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乾隆《威海衛志》的編纂與史料價值

2024-06-03 00:00:00郭維勇
圖書館學刊 2024年3期

[摘 要]乾隆《威海衛志》的纂修始于清雍正五年(1727),成書于乾隆七年(1742),是威海衛最后一部志書。雍正十三年(1735),威海衛被裁撤并入文登縣。邑人郭文大出于為鄉邦存信史的文化自覺,獨自纂修衛志。乾隆《威海衛志》的纂修過程十分曲折,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乾隆《威海衛志》在體例方面效仿康熙《文登縣志》,采用綱目體,轄十門六十八目;在內容上,增補康熙《威海衛志》的闕略,側重載錄與衛城有關之事。是志對研究明清威海地區的社會經濟、風俗物產及衛所制度演變等頗有裨益。

[關鍵詞]乾隆《威海衛志》 衛所志 郭文大 史料價值

[分類號]K29

“衛之不可無志也,與州縣等。[1]”郭文大纂修的乾隆《威海衛志》,載錄了關于威海衛建置沿革、社會經濟、物產民俗等方面的珍貴史料,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是志體例得當,《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評價其“綱目分明,厘次有序,甄采周備,記注詳明,是現存山東衛志中之佳品。[2]”但目前學界對乾隆《威海衛志》關注不多,且缺乏系統研究。筆者試以威海市地方史志辦公室整理本乾隆《威海衛志》為對象,探究其編纂始末、版本、體例特點及史料價值。

1 威海衛及其舊志概況

威海其地,春秋時屬齊國,秦時屬膠東郡,漢至西晉屬青州東萊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分牟平縣置文登縣,屬光州長廣郡,威海在其境內。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為防倭寇侵擾,加強海防,遂析文登縣設威海衛,其名蓋取“威震海疆”之意。“太宗皇帝永樂間益修守御,倭寇不敢伺覬,有此備也”[2],領左、前、后三所,屬寧海州,由山東都司兼轄。威海之名由是而起,威海之城由是而筑。清初依舊沿置威海衛。順治十二年(1655),裁左、前二所,歸并威海衛。康熙四十一年(1702),后所亦歸并威海衛。但在隨后裁衛入縣的浪潮下,雍正三年(1725)裁山東都司,威海衛改屬登州府。雍正十一年(1733)河東總督王士俊巡行山東,“授意守土裁并邊衛,將成山衛改為榮成縣,以威海省入。又因人戶以籍為定,將威海附于文登縣,而茲衛遂廢。[3]”

有明一代在全國各地廣泛設立衛所的同時,也大力推進衛所志的編修。郭文大《重修威海衛志》序云“宏治①改元,有纂修衛志之命。[3]”明弘治年間,王悅首修威海衛志。其后,趙鶴齡加以刪定改正。此即弘治《威海衛志》。然是志在明末的動亂戰火中散佚,至清代已不見傳世。

清代又有詔令各地修志之舉。張介正《重纂威海衛志序》云:“康熙十一年(1672),特允閣臣之奏,分命各省府州縣衛并修志書。[3]”時任威海衛守備的朱孚吉召集衛城士子父老,集思廣益,探討如何修志。但是威海地處邊地,文化不興,可供記載者寥寥無幾。又因弘治《威海衛志》毀于戰火,衛城已無舊志存世以備參考。所以新修志書一事舉步維艱,進展緩慢。面對如此局面,朱孚吉遂有“修志難,修衛志尤難”之感。是時寧海州知州楊引祚提議寧海州可與威海衛合修一志,以省梨棗之費。其后“朱公限于力,迫于時,遂許其請。[3]”康熙《寧海州志·凡例》云:“威海舊隸州籍,志并附之。[4]”從中可見,確有兩地合修志書之事。

衛事載于州志之中,難免混淆不清且過于簡略。威海衛人畢懋第久苦衛城無志,遂有私纂志書之舉。康熙十三年(1674),李標任威海衛守備,亦有修志之愿。畢懋第獻上所纂志書,得其認可。此即康熙《威海衛志》,也是威海現存最早的志書。但是志成稿之后未行刊梓,僅以抄本傳世。康熙抄本今藏威海市檔案館。其首列畢懋第自序,敘述作志緣由及纂志經過。

