作者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引導起到關鍵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必須鞏固思想陣地,不斷厚植底線意識,從嚴正身、做好表率。另一方面,要嚴格落實黨的各項規定和紀律要求。強化制度約束,加快構建目標清晰、內容科學、機制健全、運行有序的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體系,使黨員發展和黨員的教育管理等工作在黨紀法規的框架內合理運行,從制度和源頭上破除權力尋租空間,不給權力脫軌、越軌留空子[4],將全面從嚴治黨貫徹到底,切實維護高校風清氣正的環境。
五、把“自我革命”作為高校高質量
黨建的重要抓手
中國共產黨具有獨特的“政黨氣質”,這份氣質源自對理論的不斷鉆研和對國情的深刻把握,最顯著的特征在于勇于自我革命,跳出歷史周期律。中國共產黨通過不斷自我革命,及時糾正錯誤,積極總結經驗,永葆黨的先進性。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也曾遭遇挫折,第一次國共合作中,成立初期的中國共產黨沒有認識到領導權的重要性,致使革命運動陷入低潮。隨后召開的八七會議深刻反省,認識到無產階級領導權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決定成立黨領導下的武裝力量,并在第二次國共合作中抓牢統一戰線領導權,保持了中國共產黨和軍隊的獨立地位,從而團結了各方力量。在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左傾機會主義使紅軍陷于被動地位,中國革命遭到了巨大威脅。黨中央經過細致研判,果斷作出了戰略轉移的決定,并在遵義會議上 正式確立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在自我革命中不斷走向成熟,獨立自主解決了中國革命問題,最終挽救了中國革命事業。在國家發展建設時期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上,首次提出初級階段概念。黨的十二大報告正式提出“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現在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打破了離開發展生產力抽象談論社會主義的思維定勢,逐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激活了市場活力,實現了國家經濟的大發展大繁榮[5]。
歷史告訴我們,在事物的探索過程中出現失誤不可避免,對任何事物本質的認識都需要不斷試錯,只要積極總結經驗就一定能夠看到本質,把握規律,最終走向成功。新時代具有更加豐富的特點、更加多元的利益訴求,新問題和新挑戰需要我們“摸著石頭過河”,要敢于邁步,也要勇于回頭。高校的高質量黨建,需要堅定信心,勇于自我革命,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更加成熟深入地開展工作。一方面要尊重客觀規律,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的務實性和科學性。立足實際及時分析研判存在的問題,加強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一手資料,形成“奔著問題去、跟著政策走、扛著責任干”的行動自覺。另一方面要正視工作中出現的失誤,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皣拦堋迸c“厚愛”相結合,形成“守規矩有活力、講實干求創新、要擔當容失誤”的鮮明導向[6],為真正干事創業的人撐腰,讓他們敢于放手、大膽突破,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工作的實效性,夯實高校黨建的工作基礎,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參考文獻:
[1]胡衛國.淮海戰役中人民群眾大力支前[J].檔案與建設,2018(4):51-52.
[2]李烈滿.古田會議破解了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J].古田干部學院學報,2021,1(4):50-56.
[3]李偉.近年來有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若干熱點問題研究述評[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3):80-83.
[4]王志遷.初心不能忘 諾言須踐行——淺談如何爭做新時期合格黨員[J].唯實(現代管理),2017(1):50-51+60.
[5]唐任伍.中國共產黨的制勝法寶是什么[J].人民論壇,2018(25):34-37.
[6]王洪飛,李凱凱,苗奇.中國共產黨“政黨氣質”探析[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3):58-62.
[7]孫川東.新時代干部容錯糾錯機制的建構及完善[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2(1):49-52.
The value of the history of the CPC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Miao Qi,Wang Hongfei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36)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the Party embodies the wisdom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ing the Chinese people to victory, and i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wealth for doing the Partys work well. In the new era, remember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 of the Party is an important magic weapon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use the surging strength of the history of the party to gather the strength of the party members, continue to inject the soul of the original heart, strengthen the source of strength, shape the healthy body, to participate in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o create excellent talents.
Keywords:
The history of the CPC;party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people first
(責任編輯:冀文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