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4月22日上午,2024年北京市朝陽區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召開,發布了高校科研院所項目、國際化創新平臺、央國企共建園區等13項科技創新重大項目重大平臺共建園區和創新成果。
朝陽是科技創新的沃土,未來產業的前沿,應用場景的示范。目前,朝陽區聚集了北京1/5以上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3000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800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國首個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也落戶于此,形成了以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安全為核心,以互聯網3.0、數字醫療、數據要素、光子量子等未來產業為重點的“3+X”特色產業集群。未來,朝陽區將釋放17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積極推動科技邊界不斷拓展,大力促成校企、企企合作,不斷碰撞出“1+1>2”的聚合效應,持續構建場景、技術、創新協同共生的產業生態體系,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消費商務、城市管理、教育醫療等領域開花結果,加快創新發展、加速創業興業,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活力中心。
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正式發布
在大會重大項目主題發布環節,朝陽區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正式發布。該中心由朝陽區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共建,是北京市第一家以顛覆性技術創新為主的重大創新平臺。平臺負責導入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戰略資源和擁有的全球創新資源,承載以生物與信息技術融合為重點領域的國家顛覆性技術運營功能,積極培育和引入全國顛覆性項目,建設生物與信息技術融合領域技術及產業培育基地,推動項目成果的轉化和落地,為朝陽區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豐富的高端項目源頭供給。
高校科研院所項目在會上同樣廣受關注。朝陽區政府與北京工業大學合作共建山河灣谷創新區,以北工大平樂園校區為核心,輻射朝陽南部、九龍山、十里河(西直河)、百子灣、歡樂谷周邊地區,打造朝陽南部科技創新區域支點,推動建設創新技術概念驗證平臺、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基地,首批已遴選出30余項優質科技成果入駐孵化。朝陽區政府與北京理工大學合作共建國家大學科技園(朝陽分園),打造“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孵化、金融賦能、人才培養”多位一體綜合性基地,合作培育科技發展新動能,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同時,北京中學科技分校、北京科學高中正式啟動建設,朝陽區分別與北京化工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服裝學院、中華女子學院、北京十一學校聯合辦學,推動高校科研創新成果順利轉入產業化發展。
大會發布了北京國藥生物健康產業園、國煙生命科技創新園、中能建王四營創新基地、朝陽數據產業基地等共建園區項目,朝陽區將與中國生物、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中國能建北京總部、北辰集團等央國企深度合作,發揮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的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能力,聚焦朝陽區生物醫藥、新能源、數據要素等主導產業,共同推動存量空間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特色產業園區,加快打造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未來產業重大創新成果亮相
作為朝陽區未來產業發展杰出代表,在大會上,阿里云正式發布OpenTrek行業大模型平臺V1.0,旨在為政務、醫療、金融、工業、電力等行業打造專屬行業大模型,集成大模型預訓練、微調、推理、評測和智能體生成等多項能力,為各行業客戶提供“即插即用”的智能體方案,支持100+行業智能體應用。作為兼具數字安全和人工智能雙重能力的企業,360發布國內首個基于類腦框架實現AI實戰應用的安全行業大模型——360協同專家安全大模型系統。系統采用類腦分區架構,以協同專家(COE)為核心,充分發揮大模型推理、規劃、研判能力,通過連接、配置、驅動、協同各類安全系統或產品,聚焦解決傳統方法無法解決的小場景難題,協助客戶提升安全能力、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技術門檻,整體提高企業安全防護水平。玻色量子在會上正式發布天工量子大腦550W,并在展區實物展出。該計算機基于自研的“空間光路+光纖光路”的異構光路體系架構,采用相干光脈沖相位編碼來制備量子比特,成功實現550個專用光量子比特的穩定制備和操控,實現光電混合計算,已具備高功率態制備、高保真內存、低噪環控、自適應糾錯等突出性能優勢,能夠對外提供穩定的云計算服務能力,并具備與經典計算機的兼容能力。
以京港互聯網3.0產業中心暨青年人才創新基地、中新互聯網3.0創新孵化中心為代表的國際化創新平臺項目也在大會上宣布正式啟用。朝陽區與香港Web3labs攜手成立并建設運營京港互聯網3.0產業中心,重點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資產等互聯網3.0關鍵核心技術,通過建設國際交流空間、京港企業展覽展示空間等公共服務與辦公空間,構建京港企業雙向服務體系,吸引孵化優秀的互聯網3.0企業和創新項目落地,打造京港互聯網3.0產業合作新模式。朝陽區聯合南洋理工大學CRPO孵化器,合作建設中新互聯網3.0創新孵化中心,聚焦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與產業孵化,充分發揮兩地市場及人才優勢,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網絡安全、數據資產化等優質項目落地,在中關村互聯網3.0產業園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高地以及國際科創高地。
此外,在大會展示區,北京工業軟件產業創新中心、互聯網3.0應用場景研究院、互聯網3.0共性技術服務平臺、中關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平臺集中亮相,全方位展現朝陽區未來產業的突出優勢。會上還成立了朝陽區科技創新專家顧問委員會,與會相關專家進行了主題發言,為朝陽區科技創新發展建言獻策,提供智力支持。
科技創新重點行業“開門紅”
今年1—2月,朝陽區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5%、7.2%,分別高于全市3.5、1.7個百分點;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增速9.4%,高于全市3.2個百分點。
2024年開年以來,朝陽區全面加強與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的協同,圍繞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安全等主導產業,互聯網3.0、數字醫療、光子量子、數據要素等未來產業,出臺了《朝陽區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實施國際創新資源鏈接合作、未來產業發展創新引領、科技創新企業增量提質、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提升、中關村朝陽園品質提升等“七大行動”,打響“科技朝陽”品牌;印發《朝陽區推動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發力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國際數據要素、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數字精細治理、數字產業生態完善,推動北京數字經濟核心區建設。
目前,朝陽區全區商務樓宇、園區等各類產業空間總體量約6400萬平方米,未來可用于承載產業發展的各類空間合計超過1700萬平方米。中關村朝陽園作為朝陽科技創新主陣地和北京數字經濟核心區主承載區,圍繞“3+X”產業體系,打造形成了中關村互聯網3.0產業園、北京市數字人基地、IC/PIC創新中心、中關村創新社區數字產業中心等一批特色產業園區,產業集聚度和空間利用水平持續提升。朝陽園北區規劃用地面積近400公頃,即將入市的7個地塊,地上建筑規模近60萬平米,全部位于阿里巴巴北京總部周邊,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3+X”主導產業,以頭部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為重點,持續打造朝陽未來科技創新的重要承載空間。
“我們每年投入2億元,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成長,1+1+N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持續完善。下一步,朝陽區將充分發揮中關村互聯網3.0產業園、北京市數字人基地等產業園區空間載體作用,加強特色園區建設,提升產業集聚度和空間利用水平,打造全區科技創新策源地及一流創新生態樣板,為推進朝陽科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中關村朝陽園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