2 郭文大與乾隆《威海衛志》的纂修

郭文大(1692—1757),字堯瞻,號環麓,威海衛人。其先祖初居蓬萊,后入軍籍,明永樂年間隨詔征調入衛,從軍屯田。雍正十三年(1735)郭文大以拔貢生任黃陂縣丞,其著作除了乾隆《威海衛志》外,另有《東海筆談》七卷。郭文大自幼生活在威海衛,對衛城的山川名勝、沿革掌故了如指掌。張介正《威海衛志序》云:“歲乙巳,余秉鐸威海,偕諸生講學論文,遍歷域內名勝。有郭子堯瞻者,常一一為余告曰,某嶺某峰可供登眺,某川某澤可供漁獵,某墩某堡所以防不虞,某坊某碣所以表節烈,某橋某林麓所以通行旅而利樵蘇,他如官衙傳舍以及郊壇祠宇,雖不無廢興之感,其基址猶歷歷可考。[3]”又光緒《文登縣志》記載郭文大“文詞宏博深厚,挹注不竭”[5]。乾隆《威海衛志》亦收錄其六言絕句四首,題名《環麓雜詠》。今觀其詩用典押韻,十分得體。熟悉衛城掌故又文采斐然,郭文大顯然是纂修衛志的合適人選。

乾隆《威海衛志》卷首有陶易、王士任、張介正、郭文大四人序,末卷有谷均佶、呂竹修跋語,據此及正編內容,可以了解到是志的纂修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雍正三年到五年(1725—1727)。這一時期,郭文大產生續修衛志的想法并且纂成初稿。雍正三年(1725),張介正赴威海衛任教授。是時距畢懋第修志已有五十余年,其間舊志無人增訂。在與郭文大的交談中,其不禁感嘆衛城志書缺略,“蕞爾彈丸,風景如是,數百年來,獨無騷壇碩彥,匯為成書,備軒之采者乎?[3]”郭文大遂提議二人合力搜集衛城掌故,重修康熙舊志。雍正四年(1726),郭文大府試失利,落榜回衛,正好有了充足的時間來修訂志書。但此時張介正疾病纏身,心緒煩亂,不能相助為理。這項艱巨的任務就只能由郭文大獨自完成。《重修威海衛序》載:“雍正丙午(雍正四年,1726),山東巡撫今相國、海寧陳公世倌具奏,邊衛重地應仍舊制,民咸便之。明年,文大有纂修衛志之舉。[3]”由此可知,郭文大纂修《威海衛志》始于雍正五年(1727)。在此之后,他“采諸紳士,訪之父老,循例編次,三越月而書成”[3]。

第二階段是雍正十三年到乾隆七年(1735—1742)。這一階段,郭文大對舊稿的條例綱目重加編排并且補錄雍正五年(1727)之后的史實。雍正十三年(1735),威海衛被裁撤。“文大之惓惓于威海一志者,蓋出于眾論之公,而非一人之私也”。郭文大在此時展現出為鄉邦存一信史的高度使命感,他在《重修威海衛序》中擲地有聲地寫道:“夫威海既裁,似不可以志名。然疆域建置可裁,而山川形勢不可裁也;食貨可并,而土宇版章不可并也;校典禮可省,而文廟不可鞠為茂草也;官守可汰,而已往之甘棠不可剪伐也;貢舉可歸縣治,而歷朝之物望、未旌之名流不可以湮沒也。[3]”于是他對雍正五年(1727)的志稿重加修訂,“其條例綱目,一仿文登舊志”。乾隆七年(1742),郭文大纂成終稿。在此過程中,他虛心請教前輩學者和鄉里同仁,“樂于周咨,有摘一字訛者,輒欣然改正”[3]。后人對郭文大纂修衛志之事給予極高的評價。光緒《文登縣志》載:“雍正十三年(1735)裁衛并入文登,文大網羅散失,搜討故事,纂《舊威海衛志》十卷。衛地掌故不至失墜,文大之力也。[5]”

