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扶陽理論在惡性腫瘤中的應用探討

2024-06-03 00:00:00徐鑫鑫余志紅柴可群
中國現代醫生 2024年10期
關鍵詞:中醫藥

[摘要]"扶陽理論臨床應用的首要之義在于溫補,而其奏效精要在于溫通,即“陽氣不足,稍有阻滯,百病叢生”。惡性腫瘤多由于體內陰陽失調而致氣血瘀滯,蓄毒不流,乃整體屬虛、局部屬實的疾病,故在論治時需考慮腫瘤內陰外陽的屬性。本文從“固護陽氣”和“宣通陽氣”兩個角度探討扶陽理論在治療惡性腫瘤中的臨床運用,對明確惡性腫瘤病因病機、治則治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惡性腫瘤;扶陽理論;中醫藥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10.024

扶陽理論源自《周易》《黃帝內經》《傷寒論》,后散見于明清溫補派,系統成于晚清鄭欽安,自其《醫理真傳》問世以來,扶陽學派漸成體系。扶陽理論的核心思想是“萬病分陰陽”“陽主陰從”“尤重坎中一陽”,基于該理論,鄭氏善以姜、桂、附治療重病沉疴,提出固陽、溫陽、通陽、潛陽等治法,強調恢復陽氣的生理功能。《經籍籑詁》“扶者,一為‘助也’,幫助之意;二為‘護也’,保護、顧護之意;三為‘治也’,治理、調理之意”[1]。扶陽有溫通陽氣、顧護陽氣、宣通陽氣之意,唯有陽氣充足,同時陽氣得到溫煦宣暢才能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正如鄭欽安在《醫理真傳·卷二》中提到“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氣乎,氣者陽也,陽行一寸,陰即行一寸,陽停一刻,陰即停一刻,可知陽者陰之主也,陽氣流通,陰氣無滯,自然百病不作。陽氣不足,稍有阻滯,百病叢生”[2]。腫瘤是兼具陰陽屬性的產物,陽氣虧虛、陰寒痼結是其形成的重要病機,陽虛生變致痰、瘀、毒膠結不去是其發生轉移的條件,而癌毒走竄加重陽虛形成惡性循環。可見陽氣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從“固護陽氣”和“宣通陽氣”兩個角度探討扶陽理論在治療惡性腫瘤中的臨床應用,深入探討其在惡性腫瘤病因病機、治則治法等方面的應用。

1""扶陽思想溯源

扶陽思想最早見于《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為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提出乾為陽、坤為陰,陽氣運動則天行其道。《黃帝內經》亦強調陽氣的充養是維持人體生理功能、生命活動的根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3]。借助對自然界太陽的形象描述闡明陽氣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地位,說明人體的臟腑功能、氣血運行均依賴于陽氣的推動。生命活動的正常運行離不開陰陽之間的動態平衡,陰精安寧不虧耗,陽氣充盈固密,足以抵抗外邪侵犯,即“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3]。

東漢張仲景深受《黃帝內經》的影響,重視扶陽又不拘于溫補。《傷寒論》的六經辨證中處處貫穿此思想,張仲景在針對不同疾病時往往會根據病機分別采用溫陽、通陽、回陽、潛陽等方法,如遇陽虛兼有表者則密陽解表,邪滯陽郁則祛邪通陽,虛陽浮越則引火歸元。張仲景立足于顧護陽氣,善于對桂枝、干姜、附子進行炮制、煎煮及控制用量以達扶陽的目的。縱觀《傷寒論》全文113首方,溫通陽氣方劑超過70%,如四逆湯、通脈四逆湯、桂枝附子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至今仍為臨床所常用。宋代嚴用和重視先后天之本,推崇溫補脾腎,提出“補脾不如補腎”,其在古方基礎上創濟生腎氣丸、十補丸等;南宋竇材尤其重視扶脾腎之陽,其在《扁鵲心書》中善灸關元、命門以扶陽;明代孫一奎提出命門為“腎間動氣”,力辨命門非相火以強調人體陽氣的重要地位,提倡扶陽抑陰;明末趙獻可擴大六味地黃丸、腎氣丸的治病范圍,提出“腎有明火才能化氣”等均為扶陽理論做出貢獻。清代溫病學家葉天士在治病時亦不偏廢陰陽,其在《臨證指南醫案》中將溫法運用于內外婦兒各科,并開拓“辛甘化陽”“溫陽泄濁”“祛邪通陽”“扶助通陽”等新思路。

