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一體化管控,實現全系統上下貫通、橫向協同的業務管理,通過建設一體化運營管理平臺,構建了暢通的經營管理信息傳遞、高效的管控與決策效率、增長的經營風險防控能力,為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是指以發出指令,制定和執行各種生產經營計劃、戰略目標等方式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管理、控制,優化配置企業的各種生產要素,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開展,促進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提高。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高效運轉的浪潮席卷而來。數字化轉型需要良好的項目管理,任何一個組織的數字化轉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包含一系列的過程,通過項目不斷實現某種期望的變化,在頂層設計框架下逐漸達成一個個小目標,最終實現企業系統內功能的完善與提升,全面的項目管理有助于保障數字化轉型成功。數字化技術對項目管理的影響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并為項目管理賦予了豐富的新內涵。D公司在實現數字化轉型中,以項目為抓手,通過項目信息的數字化,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實現項目信息和資金信息的雙向流動,能夠精確到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一個細節,提高企業的內部運行效率。
一、 平臺建設背景
作為較為年輕的一家集團型公司,D公司旗下共10家下屬公司(含1家上市公司)。D公司和下屬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中存在缺少集團級經營管控系統、上報經營數據實時性低、準確度不高、經營數據上報費時耗力等問題。D公司對下屬單位的經營管控缺乏信息化手段支撐,財務管理、經營管控不足將導致經營風險,通過信息化平臺實現經營一體化管控勢在必行。
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通過建設“業務管理系統”打造統一的管理平臺,除了對接上級公司對合同管理的要求外,更需滿足D公司對下屬公司的管控要求、各公司經營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要求,通過該系統暢通經營管理信息的傳遞,提高管控與決策效率,并支撐公司領導層、決策層實時了解公司真實運營情況。
二、平臺建設方案
系統整體建設目標是以企業核心業務出發,建設信息化組織和管控體系,打造統一的運營管理平臺;梳理企業內部業務流程,打通內部各個業務環節,建設合理規范的業務流程;實現企業精細化、數字化運營,增強業務質量、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以業務視角實現基于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經營管理,提供真實、及時、準確、完整透明的經營數據,支持項目級和業務部門多層級的經營核算,企業各個經營環節可管、可控、可查、可審。圍繞以上目標打造統一的管理平臺,要實現以下功能:項目管理、合同管理、采購管理、客戶供應商管理、費用管理、往來款管理、企業組織架構管理,并打通與財務系統的對接,實現與財務系統數據同步與共享。平臺建設方案。
1.技術架構。BS架構,S端基于申威服務器構建并運行,B端具備跨平臺能力(移動、固定,x86、國產化)。
2.信息安全。提供較強的網絡安全防護、身份認證、數據備份與恢復能力。
3.角色控制。具備完善、靈活、準確的人員角色定義、分組、權限管控能力。
4.業務流程。要能覆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
5.業務類型。要能管理系統集成建設、軟件開發、產品研發、產品生產制造、產品銷售、創新課題、設計咨詢、軟件測評服務、運維服務等。
6.合同管理。提供便捷、可控、符合要求的合同審批管理,合同檔案管理,合同重要數據自動統計,合同匯總上報等能力。
7.成本核算。準確進行成本匹配與預決算,所有項目都需要采用預決算制,都需準確分配并記錄,用以項目成本核算、收益分析、項目組考核等。
8.合同收付款。銷售合同端,收款計劃與實際資金流的匹配,應收貨款催收管控;采購端,采購合同付款計劃與實際貨物驗收結果的匹配,與實際付款現金流的匹配;銷售合同與采購合同的關聯。
三、平臺建設效果
1.從“1”到“2”的跨越,實現了公司統一業務管理平臺建設。該項目建設具備一定的基礎,一方面,基于下屬Y公司穩定運行四年的經營管理平臺,且其經營模式與大部分下屬公司類似;另一方面,D公司財務系統已上線運行。以企業核心業務出發,不斷突破D公司下屬多家新成立的公司、各自業務管理信息化水平高低不一、D公司對下屬公司經營管控缺乏信息化等有效手段支撐等重重困難,防范財務管理、經營管控力度不足導致的風險,全力構建了信息化組織和管控體系,打造了統一的業務運營管理平臺,實現了從D公司總部到各成員單位上下貫通、橫向協同的業務管理系統。建設統一的管理平臺之前,部分下屬企業已經有了一定的數據積累,但由于前期缺乏統一的管理機制導致數據質量參差不齊、一致性差、統計口徑不統一等各種問題,難以釋放數據價值。通過業務管理系統建設,D公司建設了統一的、規范化的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各項相關數據遵循統一標準,有助于通過數據分析手段,深入分析項目問題的原因,利用分析結果進行業務改善和提升。在核心業務流程統一管理的前提下,各子公司可根據自身經營需要靈活設置非核心部分,有助于疏通各項業務線的管理,使各環節的人責權劃分更為清晰和合理,使得公司管理流程簡潔化、實用化,提升管理效率。
