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農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順鑫農業作為農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對其展開相關研究具有參考意義,因此本文從農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及組織機制入手,探討順鑫農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具體路徑,剖析數字化轉型給企業在財務業績、非財務業績兩方面帶來的改善。得出的研究結論有助于為其他農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借鑒意義,為政策制定和調整提供經驗證據。
一、 引言
近些年,政府頒布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等多個文件,指明了新時代農業發展的前進道路,由于經濟和企業息息相關,企業是支撐經濟的基本單位,因此重點便是助力各個農業企業在數字經濟中開辟天地。同時,在2021年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標準“領跑者”,更加突出了數字化轉型對農業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以前的學者們已研究出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過程,對企業的績效的影響也具有不確定性。因此,研究農業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轉型帶來的效果如何是有必要的,有助于為其他數字化轉型正起步的農業企業作參考、推動農村農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順鑫農業公司簡介
順鑫農業(全稱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北京市成立,作為北京市的第一家農業類上市公司,它的上市時間為1998年11月4日,上市交易所為深圳證券交易所。截至2021年12月31日,順鑫農業最大的控股股東是份額占37.51%的順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其次是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順鑫農業的主要業務構成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白酒釀造。順鑫農業目前的首要主營業務是白酒釀造,此項業務發展的主要兩個品牌是“北京牛欄山”和“內蒙古寧城老窖”,其中,牛欄山系列較為成熟,兩大系列——“清香型二鍋頭”與“濃香型百年”已成為行業特色。白酒釀造的營業收入增長較快,2011年順鑫農業的白酒釀造營業收入為25億元,但至2021年,白酒的營業收入已經突破了105億元,增長了超過四倍以上,其中,“牛欄山”品牌獲得了第十三屆華樽杯中國酒類品牌價值200強,品牌價值超過600億元。
2.肉類業務。肉類業務包括肉豬、肉牛的屠宰、加工等,其中重點是豬肉業務,豬肉業務主要包括種豬繁育業務、生豬屠宰業務與肉食品加工業務,而生豬屠宰是豬肉業務的主要營業收入來源,其銷售收入在豬肉類業務中占比達90%左右。2022年,順鑫農業年生豬屠宰能力位居全國首列,年生豬屠宰能力達300萬頭,生鮮肉產品在北京市場所占的份額超過了45%,分布的銷售網點超過4300個。2020年至2022年期間,受非洲豬瘟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和環保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生豬的銷售價格并不穩定,連連下降,盡管公司積極地對發展戰略不斷調整,但業績仍稍受影響。
三、順鑫農業數字化轉型過程
1.精簡業務,企業減負。為了使企業的競爭力得到充分提升,順鑫農業高層做出了針對核心業務數字化轉型的決定,將發展戰略目標調整為“主業突出、實現價值”,第一步就是精簡業務,將企業的重心放在肉類、白酒兩大最有競爭優勢的業務上,增強企業自身的價值,提升企業前進的速度。在此之前,順鑫農業于2006年做出了發展其他業務的戰略目標,開始發展例如房地產、旅游、醫藥材料等業務。2008年公司依舊制定了“發展多元化”的戰略目標,當時的順鑫農業在房地產業、紙業、苗木行業等多個行業都有所布局,但這些多余的業務影響了核心業務的能力提升,使順鑫農業發展的腳步一緩再緩。
2.明確核心,多路徑數字化轉型。根據趙宸宇等(2021)的研究結果,本文將用文本的形式以四個維度去分析順鑫農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包括數字技術應用、互聯網商業模式、智能制造以及現代信息系統。通過查找公司年報、相關報道等資料,提取出含有以上關鍵詞的信息,整理出順鑫農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可以總結出以下五個方面。
