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王津 藍關翠 石明晴
[摘要]?卵巢早衰是常見的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病機至今尚未明確。本文基于《黃帝內經》“開闔樞”及《傷寒論》“欲解時”理論,將具有時空定位的三陰三陽開闔樞觀點運用于女性月經周期,提出從少陰經辨證論治卵巢早衰,以“少陰為樞”為切入點,提出“樞轉氣機、樞轉寒熱、樞轉血脈”治療卵巢早衰,運用《傷寒論》少陰病篇代表方劑運轉樞機,若少陰樞機不利致太陰、厥陰開闔失司,可從調暢開闔來樞轉少陰,同時可從少陰經對應臟腑、經絡循行作加減辨證,為臨床治療卵巢早衰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卵巢早衰;開闔樞;心腎不交;少陰為樞;經方
[中圖分類號]?R271.1????[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13.023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卵巢在40歲以前失去正常功能,表現為繼發性閉經、不孕、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40IU/L及雌激素水平降低,常伴有潮熱盜汗、失眠、記憶力減退、性欲減退、手足冰涼等圍絕經期癥狀[1]。中醫學并無卵巢早衰的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于“經水早斷”“年老”范疇,《傅青主女科·調經·年末老經水斷》提出“經水早斷,似乎腎水衰涸……而腎水之化,實有關于心肝脾……腎氣本虛,又何能盈滿而化經,水外泄耶”。歷代醫家認為卵巢早衰責之腎,與心、肝、脾密切相關,肝郁、脾虛是重要因素,心腎失交是卵巢早衰的主要病機。婦科疾病常以臟腑、經絡、氣血陰陽作為辨證,鮮少有六經辨證,國醫大師班秀文認為“病變無常,不外六經之外,仲景之六經,為百病立法,不專為傷寒一科,傷寒雜病,治無二理,咸歸六經之節制”[2]?,F代醫生更是將六經辨證運用于婦科疾病治療中,體現了仲景之方的實用性和廣泛性。
1??“開闔樞”及“欲解時”
1.1??“開闔樞”“欲解時”形成與發展
上古時代,古人通過觀察自然界日升日落、晝夜節律,創立最早的八個節氣,《左傳·僖公五年》“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啟,立春、立夏也;閉,立秋、立冬也”。“分至啟閉”蘊含對自然界時令陰陽的認知,在此基礎上,老子《道德經》“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提出“開闔”一說,其弟子鬼谷子于《鬼谷子·持樞》中記載“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提出“持樞”觀點,此二人順應天地萬物的規律,首次提出“開闔”“樞”觀點[3]?!饵S帝內經》將“開闔”觀點引入中醫體系,變為陰陽“開闔樞”觀點;秦漢之際,《素問·陰陽離合論》首次將“開闔樞”運用于人體生理功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太陰、太陽為“開”,主經氣向上向外布散;陽明、厥陰為“闔”,主經氣向下向內聚集;少陽、少陰為“樞”,主調和陰陽運動[4]。顧植山教授對老子《道德經》提出的“三生萬物”做出新解讀:“三”即所謂的“開闔樞”,天地間生化無窮,萬事萬物生生不息,循環往復,都遵循“開闔樞”的生長化收藏變化規律;顧老認為《傷寒論》“欲解時”其實是“相關時”,六經病“欲解時”是通過“開闔樞”來辨別“三陰三陽”時空點定位,據此判定“六經”的性質,用于臨床遣方用藥,并得到廣泛認可[5]。
1.2??從少陰經論治卵巢早衰的依據
