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能發展既是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保障,也是運動技能發展的基礎。那么,體育課中10分鐘左右的體能練習應如何設計和實施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進行解析。
一、體能練習內容的整體構建
運動技能項目的結構化教學目的在于讓零碎的、單一的運動技能結構化、整體化,對于體能教學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
1.以學生身體素質發展敏感期為依據設計練習側重點
身體素質發展敏感期是指特定行為和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每項身體素質都有自己發展的敏感期,這段時期所對應的身體素質能力發展相對迅速。在身體敏感期提高身體素質,會給今后的運動技能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據研究,速度素質的最佳敏感期為7~13歲;柔韌素質敏感期為5~10歲;靈敏素質的敏感期為12~14歲;力量素質敏感期為l5~17歲;耐力素質的敏感期男女生有一些差異,其中女生的耐力素質敏感期為14~15歲、男生的耐力素質敏感期處于16~17歲。[1]只有充分了解青少年兒童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才能更好地把握節點,發揮體能練習的最大作用(表1)。
2.以學生身體素質的薄弱點為依據設計練習重點
隨著中考體育和一些學校體育特色項目的開展,有些學校在開展體能練習時主要考慮到體能中考的項目和學校特色體育項目等,而不是關注學生缺什么。如,從近年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數據看,學生的上肢力量普遍較為薄弱,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體能上的薄弱點設計體能練習內容,讓學生學有所獲(表2)。
3.以學生身體素質均衡發展為依據設計練習目標
身體素質一般是指人體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這些機能的發展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運動能力都較為重要。但各科素質的發展彼此有關聯性的,因此,在體能練習中,應注重多種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某一身體素質內部的均衡發展。如,在力量練習中,除了進行上下肢肌肉力量的練習之外,還應該注重核心力量的練習,以增強身體的穩定性和平衡能力;在速度練習中,除了進行短跑和沖刺等練習,還應該注重耐力練習,以提高學生的持久力和恢復能力;在耐力練習中,除了進行有氧運動和長跑等練習,還應該注重無氧耐力的練習,以增強學生的抗疲勞能力和運動能力;在柔韌性練習中,除了進行拉伸練習,還應該注重關節活動幅度的練習,以增強身體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在靈敏性練習中,除了進行變向跑、躲閃練習等練習,還應該注重反應速度和身體協調性的練習,以增強學生的運動協調性和反應能力。
二、體能內容的設計與練習策略
在體能練習內容整體構建的基礎上,每節課具體內容的設計也要體現體能練習的整合性、多樣性、趣味性和補償性。
1.課時體能練習內容的整合性
在整體構建體能內容的基礎上,體育教師應根據要發展的體能目標,融合專項運動技能的內容,整合設計指向清晰的體能練習內容。如,不同運動項目對力量練習的要求和具體練習方法都會有所不同(表3)。
2.課時體能練習內容的多樣性
在課時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通過不斷變化體能練習的方式,如改變運動環境、調整強度、改變節奏、改變人數等增加學生的新鮮感,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另一個方面也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需求和能力水平,為他們設計個性化的體能練習計劃,確保每名學生都能以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體能練習,提高體能水平(表4)。
3.課時體能練習內容的趣味性
大多數體能練習比較枯燥,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較低,因此,教師要在提升練習內容的趣味性上下功夫。一是將游戲元素引入體能練習中,如設置接力賽、障礙賽、團隊游戲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動力;二是在體能練習中引入創新動作,如模仿對方的動作、進行簡單的組合等,讓學生更加投入和享受鍛煉的過程;三是在體能練習中配合節奏明快、動感強的音樂,讓學生跟隨音樂進行體能練習,讓學生更加興奮和投入;四是通過模擬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完成體能練習(表5),增加體能練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五是在體能練習中設置挑戰和獎勵機制,如設立目標、獎勵積分等,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能練習,并增加他們的成就感。
4.課時體能練習內容的補償性
為了促進學生順利掌握技術動作,應實施以補充、完善、發展為目的的健康體能和運動體能。以籃球課為例,首先,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籃球課的教學目標,確定需要補償的體能方向。如,發現學生在運球、投籃等技能上表現不佳,與他們的手指、手腕力量不足,身體協調性不夠有一定關系。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設計相應的補償性體能練習,如通過手指按壓、手腕轉動提高手指、手腕力量,通過單腳站立、平衡球練習等提升協調能力。這些練習可以在課前或課后進行,也可以穿插在技能練習中。
在籃球課的技能練習中,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融入補償性體能練習。如,在教授運球技術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不僅要用手指控制球的彈跳力度,還要注重身體的協調配合,如膝蓋的彎曲、腰部的轉動等。讓學生在練習運球技術的同時,也能進行相關的體能練習。在補償性體能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監督和評估。通過觀察學生的表現、進行體能水平測試等方式了解學生在體能方面的進步情況,并及時調整學練計劃和方法。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和反思,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體能狀況和進步情況。
參考文獻:
[1]王宏建.青少年身體素質發展敏感期的綜述研究.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