第三階段是乾隆七年到乾隆四十二年(1742—1777)。這一階段,乾隆《威海衛志》由王兆鵬、陶易等人不斷增訂,補錄史事。郭文大纂修的《威海衛志》定稿時間為乾隆七年(1742),然是志中卻出現了此后的人物和史事。如卷七《貢舉志》記載有乾隆甲子(乾隆九年,1744)科解元呂璿、乾隆癸酉(乾隆十八年,1753)科陶式禮二人;卷一《疆域·災祥》載“(乾隆)十七年(1752),大水。次春饑甚[3]”;卷九《藝文志》載錄乾隆三十八年(1773)陶易創作的《賜進士出身、授武翼大夫、貴州都勻協右營游擊、殉難賜祭葬谷君墓志銘》。這些材料說明,乾隆《威海衛志》在郭文大定稿之后又經過了多次的修訂。從乾隆《威海衛志·修志姓名》中“王兆鵬增訂”的題名可知,王兆鵬是增訂者之一。王兆鵬是王士任長子,其生卒年不詳,但其與郭文大于雍正乙卯(雍正十三年,1735)分別優貢和拔貢,二人年歲應該相差不大。據郭文大自序,乾隆七年(1742)他將志稿交由王兆鵬送至其父原福建巡撫王士任處參訂是非。王兆鵬應該在此后,參考其父意見補錄了一些后來的史事。之后,陶易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將衛志雕版刊行。卷七《貢舉志·鄉科》載:“陶易字經初,正士子。甲子優貢,乾隆壬申恩科北榜舉人。現任江南、江寧等處布政使司布政使。[3]”陶易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始任江蘇布政使,與刻書時間正好相當。衛志記載傳主現任官職的只此一見。所以筆者推斷,陶易可能是借助便利條件,在雕版刊行之際補充了一些自己的信息。

3 乾隆《威海衛志》的版本及體例特點

由于缺少資金,乾隆《威海衛志》在纂修完成后未行刊梓。郭文大僅謄寫兩部存諸家塾。“堯瞻先生重修之威海志,成于清乾隆七年(1742)。又三十五年,陶公悔軒始為序而刊之。[3]”乾隆四十二年(1777),陶易將其刻印成書,即乾隆刻本。該本刊行不多,今已不見傳世。現存的乾隆《威海衛志》版本有三。一是民國十八年(1929)威海九華小學鉛印本。民國時乾隆刻本尚存,但已經是“寥如晨星”。“鄉人過客,欲究篇籍征往事,搜尋不獲,購求無從,以為憾事”。為了方便時人查詢衛城掌故,威海九華小學校職員以乾隆刻本為底本鉛印并做校勘。是本首卷有王士任、張介正、郭文大各一序,衛圖兩幅。正文分十卷,末卷卷尾有民國十八年(1929)谷均佶跋語及勘誤表,勘誤31處。正文半頁9行,行20字,左右雙邊,單魚尾。版心上題名“威海衛志”,版心下有“威海九華小學校重印”字樣。二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民國抄本。二本相較,抄本于首卷多乾隆四十二年(1777)陶易《刻威海衛志序》,于末卷卷尾有乾隆八年(1743)呂竹修《舊威海衛志跋》,而無谷均佶跋語。三是威海市地方史志辦公室整理本。是本以九華小學本為底本,篇章全同,2013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乾隆《威海衛志》內容詳實。畢懋第所纂康熙舊志為平目體,全志僅有十目,總字數不足萬字,十分簡略。陶易在《刻威海衛志序》中寫道:“衛自始置至今四百年,所疆域建置之舊,學校典禮之興,人物文章之盛,以至于海防之略,守御之規,皆卓然為一方掌故。同里郭君文大,懼其湮沒,乃踵畢氏舊志,成書十卷。嗚呼!是書不廢,而衛也賴以不墜。”“畢氏舊志”即上文提到的畢懋第所修康熙《威海衛志》,結合卷首《凡例》中所提到的“文大于康熙壬子(康熙十一年,1672)以后訪七十余年人物事跡,殫心增輯。壬子以前雖間有更定,要以舊志為主,不忘所字”[3],可知乾隆《威海衛志》是郭文大在康熙舊志的基礎上,增加康熙十一年(1672)之后數十年的史料而成。其后郭文大纂成的志稿又經過王兆鵬、陶易等人的增訂,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刊行時,字數已逾十萬,十倍于康熙舊志。