晚清鄭欽安在先人的經驗上首創扶陽學派,以陰陽為綱判分萬病,強調陰陽合一、陽主陰從,提出“坎離中立極之陰陽”“陽氣無傷,百病不作”“治病首重扶陽”等思想,臨證時善用大劑量生姜、附子、肉桂等辛熱之藥物,自創潛陽丹、補坎益離丹以扶陽抑陰。然其扶陽并非單純補陽,鄭氏主張通陽是扶陽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其在《醫理真傳·陰虛證問答》中設立二十九癥進行探討,如遇陽明病邪熱郁閉胸膈致氣機阻滯及陽明經證邪熱壅盛而礙陽氣之正常運轉,甚至陽郁不得外達,則用通、下兩法使壅遏之陽氣得到宣通,如遇陽明濕熱發黃,則清利濕熱使三焦通利以恢復陽氣運行等。現代盧崇漢、吳佩衡、祝味菊、李可等學者更是不斷探索、創新以推動扶陽理論的發展。

2""從陰陽觀認識惡性腫瘤

2.1""病因

各代醫家關于惡性腫瘤病因的認識眾說紛紜,概括起來不外內因、外因兩方面,外因包括外感、飲食、諸蟲、藥毒等,內因包括體質、情志、年齡等。如《靈樞·九針論》認為“四時八風客于經脈之中”可發為本病;《靈樞·百病始生》中“若內傷于憂怒,則氣上逆……而積皆成也”,認為其與情志有關[3];金·張潔古“壯人無積,虛人有之”、明·張景岳“肝、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明·虞摶“年五十余,則不可治”等均強調與體質、年齡相關;晚清·鄭欽安“病有萬端,發于一元,一元者,二氣混為一氣者也。一氣盈縮,病即生焉”,提出萬病皆損于坎中一陽。然而腫瘤的發生發展并非單一病因所致,而是內外因作用下,以陽為主導的陰陽對立統一協調的正常生理關系遭到破壞。

2.2""病機

“天地一陰陽耳,分之為億萬陰陽,合之為一陰陽,于是以病參究,一病有一病之虛實,一病有一病之陰陽”[2]。在陰陽關系中陰是物質基礎,陽是動力。腫瘤特有的陰邪沉伏不動的特點可視作陰的屬性,而易于轉移擴散可視為陽的屬性,故腫瘤之屬性當屬“體陰而用陽”。其中陽虛是其發病前提,陽氣虛損往往有助于產生痰、濕、瘀等病理產物,痰濁、瘀血膠結,甚至變生癌毒,進一步加重陽虛的程度,以致無力抗邪,癌毒流竄,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2.2.1""“陽氣虧虛”是癌病發生的前提""《素問·生氣通天論》“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密”是陰陽平衡的前提,是陰平陽秘的基礎。機體陽氣虧虛,陽不密則失固,于外防御功能減弱無法抵御外邪,外感六淫、蟲獸之邪乘虛而入,于內氣血津液化氣作用減弱,邪氣并未被及時識別及完全清除,引動內邪,久之陰陽失衡,陽不勝陰,以致濁陰之邪瘀積于體內,內外因作用下引起痰凝、氣滯、濕停等病理變化,局部形成寒、痰、濕等病理狀態,日久陽氣進一步虧損,化生氣血功能不足,氣血運行受阻,加速水停、痰阻、寒凝等病理產物相互交結,形成有形之物,即“積之始生,得寒乃成,厥乃成積”[3]。

2.2.2""“陰成形”是癌病發生、轉移的基礎""積聚初成,加劇陽氣虧虛,蒸騰氣化失調,水液輸布失司,“水濕、痰飲”等陰寒性病理產物停滯,影響氣血運行、水津布散,日久痰濁、瘀血互結,黏滯難去,變生癌毒,正如《靈樞·百病始生》“溫氣不行,凝血蘊里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癌毒已成,多留滯于窠囊,僅局部耗損臟腑陽氣,待癌毒與瘀滯、痰濕互為孳生,加劇人體正氣耗損,使氣血生化匱源,臟腑失去精血濡養,無以抵御邪毒,癌毒便游走出窠囊,流竄于三焦、經絡、腠理,侵襲他臟。