孫振高教授立于陰陽理論,將月經周期分為以陰主導的黃體期和以陽主導的卵泡期兩部分,結合六經“欲解時”,又將女性月經周期劃分為六經的六部分[6]。有學者認為少陰病對應黃體中期,有學者認為太陰病對應黃體中期,實際上三陰經同屬黃體期,三經相互獨立,每經占月經周期的1/4即7d,卻也交接重合,占各經的2/3約4.7d,三經在病理生理上均是密不可分的[7]。竇前卵泡發育到成熟卵泡經歷生長–選擇–成熟階段,共需要85d,相當于3個月經周期,少陰所處的黃體期實為下個月經周期選擇優勢卵泡,若少陰為病,心火偏旺,灼傷腎陰,子宮燥涸,雌激素水平降低,負反饋大腦,促進促性腺激素分泌,加速卵泡閉鎖,使卵泡消耗過多,則誘發卵巢提早衰竭。此可為從少陰經論治卵巢早衰提供依據。
2??少陰樞機不利,陰陽不相順接
《素問·陰陽離合論》“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少陰陰氣漸收,藏于陽氣中,其上太陽陽氣漸開,為陰陽交接之處,少陰為“樞”即調和氣血陰陽的關鍵[8]。卵巢早衰是由多種原因導致機體陰陽失衡,發病病機為少陰樞機不利,可從少陰為樞作為切入點論治卵巢早衰,治療上以“和調陰陽、平衡寒熱、調暢氣機、樞轉血脈”為綱,為臨床治療卵巢早衰提供新思路。
2.1??樞轉氣機
少陰為心腎兩臟,《醫綜必讀·水火陰陽論》提出“火性炎上,故宜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水上火下名之曰交。交則既濟,不交則為未濟”。少陰樞機正常,則心陽下交于腎以資助腎陽,抑制腎陰而使腎水不寒,腎陰上濟于心以資助心陰,而使心陽不亢。張景岳“陽并于上,陰并于下,陰陽不交”,少陰樞機不利,則心火、腎水升降樞機失調,水火失濟,心腎失交。夏桂成教授認為卵巢早衰的主要病機為心腎不交,臨床上卵巢早衰患者多見心煩不眠、口燥咽干、潮熱盜汗、腰膝酸軟、舌尖紅、少苔、脈細數等心腎不交的臨床表現,《傷寒論》提出“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開啟心腎同治之先河,故可從少陰病辨證論治卵巢早衰[9]。黃連阿膠湯為交通心腎要劑,方中重用苦寒之黃連、黃芩,以苦除心火,阿膠為血肉之品,有補腎水之功,黃連、阿膠共為“瀉南補北、交通心腎”核心藥物,芍藥酸甘,養血滋陰,助阿膠滋補腎水,又防苦寒之藥太過傷陰,佐以雞子黃,上以養心,下以補腎,并能安中,共奏滋陰瀉火、交通心腎之功。研究顯示黃連阿膠湯可提升外周血和下丘腦中的5-羥色胺、5-羥吲哚乙酸水平,改善激素水平,促進卵泡發育[10-11]。付健[12]研究證實基于雌孕激素治療加用黃連阿膠湯,可有效提高卵巢早衰心腎不交型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
2.2??樞轉寒熱
少陰為君火,如太陽普照萬物,推動陰陽之氣散布全身,若少陰為病,樞機不利,陰陽之氣運行受阻,在全身分布不均,則身體出現寒熱偏盛偏衰的表現,影響陰陽順接的四肢末端[13]?!秱摗返?87條“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第288條“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此兩條論述少陰病與四末溫涼的關系,“手足溫”,陽復邪退,病自愈。少陰為水火之樞,調節全身寒熱平衡,若少陰樞機失常,不能轉達陽氣于手足,則出現怕冷、四肢不溫的癥狀,此與卵巢早衰患者出現的身體寒熱表現相似?!秱摗返?23條“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方中附子為君藥,上溫通心陽,中溫脾散寒,下補腎回陽;干姜為臣藥,增強附子回陽救逆之功;炙甘草為佐藥,調和藥性且防止干姜、附子燥烈傷陰。全方共奏溫中散寒、回陽救逆之效。藥理學顯示四逆湯可增加一氧化氮并減少內皮素-1含量,改善微循環,增強抗寒冷能力[14]。針對腎虛型卵巢早衰患者,若出現怕冷、四肢厥冷等癥狀,臨床可選用四逆湯加減。
2.3??樞轉血脈
