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貴秀
(貴州宏海源水利水電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貴州 畢節 5517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也呈現出迅猛發展的態勢。在水利工程中,基礎處理是其關鍵組成部分,對其后續施工質量產生著直接影響。由于水利工程的基礎處理涉及多個學科領域,且施工技術復雜,因此如何保證基礎處理質量、提高施工效率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目前水利工程建設中,由于受各種因素影響,經常會出現一些質量問題,這給施工單位造成了很大困擾。為了保證水利水電工程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基礎處理工作,而如何處理好基礎處理工作也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某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程,它是為實現農業灌溉和城市供水而修建的,在該工程中主要采用混凝土重力壩的形式,壩頂高程為484.9m,壩頂長度為372m,壩高為23.5m。該工程的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壩、泄洪排沙建筑物、溢洪道以及導流隧洞等。壩體由混凝土重力壩、溢洪道、泄洪排沙建筑物和導流隧洞組成,大壩壩頂高程為484.20m,最大壩高為23.5m,大壩兩岸均設有溢洪道孔和泄洪排沙建筑物。在溢洪道兩側設有導流隧洞,該隧洞全長為635m,引水流量為73.3m3/s,最大泄量為2032m3/s。根據施工方案,該工程的基礎處理施工包括以下方面:首先,需要將混凝土壩壩體劃分為17 個區域,并且在每個區域內都要布置不同的混凝土壩壩體;其次,需要將大壩基礎部位劃分為10 個區域,并且在每個區域內都要布置不同的混凝土壩壩體;最后,還需要將壩基劃分為14 個區域,并且在每個區域內都要布置不同的混凝土壩壩體。
由于本次水利水電工程的特殊性,其基礎處理施工技術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應用,才能夠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質量和水平,具體需要從以下5 個方面進行分析。
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處理施工技術,關系著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對基礎處理施工技術進行嚴格的審查和管理。在具體的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首先,需要對地質條件進行調查,確保地質條件符合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要求。其次,需要對相關技術標準進行掌握,確保施工方法科學合理,并且在實際工作中可以有效運用。在工程開展之前還需要對工程地質條件進行調查和分析,了解清楚工程區域內的水文條件和氣象條件,以此才能夠保證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合理運用,提高其施工質量。再次,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對相關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設備能夠正常運行。最后,還需要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管理,使其能夠熟練掌握基礎處理施工技術,以此才能夠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質量和效率。另外,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時,需要注意以下4 點:①需要在實際工作中注意對材料的質量進行控制,以此才能夠保證其質量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②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對施工方案進行嚴格審核和管理,避免出現某些錯誤。③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相關技術標準的了解和掌握,確保施工方法科學合理。④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管理和維護[1]。
(1)排水固結。排水固結法是指通過在地基中設置排水設施,利用排水作用來提高地基的強度,從而改善地基的質量。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地基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設計。通常情況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會使用到的排水固結技術主要包括:強夯置換法、高壓噴射注漿法以及反壓護坡法等。具體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地質情況、施工環境等因素進行具體分析,選擇最適合的排水固結技術[2]。
(2)復合地基。復合地基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土體,通過一定方式組合起來形成新的具有一定承載能力和變形能力的土體結構。在實際工作中,復合地基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和抗剪能力,但是由于該技術具有較高的成本,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受到了較大的限制。除此之外,該技術還存在著一些缺點,比如施工時間長、施工成本高等。
(3)換填。換填指的是將材料從基礎中置換出來,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減少變形等,從而提高地基質量[3]。
注漿施工技術主要是對地基進行加固,通過注入水泥、粉煤灰等材料,使地基達到一定的強度,從而提高地基的承載力,避免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同時還可以為水利水電工程的穩定和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注漿施工技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進行地層預裂。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很多施工區域都會出現土層軟弱、裂隙較大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對基礎處理產生不良影響,而通過注漿技術就可以將地層中的軟弱層挖掉,從而使地下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
(2)進行化學加固。通過對地層中存在的裂縫和孔洞進行填充,使得注漿材料進入地層內部,形成一個整體,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載力,避免出現沉降問題。
(3)進行結構補強。在水利水電工程中,通過注漿技術可以使地下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體,從而提高地基的抗壓性和穩定性,這種方法能夠有效減少地基的沉降和裂縫等問題,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很多材料都會出現性能不穩定的情況,這種情況會對基礎處理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將這些材料進行有效利用。具體方法是將注漿管插入巖層中,然后根據相應的要求向其中注入水泥、粉煤灰等材料進行填充和加固處理。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漿液進行控制和管理,確保漿液能夠及時凝固,避免出現水泥結塊、砂漿不穩定等問題。
(1)灌漿施工前對壩基進行沖洗。灌漿前必須對壩基進行沖洗,沖洗方法采用高壓水或高壓空氣,沖洗時間應在15min 以上。灌漿前需進行鉆孔,孔深一般不小于3m,孔徑一般為1~3cm,孔深超過20m 的鉆孔可采用分次灌入或分段灌入。
(2)灌漿的具體方法包括:①自上而下法。②自下而上法。③綜合法法。④循環式法。
(3)灌漿施工結束標準。灌漿結束標準為:當注入率為0.5L/min,壓力不超過1.5MPa 時,持續24h 即可結束灌漿;當注入率為0.6L/min,壓力不超過2.5MPa 時,持續48h 即可結束灌漿;當注入率為0.8L/min,壓力不超過4MPa 時,持續48h 即可結束灌漿;當注入率為0.5L/min,壓力不超過5MPa 時,持續24h 即可結束灌漿。
