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石鵬



【摘 要】立足于民族邊境地區的區位特點,文章以財經素養教育為抓手,在區域內創新開展初高中一體化、情境化、項目化的財經教育課程與實踐活動。以真實案例、真實情境開展項目化學習,能引導學生運用跨學科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分析、思考,從而解決實際的財經問題,在體驗中了解財經知識,培養正確的勞動觀、合理的金錢觀、正義的財富觀,助推五育融合,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
【關鍵詞】民族邊境地區;教學研究;財經素養
一、課題的提出
財經素養教育是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舉措。隨著人工智能和5G等高新技術的發展,國家間的競爭及合作維度也在悄然變化。財經素養作為國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并影響人的一生。《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為先,更加注重全面發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終身學習,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發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1]。由此可見,國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全面提升的要求,力圖培育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那么,將財經素養教育和“五育”并舉,進行實踐探索與融合落地,必然是實現國家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可行方式之一。
在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財經素養是一個人綜合素養的重要素養之一,是學生完善人格、成為人才、全面發展的基礎條件,因此要重視實施財經素養教育,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初高中財經素養教育的頂層架構
(一)財經素養教育的“五融三階”體系架構
以構建符合廣西民族地域特色未來發展需要的人才基礎為理論指導,以專業項目式財經素養提升建設為基礎,我們根據學生個體發展的階段性,創新提出了“財經融德、財經融智、財經融體、財經融美、財經融勞”的多元化、復合型“財經+五融”培養體系,也就是“五融三階”體系的架構(見圖1)。這一架構將財經素養的人才培養總目標分解為適應探索期、定位提高期和職業啟航期三階段的遞進發展目標,引導學生分階段實現目標,激發其成長的內生動力。
財經素養“五融三階”體系以服務國家產業不斷升級轉型和廣西民族特色區域經濟發展為出發點,通過對廣西基礎教育財經素養目標定位的提高、育人平臺的重構、育人路徑的重建等方式,創新形成以“財經+五融”為導航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有別于傳統,著眼于未來的新時代人才。
(二)財經素養教育師資隊伍的“五融三階”體系培養
教師是課程資源的有機載體,是課程建設的設計者、推動者。共同組建財經素養教育師資團隊,以學科融合、高校師資導入、社會活動融入、“專項培訓+集體教研”、“激勵評價+考核監督”等主要形式加以培養的“五融三階”體系師資隊伍,其財經素養可以得到綜合性的成長。
1.“財經+學科”融合的校內教師團隊組建
其實,各科課程都蘊含著大量的財經素養教育素材。因此教師應基于學科融合的基本理念,積極梳理學科課程中關于財經素養的內容,解決內容融合的素材選取問題。在實施活動時,教師可打破學科壁壘和界限,統籌語文、數學、英語、道法、生物、地理、歷史等學科的力量,組建基于學科融合理念的校內財經素養教育隊伍。
2.“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融合的師資共建
為了推動財經素養教育在學校常態化、特色化、品質化地開展,學校要積極與高等教育院校合作,邀請財經素養教育方面的高校專業教師團隊進駐校園進行課程指導與集體教研,或是安排具有豐富教育經驗和創新意識的優秀教師隊伍執教。同時,高校輔助舉行高端論壇、開辦專家講座等活動,同樣充分使用了大學校園資源,也能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素養。以上方式都能在夯實學生基礎課程的同時,培育學生豐富的財經素養。
3.“學校+社會”融合的導師團隊共建
項目團隊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邀請金融相關行業的社會專家進校園進行財經素養科普講座活動。如邀請社會專家進行“人民幣中的紅色故事”“我是小小銀行家”“廣西,騰飛”等主題的講座活動,就能通過探究、交流、展示、分享等方式拓寬學生視野,豐富課程內容,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參與社會生活。
4.“專項培訓+集體教研”融合的教師培訓
學校組建以兼職教師為主的財經素養教育教師團隊后,項目組采取“專項培訓+集體教研”的培訓模式,就財經素養標準校本化、課程設置、案例選擇、項目設計、課程評價等內容開展專項講座和集體教研,保障相關教育內容的科學性與實施過程的規范性,引領本校教師團隊專業發展。
5.“三級素質鏈”融合的評價激勵模式
項目團隊應遵循“人才發展以用為本”的理念,強化“財經+五融”培養體系的實踐本位,突出多元協同的培養過程,構建“三級素質鏈”的教師評價激勵模式。
教師評價激勵模式的第一素質鏈——德鏈能力評價,著眼于教師對財經素養教育的認知與教學理念、態度等;第二素質鏈——智鏈能力評價,著眼于教師財經常規知識的自學與集體教研的參與,教師個體對案例的分析能力等;第三素質鏈——育鏈能力,著眼于教師財經素養課程教學能力,包括課程研發、課堂教學、活動組織、檔案整理等。