《素問·五臟生成》“諸血者,皆屬于心”?!鹅`樞·決氣》“壅遏營氣,今無所避,是謂脈”。心主血脈,血液在脈道正常流通,有賴于心陽之溫煦,使得血液流注全身,下養胞宮,月事按時而下。心為君火,居于上焦,腎為相火,居于下焦,相火為陽氣之根,相火秘藏,腎中精氣充足,化生腎陽不斷滋養心陽,則心陽充盛。若少陰樞機不利,則上下失和,腎陽無以助心陽,則脈失溫煦,氣血循行受阻,血脈瘀滯,胞宮失養,無法維持卵巢正常功能,故卵巢提前衰竭。根據卵巢早衰相關文獻及中醫證候標準,常將卵巢早衰分為腎虛血瘀型、氣虛血瘀型及肝郁氣滯血瘀型等,可知“瘀”是卵巢早衰的重要環節,瘀血久滯不祛,則新血難生,氣血虧虛,胞脈失養,故出現月經量少、月經延后等癥狀[15]。王燁[16]運用補腎活血方治療腎虛血瘀型卵巢早衰患者,通過降低炎癥因子,抑制免疫因素,促進卵巢功能恢復正常,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馬雯雯[17]通過構建控制性超促排卵著床障礙模型,監測小鼠卵巢細胞凋亡因子及蛋白表達水平,發現補腎活血法可提高小鼠著床率,抑制卵巢顆粒細胞凋亡,促進卵泡發育和成熟。藥理研究顯示活血化瘀藥可減輕卵巢細胞的免疫損傷,改善卵巢細胞內分泌功能和卵巢發育環境,進而促進排卵[18]。
3??少陰樞機不利,太陰、厥陰開闔失司
三陰的“開闔樞”是藏精與氣化,太陰主開,即開始準備藏精,厥陰主闔,即停止藏精,全部化氣,少陰主樞,一半幫助太陰藏精,一半幫助厥陰化氣,氣由陰入陽,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樞”為門軸之意,即從陰轉陽,還有潤滑之義,陽氣從內出外需要能量,少陰即為能量的源頭。少陰為樞,掌握開闔的關鍵。若少陰樞機不利,陰陽不相順接,則影響“太陰之開”與“厥陰之闔”。《蘭室秘藏》“婦人脾久虛,或形羸氣血俱衰而致經水斷絕不行”。太陰主統血,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太陰開機失司,則脾氣虛,脾失運化無法將水谷精微運行全身,則濡養先天之本、氣血津液化生乏源,無以濡養胞宮,則月經停閉。尤昭玲教授認為脾是影響卵巢早衰的重要因素,臨床上治療卵巢早衰患者,尤重醒脾健脾,重用山藥、黃芪、白術等健脾之藥[19]。厥陰肝經主藏血,可儲存血液和調節血量,若厥陰闔太過,則肝郁乘脾,脾虛運化功能失司,則生化乏源,月經無法正常來潮;肝主疏泄,若疏泄不及,則肝郁氣滯,沖任受阻,經血無以下注。騰秀香教授認為現代女性生活工作壓力大,日久易肝郁,肝郁是卵巢早衰的重要原因[20]。傅山論治婦科病強調“女子以肝為本”,重用白芍,以養血柔肝解郁[21]。
太陰、厥陰開闔失司,臨床可用四逆散加減,“少陰病,四逆者,四逆散主之”,此所言四逆并非肢體厥冷等全身虛寒癥狀,而是肝脾不和所致陽氣內郁,不能外達四肢,方中用柴胡使陽明之邪以厥陰為出路,用枳實使陽明之邪以太陰為出路,柴胡主升,入肝膽經,枳實主降,歸脾胃經,一升一降,和利樞機,調和肝脾;芍藥養血調經,助柴胡疏肝養陰,助枳實行氣和血;炙甘草與芍藥相配則酸甘化陰,緩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胃,除厥逆之效[22]。
4??少陰病本臟心腎
4.1??卵巢早衰少陰病表現
心腎屬少陰病本臟,馬培之醫案“心主定神,腎主定精”,“精足則神全,神旺則精足”,精是神的物質基礎,神是精的外在表現。心主神明,心火偏旺,火勝傷陰,則灼傷腎陰,無法生精,卵子發育障礙,導致經閉不孕;腎主生殖,腎中精氣是生殖發育的根本物質,腎陰不足,無法上濟于心,心火亢盛,導致煩躁抑郁、心神不安。
4.2??腎主生殖
腎中精氣是人體生殖發育之根,其化生之天癸具有促進生長、發育、生殖的作用。張建偉等[23]認為天癸相當于現代醫學所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調控卵巢分泌性激素。《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可知天癸“至”與“竭”依賴腎中精氣是否充足。李格鉻等[24]認為卵巢早衰是腎中精氣不足的表現,若腎精不足,天癸早竭,則卵巢分泌雌激素障礙,故閉經、卵泡發育受限,所謂“經水出諸腎”,可知月經病之根本在于腎。傅山在“年老經水未斷篇”提出治療卵巢早衰應從腎著手,強調重用熟地黃滋補腎陰并佐以杜仲補腎陽;何嘉琳認為本病以腎虛為本,治療上常選用龜鹿二仙膠、河車大造丸加減,重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炙龜甲、鹿角片等[25]。
