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陽 劉常劍 王楠
摘要:智慧稅務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實現稅務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精準化。智慧稅務的出現,不僅為稅收征管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也為納稅人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為“放管服”稅收征管改革提供了諸多的機遇。本文從智慧稅務視角出發,探究深化“放管服”稅收征管改革的路徑,通過分析現有問題和挑戰,提出一系列創新性的舉措,旨在為稅收征管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智慧稅務;“放管服”;稅收;改革;創新
DOI:10.12433/zgkjtz.20240720
稅收征管是國家財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近年來,隨著稅收征管的不斷改革,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然而,在稅收征收管理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數據更新不及時、服務質效有待提升等。為了進一步提高稅收征管質效,深化“放管服”稅收征管改革勢在必行。
一、智慧稅務的重要性
第一,智慧稅務提升了稅收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傳統的稅務管理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容易出現漏洞和錯誤。而智慧稅務的應用,能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實現對納稅人信息的快速獲取、分析和處理,各個部門也能了解稅務信息,根據實際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征管的精確度和時效性。
第二,智慧稅務為納稅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個性化的服務。通過智能化的稅務平臺,納稅人可以隨時隨地查詢自己的納稅信息、申報情況、辦理稅務業務進程等,改變了以往排隊等候人工查詢的狀況。而且,智慧稅務還能根據納稅人的具體情況,提供個性化的稅收優惠政策和建議,使納稅人更好地進行稅務規劃。另外,智慧稅務能有效打擊稅收違法行為。通過數據分析和模型建立,可以快速識別可能存在的偷稅漏稅行為,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查處。這不僅有助于維護稅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能為納稅人營造更加誠信、公正的環境。
二、智慧稅務的關鍵要素
(一)數據共享與整合
數據共享是指將不同部門、機構或系統中的數據進行交流和共享的過程。在智慧稅務中,稅務部門要與其他部門共享數據,例如,人口信息、企業數據等,以便更好地進行稅收征管工作。通過數據共享,稅務部門可以獲取更全面、準確的信息,從而提高稅收征管的效率。數據整合,是將來自不同來源、格式、結構的數據進行整合、清洗和轉換的過程。通過數據整合,可以消除數據孤島,實現數據的無縫對接和共享。數據整合的過程需要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例如,數據清洗、數據轉換、數據映射等,以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二)技術應用與創新
傳統的稅務征管模式往往繁瑣而低效,納稅人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完成各種事務。隨著技術的進步,智慧稅務通過建立數字化平臺,實現了稅務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大大簡化了納稅人的操作流程。納稅人只需在網上填寫信息,系統會自動計算和核對,減少錯誤和遺漏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信息公開與服務
信息公開是智慧稅務的基石,為納稅人提供了全面、準確的稅收信息,使納稅人能更好地了解稅收政策、了解自身的納稅義務和權益。通過信息公開,納稅人了解稅務部門的工作進展、政策調整和重要通知,從而更好地規劃經濟活動。同時,信息公開也可以增強稅務部門的透明度,減少信息不對稱,提高稅收管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納稅人通過公開的信息了解稅收政策的制定過程和依據,增加對稅收政策的理解和認同,從而提高納稅的合規性和自覺性。
三、深化“放管服”稅收征管改革的方向
(一)簡化稅務手續
第一,政府部門應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數據共享和處理能力。通過建立統一的稅務信息平臺,納稅人只需在一個平臺上完成各項手續,避免重復填寫和提交的繁瑣過程。同時,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協同配合,實現信息共享,減少納稅人的重復辦理。第二,稅務部門應優化服務流程,提供便捷的辦稅環境。通過推行網上辦稅、手機辦稅等方式,納稅人隨時隨地申報和繳稅,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成本。同時,加強對納稅人的宣傳和培訓,增強稅收意識和自覺性,使其更好地履行納稅義務。
(二)加強征管能力
加強征管能力需要建立高效的征管體系。稅收征管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有科學的管理體系來支撐。第一,政府應加大對征管人員的培訓和學習力度,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使其勝任征管工作。第二,加強對征管信息系統的建設和完善,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效率,降低征管成本。第三,提高征管能力,加強對納稅人的監督和管理。納稅人是稅收征收的主體,只有加強對納稅人的監督和管理,才能夠確保稅收的全面征收和合規性。第四,加大對納稅人的宣傳和教育力度,增強他們的納稅意識和自覺性。第五,完善納稅人信用評價制度,對納稅人的守法行為給予獎勵,對違法行為進行懲罰,營造良好的誠信環境。
(三)強化風險管理
在深化“放管服”稅收征管改革的方向中,強化風險管理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隨著稅收征管改革的不斷深入,稅收征管工作面臨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面對的不僅是傳統的逃稅行為,還有新興的稅收風險,例如,虛擬經濟、跨境電商等。因此,強化風險管理成為確保稅收征管改革順利進行的必然選擇。
四、推動智慧稅務的關鍵措施
(一) 加強政府部門間的數據共享與整合
數據共享是將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進行共享,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以稅務管理為例,稅務部門要掌握各個納稅人的信息,包括個人收入、企業利潤等。然而,這些信息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部門,例如,人力資源部門、工商部門等,導致稅務部門難以全面了解納稅人的真實情況。如果能實現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稅務部門就能更加準確地評估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從而實現稅收的公平與合理。而數據整合是將各個部門的數據進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數據體系。通過數據整合,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可以進行比對、校驗,可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對于智慧稅務而言,數據的準確性至關重要,可以為稅務部門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為納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以此為其他政府部門提供參考,促進各個部門之間的協同發展。
