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元
摘要 我國的交通建設全面發展并取得了許多顯著成果,但是交通建設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安全風險存在。文章通過文獻收集和專家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指標進行了收集,并采用層次分析法篩選了關鍵影響指標,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防護措施。結果表明,降低山區公路建設安全風險主要在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方面的防護措施主要從人員與管理制度兩方面提出。
關鍵詞 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評估;防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 U415.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10-0180-03
0 引言
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而經濟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建設[1-2]。基礎設施尤其以公路建設最為明顯,2022年我國公路里程為535.48萬公里,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55.78 km,穩居世界第一。然而,公路建設出現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帶來了嚴重生命財產損失[3-4]。山區公路地質環境惡劣,施工環境復雜,其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更加復雜[5-8]。該文將對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指標進行收集和分析,并對關鍵風險指標進行篩選和研究,以提出相關防護措施,為相關工程建設提供理論參考。
1 評價指標的確定
該文基于德爾菲法對評價指標進行確定,專家組成員數量根據專業和職業特征確定為15人。專家組成員包括三類人員:一是參與公路施工及管理方面制定標準和規范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科研院校從事公路安全管理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員,從理論和學術層面給出科學性建議;二是參與公路建設的設計、施工、監理以及勘察單位的技術人員,從專業技術層面給出合理的指標選取建議;三是長期從事公路建設的機構和單位的管理人員,從項目的整個管理和策劃層面給出合理的評價指標。
問卷包括選擇問題類型(選擇題、填空打分題等)和確保問題表述清晰、無歧義。設計完成后,應進行預測試以檢查問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問卷采用線上方式進行收集。收集到數據后,應進行數據的清洗、統計分析和解釋,以生成有關指標體系的綜合評價和建議。通過對大量文獻分析和問卷調查,確定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指標包括人、機械設備、施工環境和安全管理四個指標,然后根據各個指標的影響因素,又在一級指標的基礎上分成了安全風險評價的二級指標。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指標如表1所示:
2 安全風險評估
利用層析分析法(AHP)對指標進行權重計算和排序,篩選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評價的關鍵指標。
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評價的層次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
將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指標展開,利用AHP法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其中,設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評價為A,從業人員為B1,機械設備為B2,施工環境為B3,安全管理為B4,則判斷矩陣如式(1)和式(2)所示:
(1)
(2)
獲取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指標的權重,需要計算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W=(0.236 2,0.056 9,0.115 8,0.591 0)T
與特征值λmax=4.022 4,與表內容進行一致性檢驗即CR=CI/RI=[(λmax?m)/(m?1)]/RI=0.008 4<0.1,所以判斷矩陣通過了一致性檢驗。
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指標的權重由大到小排序見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山區公路施工最重要的指標主要為安全管理,其二級指標安全技術標準規范與操作規程、安全生產制建立、安全生產機構及人員設置排名前三位,說明保證山區公路施工的安全措施主要為安全管理方面。該文共選取了18個二級指標,根據表2情況可以看出前8個二級指標的權重要遠遠大于其他指標,因而該文針對山區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主要從上面8個指標進行討論分析。
3 主要防護措施
根據表2結果,可以將重要二級指標歸為三類,即從業人員、施工環境和安全管理。山區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3.1 從業人員
3.1.1 安全意識