4.3??心主血脈
《素問·評熱病論》“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今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心的通暢與否決定月經是否來潮,強調心對月經的重要作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女子不月,先瀉心火,血自下也”。夏桂成提出“心不寧則腎不安”,治療卵巢早衰患者宜交通心腎,以調心為主,兼顧補腎[26]。重視心的作用,可適當選用蓮子心?!夺t林纂要》認為“瀉心,堅腎”。蓮子心清心火,交通心腎,現代研究證實蓮子心具有抗心律失常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調節卵巢周圍血流,促進卵巢功能恢復[27]。
5??少陰循行經絡與關元穴
5.1??足少陰腎經與手少陰心經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趾之下……屬腎,絡膀胱……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溝通心腎,水火相濟”,足少陰腎經主通行腎臟血氣,維持腎正常生理活動,同時也依賴腎氣濡養,使之正常循行并聯絡腎與各個組織?!鹅`樞·五音五味》“沖脈、任脈皆起于胞中”?!端貑枴す强照摗贰皼_脈者,起于氣街,并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認為沖脈起于胞宮,后與足少陰腎經并行,胞宮于女子而言,是包括子宮、卵巢、輸卵管在內的女性生殖器,胞主生殖,其作用是產生月經和孕育胎兒,腎藏精為生殖之本,且與任、沖二脈相連,腎氣充盛,則任沖通盛,月事以時下,腎為沖任之本,與女性生育功能密切相關。心主血脈,胞宮主月經,“胞宮者屬心而絡于胞中”,胞宮的行經與正常胎孕和心密切相關。妊娠女性少陰脈滑利就是明證。
5.2??少陰經與關元穴
針灸可有效激活腦內多巴胺系統,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提高雌激素水平,降低促性腺激素水平,恢復生殖軸正常功能[28]。研究顯示針灸治療卵巢早衰多辨為少陰病,使用頻率最高的穴位是以補腎為主的太溪、三陰交、關元,其中關元穴是十四經脈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穴位。關元穴屬任脈,系足三陰經與任脈之會,為人體陰陽元氣交匯之處,其具有補腎培元,溫陽固沖,調和陰陽的作用,在治療女性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劉慧[29]發現選用關元穴溫針灸可有效改善卵巢血流情況,提高免疫力,調節激素水平,改善癥狀。張琴等[30]認為針刺關元穴可改善局部血流情況,還可循經擴散,溫通經脈,改善胞宮血流情況,溫針關元穴可改善大鼠雌激素水平并降低卵巢炎癥反應,提高卵巢儲備功能。
6??醫案舉隅
劉某,女,32歲,2021年10月16日初診。主訴:月經延后5年,未避孕2年未孕?,F病史:末次月經2021年10月5日,患者5年來無明顯誘因出現月經延后,周期30~90d不等,量少,色暗紅,無痛經,有生育需求,但婚后2年未避孕未孕,曾于多家醫院就診,診斷為卵巢早衰,予黃體酮膠囊、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等調經治療,癥狀無好轉,故前來我院就診??滔掳Y:形體消瘦,精神倦怠,腰酸,時有心煩、潮熱盜汗,納寐欠佳,舌暗紅少苔,脈微細。輔助檢查:生殖激素:FSH?44.32mIU/ml,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34.75mIU/ml,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hormone,AMH)0.49ng/ml;卵泡監測:雙側卵巢無卵泡發育。中醫診斷:閉經;少陰病。西醫診斷:不孕;卵巢早衰。在仲景經方黃連阿膠湯基礎上予蓮子心清心火,枸杞、女貞子育陰滋腎,柏子仁安神助眠,遠志肉交通心腎。組方:黃連12g、黃芩6g、芍藥6g、雞子黃2枚、阿膠9g、蓮子心3g、枸杞子10g、女貞子10g、遠志肉10g、柏子仁10g,囑患者在月經周期第10~12天監測卵泡,1~2d監測1次,連續監測2次,3個月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復查生殖激素。
