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貞山 焦鵬飛
DOI:10.16366/j.cnki.10002359.2024.02.20
摘要:中國共產黨在一百多年發展歷程中鍛造了獨有精神特質的紅色基因,蘊含著胸懷理想、堅定信念的優秀品格,弘揚正氣、甘于奉獻的道德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奮斗品質,永葆初心、擔當使命的人民情懷。進入新時代,紅色基因已沉淀為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文化因子。傳承紅色基因與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著相互作用、辯證統一的互動規律,傳承紅色基因可以為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真理力量、注入精神動能、堅定情感認同、建構價值基礎。傳承紅色基因要在筑牢精神高地、創新現實載體、打造數字化供給、夯實制度保障上下功夫,為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鑄牢精神之魂、立穩精神支柱、把穩思想之舵。
關鍵詞:傳承紅色基因;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作者簡介:鐘貞山(1972—),男,法學博士,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等相關研究;焦鵬飛(1997—),男,南昌大學江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助理,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紅色文化等相關研究。
基金項目:江西省社會科學“十四五”基金重點項目(22WT70);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22VSZ030)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2359(2024)02014407收稿日期:2023082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以及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分別多次作出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講話強調:“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系統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時,特別指出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一重大要求。對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時代價值和內在機理進行學理分析,可以強化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這一嶄新命題的情感認同、理論認同和實踐認同,增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自覺。
紅色承載著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特殊情結,是中華民族青春和熱血的象征。紅色政權永不褪色、紅色江山能夠世世代代傳下去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紅色基因這個獨有的“遺傳因子”。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征程中淬煉而成的獨有精神特質的集合,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熱血浸潤熔鑄形成的遺傳因子,是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的重要精神密碼。紅色基因發軔于“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蘊含著胸懷理想、堅定信念的優秀品格,弘揚正氣、甘于奉獻的道德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奮斗品質,永葆初心、擔當使命的人民情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追求更高層次、更高水平和更加多樣的文化生活日益成為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歷經黨和人民踔厲奮發,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人民物質生活更加殷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立足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新階段基礎上提出的新論斷。這一概念作為共同富裕的重要范疇,是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對馬克思關于精神生活的理性表達”,其核心內涵在于實現物質形態充裕和精神世界富足的雙富裕,不斷滿足人民對精神文化生產、精神生活創造和精神世界享受的需求,建構起人民群眾崇高的精神信仰、堅定的道德信念、豐富的精神文化和“國之大者”的使命擔當。如何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使人民群眾感受到更多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成為鮮明時代課題。
一、傳承紅色基因與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互動規律
實現人民精神富足需要精神資源的支撐,紅色基因的有效傳承需要契合人民的精神需求。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要把握紅色基因與人民精神生活之間的契合點,從內在統一性、精神支柱、傳承互促、啟動密鑰等維度實現二者之間的同頻共振、相得益彰,增強人民對傳承紅色基因與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論認同和實踐自覺。
(一)傳承紅色基因與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內在統一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傳承紅色基因與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相輔相成、高度統一的。
一方面,紅色基因蘊含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中國共產黨人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紅色基因在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實踐中接續傳承,具有鮮明的人民情懷,體現著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實現中國夢的主體,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應有之義。正是傳承紅色基因才賡續了紅色血脈,實現了人民在精神上自信自立,豐富了人民精神世界,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另一方面,傳承紅色基因與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價值目標一致性。紅色基因彰顯的崇高理想信仰、深厚人民情懷、堅毅政治品格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寶貴的精神力量。物質富裕而精神匱乏不是共同富裕,“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所以,傳承紅色基因與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著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目標指向。
