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明鎖 史宏博 車洋
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浙江 寧波 315000
結核病是一種重大傳染病,其流行和傳播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了巨大威脅。結核病實驗室檢測工作是發現傳染源的主要手段,也是確診結核病和確定化學治療方案的關鍵依據[1-2]。因此,結核病實驗室工作在現代結核病控制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及時、準確地獲取結核病實驗室檢測信息對于有效防控疫情和合理制定臨床化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許多結核病實驗室管理系統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因此,建立完善、高效的結核病實驗室信息平臺對于提升結核病防治工作的質量至關重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學者開始研究和應用結核病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3]。國內外已取得一些進展,國內主要關注系統建設和應用,如實驗室管理系統設計和數據利用效率提升。國外則注重信息安全和數據質量保證,以及實驗室信息與醫療系統的集成,實現數據共享和協同管理。研究者關注疫情管理、數據分析、資源協調和決策支持等功能。先進技術如數據挖掘、人工智能和云計算被應用于提升系統的智能化和數據處理能力。盡管結核病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有所進展,但仍存在功能單一、應用范圍窄和數據安全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1.2.1 缺乏結核病信息互通平臺。當前,結核病防治工作中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即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之間缺乏一個互聯互通的結核病檢驗信息平臺。全市的結核病實驗室檢測活動都在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4]進行,然而結核病實驗室檢測信息的及時獲取對于各項監測、追蹤和管理等防控工作至關重要。由于結核病定點診療機構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之間信息交互存在問題,因此建設一套可以實現兩者之間信息互通的平臺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1.2.2 結核檢測數據缺乏系統評估。結核病的檢測數據是評估疾病流行趨勢、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的重要基礎。然而,目前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的結核病實驗室檢測數據缺乏系統平臺,數據管理和共享存在諸多問題。由于缺乏系統評估,無法全面了解結核病檢測數據的質量和準確性,也難以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在建立信息互通平臺的同時,也應加強對結核病檢測數據的管理和評估,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從而更好地指導結核病防控工作。
新頒布的生物安全法對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數字疾控平臺為結核病檢測信息互聯互通搭建了良好基礎。為解決目前結核病防控機構信息交流不暢、數據共享困難等問題,建議以信息化手段推進結核病實驗室信息平臺建設。平臺應該實現全市統籌,集中管理和統一監控信息,提高數據分析和利用效率;分級操作,根據各級機構職責和權限進行功能細分和區分;各級互通,建立機構間信息共享機制,提高數據時效性和準確性;智能管理,引入先進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挖掘,提高數據利用價值,促進結核病預防和控制。同時,逐步推廣、升級、開發其他功能,實現全面、精細的結核病信息化管理。
首先要完成結核病實驗室信息平臺的基本框架和管理模塊的搭建。接下來,以某定點醫療機構的結核病實驗室為試點,進行數據交互測試。然后,全市范圍內的10家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的結核病實驗室將被全部覆蓋。最終,實現市、縣、鄉鎮(街道)三級結核病防控體系中的結核病檢測信息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實現一網到底。同時,結合實際業務工作,持續推進信息平臺建設,不斷升級和完善。
分枝桿菌培養、藥敏檢測是結核病實驗室重要的檢測活動,該類檢測信息的數據管理是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模塊功能主要包括分離純化、培養、形態學鑒定、生化鑒定、藥敏試驗等檢測結果的數據錄入和報告生成等環節,為病例該類檢測信息的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實現自動化設備和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幅提升實驗室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此外,該功能還能對分枝桿菌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為研究分枝桿菌變異和流行病學等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具體實現中,該功能包括樣本管理、檢測管理和報告管理等方面。樣本管理方面包括樣本信息錄入、樣本編號管理和樣本存儲等;檢測管理方面則包括實驗室檢測操作管理、檢測數據管理和檢測結果審核等;報告管理方面則是對檢測結果進行匯總和分析,并生成相應的報告,實現了檢測結果的及時傳遞和信息共享,為結核病的預防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據。
分枝桿菌培養、藥敏模塊功能的實現為結核病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同時也為結核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分子生物學耐藥檢測是近年來結核病實驗室開展的重要檢測活動,該類數據的管理是平臺的另一項重要功能。該平臺主要基于GeneXpert MTB/RIF分子檢測數據進行管理工作[5-6],該模塊功能的實現主要包括樣本信息、分子檢測等結果的數據錄入、數據共享和報告生成等環節,為病例分子檢測數據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數據管理方面包括各項數據的錄入、審核、管理等。為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需要采用標準化的數據錄入和審核流程,并建立數據質量控制體系,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報告管理方面則對檢測結果進行匯總和分析,并生成相應的報告。實現檢測結果的及時傳遞和信息共享,為結核病的預防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據。
分子生物學耐藥檢測數據管理模塊功能的實現極大地縮短了耐藥結核病的診斷時間,為耐藥結核病的合理治療和高效防控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涂片鏡檢是結核病實驗室最基礎的檢測活動,針對該類檢測數據的管理是信息平臺的重要功能之一,其模塊功能的實現涵蓋了涂片制備、鏡檢診斷、結果錄入、結果審核和質控管理五個方面環節的數據。結果錄入過程中,需要包括檢測日期、樣本編號、鏡檢結果等信息,并注意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以避免錄入錯誤和遺漏。對錄入的涂片鏡檢結果進行審核和確認時,需要審查數據的一致性和合理性,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涂片鏡檢過程中的數據質量管理和控制需要建立規范的流程和標準,包括涂片制備、鏡檢診斷、結果錄入和審核等。這樣可以確保檢測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為結核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的實驗室系統嵌入了結核病實驗室信息模塊,通過衛生專網自動上傳檢測數據到數字疾控平臺,實現了數據的自動化管理和共享。平臺采用分級賬號權限機制,可以根據用戶的權限設置不同的操作權限,實現對多方信息的共享和保護。同時,平臺支持多種數據交互格式,可方便與其他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實現了信息的互聯互通。
結核病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平臺成功解決了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面臨的結核病實驗室檢測信息交互不暢的問題。通過信息互聯互通和實時共享,平臺為病例追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保證,特別對于高效防控結核病,尤其是耐藥結核病,具有重要意義。及時準確的檢測信息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提升了患者治療依從性,減輕了經濟負擔。廣泛的檢測覆蓋減少了患者的重復檢測,同時平臺應用提高了病例發現能力和臨床診斷速度。平臺還優化了耐藥篩查流程,節約了大量防治經費。
自2021年正式上線以來,結核病實驗室信息平臺通過數據上傳和交互功能已上傳31541條分枝桿菌培養、藥敏登記數據,12779條分子生物學耐藥檢測數據及12萬余條涂片鏡檢登記數據。平臺采用分級賬號操作和權限管理,確保了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此外,平臺還具備自動覆蓋相同記錄和標注顯示的功能,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平臺已在多個區域實現了分級賬號操作,支持不同級別單位的使用。定點診療機構完成了實驗室系統改造和升級,保證了平臺的順利運行。該平臺具備自主性、數據安全性、信息共享性和智能管理性。結核病實驗室信息平臺的成功建設不僅提高了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效率,也為類似疾病信息管理提供了寶貴經驗和參考。
結核病實驗室信息管理平臺成功實現了檢測數據的自動化管理和共享,提高了準確性和安全性。該平臺不僅提升了診斷和治療效率,也為其他疾病信息管理提供了經驗和參考。未來需完善功能,擴大分級操作范圍,加強監測和統計,提高數據分析能力,確保信息安全。為結核病防控事業提供更好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