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整理|唐超

《現代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與醫院管理實踐》
主 編:王興鵬 曹俊山 俞衛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3月
醫保、醫療、醫藥是“命運共同體”。多方參與、協同治理是“三醫”高質量發展、將制度優勢轉變成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無論是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還是提高醫療保障水平,都有賴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優化完善醫保支付方式,將對公立醫院的運行管理模式產生重大影響,成為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現代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與醫院管理實踐》一書從醫院管理者及相關醫務人員的視角出發,深入剖析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療服務定價、國家集采政策、創新技術支付方式、商業補充保險等多個重要政策變化以及其對醫院發展和醫院管理的深遠影響,探討不同政策背景下醫院如何通過醫保管理、績效引導、健全診療規范、加強成本管控、創新運營管理模式等管理舉措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改進服務模式、推廣創新技術,旨在為廣大醫院管理者及相關醫務人員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自2019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先后啟動30個城市的DRG付費國家試點和71個城市的DIP付費國家試點,并推動醫保管理機制深刻轉變,包括醫保付費從按項目付費向價值付費及轉變、從最終買單向主動作為轉變、從單純的手工審核向大數據運用轉變、從粗放的供給側管理向精細的供給側管理轉變。
該書共分為三個篇章,在第一篇章概論中,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立足現代醫院管理與高質量發展方向,全面梳理三醫聯動改革發展歷程;在第二篇章醫保供給側改革中,多角度分析醫保供給側中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多層次醫療保障和醫保監督管理的政策思路和工具;在第三篇章的醫院醫保相關管理中,該書從醫保管理、采購管理、醫院成本管理、病種精細化管理、價值醫療管理、多層次醫療服務供給、績效管理等多個維度分析相關管理在醫院層面的實施情況。
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醫保支付改革駛入“快車道”,將倒逼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主動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升服務內涵質量,注重模式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強成本控制,促進分級診療,推動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更好地服務健康中國建設。
正如該書作者所期許的那樣,希望通過該書的出版,未來我國的醫保支付改革將堅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內在動力,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