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凌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73)
在當今數字化的世界中,企業文化對企業數字化轉型有著重要的影響[1]。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塑造了企業的價值觀、信仰和行為準則[2,3],不僅影響著企業的日常運作,也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持續競爭和發展的關鍵[4,5]。這一轉型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更新換代,更是企業文化、組織結構和經營理念的全面革新。因此,探討企業文化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系,對于理解企業如何有效應對數字化挑戰,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文化通過影響企業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員工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進而影響著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秉持“開放、創新、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可以激勵員工探索新思路、接受變革,以更好有效地應對數字化轉型的挑戰。相對地,保守、僵化的企業文化可能會妨礙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不利于企業發展和創新。因此,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有必要深入分析與塑造企業文化,保障文化的形態能夠支持并加速轉型的步伐。
此外,企業數字化轉型為企業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改變了企業的運營模式,也影響了員工的工作方式和溝通交流的方式,這對企業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企業需要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持續強化和優化其文化,利用數字化工具和平臺促進文化價值的傳播和實踐,從而建立起一個更加靈活、高效、協同的工作環境。
企業文化與企業數字化轉型之間存在著密切而復雜的關系。一個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不僅能夠促進數字化轉型的順利進行,還能夠在轉型過程中不斷得到強化和提升。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企業文化如何影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策略和實施過程,以及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如何塑造和調整自身的文化,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企業文化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直接影響企業的決策方式、運營模式及員工的行為模式。有學者認為,企業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個方面[6],鑒于此,本文將從這3 個方面探討企業文化對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其中,物質文化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基礎設施和物理資源;制度文化通過靈活的管理流程和決策機制,支撐企業快速應對市場和技術變革;精神文化通過塑造積極的工作態度和鼓勵創新的企業精神,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動力和方向。只有當這3 個維度和諧統一,企業才能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乘風破浪,實現持續的成長和發展。
物質文化在企業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主要圍繞公司的工作環境、技術工具等物理資源展開。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這些物理資源的配置和利用至關重要。物質文化影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提高技術接受度,助力企業更好地滿足數字化時代的需求;二是改進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構建符合企業特色的物質文化,是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環。
第一,影響技術接受度。通過現代化的工作環境和設施,物質文化促使員工更加樂于接受和采用新技術。具體來說,配備最新型計算機和軟件的策略能夠激勵員工掌握并運用這些技術,從而加快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國際數據公司的研究指出,那些在數字技術上進行大量投資的公司,其收益增長速度至少快于同行50%。以谷歌為例,通過在辦公空間部署尖端網絡和云計算技術,不僅提供了便捷的遠程辦公選項和高效的數據處理能力,還為谷歌的數字化發展和技術創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相反,過時的物質文化設施則可能成為發展的絆腳石。若企業的物理設施及技術裝備落后,極易限制員工對新技術的接納和使用,使員工過多依賴傳統工作方式和舊設備,對數字技術的適應能力不足,從而使得數字化轉型更加艱難緩慢。陳舊的物質文化不僅阻礙了數字化轉型的推進,也影響了轉型的成效。
第二,影響工作流程。物質文化中包含的技術工具與環境對于優化工作流程和提升效率具有直接影響。引進數字化設備和工具能夠簡化操作流程,促進效率的提高,加強信息的共享與交流。若缺乏相應的技術和適宜的環境,工作流程可能變得緩慢而低效,制約了信息的自由流動,進而影響到數字化轉型的成果。以通用技術集團為例,2023 年在工業母機領域投入20 多億元,改造260 余臺關鍵設備和儀器,制造能力、產品質量大幅提升。以通用技術沈陽機床為例,改造后,整體加工效率提升70%,直線精準度提高20%,垂直精準度提高40%,滿足下游用戶對自動化生產的要求。同時,通用技術集團通過建立數字化車間、智能化產線、智能化加工工廠,加速打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通用技術集團通過對工廠技術進行持續投資,確保其物質文化能夠支持公司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在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企業有必要意識到物質文化的關鍵作用,并加以有效利用。這通常涉及對辦公環境和設備的改善,以及利用物理空間強調數字化和創新的重要性。此外,企業應關注物質文化與其他文化因素之間的相互增強作用,從而確保數字化轉型能夠順暢推進。
制度文化是企業內部一系列規則、管理程序和決策機制的總和,它們共同塑造著員工的行為方式、決策流程和企業的整體應變能力。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制度文化需保持足夠的靈活性,以便快速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這種靈活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制度文化要能夠支持企業快速決策和創新,鼓勵員工勇于嘗試新的技術和方法;二是制度文化要能夠保障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信息安全和合規性,確保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不會觸犯法律法規或損害客戶利益。因此,制度文化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既是企業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重要支撐,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重要保障。