乾隆《威海衛志》在纂修時仿照康熙《文登縣志》的體例,采用綱目體。共有疆域、建置、學校、食貨、典禮、官守、貢舉、人物、藝文、外志十門,內轄有六十八目。現據乾隆志,將其綱目整理如表1。

乾隆《威海衛志》重點載錄與衛城有關之事。威海衛由文登縣析出,二者一主軍政,一主民政。但衛城在歷代沿革中難免與文登縣有轄地上的交集。《凡例》載:“彊域志載山川古跡,雖系文登所屬,實多本衛墩堡、斥堠,故詳載之。如軍馬嶺、紫金道、艾山、黃埠、張村、雙島與衛無涉,一概從刪。[3]”軍馬嶺、艾山等地在康熙舊志中均有記載。而乾隆《威海衛志》以這些地方“與衛無涉”的原因,將其從衛志中刪去。又卷九《藝文志》載:“詩文必有關衛事者收之。如事系一人一家酬贈品題之作,雖出自名筆、載在前志者,不敢并存。[3]”從以上例子可見,較之康熙舊志,乾隆《威海衛志》的側重點更加鮮明。

4 乾隆《威海衛志》的史料價值

地方志之所以可貴,在于其載錄的材料范圍廣、來源多,對限定地域的建置沿革、社會經濟、物產民俗等史料網羅殆盡。并且地方志多是當地人記當地事,保留了很多不見于正史或者其他典籍的珍貴史料。乾隆《威海衛志》纂修時正處于威海裁衛并縣的特殊歷史時期。郭文大出于保存衛城掌故的文化自覺,在康熙舊志的基礎上正訛補闕,續補史料,征引官方檔案,實地考察搜集資料,載錄碑刻文獻。這些工作使得乾隆《威海衛志》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4.1 提供研究社會經濟的史料

卷九《藝文志》中的《遵憲定額條鞭碑記》詳細記錄了明萬歷年間威海衛在施行一條鞭法前后的社會狀況。從中可見,一條鞭法實施之前,威海衛人困于勞役,疲苦不堪。“論其最負累者,曰牢役,曰巡捕,曰軍伴,曰屯催。四項一定,老死不休,父方謝役,子即代替。一門受殘踏捶楚之苦,累世為鞍前馬后之人。[3]”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董遇時、吳夢麒奏請兩院、道府于衛城施行一條鞭法。其后“各項雜差俱免,編名止分三則納銀,其牢伴等役各給工食招募,其軍伴供丁,本族有丁者照例優免,無丁者不得揀占異姓,以起需索之端。[3]”一條鞭法的施行取得了很大成效。時人稱之“上不病官,下不病民”“行之萬世而無弊”。這些記載對于學者研究明代賦稅改革的背景、一條鞭法施行的效果以及當時民眾普遍心理,頗具參考價值。

