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分析了蘋果褐斑病的癥狀表現,指出其發病規律及發病原因,提出綜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強土肥水管理以增強樹勢、推行水肥一體化技術、降低栽植密度以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修剪陽光型樹冠、加強果園排灌水及衛生條件的管理、及時對癥用藥防治等,希望能給果農蘋果種植生產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內蒙古赤峰;蘋果;褐斑??;發生規律;綜合防治
赤峰地區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多雨,良好的水文地質條件促進了赤峰市果樹產業迅速發展,大面積種植了寒富、新蘋紅、岳陽紅等蘋果品種。蘋果褐斑病是導致果樹早期落葉的主要病害,給蘋果產量帶來較大的影響,直接減少廣大果農的經濟收入。故而,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預防褐斑病,這是當前促進蘋果增產增收的有效辦法之一。
1 褐斑病的癥狀
褐斑病危害蘋果樹時,葉片首當其沖,果實與葉柄是危害的次要部位。
1.1 葉片
褐斑病危害蘋果樹葉片時的癥狀主要有如下3種:
1.1.1 針芒型 病灶微小、數量繁多且在葉片上密集分布,呈針芒狀朝外擴展,邊緣不規則、不整齊,病斑上形成了很多向上隆起的黑點。后期葉片逐漸泛黃,但病灶周邊及背面依然能保持綠色(圖1)[1]。
1.1.2 同心輪紋型 病斑呈圓形,中央暗褐色,周邊發黃,病斑周圍存在著綠色暈圈,直徑不超過2.5厘米,病斑上分布著很多小黑點呈同心輪紋狀排列(圖2)。
1.1.3 混合型 病斑較大,病灶部位能觀察到許多小黑點,和同心輪紋型較相像,擴展方式和針芒型類似,即針芒狀朝外擴展。發病后期葉片變黃,病斑邊緣保持綠色,伴隨病情的加重會使病斑中央顯現出灰白色(圖3)[2]。
蘋果褐斑病發生時出現的以上三種癥狀通常很難區分。褐斑病危害不同品種蘋果樹后其表現出的癥狀有差異,寒富蘋果樹染病后可能會同時出現以上三種癥狀。但以上三種不同類型褐斑病癥狀也有一些共同特點,發病后期病斑中央變黃,周圍仍保持綠色,病葉易脫枝掉落。
1.2 果實
在褐斑病危害果實的初期,蘋果果皮上會產生淡褐色小斑點,逐漸增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清楚。褐色斑略有凹陷,病斑處表皮下果肉呈褐色,組織疏松不厚實(圖4)。
1.3 葉柄
褐斑病菌侵染后,蘋果樹葉柄處會出現病斑,葉柄染病后最終會導致葉片枯萎死亡。
2 蘋果褐斑病的發病規律及發病原因
2.1 發病規律
褐斑病一般會以菌絲體、分生孢子盤等形式在病落葉上越冬。10月前的落葉因地溫偏高、濕度大,易腐爛,病菌成功越冬率顯著降低。第二年春季降雨后會產生大量孢子,伴隨雨水濺落在樹冠下的葉片表面,早期侵入葉片背面,后期蔓延至樹體上方和外圍進行多次侵染。蘋果褐斑病的潛育期伴隨升溫過程會縮短,一般是6~12天,最長達到45天。結合數年的觀察,內蒙古赤峰地區一般年份5月上中旬就開始發生褐斑病,7—9月進入到發病盛期,病害嚴重時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現大量落葉。
2.2 發病原因
2.2.1 多雨、高溫 不同年份之間褐斑病發病早晚及發生程度有差異。區域內降雨早、頻繁、雨量較大及雨后高溫等,褐斑病會早發生且嚴重。
內蒙古赤峰地區2022年后期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后期高溫多雨,褐斑病給果園帶來了嚴重的危害,9—10月果園內堆積了大量落葉。10月臨近果實采摘期,因很多果農沒有做到及時防治,以致2023年褐斑病病菌基數龐大,外加前期頻頻出現高溫多雨的天氣,為蘋果褐斑病大面積發生創造了條件。
2.2.2 蘋果園栽培管理不當 蘋果園管理不仔細、不到位是蘋果褐斑病加重的主要外在原因,通常會有如下表現: 一是營養供應不夠或營養失衡,負載量偏大,以致樹體早衰、抗病能力減弱,染病的風險隨之增加。二是沒有把握住適宜時機進行藥物防治,兩次用藥時間間隔過長,藥液濃度不適宜或藥液用量不夠,以致無法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三是蘋果園地勢低洼,果樹栽植密度大,枝葉繁茂,郁閉,通風透氣性差,濕度過高,給病菌生長繁殖及侵染果樹創造了條件。