從業人員需要提高安全意識,表現在進入施工現場前、進入施工現場后和施工過程中。進入施工現場前,首先要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樹立安全施工的觀念,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入現場。其次,要穿戴好防護用具,防護不到位的人員杜絕進入施工現場,提高從業人員安全防護意識。進入施工現場后,從業人員要嚴格按照施工安全方面的規程執行,將安全生產貫穿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保持安全生產意識。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施工過程中風險的排查,強化現場的安全管理,做到防微杜漸,最大限度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同時,要在施工管理過程中關注作業人員的心理狀態,發現有安全意識懈怠的人員應及時進行安全教育或更換工作人員。
3.1.2 專業技能
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從業等級證書,確保各個安全管理人員持證上崗。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還必須進行安全培訓及考核,包括崗前培訓、季度培訓、年度培訓、崗前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培訓課時不達標或者考核不合格者不能進行安全管理工作。
3.2 施工環境
該文關于施工環境方面的重要指標為地質環境,對于公路建設工程而言不良地質往往是項目關注的重要問題。不良地質情況處理不好,可能發生隧道塌方、邊坡失穩、地基沉降以及突水等問題,不但影響施工進度而且對工作人員及周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不得隨意修改設計內容。當發現施工過程中有不良地質存在但是勘察或設計過程中未體現時,要立即停工并上報,避免帶來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當施工過程中已經出現由于不良地質帶來的地質災害時應立即停工,并做好現場的監測工作,為地質災害的防護和處理做好準備工作。
3.3 安全管理
3.3.1 安全技術標準、規范與操作規程
施工現場要懸掛關于安全技術標準、規范與操作規程的宣傳標語,并做好相應的宣貫工作,確保施工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掌握相關內容。
3.3.2 安全生產制建立
項目在施工前要建立安全生產制度,明確現場的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管理負責人、各工程和各區域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制,建立安全管理會議制度,每日進行安全工作匯報,發現安全問題應及時進行整改。
3.3.3 安全生產機構及人員設置
設立三級安全組織管理機構,第一級為建設單位,第二級為監理單位,第三級為項目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安全機構負責人由項目部項目經理擔任,并配備相關專業工程師進行管理。監理單位由總監理工程師擔任安全機構負責人,并由各專業監理工程師配合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單位由項目經理擔任安全機構負責人,中級安全管理機構為項目技術負責人和項目生產經理,其次為現場安全管理人員,最下層為各勞務分包單位。
3.3.4 安全教育與培訓
在項目實施前所有項目參與人員均應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包括項目管理人員和施工技術人員。安全培訓分為三級,即企業級、項目級和班組級,并做好安全教育培訓的相關記錄工作。另外,在重大專項和安全工程前必須進行項目的安全和技術交底。
3.3.5 安全應急預案
在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多種安全事件,必須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件進行分析,并做好預防工作以及安全事件發生后的應急處理方案,降低項目事故發生的概率并降低事故發生后的損失。
4 結論
該文通過文獻收集和專家調研的方法對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指標進行了收集,并通過層次分析法篩選了關鍵影響指標,針對關鍵指標提出了相關防護措施。主要結論如下:
(1)通過對大量文獻分析和問卷調查,確定山區公路施工安全風險指標包括人、機械設備、施工環境和安全管理四個指標。
(2)山區公路建設最重要的指標主要為安全管理,其二級指標安全技術標準規范與操作規程、安全生產制建立、安全生產機構及人員設置排名前三位,說明保證山區公路施工的安全措施主要為安全管理方面。
(3)山區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主要從從業人員、施工環境和安全管理三方面進行考慮,主要表現為人的安全意識和專業技能,地質環境的危害防治以及安全管理方制度及人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曹宇.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問題分析[J]. 中國儲運, 2024(1): 67-68.
[2]張琳潔.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要素及公路工程質量控制[J]. 建材發展導向, 2023(24): 33-35.
[3]鄒淵, 尤良俊. 基于TOPSIS-RSR模型的山區普通公路運營安全風險評估實證研究[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4): 9-18.
[4]陶衛星.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預防原理及對策[J].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3(14): 171-173.
[5]鄭旺. 山區高速公路選線技術研究[J]. 黑龍江科學, 2023(24): 162-164.
[6]侯文靜. 山區公路高邊坡危險性分級及動態設計研究[J]. 交通世界, 2023(34): 16-18+47.
[7]楊青. 基于地質安全的山區高速公路路線設計[J]. 價值工程, 2023(32): 39-41.
[8]宋江平. 山區高速公路建設關鍵技術與質量控制分析[J]. 云南水力發電, 2023(11): 35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