3""以“扶陽理論”論治惡性腫瘤

3.1""扶陽之宣通陽氣

痰濁、濕熱、瘀血甚至癌毒等有形之物皆因陽氣不足而生,同時又是腫瘤發生的病因,總體性質屬陰。痰濁、瘀血相互凝結,阻礙氣機運行,壅塞經脈血絡,停滯不前,黏膩難去變生癌毒。癌毒生成之后,進一步影響水津輸布血液運行,聚而生痰化瘀,癌毒痰瘀膠著,無處不到,形成惡性循環。《素問·三部九候論》“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脈而后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3]。唯有先去除血脈中的有形之質而后調氣血之不足,以達氣血陰陽平衡。故治當“通陽泄濁”,祛除陽氣輸布道路上的障礙,截斷有形之邪傳變之路,使邪去正安。

3.1.1""化痰以通陽""“百病多由痰作祟”,機體陽氣不足,脾胃運化受遏,水津布散失司,釀生痰濕,痰濕形成之后,作為致病因素又導致更為復雜的病理變化,如進一步阻礙氣血運行、影響水液代謝、阻遏中焦脾陽運化等,故疏通陽氣的重點之一在于祛除痰濕。如魏品康教授論治胃癌重用消痰散結之品,如法半夏、制天南星和雞內金,同時法“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意,喜用溫性藥,如細辛、香櫞、佛手以辛散痰濁、辛開苦降[4]。程海波等[5]認為癌毒是腫瘤的基本病機證素,強調扶正抗癌祛毒是基本治療原則,其具體臨證時善于根據癌毒的不同、正氣損傷的程度遣方用藥,如痰毒常用山慈菇、澤漆、貓爪草,濕毒常用土茯苓、茵陳、椿白皮等。

3.1.2""祛瘀以通陽""陽虛氣化不及,新血無法化生,使有形之陰血停聚在血則為瘀,血能載氣,血瘀阻滯致氣血不通,陽氣痹阻,無以載陽,導致體內代謝產物無法排出。“凡使血氣沉滯,留結而為病者,治須漸磨消削,使血氣流通,則病可愈也。”故疏通陽氣的另一個重點在于行氣活血。陳軍平教授認為中晚期腫瘤患者多因“陽虛陰結”所致,陽氣虧虛則陰寒聚、瘀血結,故針對中晚期患者既要消積又要扶正,常采用溫陽化瘀、益氣化瘀、養血化瘀等治法[6]。劉沈林教授在治療腫瘤上提倡“溫振陽氣、解毒化瘀”為主要原則,他認為正氣虧虛、癌毒搏結是晚期消化道腫瘤的基本病機,故劉教授臨床上常使用三棱、莪術配伍黃芪、當歸、白芍以行氣活血化瘀通陽,采用僵蠶、蜈蚣、全蝎配伍蜂房、九香蟲破血解毒散結以通陽[7]。

3.1.3""利水以通陽""水濕多屬陰,易阻遏陽氣,使其不得宣通,形成“陽郁”之證,如若水濕阻滯中焦,清陽不升,則見頭目昏眩;流注于骨節,郁閉陽氣,則見骨節疼痛;停滯胸腹,則見胸水鼓脹;彌漫三焦,陽氣不得暢達,則見局部畏寒或四肢厥冷。《金匱要略》中張仲景采用茯苓、白術等淡滲利濕之品,給困郁的水濕以出路,讓水濕從小便而出,濕去則郁滯自解、陽氣自通。《溫熱論》中葉天士更是明確提出:“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張勇等[8]觀察自擬益氣溫陽利水方治療肺腺癌晚期患者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5.7%,同時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總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自擬益氣溫陽利水方用葶藶子、桑白皮瀉肺利水消腫,茯苓、白術健脾利水,使水濕之邪從小便排出,桂枝助陽化氣,共奏利水通陽之功,使邪去正安。

3.2""扶陽之固護陽氣

腫瘤的發生發展多因虛致病、因病致虛或因治致虛,“虛”之本在于脾腎兩臟,其為發病之本,而痰瘀毒郁結為發病之標。腎為先天之本,腎中精氣育腎陰以滋養、濡潤組織孔竅,育腎陽以推動、溫煦各臟腑器官,腎陰腎陽相互制約協調以維持機體正常代謝及生理功能。《醫學衷中參西錄處方學》“蓋人之元氣,根基于腎,萌芽于肝,培養于脾,積貯于胸中為大氣以斡旋全身”[9]。脾為后天之本,運化水谷精微化生精、氣、血、津液以充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生理上先后天之本相互資助、相互促進,使氣血生化有源,臟腑四肢筋肉充養,以滿足機體的生長發育;病理上二者亦相互影響,因此在治療時往往脾腎同補以求增效。

