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商”是指人的情緒商數,包括待人接物的智慧以及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在為人處世、完成組織交辦的各項工作和任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情商訓練和培養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但對于廣大黨員來說,忠誠才是共產黨人最該修煉的“情商”,切不可舍本逐末、執迷偏向。
情商只是方法,忠誠決定方向。一個人的情商為誰服務、如何運用,取決于理想信念、價值認同和內心堅守。一心為公者,謀事從初心出發、辦事為大眾服務,善于用情商協調各方關系、凝聚各方力量,善于在守正創新中推動工作落實、助力強軍事業。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把情商視為達到個人目的、實現自我設計、超越競爭對手的法寶:有的熱衷“厚黑學”,鉆營“潛規則”;有的待人投其所好,處事圓滑世故,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除了自身利益“碰不得”,群眾利益、組織原則都視為交換和博弈的籌碼。許多被認為有能力、高智商的落馬官員,其情商不可謂不高,但因背離初心、無所敬畏,而把情商用在權錢交易、謀取私利上,最終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周恩來總理被稱為高情商的典范。終其一生,周總理堅持“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并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他對內善于促進團結,對外善于化敵為友,且從不靠情商謀個人私利、樹個人“官聲”。紅軍長征途中,他為顧全大局、團結張國燾北上,辭去紅軍總政治委員職務;西安事變中,他捐棄前嫌、多方斡旋,團結張學良,助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國家百廢待興,各部門都盯著未分配的中央預備費的現實,他明確表態“我不能在這里做好人,把這點預備費分掉了,讓中央、主席為難”。周總理一生忠誠為黨,不論是團結帶動還是堅持原則,他的情商也一貫為公,服從服務于大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正是由于始終堅守這個初心和使命,我們黨才能在極端困境中發展壯大,才能在瀕臨絕境中突出重圍,才能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忠誠是根植于內心的信仰,是共產黨人永遠不變的初心,不僅能指引情商的方向,更能提升情商的力量。如果情商只是巧舌如簧地以言動人、以利誘人,實現的也只是“結團”而不是“團結”,終將在誘惑和考驗面前一觸即潰。新時代新征程,黨員要把官兵和群眾發動起來、帶動起來,需要煥發出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在強信仰中講信仰,用忠誠感染人、熏陶人。
江河奔流,涓滴同行。對共產黨人來說,忠誠是把持情商的“緊箍咒”,是檢驗情商的“試金石”。個人的情商如果能為黨謀福、為民謀利、為強軍服務,既是黨、國家和軍隊之幸,也能讓我們施展才華實現理想和抱負。情商一旦用在規避約束、擺平事情、謀求私利上,就將打造腐敗“升級版”,雖可能偶然得意、一時風光,但終將滑向違規違紀的深淵,淪為黨和人民所不齒的敗類。只有善于用忠誠駕馭情商,讓情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服務,為強軍興軍奉獻,才算是將個人智慧融入集體事業,才不會因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才不會因想得太多而忘記該敬畏什么,才能鑄就善于干事而又干凈干事的忠誠底色。
【作者單位: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