①食品溯源。食品溯源是順鑫農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應用,順鑫農業在2022北京冬奧會期間也充分使用了數字化轉型的成果:順鑫農業為北京冬奧會特別制定了《食品安全規劃》,為了預防食品安全出現問題、管控全產業鏈的視頻質量,企業還建立了數字化食品安全管理系統,運用數字化技術使食品制造的各個環節都更標準化、規范化,同時也使食品質量的管理與監控更加的精細化。
②智慧營銷。在數字化轉型之前,順鑫農業營銷路線的重點一直是線下路線,但是這種傳統的方式并不能獲取到消費者的購買力、產品消費數據等信息。此時國內的農業企業往往是借助第三方的技術來實施數字化操作,然而順鑫農業著力于自建數字化技術:子公司福通互聯為母公司量身打造相應的硬件、軟件,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后,順鑫農業逐漸采用線上營銷的模式,通過互聯網及時采集相關銷售信息,并由此對營銷策略做出改進。短視頻興起后,2020年順鑫農業便利用原本各公司的電商部門,著力在各大平臺上進行精準營銷,通過短視頻種草、社群精準投放等途徑,順鑫品牌的復購率不斷提升。
③數字金融。根據目前市場信息,一頭肉牛價值1.8萬元至3萬元不等,從出生到出欄需要兩三年左右,可見投資金額之高且運轉較慢,養殖戶難以融資提高自己的養殖規模。理論上來說用活牛做抵押是理想的貸款方式,但是在數字化轉型之前,銀行無法對“活牛抵押物”進行有效監管,難以批下貸款,但是順鑫農業在數字化轉型后,旗下的鑫牛網可以提供定位等智能化管理技術,幫助銀行“云監管”活牛,使之成為銀行貸款審批的關鍵。截至2022年4月,順鑫農業在內蒙古自治區和吉林省共合作銀行7家,協助近百家養殖方,通過數字金融方式融資近1.2億元,有效提高了養殖戶的養殖規模。
④智慧平臺。順鑫農業于2019年中標“工業互聯網食品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平臺建設,順鑫使用此平臺對食品生產環節、倉儲環節、分銷環節、運輸環節等各階段的數據進行實時追蹤與數據采集,將數據分享給政府與消費者。通過這個平臺,順鑫農業實現了與順鑫鑫源、創新食品、牽手等子公司的鏈接,結果也較為理想,同時向外界同行企業推廣此平臺。截至2021年年底,該平臺累計完成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量超過1.8億,完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超過1.9億次,日均標識解析量達120萬。
⑤智慧農業。順鑫農業為了數字化轉型制作了數據管理框架,然后運用數字技術和智能設備,對產業進行管理,例如衛星傳輸信息、二維碼信息、農藥噴灌傳感器等等。對于農田的管理,順鑫農業借助數字化技術實施更精準的管理措施。對于生豬的養殖,順鑫農業則通過大數據管理可以監測到每個圍欄的生豬生長情況,同時可以了解到飼料喂養情況、生豬健康情況等方面的信息,從而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
3.數字化轉型“反哺”企業組織。順鑫農業在多個領域經過一系列數字化轉型動作后,新技術的應用逐漸走向成熟,可以實現“反哺”企業組織職能。順鑫農業旗下的子公司福通互聯主要負責科技與信息化產業板塊,是順鑫農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推手,同時業助力順義區政府整合了相關數據。不僅是農業相關的數據,還將居民生活用水用電量等城市運行數據也進行了梳理。在以上的工作基礎上,公司在數字化服務方面獲得了充分的經驗。
由此,順鑫農業通過數字化轉型獲得的經驗成果提升了企業本身的多項能力。
①控制能力。順鑫農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增強了企業組織的控制能力。對牲畜的養殖有了更精準、更標準化的監測與管理,通過數據監控減少病豬帶來的風險損失,治療手段也更加合理有效;對食品安全有了更嚴格的追蹤與把控,其中每一環節發生的問題都能及時發現并糾正,不僅提高了食品的質量,也提高了企業生產的效率,實現產銷良性循環。
②計劃能力。順鑫農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增強了企業的計劃能力,其智慧營銷的發展使相關的數字技術愈發成熟,可以通過數據對客戶的需求進行預測,這樣不僅有利于企業對產品的生產分配能夠更精準的計劃,避免積壓存貨或存貨不足的情況出現,而且有利于企業創新,研發出符合市場變化的新產品,為企業盈利創造新的增長點。
四、順鑫農業數字化轉型的效果分析
1.財務績效分析。了解一個公司的績效影響變化需要分析其各類財務指標,例如債務風險相關指標、價值創造能力相關指標、盈利能力相關指標等。通過信息搜集可以知道:雖然順鑫農業最開始引進數字化技術的是2005年的生豬屠宰智能化,但是規模較小、不成體系,而大規模進行數字化轉型是在2014年。因此為了觀察到更明顯的對比結果,本文選擇把2014年作為順鑫農業數字化轉型的標志分界點,分析順鑫農業2014年前后通過數字化轉型產生的績效影響。
①盈利能力。本文的盈利能力主要通過凈資產收益率分析。從公司公布的年報可知,2014年以前順鑫農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大部分都比行業均值要低,最低相差了0.14,但2014年順鑫農業大力發展數字化轉型后,其凈資產收益率雖然增長不明顯,但是在行業均值呈下降趨勢時,順鑫農業的指標反而上升,例如2018年行業均值為-0.01,而順鑫農業卻達到了0.1,由此得出大力發展數字化轉型的確有助于順鑫農業的盈利發展。在2020年出現異常情況,本文猜測是受到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但在2021年順鑫農業依舊保持著比行業平均盈利較好的勢頭。