第一,影響員工的接受度。制度文化,即一個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直接影響員工對于數字化轉型的接受度。當企業培育一種開放、創新并接納變化的文化環境時,員工更傾向于積極地采納新技術與新流程。反之,若企業文化對變革持反感態度,堅守舊有的工作模式,則員工可能會反對采用數字化的新工具和新方法,這可能會延緩甚至阻礙數字化轉型的步伐。例如,通用技術集團以制度形式,確立數字化轉型階段性目標,凝聚起全集團員工對數字化轉型的共識,不斷推進數字化項目落地實施。
第二,影響決策的靈活性。制度文化決定了企業決策的靈活性和效率。在一個促進交流、倡導協作和快速反應的文化環境中,企業能夠迅速作出決策,適應數字化轉型中出現的各種挑戰和機遇。在這樣的文化中,決策過程往往更加民主化,允許來自不同層級的員工參與意見的提供和決策的制定,這種包容性有助于更全面地識別并利用數字化帶來的優勢。反之,在一個層級森嚴、溝通閉塞的文化中,決策可能過于集中,不利于快速響應市場和技術的變化,從而阻礙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因此,制度文化的開放性、創新性以及決策的靈活性是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關鍵因素。企業領導層需要建立和維護一個支持變革、鼓勵創新和高效決策的文化環境,以便在數字化的浪潮中占得先機。
精神文化涉及企業的價值觀、信念和精神等,這是企業文化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因為其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態度和行為模式。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建立一種鼓勵創新、勇于嘗試的精神文化。例如,通用技術集團于2022年正式啟動了集團企業文化重塑工程,召開集團企業文化發布會,發布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及手冊、司歌、集團宣傳片等系列文化成果,確定了“誠信、包容、創新、實干、卓越、共贏”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此外,一個以合作和團隊精神為基礎的文化環境能夠促進員工之間的交流和協作,有助于克服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根據一項對500 名企業高管的調查,超過70%的受訪者認為,強有力的企業文化是成功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因素。這表明,企業文化不僅可以促進員工對新技術的接受和學習,還可以強化團隊之間的協作,共同推動轉型進程。
在21 世紀的商業競爭中,數字化轉型已變成企業成長的關鍵引擎。數字化不僅是技術的革新,還深入影響了企業的運營方式、組織架構,甚至企業文化。企業數字化轉型對企業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數字化轉型推動了組織結構與決策流程的優化,增強了企業文化的協同性,促進了跨部門的合作與交流;第二,數字化轉型推動了工作方式與員工行為的優化,在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率的同時鼓勵員工積極擁抱變革,勇于嘗試新思想和新方法。
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組織結構和決策流程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在傳統的企業文化中,層級結構明顯,決策通常自上而下。然而,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推進,組織結構變得更加扁平化,決策流程更加高效化。在這樣的文化轉變中,信息流動加速,員工參與決策的機會增多,從而促進了創意和創新的涌現。數字化工具,如協作平臺和即時通訊軟件,減少了組織內部的溝通障礙,賦予了員工更大的自主權和更高的責任感,這使得決策更加迅速并及時響應市場變化。在這樣的企業文化中,權力下放和員工賦權成為常態,企業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例如,在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成為微軟CEO 之后,公司經歷了一次數字化轉型,強調團隊合作和快速決策。微軟推行了更多的跨部門團隊項目,減少了內部隔閡,增強了部門協作。微軟的股價在納德拉上任后得到顯著提升,從2014 年的約40 美元漲至2023 年的約300 美元,增長約650%。
因此,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了組織結構和決策流程的優化。扁平化管理、員工賦權、跨部門協作以及以創新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均有助于這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數字化轉型深刻改變了企業的工作方式和員工的行為模式。以往的工作模式往往是固定的、結構化的,而數字化轉型引入了靈活的工作制度,如遠程工作、彈性工作時間和項目制工作等。這些新興的工作模式不僅提升了員工的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也促進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同時,數字化工具使得團隊協作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促進了全球化團隊的形成和運作。例如,通用技術集團近年來持續深化管理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建立“智慧通用”系列數字化管控平臺,為集團10 萬余名員工提供數字化辦公服務,成為集團上下信息互聯互通的重要渠道,逐步構建數字化企業文化理念體系,進一步提升管理決策效能。
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僅重塑了工作方式與員工行為,其還深刻地影響了企業文化的各個方面。在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下,企業文化變得更加開放和包容,鼓勵創新思維和風險嘗試。同時,由于數字化工具的普及,信息的透明度大幅提高,員工能更輕松地獲取公司的戰略方向和業務進展,這種透明度提升了員工之間的信任感,并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
因此,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重塑工作模式和員工行為,進一步促進了企業文化的演進,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內生動力。
本文探討了企業文化與企業數字化轉型之間的關系,揭示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 個維度與數字化轉型的密切關系。本文認為,物質文化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和物理資源,制度文化通過靈活的管理流程和決策機制促進轉型,而精神文化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內在動力和方向。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受企業文化的影響,同樣也對企業文化產生了反向作用,影響著企業的組織結構與決策流程,以及工作方式與員工行為,進而促進企業文化的變革和發展。具體來說,數字化轉型的成功不僅僅是技術的更新換代,更是企業文化的深入整合和創新。企業文化的每一個層面,從物質、制度到精神文化,都需要與時俱進,適應數字化的要求。物質文化的更新能夠直接提升員工對技術的接受度和工作流程的效率;制度文化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則能夠促進員工接受數字化轉型,并加快決策過程;精神文化中鼓勵創新和接受失敗的態度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動力和方向。反之,數字化轉型也要求企業文化在各個層面進行創新和改進,形成一個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