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蔣正爭)菜地里鋤草、稻田里插秧、廚房里炒菜…… 近日,道縣紹基學校把課堂搬到勞動教育基地,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本領,體會勞動帶來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5 月是道縣的“勞動教育月”,在“五一”假期前后,各學校圍繞“知”“行”“思”,通過“致敬最美勞動者”“我勞動我快樂”“我能變廢為寶”等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在田園、菜園、校園勞動中動手、用腦、走心,盡情體驗勞動樂趣,自覺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讓熱愛勞動蔚然成風。
“近年來,全縣各中小學校因地制宜打造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以課程為引領、以活動為載體、以評價為導向,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道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明遠介紹,按照“一校一案”的原則,各校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明確學生勞動教育實踐的重點,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一體化建設,構建“勞動教育基地+校內勞動實踐+家務勞動實踐”新模式,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道縣紹基學校作為首批湖南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校,注重勞動教育與學科課程有機融合,讓勞動綜合育人功能在潤物細無聲中實現。道縣紹基學校黨總支書記陳高海介紹,該校開辟80畝的學生勞動實踐基地,大力開發種植、烹飪、手工、智能制造等校本課程,極大滿足學生勞動實踐的多樣化需求。
“我們依托校園農耕文化體驗區,讓師生研制蔬菜種植計劃,分年級、分層次制定勞動考核項目,通過勞動讓學生了解蔬菜的生長過程,提升勞動技能。”道縣谷源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李鎮海說道,即使在假期,也開展了每天1小時自主勞動項目挑戰活動,讓勞動成為一種習慣。
今年年初,道縣教育局出臺《2024年道縣教育系統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等文件,把勞動教育作為撬動“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有力抓手,指導學校制定《家庭勞動清單》,推動勞動教育資源整合、學科融合、家校聯合。目前,該縣已成功創建1 個湖南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同時盤活校內外資源,建設了一批特色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下一步,我們計劃邀請勞模、工匠進校園宣講,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讓熱愛勞動的種子深深扎根在學生心田。”周明遠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