(二)傳承紅色基因是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精神支柱
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一定有其偉大可貴的精神支柱,一個政黨能從小到大的根本支撐在于其堅定崇高的精神信仰,一個國家和人民能夠從“蒙辱、蒙難”到迎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的根本動力在于其守正創新的精神力量。“中國人是講精神、崇尚精神的人,中國是重精神、守精神的國度,中華民族是寫精神、傳精神的民族。”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在百年奮斗中創造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中國共產黨黨史、可歌可泣的新中國史、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史,推進人民精神生活不斷豐富、精神境界持續提高、精神狀態斗志昂揚,創造出眾多催人奮進的精神文化資源,為新時代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熔鑄嶄新內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帶領人民始終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共產黨人紅色血脈,在應對重大挑戰與危機中塑造和升華了傳承百年的紅色基因。紅色基因蘊含的這種獨特精神力量是激勵中國人民劈波斬浪奮勇前行、書寫中華民族新的時代華章的不竭動力。進入新時代,我們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主題教育,用黨的紅色基因充實人民精神世界,鑄就了新時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圖譜,豐富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這些都體現著紅色基因的精神品格。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始終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倍加珍惜紅色基因的獨特價值,最大程度發揮好紅色傳統對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支撐作用。
(三)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可推動紅色基因的有效傳承
精神境界“是一個反映一定時期內人們精神生活和社會面貌的概念,涉及心理活動、價值觀念、道德倫理、理想信念等多個層次的內容,涵括個人、群體和社會等不同的主體層次”。提高人民精神境界是新時代實現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紅色基因作為我們黨百年艱辛奮斗的光輝見證,成為新時代激勵全體中華兒女的寶貴精神財富。因此,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僅是思想武裝青年、提高人民精神境界的重要方法,而且對紅色基因的有效傳承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當下社會網紅詞匯大肆流行,“佛系生活”“躺平”“擺爛”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的網絡熱詞充斥大眾生活,消解人民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導致部分人群價值觀扭曲、精神境界持續萎靡和精神世界極度匱乏。這需要紅色基因蘊含的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奮斗品質為提高人民精神境界注入奮斗力量,調節心理上的不安與浮躁。另一方面,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在相對較好的環境中成長,對堅定理想信念和弘揚艱苦奮斗精神感悟不足,這需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以強化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和奮斗精神培育,補給當代青年精神之“鈣”。因此,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這一生動實踐可以為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有力傳承開辟道路。
(四)傳承紅色基因是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啟動密鑰
傳承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密碼。“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在革命斗爭年代,紅色基因始終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前進的精神力量。新時代新征程,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傳承好紅色基因已成為武裝人民思想、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時代必然。一是傳承紅色基因可激發人民弘揚中國精神的炙熱情感。在百年征程中,對中國精神的獨到理解和綿延傳承是黨和人民戰勝風險挑戰的密鑰所在。新時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需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接續傳承紅色基因。二是傳承紅色基因可正本清源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意識形態斗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當前斗爭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可以促使人民群眾“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在精神上筑同心、強信心,提高辨別真偽的能力,增強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三是傳承紅色基因可堅定道路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紅色基因蘊含的勇毅前行、敢于探索精神,激勵人們在正確道路上為追求美好生活奮勇前進,使人民精神世界更加充實、精神生活更加富裕,自覺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情感認同。
二、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價值意蘊
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需要內在因素定向,也需要外在因素推動。紅色基因涌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血脈之中,對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價值引領和支撐作用。它整合人民精神世界、精神力量和精神需求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融匯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真理力量、精神動能和價值認同。
(一)傳承紅色基因能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為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真理力量