乾隆《威海衛志》所收錄關于衛城的賦稅、勞役、戶口、物產等資料相當精確詳實。如卷四《食貨志·屯賦》記載的威海衛墾地及貢賦情況:“自康熙四年至五十七年(1665—1718),新墾地共九頃五十六畝七分三厘七絲,共征銀二十八兩九分三厘九毫一絲八忽六微四纖一塵五渺。成熟地并新墾共六十一頃三畝七分三厘三絲,共征銀一百七十九兩二錢三分三厘一微四纖一塵五渺。[3]”郭文大生活于康雍乾三朝,對威海衛的賦役制度、戶口物產情況十分熟悉。他在《凡例》中寫道:“《食貨志》《賦役全書》,系雍正七年(1729)從布政司領出。七年以后事,請之邑侯張公懋昭。[3]”從中可知,乾隆《威海衛志》中所載錄的清初至雍正七年(1729)之前賦稅史料直接征引自官府檔案。這種有據可查、有本所依的史料來源以及其中記載的田畝、戶口數量,每年征發的錢糧數目等可信程度相當高,所蘊含的歷史信息也十分豐富[6]。從中亦可管窺清代威海地區的墾田情況、賦稅制度以及稅收構成。

4.2 提供研究物產風俗的史料

乾隆《威海衛志》將衛城的物產信息劃分為谷屬、蔬屬、果屬、瓜屬、木屬、花屬、藥屬、羽屬、毛屬、水族、蟲屬、枲屬、器用13類。方志物產中全面記載了一地農作物的種類、種植及土宜等信息,所包含的內容,有著無法取代的價值[7]。是志在農作物之外,還詳細載錄了衛城海產品的信息:“海鲹最貴,泅人獲利頗厚。青魚最多,驚蟄以后谷雨以前,重網或至數十萬。以小罟取者有鯽,有偏口。以籗取者有青菜,有燕兒。以罟兼擉者有鮻,有鯔。以網目勒取者有王鮪,有秤星。以餌取者有,有黃,有黑,有鱔,有嘉,有敏,有黃姑,有黃安,有馬韉,有河豚,有澇班,有禿頭星。近有下緡線者,聽其自釣。乘筏摘取種類尤夥,蛤蜆淘于潮邊,蜊剝于石房,螃蟹捉于退灘,肖蠕動,不克殫述。外若海狗、鷹蝦之類,非常產者,不載。[3]”威海依海而生,靠海而存,以海而興。乾隆《威海衛志》中載錄的這些信息,為研究威海海洋產品的種類構成,挖掘威海海產品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乾隆《威海衛志》描摹衛城風俗面貌“地僻山海,尚質少文,為士者廉潔有氣概”,載錄了衛城生活器用、婚喪嫁娶、風俗典禮等方面的諸多史料。卷一《疆域志·風俗》保留了冠、婚、喪、祭四禮的施行情況,茲整理如表2。

威海位于邊地,民風質樸。以婚禮為例,《儀禮·士昏禮》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6個環節。表2中“憑媒寄簡,間行保親禮”大致可對應納采;“擇吉備物”即納吉;“送期至日”即請期;“夫往親迎”即親迎。從中不難看出,威海衛的婚禮儀式中無問名、納征環節。可見衛城的儀禮活動較之古禮已趨于簡化。儀禮制度并非一成不變,其沿革折射出某一地域社會風俗的變遷。將乾隆《威海衛志》中所載錄的禮儀活動與現代禮俗相互對照,可管窺威海禮俗制度的變遷史。

4.3 提供明清衛所制度演變的史料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全國的戰略要地設立衛所。弘治舊志毀于戰火,但是乾隆《威海衛志》還保留了明代衛城的很多史料。卷二《建置志·城池》載:“永樂元年建城,磚石相間,高三丈,闊二丈,周六里一十八步。動寧海、文登夫役軍三民七修之。門四,樓鋪二十。池闊一丈五尺,深八尺”。卷二《建置志·武備》載:“威海衛明設武庫,貯甲胄、弓矢、大小炮、藤牌、狼筅、旗鼓、槍刀各色軍器”。通過這些史料,可以進一步了解明代威海衛城池的修建規模、作戰武器樣式及儲備情況。乾隆《威海衛志》對屯田的記載也十分詳細,為研究衛城屯田情況以及所屯土地的分布提供了詳實的史料。卷四《食貨志·屯賦》載:“明設軍屯一十八區,取寧、文二邑隙地,令屯軍自種自食,仿古人寓兵于農之意,原無征收起解”。卷九《藝文志·新設威海衛捕倭屯田軍記》載:“不過垛四萬之民,分設各衛所,號捕倭屯田軍,議耕議守議戰,海寇聞風遠遁,不敢側目,以安數百萬民無倉卒之驚,無須臾之擾,其用心設法可謂密矣。斯民也,百谷既成,則荷戈于較藝之場;三農將興,則負耒于隴畝之地。名雖曰兵,而實非兵。可見我朝文經武緯之治,似不專尚乎兵,而兼寓乎農矣”。兵農合一是明初衛所的重要特征。衛所兵士農閑時練兵,農忙時耕田。生產出來的糧食主要供給軍隊本身。這樣就使得龐大的軍隊不脫離社會生產,替政府節省了大量的財政支出。