2021年11月12日二診。末次月經:2021年10月5日,患者自訴諸癥較前好轉,月經仍未來潮,檢測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孕酮等排除妊娠可能,子宮附件B超提示內膜0.7cm,期間兩次卵泡監測仍無卵泡發育,囑患者調整作息,加強鍛煉,保持心情愉快,予黃體酮促月經來潮,續服中藥,患者訴寐差多夢易醒,加茯神、菖蒲交通心腎、寧心安神。
2022年1月20日復診。經行第2天,月經提前,周期25d,量少,色紅,無血塊,痛經,藥后潮熱盜汗、心煩、腰酸癥狀好轉,仍感倦怠欲寐,伴畏寒,手腳冰涼,面色蒼白,腹痛。輔助檢查:生殖激素:FSH?7.35mIU/ml,LH?1.36mIU/ml,AMH?1.23ng/ml。2021年12月12日卵泡監測:左側卵巢內可見3~4個卵泡,最大卵泡4mm×5mm,右側卵巢內可見1~2個卵泡,最大卵泡3mm×4mm。2022年12月14日卵泡監測提示雙側卵泡均未發育?;颊呤自\未見寒象,刻下畏寒肢冷、倦怠欲寐等屬少陰寒化證,治宜溫經散寒,養血調經,經后續服黃連阿膠湯加減,排卵后予四逆湯加減(淡附片9g、干姜9g、炙甘草6g、柴胡15g、芍藥10g、白芍10g、益母草15g、醋香附10g、醋延胡索10g、菟絲子10g、覆盆子10g、陳皮10g)。囑患者連續監測3~4次卵泡發育情況。
此后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及檢驗結果隨證加減。3個月間作息規律,每月監測卵泡有發育,大多數卵泡發育不足1cm即停止發育,2022年3月1日監測左側卵巢一枚卵泡1.8cm,囑患者續服中藥并同房,2022年3月4日B超提示已排卵。2022年4月25日復診,停經37d,查血hCG?6356mIU/ml,雌二醇439pg/ml,孕酮21.4ng/ml。予安胎治療。2022年5月10日,復查hCG?74?169mIU/ml,雌二醇899pg/ml,孕酮22.3ng/ml,B超提示宮內早孕。保胎至孕10周停藥。后隨訪患者于2022月12月17日順產1女,母女平安。
患者產后2023年8月2日再次因月經延后伴月經量少就診,查FSH?63.45mIU/ml,LH?42.58mIU/ml。卵巢早衰需堅持長期治療,此患者癥狀稍好轉即停止就診,不能堅持長期服用中藥,激素水平反復,癥狀未見明顯好轉,故需重視維持治療。
7??小結
仲景經方是為百病立法。本文基于《黃帝內經》“開闔樞”及《傷寒論》“欲解時”理論,將具有時空定位的三陰三陽開闔樞觀點運用于女性月經周期,提出從少陰經辨證論治卵巢早衰,以“少陰為樞”為切入點,提出“樞轉氣機、樞轉寒熱、樞轉血脈”治療卵巢早衰,運用《傷寒論》少陰病篇代表方劑運轉樞機,若少陰樞機不利致太陰、厥陰開闔失司,可從調暢開闔來樞轉少陰,同時從少陰本臟腑、經絡循行作加減辨證,為臨床治療卵巢早衰提供新思路。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李娟,?徐琳,?高洋.?卵巢早衰病因機制與治療研究進展及現狀[J].?中國醫藥科學,?2021,?11(2):?58–61.
[2] 張璐礫,?戴銘,?裴以祿,?等.?國醫大師班秀文論如何學習中醫經典[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0,?35(6):?2968–2970.
[3] 朱紅俊.?《黃帝內經》五運六氣“開闔樞”理論源流探討[J].?亞太傳統醫藥,?2019,?15(12):?72–73.
