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孩都夢想過未來的生活。18歲的女孩魯奇卡生在巴羅達附近的一個村莊,上學時,她在班里總能考最高分,但由于家庭貧困,她沒有上大學。聰明的魯奇卡活潑開朗,是一個善良愛笑的女孩。為了參加一所學校印地語教師的面試,魯奇卡來到了孟買。
雖然英語很好,但是魯奇卡仍然申請了教印地語,她認為這樣能更好地教書育人。面試通過后,她當了老師,并在學校附近租了間屋子。上班后,一些友好的同事會向她點頭打招呼,但也有很多同事不理她,用奇怪的眼神看她。魯奇卡覺得有些難過、失落。
一天,魯奇卡經(jīng)過學校附近的一條小巷時,突然看到一個男人正在狠狠揍一個男孩,男孩的母親就站在旁邊看著,也不勸阻。
魯奇卡勇敢地走上前攔住了男人,她想知道男孩做錯了什么,為什么被打。男人被魯奇卡的舉動震驚了,旁邊的女人卻笑著說:“老師,別管了,這孩子爛泥扶不上墻,這次考試又沒及格……”
魯奇卡義正言詞地說:“所以,你們就像打罪犯一樣打他?我是老師,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你越打,孩子越不聽話,甚至會恨你們。”孩子的父母愣住了,男孩也呆呆地看著她。
魯奇卡不明白家長為什么會對自己的孩子如此殘忍。那天,她困惑地去了學校,每個人都注意到了她的情緒,但沒有人問她發(fā)生了什么。
幾天過去了,魯奇卡再沒有聽到那個男孩的消息。她很擔心,便抽空去了他家。男孩家很偏僻,周邊環(huán)境也不好,一路上她聽到有人在尖叫。男孩家找到了,有點緊張的魯奇卡鼓起勇氣走了進去,她看到男孩的母親在尖叫、哭泣,男孩則無助地看著自己。
屋里的景象更讓魯奇卡感到吃驚,男孩的父親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這是怎么了?”魯奇卡問道。男孩的母親哭了起來,說他在建筑工地工作時從樓上摔了下來,癱了。魯奇卡一邊安慰著哭泣的女人,一邊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從明天開始,她會送男孩上學,先不收學費。
男孩的母親感激涕零,躺在床上的父親眼里也噙滿了淚水。魯奇卡悲傷地回到了租住的小屋,此時她想起了家鄉(xiāng)和母親,一時百轉愁腸。于是,她給母親打了一個電話,對母親說了自己想幫助男孩上學的決定,以及對這座城市感到失望。
第二天,男孩來上課,魯奇卡發(fā)現(xiàn)他很有語言天賦。針對男孩的情況,魯奇卡在給他信心的同時,教了他很多東西。第三天,有兩個孩子主動找上門來,他們的父母希望魯奇卡能夠教他們,并表示可以付錢。原來是男孩的母親在幫魯奇卡做宣傳,她說:“我覺得您是一個善良的老師,非常了不起。所以我動員朋友把他們的孩子送到您這里來。”
很快,魯奇卡在學校出名了,附近很多孩子都專門來找她上課。與此同時,魯奇卡獲得了學校的最佳教師獎,得到了許多贊賞,以前用有色眼光看她的同事也對她轉變了看法,有些同事甚至向她道歉,這讓她感到從沒有過的充實和快樂。“善良改變生活,勤奮改變人生。”這是善良的魯奇卡從教以來最大的人生感悟。
(譯者系天津商業(yè)大學教師)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