(三)財經素養教育課程的校本化架構
1.凸顯初高中一體化設計
遵循“喚醒生命,守望成長”的核心育人理念,項目團隊要將學生的財經素養培養作為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部分,打破傳統育人格局,建立一個開放的、能容納多教育主體的聯合育人體系,嘗試從基礎課程、拓展課程、探究課程三個維度開展初高中一體化培養模式的探索,高站位、廣視角、多層次、寬領域地進行系統化實踐。
2.凸顯區域特色的案例化設計
項目團隊將課程設計聚焦于廣西這一邊境民族地區的區位特色,在案例的選擇和項目的具體設計上都要有相當的比例保證區域特色得到凸顯,引導學生立足家鄉經濟現狀和資源優勢,學會在觀察與理解當地社會經濟生活現象的前提下,學習財富創造和國家繁榮的基本規律,樹立正確的財富與人生幸福觀。
3.凸顯拓展延伸的主輔聯動設計
項目團隊借鑒建構主義理論,注重在課程的聯動遷移中引導學生螺旋式認知財經知識,并學會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奠定其財經素養基礎。因此,在課程設計上,團隊將課程分為班級常規課程、社團特色課程兩個主線課程,此外還有校內與校外財經素養綜合實踐活動兩個輔線課程,實現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必修選修的多維度聯動,讓課程內容的延展性、資源的豐富性、活動的多樣性更加突出。這套兩條主線與兩條輔線的主輔聯動設計見表1。
三、中學財經素養教育課程的“三化”設計與實施
2018年,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發布了《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在多個階段、多個維度對學生的財經素養教育提出要求[3]。本項目團隊基于此體系,依據邊境民族地區情況及學校情況,積極開展財經素養教育課程序列化、情境化、項目化的“三化”設計與實施。
(一)財經素養教育課程的主題序列化架構
財經素養教育具有鮮明的綜合性、實踐性。在課程體系架構中,項目組聚焦任務群學習,實施大主題設計,強調初高中課程的一體化,確保同一學段課程的教學梯度,形成序列化的課程架構。比如,表2是班級常規課程的初高中一體化主題系列設計,表3是對班級常規課程的升級——社團特色課程,這樣學生就能在初高中階段得到主題各異,但完整且呈梯度提升的財經素養教育。
1.同一主題的拓展進階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項目組從社會與生活情景中精選一批財經方面的開放性主題,再將主題內容進行分解,分別納入班級常規課程、社團特色課程和課外綜合實踐活動中,形成同一主題的縱向序列,引領學生認知、理解、應用,從而形成財經素養。
比如“廣西特色旅游經濟”這一模塊初高中皆有。初中階段的課程設計側重于對廣西特色旅游資源進行調查與分類整理,分析旅游案例和熱點事件,成果的展示方式是擬定一份市域范圍的旅游線路。而高中階段的課程側重于對旅游經濟的基本數據和市場情況進行分析,并就區域范圍的旅游規劃提出建議;還要了解旅游方案設計的基本要素,并擬定一份全區范圍的旅游線路。社團選修課側重于對班級常規課程中得出的設計方案進行分析點評、編輯整理、宣傳展示。因此在同一主題下,社團特色課程會對學生設計的旅游線路進行集中評價展示。
這一序列化設計彰顯了認知、技能、態度三維目標,也凸顯了問題、資源、應用、評價、展示等系列課程要素,充分體現了初高中財經素養教育的系統性和層級性。
2.不同主題的補充進階
同樣,所有不同主題的課程模塊之間也能形成呼應性的內在邏輯進階。比如,初中的“家庭財務規劃與收支”模塊與高中的“盲盒經濟與理性消費”模塊以及初中社團特色課程的“價格猜猜猜”主題實踐模塊之間,就形成了家庭—社會—市場的邏輯序列。
“家庭財務規劃與收支”模塊通過展示一個家庭一周之內的財務規劃與收支記錄,培養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和理性消費意識。“盲盒經濟與理性消費”模塊通過對社會熱點經濟現象進行案例分析和理性判斷,強化學生理性消費意識,使其思考范圍能由家庭延伸到社會。
“價格猜猜猜”主題實踐模塊圍繞價格設計互動游戲,讓學生探尋價格的影響因素和市場規律,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理性消費意識和市場意識。
同時,“盲盒經濟”主題實踐模塊下多元的“設計廣西盲盒”“推銷廣西土特產品”“我為廣西直播帶貨”的活動項目設計,也是對該主題下廣西鄉村振興和特色經貿探究的有序延伸。
(二)財經素養教育課程的活動情境化設計
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創設與生活關聯的、以任務為導向的真實情境是財經素養教育主題活動設計與實施的現實要求。其目的是實現以問題為導向、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效果,順利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甚至是轉化為價值與素養。
(三)財經素養教育課程的項目化實施
財經素養教育課程的情境化設計,為課程的項目化實施提供了諸多便利。項目團隊根據《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結合區域特色,設計了八大主題項目:貨幣探秘、家庭財務、特色貿易、鄉村振興、區域旅游、消費理財、創業體驗、項目路演。所有課程的教學設計與組織實施均按照這八個主題項目來架構,以“項目情境設計—項目任務驅動—項目方案設計—項目評估展示”四個步驟,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形成核心能力。下面以三個案例為例,展示項目如何實踐。
案例一:校園“創業匯”
校內將舉辦“創業匯”的大型活動,活動時間近一個月,每個班級要設計自己的創業方案并加以實施。
該創業項目實踐課以班級為單位全員參與,最終目的是按照班級的創業設計方案開展創業實踐,項目成果為各班創業實踐表現和獲利情況。如圖2的“創業匯”項目實施圖所示,該次實踐活動圍繞學生項目有三個板塊。在課堂導入板塊,教師會在創業指導課上傳授市場調查、市場營銷、創業方案設計等基礎知識,也包括消費者權益、納稅與市場監管等市場知識。
