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漢語言文學導論
作者:田喆,劉珮,石瑾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 年
ISBN:9787547262085
定價:45 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新時代的漢語言文學研究與教學需要打開視野,融匯傳統與現代,關注當下與未來,不斷突破與創新,以回應時代的召喚和社會的需求。由田喆、劉珮和石瑾共同編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漢語言文學導論》一書,正是對這樣的新機遇和新挑戰給予了積極的回應。該書以論域和問題為基本框架,以選錄經典理論和觀點為主要內容,展現了漢語言文學的豐富內涵和深厚底蘊。
總的來說,在內容上,該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既有對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的系統闡述,又有對具體文學現象和作品的深入分析。在結構上,該書采用以問題為導向的編寫方法,以新時代漢語言文學發展的重要問題為線索展開探究,并且通過有針對性的思考題,引導讀者進一步深入思考。具體而言,在文學本質論方面,該書強調作品、世界、作者和讀者與文學本質之間的密切關系,為我們理解漢語言文學的本質提供了新的視角。在文學作品論方面,該書通過對漢語言文學作品內容和形式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漢語言文學作品的內在規律和審美價值。在文學創作論方面,該書探討了文學創作的雙重屬性和動態過程。在文學接受論方面,該書關注文學的審美接受、文學生產與消費以及文學傳播等問題,為漢語言文學的創作和傳播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在文學闡釋論方面,該書介紹了多種文學批評方法,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鑒賞漢語言文學作品。在文學流變論方面,該書梳理了漢語言文學的起源、流變和未來走向,有助于我們在更高維度把握漢語言文學的發展規律,并展開對漢語言文學的研究和教學。
由此可見,該書為新時代漢語言文學研究與教學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助力,大致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為新時代漢語言文學研究提供了跨學科視角和方法。在“文學闡釋論”一章中,編者不僅介紹了傳統的社會歷史批評和文本批評方法,還引入了心理批評、意識形態批評、闡釋學、接受美學和讀者反應批評等現代理論。這種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使得漢語言文學研究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文學領域,而是能夠與其他學科進行交叉融合,從而拓展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理解文學作品和文學現象,揭示其深層次的內涵和價值。
第二,強調了新時代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踐性和創新性。該書在編寫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例如,在“文學創作論”和“文學接受論”等章節中,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和思考題設計,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創作實踐相結合,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編寫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漢語言文學的理論知識,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第三,對于漢語言文學在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和未來走向有著深刻的洞察。該書認為,漢語言文學在新時代需要更加注重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因此,書中在介紹傳統理論方法的同時,也關注到新興文學現象和文學流派的發展。這些內容的引入,不僅豐富了漢語言文學的研究內容,也為我們理解新時代文學現象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考框架。
(重慶傳媒職業學院新聞傳播與影視傳媒學院 潘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