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是除三大職能外的延伸和拓展,是民主黨派發揮社會價值,對外樹立良好形象和擴大影響的重要途徑。在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后,鄉村振興戰略是鞏固脫貧成果的最有效方法。文章以實例說明民主黨派參與脫貧攻堅監督和鄉村振興調研的經驗。民主黨派應整合資源優勢,加強黨派合作,提供智力幫扶,以實現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的有效保障。同時,民主黨派應正確把握新時代參政黨建設的新要求,圍繞新時代偉大目標有效開展社會服務工作。
【關鍵詞】民主黨派|鄉村振興|社會服務
一、問題提出
民主黨派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民主黨派的社會服務工作在助力和推動鄉村振興方面始終有責任、有義務,也有優勢、有資源。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社會服務工作需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更好地踐行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要求。民主黨派需要找到工作的切入點、著力點和突破點,轉移工作重心,從單一的幫助改為全面的幫扶,采用更加全面、更加系統、更加廣泛的幫扶模式。
二、當前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的現狀分析
(一)各民主黨派各自主導沒有形成合力難以體現絕對優勢
長期以來,各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是幾條平行線,很少有交集,都是各自為政,各行其職,難以形成強大的合力。[1]近年來,在社會服務方面盡管各民主黨派開展了不少的社會服務工作,但真正拿得出手、上得了臺面的不多。以湖南民盟、湖南致公黨省委會等社會服務工作為例。湖南民盟在響應國家戰略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成立了愛心基金會并籌集了愛心資金,用于開展多項社會服務工作,如“同心班”“燭光行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其他民主黨派如致公黨湖南省委會也圍繞國家戰略開展了類似的社會服務工作。盡管這些社會服務工作的方向和目標與中共中央保持一致,但統戰部門對各民主黨派的考核導致它們之間相互獨立,缺乏合作和合力。
(二)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社會服務多數停留在愛心幫扶
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是民主黨派的血液,在調研中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開展社會服務多數以愛心幫扶形式開展社會服務工作。以湖南民盟2022年度受民盟中央表彰的先進組織和先進個人看。除部分基層組織開展了幾個主題項目外,先進社會服務個人基本上是各基層組織的主委,所開展的社會服務依托所在基層組織,開展的社會服務都是以愛心幫扶為主。由于民盟的界別以高校教師、文化藝術等界別為主,除少數的非公經濟實力相對強的成員在組織隊伍中,真正經濟實力強的少之又少。主界別關系直接決定了在幫扶過程中,不可能有太多資金投入到社會服務工作中,社會服務自然也就無法在各民主黨派中特別出彩。
(三)各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的形象在社會存在認知偏差
近年來,各民主黨派在開展社會服務做了不少嘗試,也做出了值得肯定的成績,提升了影響力。[2] 但是民主黨派在開展社會服務工作,由于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民主黨派在開展社會服務過程中,真正做得十分出色的非常少,多數基層組織和個人開展社會服務,基本上都是比較零星的愛心幫扶或慈善活動,展示在社會大眾面前。比如上海民盟醫藥支部的定期為敬老院送溫暖;湖南民盟師范大學委員會為智障兒童送溫暖。由于基層組織開展的活動都是以民主黨派組織名義展現。因此,社會認知普遍存在偏差,往往把民主黨派與社會愛心機構、慈善機構等群團組織聯系在一起。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路徑
(一)整合黨派內部優質資源從愛心幫扶向智力幫扶轉變開展服務
湖南民盟整合了盟內優質資源實現了從愛心幫扶轉變為智力幫扶實踐。通過助力鄉村振興旨在整合盟內智力資源優勢,為農村學員提供學歷提升通道和勞動技能培訓平臺,為鄉村振興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優良的人才隊伍。通過整合盟內資源,將黨派省委會機關社會服務與基層組織社會服務融合發展,形成黨派合力擴大黨派影響。比如湖南民盟還在長沙市、株洲市、衡陽市3個村、懷化市1個鄉鎮,建立了4個“民盟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基地”。結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民盟的教育資源優勢開辦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啟航班”。民盟省委會社會服務工作委員會與民盟長沙啟航支部合作,在沅陵縣馬底驛鄉、杜家坪鄉,等鄉鎮開辦了“啟航班”,培訓學員達120余人。2022年3月起,懷化市沅陵縣在全縣開辦“啟航班”。從這些成功的經驗來看,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從原來的愛心幫扶向智力幫扶轉變切實可行,且依靠自身智力優勢具有可操作性。