衛所志中關于衛所制在清代的變革情況的記載,也是其他史書所無法替代的[8]。明中后期,衛所的軍事屬性逐漸減弱,民事屬性不斷增強。清朝建立后,社會承平日久,掀起了裁撤衛所的浪潮。但衛所制度畢竟已經存在了數百年,尾大不掉。各衛所中普遍形成了士紳利益集團。裁撤衛所必然會導致很多人失去官職、俸祿和考取功名的機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乾隆《威海衛志·闔衛紳士留衛條議》載:“設衛之初,即設衛學,作養官軍子弟,以為收拾人心之助……即令不散,而附于別州縣學之后,使堂堂俊秀補廩、出貢各成一路,功名之士一旦而委之為流離瑣尾之子,猶或可忍也?”“故屯地屯糧可以去、可以不去,而衛城衛官乃必不可去、終不可去者也”。從中可見,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士紳集團采用種種辦法竭力阻止清政府裁撤衛所工作的執行。乾隆《威海衛志》中收錄了大量士紳集團爭論裁衛的奏疏,如《闔衛紳士留衛條議》《文登縣留成、靖二衛詳文》《登州府留衛詳文》《闔衛紳士留衛公呈》《奏留山東邊海七衛》等。這些奏疏為研究清代裁撤衛所的曲折歷程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5 結語

乾隆《威海衛志》不可避免有著時代局限,其“列女”“忠臣”等目蘊含有濃厚的封建教化意味,并非盡善盡美。然而是志纂修于威海裁衛并縣的特殊時期,正是因為它的存在,威海衛自康熙以后近百年時間的掌故、史事不至消亡。相較于康熙舊志,乾隆《威海衛志》內容詳實、側重鮮明、考據嚴謹,載錄了衛城建制沿革、社會經濟和物產民俗等方面的諸多史料,其學術價值不可忽視。

注釋:

① 此為郭文大避清高宗弘歷之諱。“宏”應作“弘”,宏治即弘治。

參考文獻:

[1] 唐咨伯修;楊端本纂.[康熙]潼關衛志[M].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

[2] 金恩輝,胡述兆.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M].臺北:漢美圖書有限公司,1996.

[3] 郭文大纂修;王兆鵬增訂.[乾隆]威海衛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4] 楊引祚纂.[康熙]寧海州志[M].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

[5] 李祖年修,于霖逢纂.[光緒]文登縣志[M].民國十一年(1922)鉛印本.

[6] 姜復寧.嘉慶《肥城縣志》研究[J].中國地方志,2020(6):38-47,125.

[7] 王新環.方志中的物產史料價值探究——以河南地方志為例[J].史志學刊,2015(1):106-110.

[8] 張升.衛所志初探[J].史學史研究,2000(1):50-58.

郭維勇 男,1999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歷史文獻學。

(收稿日期:2023-03-27;責編:婁明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jizz在线观看|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亚洲最新地址| 丁香婷婷激情网|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中文字幕资源站|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亚洲va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久久国产热|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伦视频|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免费aa毛片| 99re视频在线|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91视频首页|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黄色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AV|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激情综合图区|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久久伊人操|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五月婷婷欧美|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三级a| 婷婷亚洲视频|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在线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婷婷|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免费无码网站|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