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要構建人民群眾強大的精神支柱。這是塑造人民精神信仰和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過程。紅色基因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英勇奮斗的精神狀態,筑牢共產黨人崇高的理想信仰,是一個追求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沒有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一,崇高的理想信仰是人民精神世界的核心。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對理想信仰的追求為中國人民砥礪前行提供精神指引,成為中國人民堅定“四個自信”的精神之魂和思想之旗。正是信仰的力量堅定了人民聽黨話、跟黨走的行動自覺。其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人民精神世界的支柱,承載著每一個人成人成才的價值追求、人民精神世界康健自信的精神狀態、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氣魄,是中華民族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價值依歸。核心價值觀與紅色基因蘊含的理想信念、高尚道德、人民情懷等都是緊密相連的。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就是要把紅色基因的精神內核融入社會發展的價值準則,增強人民對個人價值準則的情感認同,迸發出精神世界的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紅色基因在當代傳承的重要途徑,為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真理力量。其三,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根基,要發揮其對弘揚革命精神、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展現精神魅力、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突出優勢。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滋養。
(二)傳承紅色基因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精神動能
紅色基因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爭中逐漸生成,鑄就了自強不息、愛國唯實的獨特品格。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人民團結、激發人民斗志、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發揮重要作用。一是激發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在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的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與激發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相輔相成,體現在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有機統一,蘊含著對偉大祖國矢志不渝的熱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自信、對黨和國家的無比忠誠。紅色基因歷經百年傳承將愛國因子植入人民的精神內核,給予人民群眾極大精神鼓舞和精神動能。二是堅定強國志氣。紅色基因激勵人民不畏強暴,是堅定人民強國志氣、興國骨氣、報國底氣的精神基石。在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征程中,紅色基因鍛造了黨和人民“英勇斗爭、不怕犧牲”的剛毅品格。黨領導人民始終以自信的姿態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使紅色基因內蘊的民族精神成為堅定人民強國志氣的強大精神動能。三是激勵報國實踐。報國實踐是激發時代精神與堅定強國志氣的具體行動,傳承紅色基因為人民群眾踐行報國實踐提供精神養分,“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在新時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負、建功立業”,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實踐作為人民精神生活的主旋律。
(三)傳承紅色基因能引領人民精神需求,為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堅定價值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與動物界的最大區別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時時刻刻都存在。”“精神生活富裕并不是人類生活的奢侈品,而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傳承紅色基因始終與滿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同向同行、同頻共振,支撐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傳承紅色基因是人民心理建設的有效途徑。其中內蘊著摒棄物欲膨脹和精神空虛的內在價值,對人們培養健康社會心理、提高情感認同、增強心理自信具有支撐作用,引領形成樂觀進取、積極向上、自信自強的心理結構。另一方面,紅色基因始終引領人民的信仰需求。一個國家、民族或個人的發展離不開精神信仰的指引。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鑄就的,它凝結著斗爭性、先進性等精神特質,內蘊著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斗爭精神,這正是信仰的力量所在。在革命戰爭年代,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取得革命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黨帶領人民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開創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紅色基因已經升華為中國共產黨人永葆活力的精神依托和人民群眾鑄魂立心的精神信仰,成為人民追求精神生活富裕的內在需求。在不同歷史時期,紅色基因傳承從未中斷,在實踐中堅定了人民群眾對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價值認同。
三、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內在機理
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要構建以理想信念為支撐的精神信仰生活,以崇德向善為根基的精神道德生活,以文化自強和精神自立為追求的精神文化生活,以使命擔當為己任的精神生活新境界。
(一)傳承紅色基因中胸懷理想、堅定信念的優秀品格,支撐“篤信行”的人民精神信仰生活
