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玲 呂赟(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體育運動變得越來越全民化、常態化、休閑化,體育特色小鎮也成為體育產業發展的新業態,國家也高度重視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并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小鎮工作。其中體育特色小鎮與鄉村振興戰略相契合,指出體育特色小鎮為鄉村城鎮化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時成為了實施鄉村戰略振興的重要載體。但現有的體育小鎮的發展狀況仍然良莠不齊,在發展過程中顯現了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是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結合廣西馬山縣攀巖特色小鎮實際情況并借鑒國外典型的成功案例,找出現存的問題,為我國眾多體育特色小鎮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經驗。
馬山縣自然資源獨特,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該地環境清幽,山水環繞,山地、巖壁、洞穴等戶外運動探險資源豐富,特別是巖壁資源。馬山縣的人文資源也豐富,民間傳統多種多樣,會鼓文化、黑山羊文化、民間文藝等內容豐富,人文底蘊深厚。依托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壯族文化,當地政府全力推出攀巖項目,發展攀巖旅游產業,打造攀巖特色小鎮,促進“體育+振興”深度結合。
馬山縣有金剛山巖場、干娘山巖場等7 大巖壁,其中每個巖壁又含有幾十條高質量的線路,難度從5.14-5.8 不等,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攀巖高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條線路,因此攀巖小鎮受到眾多人的喜愛。
在2024 年3 月中央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效推進全面振興的意見》的文件中指出要“提升鄉村建設水平”,這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出了有力的路線圖。在政治價值層面,攀巖小鎮的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手段。第一,從社會層面看,攀巖屬于體育項目,攀巖特色小鎮具有體育的政治功能,其在建設過程中能夠助力鄉村居民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緩解城鄉矛盾沖突;第二,從國家層面看,攀巖特色小鎮的建設能夠吸引更多的優質體育人才資源,更新鄉村體育產業發展和鄉村體育治理,從而助力鄉村體育現代化發展。同時,當地除攀巖項目的基礎設施完善,國家也為鄉村居民參與其他簡單體育運動提供設施保障,促進全民健身計劃和體育強國戰略落實。在經濟價值層面,攀巖特色小鎮根據當地特殊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因地制宜地打造鄉村體育新業態,提高當地經濟收入,促進鄉村的產業融合與轉型升級,振興鄉村。在文化價值層面,攀巖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是集文化、健康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空間區域和全民健身平臺,符合國家對體育健身的重視以及凸顯健康主題傳播健康理念,不僅為當地村民提供了運動場地,還能增強村民的健康意識,營造鄉村體育文化氛圍。
馬山縣作為“中國首個特色體育攀巖小鎮”,具備了優質的攀巖比賽、攀巖訓練和體驗活動所要求的條件,也具有完備健全的產業鏈能夠帶動小鎮的發展,但是該小鎮只追求單一的攀巖項目的發展,而不注重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這阻礙了小鎮向產業化發展。調查發現,攀巖特色小鎮的攀巖項目與開展的馬拉松比賽、搭臺唱戲等項目的關聯性差,各個項目間銜接不緊密。小鎮內攀巖項目地與各個項目間的路程較遠,游客浪費了大量時間在往返的路程中,使游客到訪特色項目的時間短,不能使小鎮內的各個項目整合成集群性效果,限制了小鎮的長遠發展。
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對體育小鎮的作用是多方面、多維度的,依托國際賽事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利于精準扶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當地的優勢,有利于馬山縣加快成為“體育+旅游+扶貧”模式的典范。據調查顯示,近年來,攀巖小鎮共承辦了23 場縣級攀巖賽事和2 場國家級賽事。由此可見,小鎮舉辦的大型體育賽事少之又少,這不利于體育小鎮吸引更多消費者和游客,還不利于依托體育賽事打響當地的品牌形象,更不利于小鎮依托體育賽事增加經濟收入、激活體育消費活力。只有增加舉辦以攀巖為主題,兼顧開發其他運動項目,才能提升小鎮的吸引力,促進攀巖特色小鎮的長遠發展。
宣傳力度不足與推廣途徑不廣泛,必然影響了市場開發和產業品牌的塑造。攀巖特色小鎮的宣傳方法應在前期做好規劃,通過多種渠道宣傳才能提升小鎮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小鎮擴展各種宣傳途徑,而不僅僅是通過一兩場馬拉松和攀巖比賽來進行推廣,沒有開發采用獨立APP、微信公眾號和小紅書等當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賬號進行宣傳。攀巖特色小鎮在抖音中的賬號更新也比較慢,以上這些都阻礙了攀巖特色小鎮的宣傳與推廣。
體育專業人才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體育產業的長遠發展需求。由于馬山縣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偏僻的中北部,相對于發達地區而言,經濟基礎較薄弱以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懸殊,并不能滿足外地年輕人的需求,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夠。當地的年輕人由于受到的專業攀巖相關知識較少和接觸也不多,接受新的項目的知識能力較弱,培訓起來困難,因此他們更愿意外出務工,而不在乎鄉村體育產業的發展,導致小鎮內擅長攀巖項目與攀巖產業所需的人才缺口大。
