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文秀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需的生產要素,它能為企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企業員工在管理固定資產時,需從成本角度出發,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從而實現內部轉型升級。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固定資產管理方式正在不斷發展,以成本為導向的固定資產管理能夠根據企業需求進行創新,這是我國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發展方向。
成本視角下開展固定資產管理的價值
有利于強化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在成本導向下,企業開展固定資產管理能夠實現固定資產采購、驗收、管理的一體化發展,并明確內部各管理部門的職責,有效避免了管理混亂的問題,同時也有助于各部門之間互相監督,從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有利于貫徹落實固定資產盤點制度。當前,部分企業在進行資產管理過程中,對固定資產的重視程度不足,這導致企業難以全面且及時地完成固定資產清查工作。這樣一來,就容易使企業內部固定資產信息精準度不足。另外,由于固定資產的分布較為分散,資產的使用者和管理部門之間往往溝通并不及時,即使是固定資產出現問題,也不能被及時發現,嚴重影響固定資產的盤活效果。企業財務部門開展固定資產管理,會定期抽查和盤點固定資產,并制定相應的固定資產盤點記錄表,這有助于企業今后制定相應的固定資產盤活方案,以及為成本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有利于優化固定資產報廢管理流程。固定資產報廢處理是成本視角下固定資產管理的最終步驟。部分企業認為,需要進行報廢處理的固定資產的價值較小,因此對于這類固定資產不夠重視。但在成本視角下,充分考慮報廢處理固定資產價值積少成多的問題,能有效避免企業資產流失,推動企業成本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成本視角下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現狀
固定資產損失方面。企業在生產經營和資產管理過程中,內部人員或資產變動,可能導致固定資產登記被遺漏,從而使固定資產記錄與實際固定資產數量存在出入。部分企業內部人員甚至可能因固定資產記錄缺失,私自侵占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使用方面。部分企業員工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對相關注意事項了解不足,導致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這將使企業產生一定的經濟損失。
信息化管理方面。目前,許多企業在開展固定資產管理時,已逐步開始使用信息管理技術。但部分企業卻對信息管理技術重視不足,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效率較低。
內部組織結構方面。現階段,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內部組織結構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難以順利進行。從成本視角來看,企業在進行內部成本控制時,由于組織結構不合理,導致職責劃分不清,進而就會出現較多的管理漏洞。固定資產管理需要在計算固定資產經濟效益的同時,計算出固定資產的成本投入和后期成本支出,但是固定資產可能面臨多部門共用的情況,因此每個使用部門都應承擔固定資產管理責任。然而,內部組織結構問題可能導致固定資產使用出現問題時,各部門互相推諉責任,從而導致固定資產損耗,甚至報廢。
成本視角下開展固定資產管理的策略
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實現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為強化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需要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從固定資產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入手,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在制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過程中,需要確保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明確制度作為依據,以此提升管理水平。
同時,鑒于固定資產種類繁多,管理點位分散,則有必要實行固定資產管理崗位責任制,根據固定資產種類等因素劃分管理類別,實現財務與實物分管,強化內部成本管控。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應根據固定資產各分管部門的賬務信息,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管理,并完成固定資產的核算,隨后生成相應的固定資產記錄信息。此舉將為后期固定資產保全、閑置資產盤活、固定資產估值等提供數據支持。此外,需要明確固定資產采購、維修、報廢、退出等管理流程,以最大限度實現固定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固定資產的精細化管理。
強化內部控制,完成固定資產的合理利用。固定資產管理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如果存在不足,就會對企業長遠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因此,企業需要強化內部控制,使各管理崗位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確保固定資產合理運用。針對大多數的公用固定資產,則可以依據不同部門的使用頻次,制定科學化的固定資產攤銷制度,以確保能夠嚴格劃分固定資產管理后期費用,從而提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效率。

重視閑置固定資產盤活管理,加強固定資產的動態管理。為實現資產輕量化發展,企業需要結合內外環境變化、經營目標、經營情況等,推動固定資產運營管理的創新,重視閑置固定資產盤活,以實現存量資產的動態配置,強化增量資產控制,以最小成本投入換取最大投資回報。除此之外,企業還要考慮固定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確定固定資產動態管理制度,對固定資產增減變動進行監控,確保固定資產增減和財務管理之間實現實時關聯。同時,還要定期開展固定資產盤活和清查工作,完成財務管理信息的更新。在固定資產報廢后,需要對固定資產進行評估作價、公開處理,保證固定資產殘值能夠被完全回收,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優化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實現資源共享。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開展固定資產管理,需要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平臺,借此實現資源共享。企業可以將固定資產的成本核算和管理信息進行信息化處理,將固定資產名稱、型號參數、使用壽命等實物信息輸入相應的管理系統之中,并生成固定資產信息二維碼,在后續固定資產使用及盤活過程中,管理人員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及時掌握企業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率。企業還可以在現有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中,添加固定資產預算處理功能,使其能對固定資產的使用信息進行系統化分析。期間,企業還應當在系統中根據不同固定資產的使用特點設置相應的風險線,一旦固定資產使用到達風險值,將會觸發警報,便于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及時發現異常信息,實現固定資產動態管理數據更新,為后期固定資產折舊減值計算提供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