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按:手球運動是一項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參與的集體性球類運動項目,作為《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內容”中“專項運動技能”球類內容之一,對于培養中小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具有積極意義。從本期開始,本刊將與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手球分會共同推出手球運動訓練的系列文章,內容涵蓋手球運動發展概述、技戰術訓練、專項體能訓練、運動員選材、競賽組織等,以期為廣大中小學豐富教學內容體系、科學開展訓練提供指導。
手球運動運用快速移動、傳球、運球、射門等技術展開進攻,以球攻入對方球門得分為目的[1]。這項運動在我國的普及程度一般;但在歐洲卻讓千萬人為之瘋狂。手球運動是一項集智力、體力、藝術于一身的運動。一方面除個人技術之外,全體協作配合能力也是此項目的獨特魅力所在。由于這項運動的速度快、連續性強,所以若要打得精彩有力,除了要具備充足的體力及較為熟練的個人技術之外,合作亦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手球運動是一項“全民運動”,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士參與,包括中小學生和大學生。一方面由于手球用球體積較小,易上手、易控制,因此,可以輕松發揮出球之勁力;另一方面是對場地面積的要求較小,規則簡單,危險性不大,運動量適宜,全身的各個部位都會被調動起來,有助于身體機能的全面發展。
一、手球運動的起源
現代手球起源于19世紀末。1897年在丹麥進行過比賽。室外手球(11人制)誕生的真正動力來源于丹麥、德國和瑞典[2]。國際奧委會認為真正創造手球的應該是1917年10月27日擬定第一部室外手球規則的海瑟爾(Max Heiser),在這一天,“手球(Handball)”正式作為這項運動的名稱[1]。
后來被稱為“手球之父”的柏林體育教師施蘭茨(Karl Schelenz)于1920年初進行了室外手球測試賽,并改進了手球規則。施蘭茨還對手球進行了創造性的打法設計,使手球獲得其他競技項目無法做到的出眾表現,從而使得這項運動名列前茅,迅速成為除冰球之外發展速度最快的運動。施蘭茨的創新對手球運動的長遠發展,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二、手球運動的發展
1.世界手球運動的發展
1898年,丹麥的一名中學體育教師奧爾德魯普·謝爾蓋·涅爾遜發明了一種近似手球的游戲。這種游戲場地的兩端各有一個球門,人數沒有具體的規定,參與者都是用手進行傳球和射門。1906年第一本手球規則在奧爾特羅泊體育學校出版。歷史證明,丹麥是世界上最早熱衷于手球運動的國家之一[1]。
德國的手球創始者們在宣傳、倡導、普及、推廣這一運動時,選用了較小的球,規定了傳球和射門前可以跑三步,攻守雙方可以有合理的身體接觸,這使得比賽變得較為激烈[1]。
192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九屆奧運會期間,成立了國際業余手球聯合會。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上,室外11人制手球首次被列為正式競賽項目,德國奪得了冠軍[2]。1965年,在馬德里(西班牙)召開的國際奧委會上決定將男子7人制手球比賽(取代11人制手球比賽)在1972年慕尼黑舉行的第二十屆奧運會列為正式競賽項目。
世界女子手球運動的開展,比男子晚30年左右。1957年在南斯拉夫舉行了第一屆世界女子7人制手球錦標賽。1976年在蒙特利爾(加拿大)舉行的第二十一屆奧運會上,女子7人制手球第一次被列入正式競賽項目[2]。至此,手球運動逐漸在全世界發展壯大起來。
2.中國手球運動的發展
中國是開展現代手球運動較晚的國家之一,1933年由德國留學生吳征將德國開展極為普及的手球運動帶到中國。1936年前后,任教于中央大學的吳征教授翻譯了一本德國的手球規則,并先后在上海東亞華專、南京中央大學體育系、南京國術體專等一些體育專科學校作為理論課教學的介紹性項目。當時中國還沒有舉辦過手球比賽[1]。
1959年第一屆全國運動會上,11人制手球比賽被列為正式競賽項目,共有14支男子球隊和19支女子球隊參加了本屆全運會的手球比賽。這次比賽在國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也彰顯了我國手球運動員巧、快、靈的技戰術特點,展示出手球運動在中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極大地增強了中國手球教練員和運動員的信心。此后,手球運動迅速在全國各地和部隊中蓬勃開展起來,技戰術水平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根據世界手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從1963年開始,中國開始開展7人制手球訓練。在1975年舉行的第三屆全運會上,7人制手球比賽被列為正式競賽項目。1978年全國手球比賽有35支男、女手球隊參加,其規模及人數都是空前的。此后,每年都舉行全國手球比賽[2]。
1979年9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手球協會在保定成立。1980年8月,國際手球聯合會接納中國為正式會員國[2]。從此,中國手球運動步入了世界手壇的大家庭。
在1982年第九屆亞運會手球比賽中,中國男子手球隊以全勝的戰績奪得了冠軍;1984年中國女子手球隊獲第23屆奧運會銅牌;2010年廣州亞運會中,中國女子手球隊首次獲得亞運會冠軍。在2023年結束的杭州亞運會中,中國女子手球隊勇奪銅牌,男子手球隊更是創造了29年來參加亞運會的最好成績——第五名。
3.我國校園手球運動的發展