紅色基因的生成與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奮斗歷程同向同行,又隨著社會進步不斷注入鮮活時代因子并豐富和發展。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沉淀抽象而成的基礎性、根本性的精神基因”,展現出時代性和開放性。其中胸懷理想、堅定信念的優秀品格已成為黨和人民的精神基因,為黨的革命精神代代相傳注入力量源泉,支撐著人民篤信理想、篤行真理和追求崇高信仰。實現共產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也是紅色基因的根本意涵。篤行信仰是紅色基因的鮮明特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精神支撐。在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歷程中,黨領導人民一道譜寫的為民史、奮斗史、創業史都離不開精神信仰的引領。崇高的精神信仰作為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必不可少的方面,是一種內化于心的精神力量。紅色基因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始終是黨永葆先進性、純潔性、革命性的靈魂。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就會失去奮斗的目標和前進的方向,一個人沒有信仰就會在政治上蛻變、事業上脫軌、生活上腐化、道德上滑坡、經濟上貪婪。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滿足程度直接影響著人的精神幸福程度。同時,人的精神信仰需要的滿足是推動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動力。當下,面對人們精神生活的短板,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物質生活愈加富裕而精神生活愈加空虛和精神信仰弱化的趨向。紅色基因中理想堅定、信仰執著的穩定特質,為實現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堅定人民精神信仰提供重要支撐。
(二)傳承紅色基因中弘揚正氣、甘于奉獻的道德精神,塑造“真善美”的人民精神道德生活
紅色基因“凝結了中國共產黨的集體道德思維、集體道德認知、集體道德情感、集體道德意志、集體道德信念、集體道德行為、集體道德語言等方面”。弘揚正氣、甘于奉獻是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道德傳統、革命道德和品德操行,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優秀道德因子在新時代的彰顯,突出了中國人民的集體精神風貌和高尚道德。紅色基因凸顯的優秀道德品質對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具有重要價值,反映了人民對涵養道德境界、實現真善美的精神道德生活的追求。精神道德生活集中反映了一個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對善惡美丑的道德評判。“黨的歷史上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追求”,集中反映了對真善美的弘揚與崇尚。追求至善的“德”是中國共產黨百年集體道德實踐的內核,也是在新時代為人處世的重要原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人民精神生活的短板依然突出,道德缺失、人情冷漠、價值困惑在一定范圍依然存在。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培育人們求真求善的集體精神道德尤為重要,規范人們道德生活仍然需要黨的紅色基因調節。傳承紅色基因可以為增強人民道德智慧、提升人民道德境界、強化人民道德認同、規范人民道德實踐厚植道德根基。新時代,紅色基因蘊含著弘揚正氣、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和舍己為人的赤誠之心,其至善至美的道德因子融入黨和人民的血脈,使人民精神生活更加豐裕充實。道德生活崇德向善既需要個人的自我超越,更需要紅色基因發揮精神引領作用。
(三)傳承紅色基因中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奮斗品質,追求“高美富”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紅色基因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一種特殊“基因”,經歲月沉淪而歷久彌新、經時光荏苒而發揚光大,體現出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奮斗品質,這是黨引領人民追求“高美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保障。文化自信自強是紅色基因百年傳承的思想基礎;傳承手段和傳承環境的守正創新是激勵人民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先決條件。其中,“高品質”是基礎,即要為人民群眾打造體現紅色基因特質的高品質文化作品,“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另外,創作紅色經典作品應該把既要尊重黨的歷史也要融入時代元素作為標準、把經得起時間檢驗和人民認可作為底線,最終創造出能夠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引發社會共鳴、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的高品質紅色文化經典。“美好”是關鍵,即要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我們堅持守正創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創新才能引領時代潮流。創新是紅色基因傳承的重要動力源。傳承紅色基因中守正創新的品質,要守正傳承精神內核,要創新傳承手段、場域,創新開發利用紅色資源,創新網絡、3D體驗等現代技術手段,推進精神文化成果共建共享,創新構建城鄉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發揮紅色基因涵育品格、教化人心的作用。“富裕”是目標,即促進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富裕。努力把豐富的紅色資源轉化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產品和涵養精神需求的優秀作品,讓全體人民通過精神文化作品提升精神生活富足感。
(四)傳承紅色基因中永葆初心、擔當使命的人民情懷,創造“國之大者”的人民精神生活新境界
胸懷大局、勇擔大責是中國共產黨的擔當品質,也是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提振人民精神境界生活的理性自覺。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領導力量。傳承紅色基因中永葆初心、擔當使命的情懷就是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彰顯了偉大建黨精神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錚錚誓言,體現了胸懷“國之大者”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大局擔當。在新征程上,傳承紅色基因就是需要時刻回應人民對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就是要扎實推進全體人民物質富足、精神富有的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充實、心理更加健康和諧,精神境界更有格局。引導人民群眾全過程參與精神生產、全方位構建精神世界,形成高尚的家國情懷、堅定的使命意識、健全的精神人格。
四、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
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要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人民的故事,發揮好新媒體的獨特作用,把制度建設貫穿始終,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構建起當代中國人實現精神自立的現實路徑。
(一)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筑牢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精神高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著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巨大作用,是凈化人們心靈、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引擎。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傾聽人民心聲、凝聚社會共識,“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凝結著紅色基因的鮮明特質,是對國家和民族價值認同的情感表達。
