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午夜,辦公室的燈仍亮著。她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熟練地敲打著鍵盤,時不時切換著各種系統、報表,在第10次的核對無誤后,她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長舒一口氣,終于又完成了一次緊迫的核算任務。
在稅務部門,數據核算工作常常緊急又繁瑣,作為國家稅務總局本溪市稅務局收入核算科副科長的張琪已經習慣了這種節奏,同事們說她對數字“手拿把掐”,總是把數據算得又快又準,但張琪說自己只是熟能生巧。
自1998年進入稅務系統工作以來,張琪幾乎都是在收入核算部門度過的。很多人認為,核算部門就是不斷地“算數”,又苦又累又枯燥,但張琪卻樂在其中,“將一堆繁瑣、復雜、龐大的數字處理成一份份精準、無差錯的結果,就像打了一場又一場勝仗一樣痛快!”
“每一筆賬都要精打細算”
2023年12月31日,是公歷跨年夜,在這個大部分人眼中輕松且開心的日子,國家稅務總局本溪市稅務局收入核算科辦公室的燈還亮著,張琪正在完成全年的最后一項重要工作——年終決算,通俗地講就是核對整個年度的稅費收入賬。張琪歪著頭用肩膀夾著電話,手還噼里啪啦地敲擊著桌面的鍵盤,“你們局的報表已經上傳了吧,有一個數據不對,我倆對著報表重新核對一下。”這是她今天接通的第76通電話,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她耐心細致地為各個基層單位解答著。剛掛斷電話,她便拿出計算器核算著剛剛上傳的40余張表格。年終決算需要她和全市9家征收單位一一核對43個征收項目的具體收入情況,屏幕上的報表已經疊加到很難數清,張琪仍在打開新的報表核對著,密密麻麻的數字布滿整個屏幕。
分針一圈圈地轉著,時針也賣力地走著,不知不覺已經快到新年了。趕在零點前,張琪把確認的數據、表格上傳給了省局,在工作群發了一句“本溪已上傳,請審核”。看到群里回復“本溪數據無誤”后,她長舒了一口氣,今年她再次率先零差錯通過上級審核。
“這是我第24年在單位‘跨年’,自己已經習慣了當跨年守夜人,習慣了和這個熱愛的城市一起迎接新一年的黎明,收好了去年的口,開始編新年的簍,只有這樣才能圓圓滿滿,長長久久。”張琪說。
從事收入核算工作,加班加點是常事,法定假日張琪也幾乎從未正常休息過。每月的最后一天,特別是“五一”“十一”前的月末和年末節點,是收入核算部門最忙碌的時候,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每一個反映出來的數據,其背后的工作量都很龐大。
隨著國家稅費改革的推進,核算的業務要求越來越高。數據堆里的張琪,帶動科內同事堅守著核算人員應有的“精、準”責任,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地對待每個數據,確保核算的每個數據真實、準確、規范。
“核算工作最重要的是認真,其中一個步驟出錯,之后的工作都白做,所以在工作時,‘忘我’是最佳的工作狀態。”張淇總是跟同事分享這個“零差錯”秘訣。
在參加稅務工作的26年時間里,張琪默默耕耘,查憑證、看報表、寫分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但張琪卻不厭其煩,多年如一日地對待本職工作,練就了一流的工作技巧和過硬的業務本領,憑借著這股熱愛,她將自己打磨成稅收收入核算條線的“尖子生”。
張琪喜歡把做過的工作成果進行保留,據她統計,在深耕收入核算工作的24年里,經過她手的報表達25萬余張,核算的數據有百萬筆,撰寫的分析報告近千份。為確保收入核算分析報告的準確性,張琪對每筆數據都會仔細核算,針對報告內容,她更是逐字逐句閱讀、仔細核實細節、反復推敲思量,經過全面深入的審核把關才會將形成的收入核算報告提交領導審議。大到報告中的數據資料,小到文中的標點符號,她都力求“完美”。
“核算工作就是要‘較真’,一組數據只有反復核對5次以上,我才能放心上報。”張琪說。
“總會有更快的計算辦法”
張琪認為,稅收數據無小事,連接著國計民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風向標”,作用大,責任更大,絲毫馬虎不得。
2022年,黨中央、國務院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渡過新冠肺炎疫情難關。各級稅務機關隨之成立退稅減稅辦公室,全力推進退稅減稅工作有序開展。曾在2019年從事過減稅工作的張琪,更是沖鋒在前,主動投身到退稅減稅政策落實這場大考中。