健全的體育系統應急預案體系是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由于小鎮內特色的攀巖項目屬于高危型運動項目,對參與該運動項目的愛好者與比賽者應提前做好安全防護以及應急工作,降低體育安全事故的風險。但當地現存的應急預案體系并不完善,馬山縣由于教育相對滯后,缺少能夠處理緊急體育安全事故的工作者。另外經調查發現,當地只有小診所沒有建立救護站,不能第一時間對發生緊急事故的人員進行救治。總而言之,小鎮內關于體育系統的應急預案體系只是在公告里進行了簡單的整理,并沒有根據攀巖小鎮自身的情況進行制定與實施。因此,要使得小鎮體育產業在鄉村戰略背景下高質量地發展,應急預案的健全和完善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攀巖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需要小鎮在初期規劃中依托當地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特點,以單一的攀巖項目為核心延伸出附加的產業鏈,平衡各個運動項目的發展,帶動周邊其他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很好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作為首個攀巖體育小鎮要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科學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整體規劃,使小鎮內相關產業共同發展,努力打造以攀巖為特色的多元化發展模式的小鎮,激活體育消費活力,提升當地經濟實力。同時,積極延伸產業鏈與指引周邊相關產業形成聚集,使得攀巖小鎮能夠依靠自己獨特的地域特點和產業聚集優勢帶動鄉鎮發展,以此為國內各大體育特色小鎮提供參考依據。例如,國內張家港鳳凰足球小鎮,致力于打造“足球小鎮”的同時,深度開發康養產業,策劃體育賽事,延伸集體育賽事、康養、商業為一體的足球特色小鎮,使小鎮在體育旅游項目內更具優勢和競爭力。
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種重要途徑。近年來,隨著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和大眾對體育賽事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不斷提高,舉辦體育賽事對于加強鄉村體育設施建設,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刺激鄉村消費活力具有重要作用。馬山縣可以在大型體育賽事的策劃和組織過程中融入當地的會鼓文化與黑山羊文化,使馬山縣的體育賽事與眾不同,以此來吸引大量的游客在此停留并且消費,促進攀巖小鎮旅游業的發展,豐富鄉村體育產品供給。因此,依托體育賽事對于鄉村振興的作用不可忽視,在國家政策的倡導下,應充分利用體育賽事的契機,加快體育小鎮經濟的發展,打造全民健身帶動全面振興的新格局。例如,英國的溫布爾登網球小鎮將重心放在打造品牌賽事和高水平體育賽事的舉辦等方面,吸引了大量消費者,使當地消費市場充滿活力。
體育賽事作為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項目,體育賽事的舉辦也受到大眾的喜愛。當前攀巖小鎮也致力于品牌賽事的打造以及大型體育賽事的開展。而作為首個攀巖小鎮,其社會認知度與品牌知名度還不夠,當地的經營者與管理者應拓寬宣傳渠道。而在當今這個互聯網時代,體育賽事的宣傳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報紙、電視等方面的宣傳,還可以開發屬于自己的APP、注冊微信公眾號等多樣化的方式去即時的分享關于攀巖小鎮的信息,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攀巖小鎮在社會上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政府應在體育小鎮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并出臺人才政策。一方面,體育小鎮能夠構建健全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完善的體育攀巖從業人員培訓體系,鍛煉鄉村體育人才骨干,積極建設“留得住人”的人才體系,從而緩解鄉村村民的在村難就業問題,讓更多的年輕人致力于鄉村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出臺吸引外地人才的相關政策,增強人才隊伍的凝聚力和創新力,增加人才的儲備量,并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到攀巖特色體育小鎮的建設中,以滿足體育小鎮發展的需求。
攀巖作為中國第一批高危型體育項目,具有專業性強、危險性大、安全保障要求高的特點,因此小鎮在開展攀巖培訓以及大型賽事的時候應該按照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環節進行綜合性的評估以及提前演練,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和預案,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小鎮在平常生活中應該增加對工作人員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的培訓,建立健全應急處理機制。還應增加定期檢查體育器材、設施和醫療用品的頻率,對不符合要求的設施設備積極地進行維修和更換,促進體育特色小鎮的長遠發展。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國內多地正全面建設體育特色小鎮,越來越多的鄉村體育特色小鎮成為了帶動新農村經濟發展,刺激市場消費活力的載體。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的作用。馬山縣攀巖特色體育小鎮應利用自身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打造以攀巖運動為核心融入多種運動項目共同發展,抓住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機會,開發多種有效宣傳渠道,打造獨特的體育品牌形象。同時,政府應加大對攀巖小鎮人才引、留方面的資金投入,吸引大量年輕人就業、創業,促進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助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另外,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過程中會出現許多不同的理念,也必然會存在著一些錯誤,但只要我們不停地摸索并借鑒國內外優秀案例,并提出合理的發展對策,就能使我國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更上一層樓,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