一要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學習本領,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為主線,系統學習“四史”。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論述,用生動形象又能為人民群眾所接受的方式宣傳闡釋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強化人民群眾對紅色基因的理論認同、歷史認同、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從而筑牢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精神高地。二要將愛國主義教育與詮釋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價值相結合,營造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革命紀念場館,引導人民群眾堅定傳承紅色基因的思想意識。通過對革命文化的參觀學習、實踐研修、情景教育等激發情感共鳴。積極引導人們學習紅色革命傳統、賡續紅色血脈,讓革命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實自身內心世界,凝聚起符合時代發展和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正能量。
(二)豐富紅色基因庫講好紅色故事,拓展賡續紅色血脈的現實載體
紅色基因庫是開發利用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的有機載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都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精心挖掘、切實豐富和傾心感受紅色資源背后蘊含的精神特質,將其融入人民群眾的思想和行動之中。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進歷程中,涌現出無數頂天立地的革命英雄和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等鐫刻著豐富的紅色歷史,飽含著真摯的革命情感,為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現實載體。講好紅色故事要做到政治性、科學性和生動性相統一。政治性是講好紅色故事的根本前提。紅色故事凸顯著強烈的意識形態性,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將紅色故事講深、講活、講透,紅色故事才會有價值、才能服務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要,堅定人民群眾信仰,實現人民群眾精神富裕。科學性是講好紅色故事的理論基礎。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源頭為切入點,做到有史可依。講清楚紅色故事是什么、源頭在哪里,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等割斷歷史聯系或斷章取義的做法。同時,要秉持實事求是原則為人民群眾再現歷史,準確呈現出紅色故事豐富內容背后所折射的革命精神,讓人民群眾在真實的故事中感受精神的洗禮。生動性是講好紅色故事的重要條件。挖掘紅色故事折射出的當代價值,以真摯的情感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讓黨的紅色基因充盈人民群眾精神世界,達到促進人民群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的。
(三)加強紅色資源轉化利用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融合,創新紅色資源數字化供給的新途徑
“精神文化資源、產品與服務供給的質量高低和豐富程度直接影響著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實現。”要優化精神文化資源配置,加強紅色資源轉化利用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融合,拓寬和創新數字化供給新途徑,不斷滿足人民對弘揚革命文化的需求。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人民群眾享受高質量的精神產品與服務提供了新機遇。加強紅色資源轉化利用、積極搶占新媒體傳播平臺、大力創建傳承紅色基因網絡陣地,凸顯紅色基因超越時空的震撼力。增強紅色資源數字化供給,消除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網絡障礙。網絡傳播具有時效快、覆蓋面廣、互動性強等特點,能使人民群眾更便捷地汲取紅色基因的精神養分,推進“互聯網+紅色基因”等模式,建立起符合人民大眾的互聯網紅色基因共享資源庫,打造運營富有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紅色”公眾號和“紅色”網站等媒體平臺,借助VR技術、遠程傳送、虛擬體驗等方式為網民推送高質量的紅色資源,建設紅色資源傳播網絡陣地,使人民群眾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紅色資源熏陶,滿足精神需求,充實人民精神信仰生活。
(四)建立健全紅色基因傳承機制,夯實革命文化繼承涵養的制度保障
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工程。要實現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機制長效化,就必須立足實際,完善制度機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確保人民群眾共建共享,提升人民精神生活質量。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引導人民群眾正確認識和理解紅色基因的精神價值,通過制定精細化系統化的獎勵機制,挖掘人民大眾中傳承紅色基因的先進典型,大力開展表彰宣傳,形成崇尚典型的濃厚氛圍。在全社會營造傳承紅色基因的群體效應,激發人民群眾的心理互通和情感共鳴。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規可以更加規范對紅色基因的傳承保護,提升精神文明建設的制度化科學化水平,一是精準落實國家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等法律,“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紅色基因所蘊含的獨特精神往往會通過英雄人物和革命事跡表現出來,講好英雄故事、保護好相關革命文化資源可以為人民群眾提供內容充實、情感豐富、高質量的精神資源。二是各地區和相關部門要依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出臺相關制度規范,傳承和保護好本地區的紅色資源,加大對革命文化等紅色資源破壞的打擊力度,形成以點聚面、點面結合的協同保護效應,增強全社會對保護紅色資源、涵養革命文化、認同紅色基因的緊迫感,讓人民群眾切實從傳承紅色基因中汲取自我發展的精神力量,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總之,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休戚與共的互促共同體,在理論闡釋上要堅持系統思維,在具體實踐中要堅持問題導向。要牢牢把握傳承紅色基因與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內在關聯與規律的本質問題,深入把握傳承紅色基因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實踐問題,在實踐中找準人民物質富足、精神富有的實現路徑。
[責任編校彭筱祎,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