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在銀河洪荒的璀璨中,地球以其獨有的藍色光芒綻放著生命之美,眾生百態(tài),文化萬象,在這顆星球的每個角落里孕育了不一樣的聲音與色彩。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深邃的哲理穿梭千年,告訴我們包容與辯證的智慧。而當代領航者習近平的話語中,“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則映照出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緊密相連的命運共同體。是的,多元時代,我們需要深思的是如何建立和諧相處、共融發(fā)展的新型關系。
時光流轉,世界多變,唯有真誠與善意得以久存。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心靈的觸碰勝過語言的繁復;在國與國的往來之上,平等的尊重比利益的糾纏更能促進長遠的和平。如今“一帶一路”的和諧歌聲飛揚于中非,隨后,擁有尼羅河文明的埃及與連接兩河文明的土耳其也走上共建共享共贏的合作之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讓心靈的窗戶敞開,讓思想的碰撞激蕩智慧之光。
是的,文化的多樣性如同自然界中生態(tài)的多樣性,是世界的瑰寶。偏見和盲目的民族會阻隔與外界的溝通,而應像孔子所言的那樣,“周而不比”,用一顆平等包容的心去接納不同的文化,認識到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到之處,每一種價值體系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這樣我們的文明才能獲得更加充分的發(fā)展,我們的世界才能更加豐富多彩。
和平發(fā)展是時代的主題,也是全世界的共識。奧運會上各國國旗飄揚,亞運會上各種膚色會聚只為競技,博覽會上不同的手緊緊相握共謀發(fā)展……和諧共處的道路不是一條單行道,而是一座雙向通行的橋梁。我們要像習主席提倡的那樣,讓各個國家和民族緊緊抱在一起,像石榴籽那樣團結。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掃除戰(zhàn)爭的陰霾,淡化利益的沖突,增進相互的理解與信任,加強文化、經濟的交流合作,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邁向未來的道路上,我們扮演著各種角色,或作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橋梁,或作為不同文化的傳遞者。無論我們在這寬廣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都應該牢記內心的崇高使命,用我們的雙手、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愛心,建設一個和諧共融的多元世界。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萬眾一心,則無堅不摧。
在這個充滿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的時代,唯有堅守內心的善良與真誠,才能讓世界更加美好。讓我們擁抱多元,擁抱變化,擁抱未來,共同譜寫人類發(fā)展的嶄新篇章。
亮點借鑒
這篇文章從“多元時代,我們需要深思的是如何建立和諧相處、共融發(fā)展的新型關系”的角度立意,從“世界多變,唯有真誠與善意得以久存”談到文化的多樣性、和平發(fā)展,詳盡地論證了“和諧共融,構筑多元世界的橋梁”,深入淺出,從“世界多變,唯有真誠與善意得以久存”談到文化的多樣性、和平發(fā)展,內容豐富多彩。本文高屋建瓴,既有對比論證,也有舉例論證,說理透徹、邏輯清晰、文筆優(yōu)美、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