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啟
據報道,2020 年9 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和山東女子學院成為全國首批設立“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并當年招生的本科院校。四年后,今年兩校共迎來近100 名本科畢業生,大部分同學都將進入養老行業工作。
(5 月14 日《北京青年報》)
這與當年輿論的預測有很大的不同。對高校開設養老服務管理本科專業,當年不少人認為,報考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很少有人會留在養老行業。還有人認為,養老服務管理就是進行家政服務,讀本科再去從事家政服務是浪費。
首屆養老專業本科畢業生絕大部分進入養老行業表明,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一些傳統行業。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發展養老行業需要大量現代化養老服務、管理人才,而高校開設養老相關專業,要擺脫學歷導向,而以就業為導向辦學。這不但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還可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就業與升學。
當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辦學存在學歷導向和升學導向,有的本科專業畢業生考研報考率高達90%以上。正是基于此,在2019 年教育部等7 部門聯合發文,鼓勵引導普通本科高校設置家政學、老年醫學等養老相關專業時,部分輿論對大學開設本科養老專業并不看好。
客觀地說,在養老本科專業招生的前一兩年,考生報考確實不踴躍,第一志愿錄取率較低,有的學生甚至是被調劑進養老專業,但是,這一情況很快就發生轉變。一方面,考生、家長意識到,養老服務并不是就是照顧老人飲食起居或當保姆,而是涵蓋了服務老年人的教育、文旅、金融、保險、數字平臺、住宅適老化改造等領域。正如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相關負責人所說,在養老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都有年輕人大展拳腳的空間”。
另一方面,大學的養老服務管理本科專業,堅持了正確的人才培養定位,就是培養滿足養老行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堅持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辦學。據報道,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首屆養老專業,在專業課老師的安排與牽線下,本科生從大一開始就進入養老機構實習,從基礎的護理崗做起,逐漸過渡到運營管理崗,從而了解整個機構的運營方式。這對學生認識養老行業、職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之,要轉變大學生和社會對“養老服務管理”等專業的認識,需要大學緊密跟蹤相關行業發展,真正辦出專業特色,給大學生高質量的專業教育,讓大學生畢業后能夠“絲滑”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