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偉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和“雙減”政策的落地,教師需要在增強教學有效性的同時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但根據目前的教育情況來看,高中生在學習英語時尚無法做到學思結合,這非常不利于他們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所以,教師應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有效助力“雙減”落實。
一、信息化教學對高中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1.促進英語課堂減負提質
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以講授法為主,雖然也會用到信息技術,但大多屬于生搬硬套。“雙減”背景下,教師開始將信息技術和講授法相結合建構英語課堂,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英語學習特點設計具有針對性的信息化教學內容,真正落實“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目標,促進高中英語課堂減負提質,降低學生英語學習的難度,激發(fā)學生對英語探究的熱情。
2.促進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豐富學生英語探究的體驗,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學習語言技能的重要意義,進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探究的熱情。此外,通過信息技術開展英語教學,能夠讓學生在互聯網上練習英語口語,在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幫助他們探究英語學習的規(guī)律,避免了“中式英語”的產生。
3.促進學生改進英語學習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發(fā)現,學生學習英語時往往只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很少實際應用所學知識,這導致他們對學過的知識很難留下深刻印象。而新課改提倡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chuàng)新,由此,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落實英語教學的減負提質,促進學生踐行“學思結合”。學生還可以借鑒互聯網上先進的學習方法,將其融入個人英語學習體系中,如思維導圖的運用和情境對話的開展等,都能夠落實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總目標。
二、“雙減”背景下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路徑
1.巧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英語對話情境
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以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既聽又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相應的對話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對話的形式實踐所學內容,實現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同時,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英語對話情境的方式不僅能落實“雙減”,還能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的目標,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被認可、支持和尊重。例如教學“Teenage life”,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西方國家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日常并制作成視頻,在課堂教學開始前讓學生觀看,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讓學生大致了解本節(jié)課將要學習的知識。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一個對話情境,讓學生編寫中國版的“Teenage life”劇本,并讓英語口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參與到情境中,以此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情境創(chuàng)設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全班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最后根據交流成果完善學習內容。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可以得到充分顯現,英語思維得到有效激發(fā),達到減負提質的目的。
2.結合網絡促進高中英語資源共享
高中英語教學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課堂,教師可以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結合網絡促進教學資源的共享,通過線上渠道學習其他教師的優(yōu)秀教學課例,以完善個人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此外,教師也可以結合網絡資源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容進行有效延伸,整合線上與線下資源,實施精準教學,確保學生學習效果最優(yōu)化。例如教學“Wildlife protection”,由于該章節(jié)的內容是關于野生動物保護的,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了解的一些野生動物,通過投票的形式選出除了教材中提到的野生動物以外最受歡迎的野生動物。之后,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索野生動物的相關知識,用英語的形式進行科普,并搜索有關動物保護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實現學習資源的共享,最后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說說自己對野生動物的了解以及為什么要保護野生動物。這樣既能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又能讓學生在課堂之外自主運用信息技術探究知識。
3.通過翻轉課堂引導學生大膽實踐
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通過觀看教師設計的短小精悍的微課來自主進行探究,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嘗試向其他同學講解,教師則負責完善學生的發(fā)言,以此促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審視和反思自己的學習模式。最后,學生學會將學習和生活有機結合,成為有學習能力、有思考意識和英語思維的新時代少年。例如教學“Diverse Cultures”,教師先與學生討論交流,了解學生感興趣的文化,之后再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為主題設計微課,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觀看完微課后,教師鼓勵學生先寫出自己對所喜歡的文化的看法,然后讓他們結合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站上講臺面向全班進行講解。最后,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讓學生自行診斷自己在本次講解中出現的問題,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發(fā)展英語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落實“雙減”政策、引導學生高效學習,是當前英語教育的必然趨勢。除了要結合以上策略外,教師還可以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知識記憶以及語言組織和運用的能力,以此實現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