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超
摘要:隨著新文科建設需要,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隨之變革。實驗教學是教研的重要教學手段,對于高校教育探索科研新范式、創新育人新模式、提升教學質量等方面發揮極其重要作用。在新文科背景下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不能很好地符合新文科建設的需要。該文對新文科背景下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
關鍵詞:新文科;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4.060
中圖分類號:TN 94,TP 39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碼:1672-7274(2024)04-0-03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WANG Wenchao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ne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modes are also undergoing chang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method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i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exploring new paradigm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ng new models of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cannot well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 new liberal arts;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
文科實驗教學是高校文科專業教學科研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伴隨四新建設的推進,跨學科及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學科的發展,對文科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文科實驗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制約了實驗教學的進一步發展,不適應新文科建設的需求。因此探究傳統文科實驗室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在新文科背景下實驗教學的創新與發展路徑非常有意義。
1? 新文科內涵
關于新文科理念的起源,學界并未達成統一的認識。有學者認為最早可最追溯至20世紀中期英國科學家斯諾提出的兩種文化之爭,震驚學界的科技與文化“鴻溝論”[1],有學者認為新文科這一概念由美國“斯隆基金會”提出,倡議“將技術和定量素養納入古典文科的研究領域”[2]。此外也有學者認為是美國希拉姆學院在2017年提出,倡議將新技術融入文科課程,并進行學科之間及文理之間的交叉重組。2018年,我國正式提出發展四新建設,新文科是其中之一。2019年隨著“六卓越一拔尖”計劃的開展,四新建設正式啟動。
新文科建設的背景是科技經濟迅速發展,是一次文科建設的升級換代。因此需要打破傳統文科的思維模式,引入先進技術,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共享為主要發展建設途徑”[3],促進多學科多專業交叉融合。
2? 新文科對文科實驗教學提出的要求
新文科建設是高等教育發展進程中的必然發展。新文科要求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引入新科技,它更加強調新的研究問題、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理論視角,注重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性學習,注重學生批判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也對實驗教學也提出新的要求。
新文科更加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實驗教學應打破傳統文科教學的模式,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引入新技術、新的研究方法,促進新一流實驗課程的建設;新文科更加強調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實驗教學應加強實驗環節的設計,建設更多具有創新性的實驗項目,推進產學研技術創新,讓理論知識更好服務于實踐,更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驗能力;同時實驗教學還應重視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打破傳統管理模式,使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更好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驗能力。還應需要加強實驗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3? 新文科背景下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3.1 文科實驗不受重視,實驗室建設滯后
文科講授注重理論知識,注重講授、閱讀和思考,實驗環節不受重視。部分高校的文科實驗環節以開設實習或者階段性的社會實踐來實現,沒有與理論學習結合。文科實驗室建設起步較晚,建設滯后并缺乏相應標準。在20世紀80年代,雖然有部分高校建設模擬法庭、沙盤教學等實驗室用于文科教學,但直到20世紀末教育部設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文科實驗室才大量涌現。21世紀以來,文科實驗室的數量逐步增多。雖然文科實驗室的數量在增多,但部分高校保量不保質,普遍存在著建設規劃不細致、措施落實不到位,實驗設備落后陳舊的問題。文科實驗室的滯后使得文科學生運用現代化技術的水平也難以得到有效提高[4]。
3.2 實驗教學體系不完善,課程敏感度低
新文科更注重跨學科、多學科的綜合性學習,學科的特點發生了變化,但是實驗教學內容卻沒有相應的調整,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部分高校專業設置固定,課程敏感度比較低,沒有隨著社會進步、新技術研發以及新行業新職業的變化設置專業課程,在回應時代訴求方面還有待加強。部分高校實驗課程缺乏整體規劃和有效銜接,同一專業的不同課程及不同專業的實驗課程相對獨立,缺乏系統整合。
3.3 管理機制不健全
傳統的管理觀念根深蒂固,部分高校的實驗教學管理沒有緊跟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還是采用傳統的以人工管理為主的管理模式,忽略信息化技術的采用,導致管理模式單一,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機制不健全,缺乏創新,部分高校文科實驗室實行開放性管理,但缺乏完善的管理辦法和考核機制,缺乏激勵機制和獎懲機制,導致實驗室的管理效率不高。
3.4 共享與開放性不足
傳統的實驗教學囿于相對封閉的知識系統,缺少與其他學科的交流互動,各專業之間聯系較少,教學資源有限且比較分散,專業和學科之間的資源難以實現共享。同時實驗室開放性不足,大部分高校實驗室僅供師生上課期間使用,課程結束后便關閉。部分開放實驗室開放時間及范圍有限,有選擇或者部分開放,師生使用開放實驗室的門檻較高。實驗室的開放不足會影響學習效果,也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對教學科研起到消極作用。
3.5 實驗教學師資隊伍薄弱
文科實驗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部分高校的實驗教學師資建設存在晉升受限制、隊伍單一化等問題。部分高校對于實驗教學的隊伍建設沒有具體的標準和規劃,崗位設置不明確。實驗教師不僅承擔實驗教學的任務,其還需要承擔辦公室工作等行政工作。部分高校沒有實驗教學團隊,一項實驗的開展需從學院借調教師才能完成,師資隊伍薄弱會降低實驗教學的效果,對高校教育資源的配置和正常運作起到消極影響。
4? 新文科背景下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探索
4.1 重視文科實驗室建設并建立現代化實驗教學管理機制
實驗室是完成實驗教學,實現技術創新的必要基礎。傳統文科實驗室建設滯后,缺乏規劃。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應對傳統實驗室進行調整,應加大經費投入,建設能滿足文科實驗教學科研需求,滿足文科學生實習實踐需求,但同時又具備開放性和共享性的新型實驗室,改變實驗室建設滯后的現狀,讓實驗室更能滿足新文科建設的需求。