隨著中國手球運動的不斷發展,青少年手球運動在我國也積極開展。1970年,安徽省在部分中學開展手球活動。到了2000年之后,安徽省明光市開始著力發展小學生手球運動,隨著校園手球運動不斷發展壯大,主管部門組織所有開展小學生手球運動的學校組成聯盟,每年都會定期舉辦賽事、手球教師培訓班、裁判員培訓班以及外出交流訪問等活動。
1984年,上海市開始在小學推廣手球運動,并于1986年正式舉辦上海市小學生手球比賽。2002年,手球運動進入安徽小學校園。2001年,上海市寶山區開始在幼兒園試點推廣手球項目,此后在寶山區十幾所幼兒園相繼開展手球活動。
目前,青少年手球運動在上海、安徽、山東、江蘇等省市蓬勃發展起來,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中小學校園手球活動、俱樂部活動十分活躍。從2000年開始,中小學手球運動的隊伍和人數逐年增加,發展至今,每年有將近2000人參加全國中小學生手球錦標賽。此外,各個省市也大力開展校園手球運動與比賽,其中以安徽省的規模最為龐大。自2019年至今(其中2021年未舉辦),每年參加安徽省中小學生手球比賽的人數均不低于1000人。青少年手球隊伍的不斷壯大,為青少年手球運動的普及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手球運動的特點
1.對抗激烈
對抗激烈是手球運動主要的特點之一[3]。強烈的對抗、頻繁的身體接觸、持續不斷的進攻以及激烈對抗中的全力射門使得手球比賽具有較高的觀賞性,給中小學生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2.速度快
快速是手球項目的顯著特點,其“快速”不僅表現在場上運動員奔跑速度快,而且還表現在攻防轉換、搶發球、快攻反擊等各個方面[3],這使得手球比賽變得更加精彩。手球屬于同場對抗類項目,快速、流暢成了這個運動項目最顯著的特征。
3.動作精彩
手球運動是力與美結合的項目。手球運動的基本動作包括傳球、突破、射門。傳球動作包括肩上傳球、體側傳球、低手傳球、背后傳球、胯下傳球等;突破動作包括同側突破和異側突破以及假動作突破;射門技術包括跳起射門、支撐射門、跑動射門、倒地射門、魚躍射門、同側腳起跳射門[4],另外在世界手球的影響下還出現了空中快板射門和空中360°旋轉射門。隊員之間出神入化的戰術配合,靈活多變的隱蔽傳球[4],守門員精彩的撲救球以及旋風般的快攻反擊等,都會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享受。
4.易于開展
開展手球運動的器材比起足球、籃球都要簡單[5]。只需要幾樣器材:一個手球,一個高2m、寬3m的球門,一片平整的場地(水泥、木板、硬土地)就可以開始打手球了,甚至在現有的籃球場上也可以開展。由于手球沒有嚴格的走步限制,可走的步子多,單手投擲與日常動作習慣相近,射門更是趣味性、挑戰性強的技術,更易于為中小學生們所接受。
四、手球運動的價值
1.培養青少年團隊協作的精神與堅忍的意志品質
手球運動上手容易,簡單易學,控制力強,中小學生可以自主掌控球的運動軌跡和運動方向。手球對運動場地的要求較低,規則相對簡單,它是一項綜合性集體對抗運動,需要練習者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5]。因此,手球運動對培養青少年的團隊協作精神,堅韌的意志品質,頑強拼搏的作風都有著極高的價值。
2.促進青少年身體協調與身心全面發展
手球運動作為學校體育活動的一部分,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體的快速增長,同時也可以釋放學生緊張繁重的學業壓力,活躍大腦,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全面發展。尤其對促進青少年身體的協調與全面發展有著突出的效果。
3.增進青少年交流與人際社會交往能力
手球游戲以其特有的活動形式吸引著學生,能使學生在手球游戲中充分表現個人的品質和活動能力,運用手球游戲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既能廣泛獲取運動知識,又能體驗運動樂趣。針對手球游戲的群體性特點,加強學生同伴和群體之間的協作配合,以增強他們對人際和社會交往的適應能力。
4.提高青少年內臟器官的功能
手球運動的技術動作是由各種各樣的跑、跳、擲等基本技能組成。通過手球的練習和比賽,能促進青少年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全面身體素質的發展,提高內臟器官的功能。
參考文獻:
[1]聶勁松.手球運動[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
[2]孫民治,丁愛寶.球類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周燃.女子手球項目關鍵場次比賽雙方攻防技術指標差異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4):129-132.
[4]周燃.女子手球運動核心制勝技術指標的統計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7(5):505-510.
[5]劉丹.球類運動訓練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手球分會簡介: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手球分會成立于1995年,是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的分支機構之一,在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的領導下及授權的范圍內開展各項工作。手球分會主要開展活動包括“一班”(教練員與裁判員培訓班);“二會”(年會、科報會);“三賽”(中國大學生手球錦標賽、沙灘手球錦標賽、五人制手球錦標賽),其中中國大學生手球錦標賽已舉辦35屆,是中國高校最悠久的體育賽事之一,并組隊參加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世界大學生手球錦標賽等國際比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