國醫大師周岱翰教授認為正虛邪盛而致癌瘤,肺癌發生的始動因素是肺金虛,而后病程遷延日久發生生克乘侮,故其在治療肺癌時多采用扶正以平補肺脾、溫養脾腎,而后祛邪,善于用甘草、黨參、葛根、巴戟天、杜仲等藥[10]。郭立中教授治療癌病著眼于顧護先后天之本,把握扶陽的大方向,常使用炙甘草、干姜、制附片等藥峻補腎陽以溫陽扶正[11]。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認為惡性腫瘤的發生多由正虛邪戀、痰瘀毒交夾所致,張老臨證推崇扶正為先,故臨證常用黃芪、西洋參等益氣扶正,用桂枝、巴戟天、菟絲子等藥溫助腎陽[12]。孫秉嚴教授認為癌毒形成的基礎是陽氣不足、氣血運行緩慢,治療辨證屬大寒的患者常用干姜、附子、肉桂以溫陽散寒。王鵬教授認為腫瘤的病因病機在于陽虛日久致寒氣凝結,其臨證重視培補陽氣,治療常選用淫羊藿、肉蓯蓉、蛇床子等溫補腎陽,黃芪、黨參、大棗以培補后天陽氣的化生[13]。

4""醫案兩則

4.1""晚期胃癌利水通陽案

方某,女,56歲,2019年7月19日初診。主訴:胃癌術后2年余,進行性腹脹2個月。患者2017年3月24日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行胃癌根治術+腹腔熱灌注化療,術后病理示:胃竇及胃體印戒細胞癌。術后拒絕行放化療。2019年6月初查CT示右腎竇積水,右腎包膜下大量積液。行腎周積液穿刺引流后,2019年6月11日患者復查CT示:腹盆腔積液,右輸尿管轉移考慮。2019年6月13日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行右側輸尿管支架置入術。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活動受限(卡氏功能狀態評分40~50分)。刻診:神疲乏力,面色少華,形體消瘦,四肢怕冷,腹脹腹痛,納差,大便不暢,舌淡紅苔剝脫,苔根糙膩,脈沉細偏數。西醫診斷:胃惡性腫;不完全性腸梗阻;中醫診斷:腸結;辨證:虛實夾雜。方藥:太子參45g、桂枝30g、甘草3g、豬苓12g、蒲公英30g、黃柏30g、大腹皮30g、澤蘭12g、防己12g、地骷髏30g、菟絲子30g、炒僵蠶12g,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溫服。

2019年8月9日二診:患者乏力盛,胃納漸減,能進稀粥,腹脹腹痛稍減,舌面光剝,苔薄膩,脈沉。原方去黃柏、澤蘭、防己、地骷髏、菟絲子,加附子18g、麩白芍18g、車前草18g、石斛12g、當歸30g,7劑,水煎服。

2019年8月16日三診:患者氣力較前漸增,胃納好轉,腹脹腹痛得減,舌紅苔燥,脈細數。上方改白芍為赤芍18g,去車前草,加用地骷髏30g,附子劑量加至30g,7劑,水煎服。

2019年8月23日四診:患者諸癥較前相仿,口干,舌紅邊見瘀斑,脈細數。上方去豬苓、當歸、赤芍、石斛、僵蠶,加用竹茹15g、生地黃18g、桑椹30g、山藥30g,7劑,水煎服。后隨訪半年余,患者胃納、氣力均好轉,腹脹得減,可于小區內自行行走(卡氏功能狀態評分70分)。