高校應積極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技術,將原有傳統實驗管理系統進行改造整合,將實驗設備、實驗人員、實驗教學管理有機結合,建立科學高效的實驗管理系統,改變傳統實驗教學管理單一化、人工化、效率低下的問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實驗教學管理制度包含實驗教學的組織管理、計劃實施、監督評價、考核機制、激勵及獎懲機制、學生實驗守則、實驗操作規程等多個制度,高校應完善制度,并貫徹落實,提升實驗教學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4.2 完善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驗教學體系
隨著新文科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高校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優化學科專業的設置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02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2022年有大量學科專業被優化和調整。2023年《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也提出到2025年,高校有20%左右的學科和專業被調整和優化,并將開設一批新專業。高校應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根據優化的學科專業進一步完善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驗教學體系,加強課程設置,提高實驗課程敏感度,促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應優化實驗教學方法,根據學科專業特點,根據學生實際水平,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4.3 建立開放式、多層次、多模塊的實驗教學模式
開放式實驗教學的目標、主體、方式、內容都是開放性的。在此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扮演指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學生成為主體,具有更強的獨立性,探索性。多層次多模塊的實驗教學模式包括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多個層次,每個層次可增加多個模塊,包括不限于理論知識、實驗能力、創新能力等。此種教學模式科研根據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模塊,并根據課程需要對具體模塊進行個性化設置,能夠打破傳統扁平化單一化的實驗教學,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實驗教學也更加具有連貫性。同時應將將社會服務項目,創新創業項目,教師教研項目等多個模塊加入到實驗教學,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種多層次多模塊的實驗課程體系,可以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用學到的知識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能更好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求知欲,創新潛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4.4 充分利用虛擬仿真實驗技術
應充分利用新興技術,促進實驗教學手段多樣化,使得信息技術驅動下的實驗平臺與實驗教學課程相互輔助,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對實驗過程進行模擬和重現的項目。它通過模擬實驗環境、設備和操作過程,使學生能夠在虛擬場景中進行實驗,并獲取與真實實驗相似的學習效果。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具有經濟性、開放性、靈活性、安全性和可拓展性的特點,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習效果和參與度。實驗教學應充分利用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建設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及項目,利用資源共享平臺,實現教學場景多元化、教學資源多樣性、教學手段多維化,實現線上實驗與線下調研實踐相結合、虛實結合,更好地啟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培養其創新能力。
4.5 建設實驗教學復合型師資隊伍
新文科建設更加注重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性學習,強調與新技術的融合,注重批判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高校應建立具備復合型知識體系的師資隊伍。在實驗教學團隊中應該包括實驗教師、實驗技術人員和實驗室管理員。實驗教學團隊應該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復合型知識體系,能夠對實驗教學提供有校的指導和支持。應明確實驗教學團隊的職責,使團隊每個成員清楚自己的職責,做到角色分工清楚,權責分明。同時可以從其他學院甚至是其他學校聘請由相關專業知識和實驗教學經驗的成員加入。應通過專業交流、培訓學習等對個途徑提升實驗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應鼓勵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進,鼓勵并支持實驗教學教師參與實驗教學研究和相關項目,應通過專業交流、培訓學習等多個途徑實現實驗教師隊伍的科研教學能力,拓寬專業學習的廣度與深度,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和效果應建立相對完善的多元化的評估考核機制,定期對實驗教學教師隊伍進行考核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和改進工作方法和教學方法。
4.6 推動產學研技術創新
產學研是一種高效的技術創新模式,是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基于各自的比較優勢,在政府、科技中介機構、金融機構等的支持下開展的基于技術合作、人員交流、咨詢、成果轉化、創建新企業等形式的活動,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產學研結合的合作模式有多種可供選擇,比如合作開發模式、技術服務與咨詢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技術轉讓模式、高??萍紙@等,高??山Y合實際選擇適合的模式,推動產學研技術創新,實現與企業、與科研機構的資源共享和共同發展,實現人才以及科研成果的有效對接。產學研各方優勢互補,各取所需,是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可以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更好地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高校應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利用產學研這種技術創新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科研項目和實踐平臺。
5? 結束語
新文科建設是新時代和新使命的要求,對實驗教學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對實驗教學來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發展機遇。高校應該把握機遇,從實驗教學體系、實驗教學模式、實驗教學管理方式、師資隊伍建設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促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更好地實現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驗能力的人才目標?!?/p>
參考文獻
[1] 徐建新.數智革命中的文科“死”與“生”[J].探索與爭鳴,2020(1): 23-25.
[2] 趙奎英.“新文科”“超學科”與 “共同體”—面向解決生活復雜問題的研究與教育[J].南京社會科學,2020(7): 130-131.
[3] 王銘玉,張濤.高校新文科建設思考與探索—兼談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9,26(6): 3-4.
[4]董海軍,凌伊.新文科背景建設下實驗教學的創新與發展[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1(3): 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