然而,要實現政府部門間的數據共享與整合,可以從如下方面出發:第一,數據來自不同部門,需要解決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問題,政府部門應建立完善的數據安全機制,確保數據在共享和整合過程中不被泄露和濫用。第二,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格式和標準也存在差異,需要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格式,以便數據的互通與整合。同時加強信息技術建設,提升數據處理和分析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數據共享與整合帶來的挑戰。
(二)加大技術研發和應用投入,推進智慧稅務建設
第一,技術研發是智慧稅務的基石。只有不斷創新、不斷突破,稅務才能實現智能化、數字化的轉型。因此,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是推動智慧稅務發展的首要步驟。稅務部門應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校的合作,共同研發新技術、新方法,應對稅務管理中的各種挑戰。通過開展科研項目、設立科研基金,激勵研究人員在智慧稅務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為稅務工作注入新的動力。
第二,應用投入是智慧稅務發展的關鍵。技術的研發只有應用于實際工作中,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一是稅務部門應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系統,提高稅務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例如,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建立智能化的稅務管理系統,實現自動化的數據分析和風險預警。二是積極推廣使用數字化電子發票等數字化工具,提高納稅人的便捷程度和滿意度。三是加強人才培養,只有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稅務隊伍,才能更好地應對智慧稅務時代的挑戰。四是加大對稅務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和技術能力。五是鼓勵稅務從業人員參與技術研發和創新實踐,激發創造力和熱情,為智慧稅務的發展貢獻力量。
第三,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合作與協調。稅務管理涉及多個領域,要與財政、科技、信息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推動智慧稅務的發展。建立跨部門的工作機制,共享資源和信息,加強合作項目的推進。通過協同努力,形成推動智慧稅務發展的合力,實現稅務管理的現代化和智能化。
(三)完善法律法規,保障智慧稅務的合法性和規范性
第一,加強立法過程的民主參與。法律法規的制定應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尤其是納稅人、稅務機關和相關專家的建議。通過開展聽證會、座談會等形式,使各方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需求,確保法律法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此外,還可以借鑒國際經驗,學習其他國家在智慧稅務方面的先進做法,以滿足我國的實際需求。
第二,加強法律法規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首先,法律法規應以簡明扼要的方式呈現,避免使用過于復雜的術語和表述,使納稅人和稅務機關更好地理解和操作。其次,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宣傳和解讀,提供詳盡的解釋和指導,使各方清晰了解法律法規的要求和目的,減少誤解和爭議。最后,加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和靈活性。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變化,智慧稅務的需求也在不斷演變,需要及時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和規定,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智慧稅務發展。同時,要注重法律法規的靈活性,允許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和變動,以確保法律法規的適用性和可持續性。
第三,加強法律法規的執行和監督。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確保其得到有效執行和監督。需要建立健全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加強對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檢查和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同時,加強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和懲處,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稅收秩序的穩定和公正。
(四)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納稅人對智慧稅務的認知和接受度
當前,稅收作為國家財政的重要支柱,納稅人的合法納稅義務是不可或缺的。為了提高納稅人對智慧稅務的認知和接受度,需要通過加強宣傳和培訓推動智慧稅務的發展。
第一,宣傳是推動智慧稅務發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通過多種媒體渠道,例如,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向納稅人廣泛宣傳智慧稅務的概念、優勢和應用,以此增加納稅人對智慧稅務的了解,引發他們對智慧稅務的興趣。
第二,培訓是提高納稅人對智慧稅務認知和接受度的重要途徑??梢越M織講座、研討會、培訓班等各類培訓活動,向納稅人普及智慧稅務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內容包括智慧稅務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應用案例等方面,幫助納稅人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智慧稅務。在培訓過程中,注重培養納稅人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讓人們靈活運用智慧稅務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還可借助社交媒體平臺,建立納稅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通過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智慧稅務的信息和案例,鼓勵納稅人分享自己的智慧稅務經驗和心得,以此增加納稅人對智慧稅務的認知,營造一種學習和分享的氛圍,推動智慧稅務的普及和應用。
五、結語
深化“放管服”稅收征管改革是我國稅收征管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實現稅收征管高效、便捷和智能化的關鍵舉措。通過智慧稅務的引入和應用,可以有效提升稅收征管的效率和質量,實現稅收征管的科學化、精細化。因此,應加大對智慧稅務的投入和應用,不斷完善稅收征管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推動“放管服”改革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張榮靜.新經濟下“智慧稅務”治理生態體系構建探究[J].財會通訊,2023(14):160-164.
[2]肖靜華,郭奕,劉雅瓊.能源企業S集團智慧稅務轉型實踐[J].財務與會計,2021(19):31-34.
[3]張伯凝,馬林,吳清,等.國家電網基于“稅企直連+數據賦能”的新型智慧稅務管理體系探索與實踐[J]. 財務與會計,2021(24):29-32.
[4]企業稅務數字化時代來臨大象慧云I-Tax5.0為智慧稅務建設賦能[J].財務與會計,2021(08):125-127.
[5]鄭甫華,鄧永勤,周超.運用“稅務助手”驅動智慧稅務建設的思考[J].稅收經濟研究,2021,26(05):28-32+88.
[6]吳萍.基于“智慧稅務”的稅收優良營商環境構建[J].北方經貿,2021(01):62-66.
[7]劉媛媛.淺析河南省智慧稅務的發展問題及解決對策[J].焦作大學學報,2021,35(02):92-94.
[8]顏琰.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智慧稅務管理的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21(35):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