按:患者就診時以腹脹腹痛、惡心、大便不暢為主訴,結合該患者病情,中醫辨證為腸結虛實夾雜證。李東垣認為“胃虛則臟腑經絡無以受氣而俱病”。該患者有胃癌伴右輸尿管轉移病史,癌病已成,本多留滯于窠囊,又為老年女性,年老體衰,加之手術等因治致虛,無以抵御癌毒,癌毒游走流竄,與痰、瘀互為孳生,局部積聚形成腸結,而出現腹脹腹痛、惡心、大便不暢等癥狀,使氣血大傷,此時治療頗為棘手,補則礙氣、虛不受補;攻則傷正,正氣益虛,故當攻補兼施。故首診時以大腹皮、豬苓、澤蘭、防己、桂枝,苦辛相配,行水氣而散結氣,輔以蒲公英、黃柏解毒,地骷髏、炒僵蠶化痰散結,旨在祛除陽氣輸布道路上的障礙,截斷有形之邪傳變之路;佐以太子參益氣健脾、菟絲子滋補肝腎,以寓補于運之中,使補而不滯;甘草調和諸藥。二診患者腹脹腹痛改善,乏力盛,能進稀粥,病勢稍卻,然見舌面光剝,此時以氣血虧虛、水津不布為主,故原方改黃柏、澤蘭、防己、地骷髏為車前草緩緩瀉之,加白芍養血、當歸補血,石斛養陰生津,附子補火助陽,夯實基礎,使陰生陽長,血充氣自旺。三診患者氣力漸增,胃納好轉,提示陽氣來復,正氣漸生,故在二診方基礎上加重附子劑量至30g,增其量以順其勢。四診時患者諸癥較前相仿,故以山藥、當歸、太子參調氣血之不足,同時生地黃、桑椹以陰中求陽。

4.2""卵巢癌化濁通陽案

顏某,女,70歲,2018年1月12日初診。主訴:卵巢癌術后1年余。患者1年前體檢發現腫瘤指標升高后進一步檢查發現盆腔占位,2017年1月12日于浙江省腫瘤醫院行手術治療,術后病理示:(右盆腔)纖維脂肪組織內見高級別漿液性癌(瘤體3cm×2cm×1cm),可見瘤栓,轉移至(右盆腔)1/10只淋巴結(淋巴結內轉移灶直徑0.4cm)。后共行化療6次(具體方案及末次化療時間不詳)。中醫四診:神疲乏力,面色少華,偶有頭暈,胃納可,夜寐可,小便正常,大便次數多,質稀,4~5次/d,舌淡苔白,脈細。西醫診斷:卵巢惡性腫瘤;中醫診斷:癥瘕;辨證:臟腑虛寒,濁陰內積。方藥:桂枝30g、熟地黃30g、當歸30g、山茱萸18g、甘草3g、薏苡仁30g、蒲公英20g、姜半夏12g、太子參30g、車前草18g、黃柏12g、炒枳殼12g,7劑,水煎,日二服。

2018年1月19日二診:患者大便次數較前減少,質稀,舌淡苔白,脈細。調整方藥:桂枝30g、當歸30g、半夏12g、菟絲子30g、黃柏12g、炒枳殼12g、黃芪30g、升麻9g、柴胡12g、白術18g、陳皮12g、甘草3g,7劑,水煎,日二服。

2018年1月26日三診:患者乏力較前改善,大便明顯改善,舌淡苔薄白,脈細。上方去炒枳殼、菟絲子、當歸,加延胡索30g、丹參30g、佛手12g,服法同前。

按:化療藥物藥效多峻猛,作用于人體首先耗傷人體陽氣以助藥運。該患者為老年女性,年老體弱,加之多次化療,以致臟腑虛寒,經脈失于溫養,故見乏力、頭暈;臟腑虛寒,無陽以運,水津布散失司,濁陰停滯,故見大便稀,次數多。臟腑虛寒,不能助氣血運行于面部,故見面色少華;舌淡苔白,脈細均提示陽虛之象,諸癥皆由臟腑虛寒,濁陰內積而致,治宜化濁通陽。方中桂枝為君,取其辛甘而溫,溫通陽氣之性。薏苡仁、車前草利水滲濕,黃柏、蒲公英利濕,半夏化痰,配桂枝又善溫化痰飲;當歸活血,太子參益氣,炒枳殼理氣,配伍桂枝則可調氣血之滯,此八味寓瀉于補,使邪去而補藥得力,俱為臣藥。“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陽氣無陰則不化,故用甘溫之熟地黃配伍酸溫之山茱萸,使陰生陽長。甘草調和諸藥。方中諸藥合用,助陽之弱以化濁,滋陰之虛以生氣,“去其血脈”有形之質,促陽氣宣通,起瘤體之沉積陰寒。二診時患者諸癥稍有改善,氣血逐漸來復,故去熟地、山茱萸、薏苡仁、蒲公英、車前草,改太子參為黃芪以補脾益氣、升舉陽氣;加升麻、柴胡助陽氣之升浮,以解陽氣之郁滯;半夏、陳皮健脾理氣以暢中焦之氣,使補而不滯。三診時,患者諸癥均較前明顯改善,效不更方,并以佛手、延胡索、丹參加強理氣活血之功,陽氣得通,則諸癥自除。