3 蘋果褐斑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3.1 加大土、肥、水管理力度,增強樹勢,提高果樹的抗性
蘋果園施肥時要積極落實好“3、6、9施肥”理念。3月施萌芽肥:有機肥+尿素+生物菌肥+45%三元復合肥;6月施膨大肥: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硼酸;9月蘋果采摘后到晚熟蘋果脫袋前每畝施4500千克腐熟農家肥,此次施肥占全年施肥總量的65%~70%。在果園內種植低矮經濟作物,比如豆類、油菜等,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加有機質含量,增強地力,更好地滿足蘋果樹健壯生長的需求,增強抗性,降低感染褐斑病的概率[3]。
3.2 推行水肥一體化技術
7—8月果實膨大期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進行2~3次沖施肥。配方:高鈣、高鉀型動力鉀60千克+25千克黃腐酸鉀+5千克氨基寡糖素,對自來水750千克,追肥槍輔助沖施面積0.13~0.17公頃,4~6天后即可看到成效。
3.3 降低栽植密度,控制留枝量,改善果園的通風透光條件
對栽植過密、樹冠大的蘋果園,要及時進行間伐,減小密度;如果蘋果樹大枝繁密、樹體徒長,要進行疏枝和落頭處理,在保證蘋果產量的前提下適當減少留枝量,改善整個果園的通風條件,提高透光率,有助于增加葉片的厚度,增強抗病能力。
3.4 培養陽光型樹冠
要做到四季適時修剪,特別是要落實好冬、春季修剪工作,要及時疏除密擠枝、病蟲枝、徒長枝等,增加層間距,形成陽光型樹冠。每天上、下午均要維持日照4~5小時,確保每枝、每葉、每果都能見光。
3.5 加強果園的排灌管理
若果園建園地段低洼潮濕,那么在雨季到來前要挖好排水渠溝,劃鋤散墑。盡可能實現雨停園地干,降低果園內部的濕度,間接地減少褐斑病發病的概率。
3.6 加強果園衛生管理,及時鏟除越冬菌源
春、冬季蘋果樹修剪時剪除枯死枝、病蟲枝,刮掉樹枝上的腐爛病疤、干腐病斑等,秋末冬初時要認真清園,外運病蟲殘體組織并集中燒毀,這是殺滅越冬蟲源及減少越冬病菌基數最經濟、有效的辦法。
3.7 及時對癥用藥,增強防治效果
赤峰地區在蘋果種植過程中通常會在5月中下旬進行第一次噴藥,后續每間隔10~15天噴藥1次,一般年份噴灑3~5次,在雨水頻繁的年份內,雨過天晴后要及時補噴1次,藥物防治過程中一定要規避過度用藥的情況。25%戊唑醇水乳劑、12.5%氟環唑懸浮劑等均是效果較好的內吸性殺菌劑;1∶(2~3)∶(200~400)倍波爾多液等是當前預防蘋果褐斑病常用的保護性殺菌劑,這種藥劑具有殘效期長、黏附性較強等特性,在預防褐斑病方面體現出較高效力。但是若蘋果園已發生了褐斑病,噴施波爾多液會加速病葉脫落,建議選用內吸性殺菌劑防治。蘋果樹種植管理實踐中嚴禁選用“三證”不全農藥、無質量保證廠家生產的農藥。高溫季節配制農藥時要二次稀釋,以防部分藥液沉淀而灼傷局部果樹葉片,也要加強噴藥時間的把控,夏秋季最適宜的噴藥時間是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后。
4 結束語
褐斑病是蘋果種植過程中一種分布最為廣泛、危害最為嚴重的落葉病害之一,一旦發生將會帶來大量落葉、果樹長勢衰弱、果實無法正常成熟等問題,造成蘋果減產及品質下降。對于蘋果褐斑病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通過加強果園管理、樹冠修剪、合理施肥等措施減少褐斑病的誘發因素,一旦果樹感染褐斑病要做到及時對癥用藥,減輕病害,確保蘋果高產穩產,增加果農的經濟收入。
參考文獻
[1] 李廣旭,楊華,戴啟東,等.幾種殺菌劑對蘋果斑點落葉病和褐斑病的防效[J].北方果樹,2023(6):11-13.
[2] 牛軍強,尹曉寧,董鐵,等.隴東蘋果早期落葉病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控技術[J].西北園藝(果樹),2023 (5):28-30.
[3] 張倩倩,李冬梅,劉婉莉,等.山西運城蘋果褐斑病發生的氣象條件分析與預報[J].山西農業科學,2023,51(7):817-823.
作者簡介:高金虎(1978年—),男,漢族,本科學歷,高級林業工程師,從事林業栽培及病蟲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