2.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地推動管理提升在建設過程中逐步實現。一是從數字治理的視角出發,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數據與信息的維度發生了多元化的重要轉變,D公司本身就是數字化轉型的載體,在企業的發展實踐中,從數字治理的視角出發,實現多元化信息的精準分析,逐步提升自身的數字化水平。二是從管理者的高度、觀察者的深度、使用者的角度推動現代化企業經營管理提升。在現代化企業的治理中,管理的主體和客體的邊界已經模糊不清,必須從管理者的高度、觀察者的深度、使用者的角度結合著手構建設計業務管理系統,實現為D公司經營層提供決策支持,實現D公司總部經營管理職能部門能及時掌握下屬公司的庫存、合同、成本、資金流等關鍵信息,實現下屬公司深度梳理內部業務流程,打通各個業務環節,建設合理規范的業務流程。三是想所想、急所急、供所需,有溫度地實現管理提升。下屬公司使用的功能覆蓋項目管理、合同管理、業務往來款等模塊,具體操作涉及項目備案、項目立項、銷售合同、采購申請單、采購合同、開票申請、付款申請、入庫申請等諸多流程功能,短時間內打通統一業務流,步伐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強行步調一致。分門別類,分批部署運行。下屬公司由于業務形態,建設需求呈現差異化,例如H公司由于有較多的生產類項目,現有的系統難以完全兼容企業生產制造類項目在出入庫、產成品等模塊上與財務系統對接環節的業務操作。經過與H公司多次研討選定采用某款軟件的生產模塊后續可實現與業務管理系統及財務系統的對接,為下屬公司逐一排除障礙,著實實現了有溫度地管理提升。通過以上建設舉措,實現D公司及其下屬公司經營管理的信息化,全方位支撐企業業務運營管理、經營核算、員工服務;企業經營活動的各環節可管、可控、可查、可審;以業務視角實現基于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經營管理,提供真實、及時、準確、完整透明的經營數據;實現項目級和業務部門多層級的經營核算。
3.探索國產化平臺應用。整體平臺開發和應用基于國產化軟硬件,積極探索基于國產化平臺的數字化管理平臺的效能。平臺硬件采用申威服務器,包含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文件共享服務器(2TB以上)、Nginx負載均衡接入通過應用服務器接入,數據庫和應用服務器互作備機;軟件采用中標麒麟操作系統、人大金倉數據庫、金蝶中間件。充分探索基于國產化軟硬件的數字化轉型之路的同時,也為系統的安全打下良好基礎。
四、后續基于業務管理系統的經營管理提升
1.進一步推進系統建設,加強系統作用發揮?;谙到y使用情況,對系統不斷優化改進。進一步開展管理者駕駛艙建設,管理者駕駛艙是一系列數據分析統計模型支撐下的管理者界面,各級別看到的信息范圍不同;每一級別又可分為領導駕駛艙、專業駕駛艙兩層,領導駕駛艙為高層管理者服務,看到的是不同級別的全面數據,專業駕駛艙為職能管理者服務。同時,推進多種終端查看,決策層可以隨時隨地查看各項經營數據,通過數據可視化的展現,可監測各項關鍵經濟指標情況,決策層可及時發現經營風險,并深入了解風險原因,作出正確決策。進一步深化系統功能建設,在已有基礎上持續推進企業精細化、數字化運營、增強業務質量、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實現項目成本核算、個性化查詢統計、內部管理功能。
2.完善制度體系,加強經營風險管控。基于業務管理系統形成的相關標準化管理,各子公司完善制度體系統籌建設工作,以制度為抓手,對下屬公司運營管理各方面的統一管控要點予以規范,更好支撐D公司整體經濟運行一體化管理持續提升。業務管理系統需求分析階段,推動法務審計部門提出風險管控需求,在項目關鍵節點加強法務與審計功能。例如,在合同簽訂階段加入合同規范性審核,為后續合同履行風險管控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強專業力量投入,進一步優化運營管理分析?;跇I務管理系統提供的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加強統計分析能力。一方面是安排經濟運行分析專職人員針對性參加相關專項培訓,持續提升數據分析與業務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是根據專題分析需要,進一步擴大將專項領域專家引入專題分析團隊的范圍,有效加強相關專題分析的深度。通過動態構建的一系列專題團隊協同開展工作,可持續地提升經濟運行分析環節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系統建設作為經營管理的有效手段,為企業將業務流與信息流融合打下良好基礎,為經營決策提供有效支撐,在一定范圍內可有效解決經營管理制度與執行不相匹配的問題。在順應時代潮流的大背景下,從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出發,以提升企業運營管理為基本目的而建設有效的、統一的、規范的數字化平臺,將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作者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