5""總結及展望

惡性腫瘤病機復雜、病程較長,其發生發展過程中往往因手術、放化療等原因出現因虛致病、因病致虛或因治致虛、虛實夾雜等情況。本文結合扶陽理論悠久的歷史淵源、惡性腫瘤的病因病機認識以及扶陽理論在治療惡性腫瘤中取得的療效,探討扶陽理論在惡性腫瘤中的運用,對深入明確惡性腫瘤病因病機、治則治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扶陽理論臨床應用的首要之義在于溫補,尤其是針對中晚期、長期藥物治療的患者,如遇骨髓抑制、癌因性疲乏患者,可予溫補脾腎以培元固本;如惡病質患者,可予溫補中焦以促氣血化生等,施治時須掌握“溫而不燥”的原則,切忌盲目扶陽,應合理配伍養陰藥以求協同增效。而其奏效精要在于溫通,臨證時可適當選取化痰通絡、祛瘀解郁等藥物以除血脈中的有形之質,截斷有形之邪傳變之路,使邪去正安。然此類藥物多有礙于脾胃,故不可多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阮元."經籍籑詁(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2:"223.

[2] 鄭壽全."中醫火神派三書:"《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傷寒恒論》[M]."周鴻飛,"點校."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

[3] 龍伯堅,"龍式昭."黃帝內經集解[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 施俊,"葉敏,"陸燁,"等."魏品康從痰論治胃癌用藥規律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7,"24(10):"85–89.

[5] 程海波,"李柳,"周學平,"等."中醫腫瘤癌毒病機辨證體系的創建[J]."中醫雜志,"2020,"61(20):"1767–1770.

[6] 余曉琳,"周強,"唐有瑜,"等."陳軍平主任運用活血化瘀法治療惡性腫瘤血瘀證經驗[J]."福建中醫藥,"2021,"52(9):"41–43.

[7] 盧冬雪,"祁明浩,"薛恬,"等."劉沈林治療晚期消化道腫瘤用藥經驗[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2(8):"1064–1068.

[8] 張勇,"周勇鋒,"羅璐."自擬益氣溫陽利水方治療肺腺癌晚期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33):"3693–3696,"3728.

[9]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處方學[M]."吳文清,"王致譜,"點校."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10] 蔣梅,"張恩欣,"楊麗廷,"等."周岱翰治療脾虛痰濕型非小細胞肺癌的用藥組方規律探討[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7(2):"348–353.

[11] 林穎,"張婷,"張瑾楓,"等."郭立中從溫通溫降溫補次第論治肺癌驗案1則[J]."四川中醫,"2015,"33(4):"84–86.

[12] 廖思,"李惠林,"趙恒俠."國醫大師張學文治療惡性腫瘤經驗擷要[J]."江蘇中醫藥,"2019,"51(1):"20–22.

[13] 楊娟,"王鵬."王鵬主任中醫師以扶陽理論(健脾補腎、溫陽化氣)"治療惡性腫瘤經驗介紹[J]."中醫臨床研究,"2021,"13(6):"3–4,"8.

(收稿日期:2023–06–01)

(修回日期:2024–02–27)

猜你喜歡
中醫藥
中醫藥非凡十年
——中醫藥科研創新成果豐碩(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實施四周年
中醫藥在惡性腫瘤防治中的應用
中醫藥在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中的應用
獻身中醫藥事業的巴渝中醫人
重視中醫藥發展,發揮中醫藥作用
兩會聚焦:中醫藥戰“疫”收獲何種啟示
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
安徽醫學(2020年6期)2020-07-17 12:16:44
從《中醫藥法》看直銷
中醫藥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欧美日韩福利| 国产理论一区|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午夜不卡福利|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国产视频你懂得|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一级爆乳无码av|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四虎影院国产|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国产精品一线天| 午夜日b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新AV天堂|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超碰91免费人妻|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婷婷六月综合|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欧洲av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久久动漫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网|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中日韩在线| 午夜欧美在线|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中文字幕66页|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色婷婷在线影院|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毛片在线播放a|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日韩欧美国产区|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久热精品免费|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欧美成人区|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午夜在线不卡|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国产96在线 |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