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瀟雅

蔡斌
浙江大學紹興醫院(紹興市人民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醫療質量管理研究專家智庫成員,國家門診管理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紹興市人民醫院立足工作實際采取一系列改革舉措,實現了“績效國考”的進位趕超。
2021年4月,隨著紹興地鐵1號線多個站點的開通,杭州至紹興地鐵實現了“無縫銜接”,兩地市民跨市地鐵換乘,可享受“一次購票、一輪安檢、一站換乘、一票通行”的便利,而杭紹兩市地鐵“一張網”運營的模式,也開創了全國地鐵運營之先河。
然而,對于紹興市人民醫院這家老牌三甲醫院來說,交通的便利卻意味著將有更多的患者外流到省會杭州,優質醫療資源的虹吸效應將更加嚴重,醫院已經沒有退路。2021年6月,蔡斌從“邵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來到了“紹醫”(紹興市人民醫院),擔任紹興市人民醫院院長。隨即,一股改革之風掀起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浪潮。
2024年1月8日,2022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公布,紹興市人民醫院躍居第110位,與2021年度相比,排名上升38位,從“A”序列提檔進入“A+”,大有“扶搖直上九萬里,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氣魄。
在蔡斌看來,“績效國考”既是精細化管理的挑戰,又是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而人才則是一切改革工作推進的基礎。近年來,在蔡斌的帶領下,紹興市人民醫院精準制定高層次人才職業發展規劃,構建了拓寬渠道引才、創新模式育才、提高待遇留才、構建平臺用才的多層次全方位人才制度體系。
據介紹,醫院對頂尖人才、特殊人才、緊缺人才的引進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通過與浙江大學的市校共建合作、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全面戰略合作等為契機,探索建立“柔性引才”的人才雙聘互動機制,成功簽約10位國內基礎研究領域知名專家為兼聘教授或科研指導專家,重點培育青年科研人才和指導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同時,作為紹興衛生健康系統首家獲批“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醫院,建站三年來共5名博士入站,發表多篇一區高質量SCI論文,2名博士考核優秀順利出站。
為了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領軍效應,醫院組建了高水平科研團隊,開展重大研究項目的學科攻堅。醫院大力推進高能級醫學科創平臺和高品級臨床研究病房搭建,促進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協同發展,致力于新診療手段研發、新檢測方法/藥品試劑開發,以及新醫療服務模式的構建。
“一方面,我們大幅度加大科研獎勵和支撐力度,激發學術骨干科創熱情;一方面,全面啟動以RBRVS+DRGs為核心的績效分配體系,并將國考、DRG導向性指標融入醫療工作質量考評標準,體現出多勞多得,優勞優得,讓醫護感受到公平公正。”蔡斌對《中國醫院院長》雜志說。
在人才支撐和制度保障的雙重作用下,紹興市人民醫院學科建設成效顯著。目前擁有省級重點專科建設項目4個、省市共建及以上重點學科13個、浙東地區專病中心4個,同時,神經外科成功獲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科研方面,以PI助理與學科科研骨干為基礎的科創人才池已初具規模,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質量大幅提升,省基礎公益研究計劃項目、省醫藥衛生科技計劃項目等省廳級科研項目位列全省地市級醫院前列。作為首批浙江省衛生健康新技術和適宜技術培育推廣中心,專利轉化量位列首屆《中國醫院創新轉化排行榜》全國地市級三甲醫院第18位。
與2021年相比,2023年,醫院門急診人次2352381,增長16.26%;出院人次114857,增長26.67%;平均住院日5.8,下降0.9天;住院手術人次43597,增長28.37%;四級手術量10065臺次,增長39.88%;RW≥2人次10743,增長70.61%。
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最終目的是提升就醫體驗感,增加患者滿意度,而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則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之一。蔡斌告訴本刊,近年來,醫院加速智慧醫院建設,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不斷完善精準預約、智能導診、AI預問診、智慧結算等服務,豐富醫療服務內涵。
作為全國首家實現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共享的互聯網醫院,紹興市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的“紹醫模式”已享譽全國。如今,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達到五級,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達到五乙,“5G+AI區域影像人工智能診斷中心建設”成功獲得浙江省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在全省首家實現了互聯網跨區域調用共享電子病歷和云影像數據。
“患者在我們的互聯網醫院,可以完成問診、咨詢、自助檢驗開單、復診以及慢病續方,通過線上醫保支付,就能實現線下的醫院藥房或者院外藥店上門配送。同時,在醫聯體中也開通了線上雙向轉診服務,并打造聯合病房,以‘一院一品’助力基層特色專科建設。”蔡斌說道。
多學科診后疾病精細化管理模式是紹興市人民醫院改善醫療服務的又一大亮點,這其中,也少不了智慧賦能。蔡斌介紹,診后疾病精細化管理采用專科醫生+專科護士+個案管理師+營養師/運動康復師/心理咨詢師等“1+1+X”的形式,圍繞疾病追蹤、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營養干預、運動療法、心理疏導六大維度,根據患者疾病狀況及個性化情況需求,由專科醫師、專科護士制訂疾病個性化隨訪管理路徑,再根據路徑,通過“AI+電話+微信+人工”多途徑方式,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為出院患者提供個性化疾病管理服務。
該項工作實施后成效明顯,共制定93個路徑,總計服務11919例出院患者。2023年診后管理患者滿意度從86.28%提升至99.00%,患者及時復診率從52.36%提升至89.20%。
展望未來,蔡斌表示,醫院將以“打造中國式現代化醫院市域標桿”為發展目標,依托與浙江大學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全方位合作,以運營數據分析為切入點,以智慧醫院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探索并逐步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高效運營管理模式,推動醫院“降本、提質、增效”,積極發揮龍頭引領作用,努力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的高水平區域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