(4)灌漿施工注意事項:①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②要掌握好施工溫度和環境溫度。③要加強對漿液的管理和控制。④要嚴格控制灌漿過程中的壓力和流量。⑤要做好鉆孔的驗收工作。⑥要及時清理孔內的雜物和積水。⑦要對漿液進行更換和清洗。
高壓噴射灌漿技術是在地基處理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施工技術,它主要是利用鉆機或者其他設備,將高壓泵壓入需要施工的地層中,然后利用高速旋轉的噴嘴,對地層中的土體進行切割、劈裂,最后形成一種類似于樁柱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中噴射出來的漿液和土體進行混合形成一種固結體,從而保證地基處理工程的質量。高壓噴射灌漿技術能夠應用到很多地方,如在河道、堤壩等處。目前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已經發展到第三代,每一代都有新的技術和方法被應用到其中,但是由于技術發展比較快,相關研究人員對相關施工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討,使得這項施工技術逐漸得到了完善。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是確保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是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但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過程中存在很多影響因素,如地質條件、工程環境等,如果施工過程中沒有做好質量控制,將直接影響到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質量,進而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因此必須對此引起高度重視,具體可以從以下4 個方面開展。
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中,必須要重視試驗檢測工作,只有通過試驗檢測才能為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提供有效保障。因此,必須要重視對原材料、施工設備以及試驗檢測等工作的管理。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材料檢測工作,確保施工材料符合施工標準,避免出現不合格材料。同時,還需要做好設備檢測工作,確保設備性能正常。在試驗檢測過程中,必須要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進行操作,嚴格控制試驗檢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在工程結束后還需要做好檢測工作,通過試驗檢測才能為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提供可靠依據。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試驗工作,根據施工方案確定檢測內容和參數,通過試驗檢測可以了解工程施工效果,對以后的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意義[4]。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過程控制是保證基礎處理施工質量的關鍵環節,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施工測量放樣工作,確保每一項施工都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和圖紙進行,避免出現偏移現象。
(2)嚴格按照工程技術標準,做好每一項工序的質量控制工作,重點做好關鍵部位的控制,避免出現遺漏現象。
(3)加強對工程材料的管理,保證每一項材料都符合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標準進行操作,確保施工質量。
(4)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管理和控制,做好每一項工序的質量檢驗工作,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
(5)做好竣工驗收工作,嚴格按照工程驗收標準進行驗收,確保基礎處理施工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
技術交底工作是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在施工前要認真做好技術交底工作。首先,要明確施工作業人員的具體任務和責任,并將相應的責任落實到人。最后,要將施工作業人員的具體任務和責任落實到具體的日期和時間上,并確保這些信息能夠準確無誤地傳達到每個工作人員。技術交底工作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改進和完善相關內容,從而保證技術交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施工過程中,技術交底工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得到高度重視,并對其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技術交底工作要有針對性,要根據施工現場情況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交底工作。例如,在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應增加對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地質條件較差、施工難度大的地區,要重點強調對地基處理施工方案和具體操作流程的落實;在地質條件較好、施工難度小的地區,可以減少對施工方案和操作流程的落實,同時還可以利用視頻會議系統、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將技術交底工作進行線上傳達,既能提高技術交底工作效率,又能確保技術交底工作順利完成[5]。
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過程的監督和管理,是確保施工質量的重要措施,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通過以下3 個方面進行監督和管理。
(1)在施工前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技術培訓,使施工人員能夠充分了解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流程和方法,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
(2)加強對材料質量的控制,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材料都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要求,不能使用質量不合格的材料進行施工,在實際操作中要加強對材料質量的監督和檢查,如果發現質量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3)做好竣工驗收工作。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工程結束后需要進行竣工驗收工作,只有通過竣工驗收才能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工程的質量。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質量對于整個工程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施工質量。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試驗檢測工作、控制好施工過程、重視技術交底工作、做好基礎施工監督和管理工作等,只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才能確保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質量,確保整個工程能夠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