創業案例分析課程分散于三個板塊中,包括班級層面的總體反思和社會層面的實際案例,目的在于強化學生對市場行為與現象的觀察、分析、總結能力。這一任務情境,形成了“創業前指導—創業實踐—創業案例分析”的序列化進階課程。
案例二:“虛擬人生——操盤手”
為學生假設一個出身環境,并給予一定的資產,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操持自己家庭的收入開支,嘗試在盈虧對抗比賽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虛擬人生——操盤手”游戲引導學生在虛擬的一生中選擇自己的投資和就業之路,系統性地了解普通家庭普遍面臨的真實經濟情境。通過盈虧對抗比賽,學生在賽后總結和分析模擬人生中體驗的投資、做出的策略有何得失與感想。
該主題涉及社會的各個層面,如房產的購入、家庭經濟收支平衡、財富增值等。模擬體驗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家庭收入和支出的構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理財意識與社會適應能力。
案例三:咖啡賽道上的“狂飆”
展示“醬香拿鐵”的相關新聞,談談為什么這款咖啡會如此火爆。咖啡的火爆會影響傳統茶葉的銷售嗎?如果讓你設計爆款,你會如何做?
這一創業項目實踐課以時事熱點為引,讓學生用企業家的思維分析商業案例。如學校周邊開飲品店怎樣才能盈利?茶館怎樣才能與咖啡廳一爭高下?你認為現代社會創業成功的基本元素是什么?當學生對這些議題進行討論,自然就會以廣西人的角度,選擇適合本地經濟情況的特色產品進行商業設計和項目規劃。
以上三個案例在設計上都蘊含了真實情境的沖突,學生通過任務群賦予的“大主題”,在教師系統思維和協同思維的指引下,建構知識為基、能力為重、價值引領、素養導向的教學邏輯,不僅能習得財經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助他們適應未來經濟的發展形勢。
四、中學財經素養教育的“三協同”保障機制
國內外經濟環境日趨復雜。為保障學生素養與社會金融發展需求同步,學校應打通校園內外的信息渠道,社會應提升政府、社區、高校、金融界等對財經素養教育的參與度。對此,項目團隊創造了學校財經素養教育的“三協同”保障機制(見圖3)。
1.課內課程與課外實踐的三維協同
學校的財經素養教育以校內為主,重視班級常規課程、社團特色課程和校內財經素養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強化三者之間內容、課時、評價的三維協同。學校將所有課程以教學計劃、進課表的形式設置課程,確保每周安排0.5節全員必修的班級常規財經課和1節社團特色財經課,每學期安排1—2期財經主題實踐活動。所有課程的過程表現和課程成果都納入評價內容,引導師生全流程依照規范實施并參與。
2.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的三維協同
把教室從校內搬到校外,積極利用與學校合作機構的資源,與各大金融機構、錢幣博物館、新興企業等合作開發初高中一體化財經素養課程,盤活校內外課程資源,為學生打開新視野,開辟成長新路徑。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場館和企業中進行體驗,實現校內外資源協同、項目協同、評價協同,保障學生在新情境中進行學習遷移。
3.基教學校與高等院校的三維協同
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與高校聯動合作、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廣西財經學院的學科研究與資源優勢,形成支撐學校人才特色培養的課程群;組織高校教師進校園進行教學培訓,提供教材書系,提升學校財經素養和理財入門等課程的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對財經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實現師資協同、課程協同、教研協同。
基于國家導向、時代要求和學校傳統,本項目提出的培養以“五融三化三協同”為核心特質的財經素養教育模式在近十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但形成了具有鮮明“三化”特色的財經素養課程體系,還組建了一支素養較高的校內外兼職教師隊伍。學生整體財經素養明顯提升,財經課程和主題實踐活動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尤其是基于廣西民族邊境地區區域特色的課程設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彰顯了學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凸顯了學校師生的家國情懷和改革魄力,為區域內財經素養的創新教育提供了重要參考和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4-03-07].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2]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OL].光明日報,2018-09-11[2024-03-07].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8-09/11/nw.D110000gmrb_20180911_1-01.htm.
[3]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 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J]. 2018(1):9-35.
(責任編輯:朱曉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