[4] 周世雄,?雒曉東.?論開闔樞理論在《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中的作用[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9,?25(11):?1496–1498,?1507.
[5] 陶國水.?顧植山談六經病“欲解時”及臨床應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7,?28(7):?1707–1709.
[6] 姜文晶,?劉紅根,?牟珍妮,?等.?三陰三陽辨治不孕癥的中醫理論模型構建[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3,?38(2):?568–572.
[7] 劉紅根.?基于《傷寒雜病論》六經辨證的IVF-ET中醫理論體系構建與臨床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20.
[8] 顧植山.?從五運六氣看六經辨證模式[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6,?21(8):?451–454.
[9] 朱珍,?范歡歡.?夏桂成教授調補精陰精陽治療卵巢儲備功能減退經驗探賾[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23,?47(7):?742–747.
[10] 何晶,?向慶偉,?喻小明.?基于5-HT研究逍遙丸對肝郁雌性大鼠性激素及卵巢功能的影響[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23(5):?9–13.
[11] 王宏斌,?楊如意,?曹昌霞,?等.?艾灸結合黃連阿膠湯對PCPA致失眠大鼠神經遞質5-HT、5-HIAA、NE、IL-6水平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22,?33(7):?1623–1626.
[12] 付健.?黃連阿膠湯聯合雌孕激素治療卵巢早衰心腎不交證患者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2,?34(6):?85–87.
[13] 梁華龍.?少陰少陽樞機證治異同論[J].?河南中醫,?2008,?28(4):?12–13.
[14] 范林乾,?劉曉,?蔡皓,?等.?四逆湯對小鼠常壓缺氧和冰水游泳的影響[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8(1):?80–82.
[15] 蔡光霞.?卵巢早衰中醫證型與血清FSH,?E2及相關因素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14.
[16] 王燁.?補腎活血方干預腎虛血瘀型免疫性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癥的臨床觀察及機制研究[D].?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2020.
[17] 馬雯雯.?補腎活血法對卵巢早衰和控制性超促排卵著床障礙模型小鼠卵巢顆粒細胞凋亡的影響[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7.
[18] 黃邱朝,?王國洪,?趙技文,?等.?不孕癥婦女抗卵巢抗體與血清激素水平的關系[J].?上海醫學,?1997,?20(10):?573–574.
[19] 李長艷,?尤昭玲.?尤昭玲教授治療卵巢早衰經驗[J].?湖南中醫雜志,?2012,?28(3):?18–20.
[20] 郭婧,?肖瀟,?姚海洋,?等.?滕秀香教授從肝論治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經驗[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9,?47(7):?876–877.
[21] 李仁杰,?王慧杰.?《傅青主女科》養血柔肝解郁法治療婦科病解讀[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4):?444–446.
[22] 譚令,?龍霖梓,?曲華,?等.?基于“少陰為樞”理論探析《傷寒論》方對心律失常的治療[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22,?28(11):?1769–1772.
[23] 張建偉,?胡文英.?天癸本質的研究現狀[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6):?1069–1071.
[24] 李格鉻,?崔曉萍,?宜莉,?等.?卵巢早衰的中醫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2023,?44(4):?534–537.
[25] 馬景,?何嘉琳.?何嘉琳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經驗[J].?浙江中醫雜志,?2009,?44(4):?260–261.
[26] 張巖,?談勇,?夏桂成.?夏桂成調心補腎治療卵巢早衰經驗[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2(5):?934–936.
[27] 詹金玉,?高月平.?淺談滋腎清心法治療心腎失交型卵巢早衰的臨床經驗[J].?環球中醫藥,?2017,?10(4):?506–509.
[28] 夏良君,?夏有兵.?近20年針灸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研究及作用機制進展[J].?中國針灸,?2018,?38(5):?565–570.
[29] 劉慧.?足三里及關元溫針灸結合八髎穴隔姜灸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應用效果[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1,?8(26):?47–49.
[30] 張琴,?嵇波,?謝亞娜,?等.?溫針結合電針對卵巢早衰大鼠血清性激素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21,?28(9):?62–67.
(收稿日期:2023–10–29)
(修回日期: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