(二)整合黨派資源打造社會服務品牌樹立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形象
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湖南民盟走特色化社會服務道路,樹立品牌形象。湖南民盟整合各地方社會服務資源,打造“走出大山看世界”品牌。至少組織2次山區孩子進城市“看世界”活動。以懷化市沅陵縣為基地,立足于學歷提升和勞動技能培訓,打造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啟航班”品牌。持續建立“民盟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基地”,為盟員參與鄉村振興提供舞臺。發揮民盟教育界別優勢,持續開辦“民盟·同心班”,助學支教。發揮民盟文化界別優勢,集中湖南民盟音體美社會服務資源,著力打造“歌詠三湘”,叫響“歌詠三湘”。持續關注支持瀏陽市龍伏村鄉村振興。這些社會服務活動不僅是單純的慈善活動,更多的是改變民主黨派在民眾心目中的公益組織形象,更能夠體現出黨派的社會價值。
(三)創新機制將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與社會服務工作有機相結合
湖南民盟在開展社會服務過程中的積極探索和創新工作機制,將社會服務與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有機融合,實現了問題的解決和實際效果的達成。具體來說,湖南民盟制定了《湘西州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方案》,明確了開展社會服務的工作思路和調研的指導思路、目的要求和具體措施。每年10月以前,由民盟省委會班子成員或秘書長帶隊,圍繞脫貧攻堅深入鄉村調研,形成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報告,并將所見、所聞、所想上升到參政議政,向州委、州政府、省委省政府反饋情況。同時,湖南民盟還將社會服務與鄉村振興的成果上升到提案,由民盟湖南省社科院委員會主委王文強所撰寫的《以機制創新推進我省鄉村人才振興的對策建議》,代表民盟湖南省委在2018年各民主黨派省委、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成果匯報會上發言。這些舉措不僅推動了湖南民盟的社會服務工作,也解決了實際難題和根本問題。
(四)發揮民主黨派軟實力優勢發揮黨派特色開展社會服務工作
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優勢在于軟實力,[3]所謂軟實力主要是體現在民主黨派有人才智力優勢。將民主黨派智力優勢轉化為資源動力,開展社會服務是支撐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的底氣。一是發揮統戰工作的優勢,將民主黨派成員中有經濟實力又有熱情投入社會服務的成員熱情激活,讓部分成員積極參與到社會服務中,特別是當前鄉村振興工作中,發揮其智力與財力優勢。二是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要瞄準服務基層,服務民生發揮智力優勢開展社會服務工作。民主黨派開展基層社會服務在硬實力上無法體現優勢。需要民主黨派結合智力優勢發揮參政黨智能,多深入基層調研,將基層實際情況整理成建言獻策材料,轉化為參政議政成果。配合執政黨從根本上解決基層實際問題,從而達到服務基層的目的,完成參政黨使命。
四、結語
總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民主黨派擔負著新的歷史使命,社會服務工作要有新的高度和新的要求[4]。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進一步將參政履職與社會服務工作相結合。不斷激活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內生動力,整合資源,集聚內部智力優勢,提升社會服務水平,通過社會服務工作精準將社會民生熱點上升到參政議政,打造民主黨派社會服務新品牌。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王夫玉.民主黨派社會服務的職能定位及創新路徑分析[J].公共管理創新,2011.06.
[2]馬彥.民主黨派做好社會服務工作的創新路徑[J].政黨制度理論研究,2012.
【基金項目:民盟湖南省委會統戰理論研究課題(項目編號:2023XL16);民盟湖南省委會統戰理論研究課題(項目編號:2023XL20)】
(作者簡介:仇永妹,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互聯網醫院,主管護師,民盟湖南省委會婦女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湖南中醫藥大學基層委員會宣傳委員,民盟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支部副主委。本科,研究方向為互聯網醫院運營、管理;熊勁松,通訊作者,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南體育職業學院科技處副處長。民盟湖南省委會委員、民盟湖南省委會統戰理論研究會秘書長,民盟湖南體育職業學院支部主委。碩士,研究方向為管理學、統戰理論研究;毛昀、譚娣娣,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