作為綜合協調組的副組長和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稅費專項工作小組聯絡人,張琪不僅要負責上傳下達、統籌協調,還要負責組織會議、擬定方案、起草文件等具體落實工作。
在專項工作中,她創新服務思路,和相關部門針對全市220多戶規上及規下重點企業特點,為每戶配備一名納稅服務網格員、一名稅收政策輔導員并指定一名縣區稅務局黨委委員牽頭對接,讓“服務秘書”給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確保“紅利賬單”能夠順利送到納稅人手中。
在落實大規模留抵退稅工作過程中,為確保每筆“留抵”都能“退回”到位,她積極與財政、銀行等部門溝通,進行信息資源交換和數據共享。為優化辦稅流程,她主動邀請財政、銀行等相關部門人員開展“留抵退稅走流程”體驗活動,征求意見建議,做到精準改“需”。在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政策落實工作中,她在征期按日通報緩稅政策完成情況。她還聯合國庫提升退稅質效,確保24小時內完成退庫,開通綠色通道辦理退稅5000萬元。本溪市退稅占比和選擇享受緩稅的企業戶數占比兩個指標都排在全省前列,讓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本溪市扎實有效落實,讓納稅人繳費人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在日常工作中,為了能夠緊跟時代潮流,她主動了解“智慧”稅務,將傳統的統籌收入核算工作與當前的稅收大數據有效結合,通過對數據的即時比對,開展稅收分析,深挖數據“金山銀礦”,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2023年,她帶領科內干部撰寫并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等單位呈報稅收分析報告10余篇,篇篇都獲得領導表揚性批示。
“數字也是有溫度的”
“張副科長,我需要你們給提供一下這個數據。”張琪時常接到其他部門的求助。
“別慌,需要什么口徑的數據,截至什么時間點,報送的路徑是什么。”張琪總是爽朗地答應下來,哪怕已經下班回家,她也會趕回單位,給其他部門的同事們吃下“定心丸”。
隨著稅收征管改革進程不斷加快,各項攻堅任務交織疊加,面對時時處處都有的“硬骨頭”、新挑戰,張琪在退稅減稅等各項稅收改革“硬仗”中始終沖鋒在前,同事們都稱她為“鐵娘子”。工作時間,她帶領科室人員保質保量完成各項任務;工作之余,她組織科室人員集中交流研討,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做法,相互促進啟發。在工作中,她不僅是嚴格的“鐵娘子”,也是充滿溫情的“大姐姐”。她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積攢的二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傳授給科室的年輕同志們,面對復雜難題,她更是拿出自己的心得“小本”,一步一步演練,手把手親自教學。當察覺年輕同志身上存在的問題,她會毫不留情地一語中的,果斷輸出觀點,她說,“我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從前的自己”,于是她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希望可以幫他們少走彎路。
“張琪副科長是我的‘領路人’,沒有她的幫助,就沒有現在的我。”同部門的年輕同志馬天一說。
“我的媽媽最擅長給我留背影和電話。”面對女兒調皮的“抗議”,張淇總是笑笑。
經過多年磨煉,張琪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不斷提升,她曾屢次在市稅務局舉辦的業務競賽中取得優秀成績。2016年,她在全省國稅系統業務大比武競賽中獲第四名,并進入遼寧省“素質提升115工程專業骨干項目”人才庫。她還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并在2023年3月,被授予遼寧省退稅減稅專項工作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