②償債能力。從年報可以觀察到,順鑫農業的資產負債率在大力發展數字化轉型的2014年后持續走低,由0.67降到0.60,而行業均值卻由0.41升到0.46。通過前文得知,順鑫農業為了數字化轉型需要剝離淘汰部分傳統技術、精簡主要業務,由此也剝離了部分長期借款,使企業資產負債結構也隨之變化。雖然順鑫農業的資產負債率得到降低,逐漸縮小了與行業平均值之間的差距,但是長期償債水平依舊偏高,沒有達到農業行業的理想水平。
一般認為企業較正常的流動比率的數值為2左右,但順鑫農業的指標長期處于較低的水平,2014年之前數據在1.01和1.32之間徘徊,短期償債能力較弱,但在2014年以后指標出現了增長的趨勢,向2靠攏,最高在2016年達到1.70,說明了順鑫農業在大力發展數字化轉型后其短期償債能力和流動性都有了改善。這種現象體現了盡管剝離業務與資產改變了資產負債結構,但是同時也使正向資金得以流入,增強了企業短期償債的能力。
2.非財務績效分析。財務指標體現了企業發展的過程與狀態,非財務指標則可以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本文從產業銷量、技術研發創新兩個部分來分析2014年后順鑫農業大力發展數字化轉型后對非財務績效的影響。
①產業銷量增加。隨著企業內數字化轉型的大力推進,順鑫農業的白酒業務銷售規模快速擴大,銷量一度處于國內上市公司排名首位。從年報中可以得知,白酒銷量在2011年還是130469.71千升,經過一系列數字化轉型后,2019年之前銷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疫情前頂峰達到了717624千升,疫情后雖有所下降,但2021年銷量仍然保持655467.61千升的高位。
②加大研發創新。從年報資料整理數據顯示,2014年順鑫農業數字化轉型規模加大后,企業開始增加研發投入的資金,不斷加大研發創新力度,到2021年時金額已達到3.30千萬元。據此順鑫農業曾表明,加大研發力度主要是為了發展白酒這一主業,不僅是為了提高銷量,重要的是也要增加產品的種類,從這一點不難看出順鑫農業對增加研發創新能力的重視程度之高。2014年之后公司對于研發的資金投入越來越高,從2015年的0.45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3.3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總體也在上升,從2015年的5%上升到2021年的22%。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成效為公司的研發部門提供了大量可參考的數據,這為產品品質的提升與創新創造了條件。例如順鑫農業旗下的牛欄山酒廠,他們的研發團隊自數字化轉型以來已經投入了十余個科研創新項目,陸續推出了十幾款新興產品,這些新產品的品質優良、口味創新,受到市場的歡迎,其中,牛欄山的五十三度清香型白酒還得到了“年度中國白酒國家評委感官質量獎”,這些成就都表明了順鑫農業的研發結果是積極的,創新能力是提升的。
五、 總結和建議
本文以順鑫農業為對象,研究分析了其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具體路徑和轉型帶來的績效影響。轉型結果總體來說是積極的:增加了企業的績效、提高了企業的創新技術、改善了主營產業的品質,與此同時也提升了企業內部組織職能的控制與計劃的能力。這些數據與現象也表明了農業企業在大數據時代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型抓住新的機遇,有利于企業發展。為了推動農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順利發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首先,數字經濟的浪潮會給農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政府應該制定針對性的財政政策輔助農業企業順利完成轉型,同時大力發展大數據平臺建設,例如二級節點平臺等,使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社會、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深層次聯系、共享更多的信息,通過共享生產資料的方式,使農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本得到降低,發展速度得到提升。
2.重視創新對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經濟的階段,發展動力也從傳統要素驅動逐漸轉變為創新驅動要素。因此,農業企業應充分重視技術、業務、組織、制度等多方面的創新與改革,并應用數字化新技術對產業鏈進行升級,同時與互聯網全面對接,對企業組織、內部制度也進行創新改革,實現“軟件”、“硬件”雙更新。[基金項目:江蘇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與實踐創新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22XKT0781)]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