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丹
(山西大同大學,山西大同 037009)
隨著我國社會信息化、網絡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新媒體技術所凸顯的優勢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推動鄉村建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然而,由于當前鄉村建設進程中仍存在網絡基礎設施不足、數字鴻溝等問題,使得新媒體在助推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持續發力的動力不足。因此,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各項優勢,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推進美好鄉村建設提供新的思路。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臺,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其獨特的優勢,正在助力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傳統的信息傳播模式下,鄉村地區的信息流通相對較為閉塞,許多有價值的信息無法及時傳遞到鄉村地區。而新媒體的出現,為鄉村地區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傳播渠道。例如,鄉村地區的農民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將自己的農產品、鄉村風光等展示給更多的人,從而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鄉村地區也可以通過新媒體了解更多的政策信息、市場動態等信息,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有益的參考。
過去鄉村地區的信息基礎設施相對較為薄弱,許多地方甚至連基本的網絡覆蓋都無法實現,而隨著新媒體的普及,鄉村地區也開始逐步引入了更多的信息化設備和服務,如AI體驗館、智慧農業、互聯網服務等。這些信息化設備的普及和應用,不僅為鄉村地區的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訊、購物、娛樂等服務,同時也為鄉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目前,許多鄉村地區開始嘗試發展電子商務、數字農業等新興產業,通過新媒體平臺推廣當地的特色產品,拓寬銷售渠道,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新媒體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為鄉村的文化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2]。在新媒體平臺上,我們可以將鄉村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利用新媒體平臺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鄉村的文化。同時,通過數字化手段,對鄉村文化資源進行挖掘、整理、再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鄉村文化的吸引力。還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優勢,開展線上文化交流、文化創意等活動,為鄉村的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傳統的服務模式下,鄉村地區的民生服務往往局限于醫療衛生、教育等基礎服務。而隨著新媒體的普及和應用,鄉村地區開始引入更多的公共服務項目和資源。例如,許多鄉村地區開始建設在線教育平臺、遠程醫療服務平臺等,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同時,新媒體還可以為鄉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創業機會,為鄉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促進鄉村融合。
總之,新媒體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可以迅速傳播鄉村的特色、優勢和潛力,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可以打造鄉村品牌,可以促進鄉村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可以為鄉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創業機會等。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助力鄉村振興,讓鄉村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近年來,新媒體助力鄉村建設的優勢凸顯,也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在新媒體助力鄉村建設的過程中,鄉村地區網民覆蓋和基礎社會建設仍存在差距、新媒體信息真實性難以保證、人才短缺及新媒體優勢能否持續發力等矛盾凸顯,有待解決,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鄉村地區的網絡覆蓋和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差距。相比于城市地區,鄉村地區的網絡速度和連接穩定性可能較差,使得新媒體的應用受到限制。缺乏高速、穩定的網絡環境會影響信息傳播的效果,也限制了新媒體在鄉村建設中的發揮。比如,在抖音、快手等相關平臺,部分賬號都是在鄉村拍攝視頻后,進入市區工作室進行剪輯及后續工作。
2)鄉村地區的數字鴻溝問題不容忽視。由于缺乏相關技能和教育,許多鄉村地區的居民對新媒體的認知和應用還不夠深入,他們可能不知道如何使用社交媒體、如何制作短視頻、如何利用網絡平臺來宣傳自己的鄉村建設成果。因此,如何提高村民的新媒體素養,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利用新媒體來助力鄉村建設,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農村公眾號的經營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來操作。
3)鄉村資源共享平臺的信息真實性難以保證。在社交媒體上,任何人都可以發布信息,這就可能導致兩種情況出現。一方面是部分企業為了吸引鄉村的注意力,在公眾平臺傳播一些虛假信息;另一方面是部分村民為了打造鄉村知名度,吸引更多資源,虛假宣傳鄉村特色。對于鄉村建設來說,這些不實信息被廣泛傳播,都會給鄉村帶來負面影響。
4)鄉村新媒體平臺持續發力是一個新的挑戰。新媒體是一個信息傳播快、覆蓋面廣的新興數字平臺,眾多信息迭代,平臺信息熱度持續保持也是一大挑戰,這就要求農村數字平臺信息要真實,內容要有突出特點,更新速度要快,才能夠吸引公眾的注意力。但是對于鄉村建設來說,這些都是有困難的。因此,如何使得新媒體持續助力鄉村建設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在鄉村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新媒體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助力鄉村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公共服務等方面,為美好鄉村建設提供了新的方向。
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互動性強等優勢,可以迅速將鄉村的特色產品、旅游資源、民俗文化等推廣到更廣闊的市場中,吸引更多的投資和游客,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
3.1.1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地方基礎設施平臺建設是農村利用新媒體優勢的必要條件,是推進農村地區持續發展的基礎。政府應設立農村基礎設施平臺建設專項資金,加大對鄉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的投入,包括建設寬帶網絡、移動通信網絡等,為鄉村居民提供便捷的網絡接入條件;政府也可以發揮科技在農業生產、農村旅游、農村教育等領域的支撐作用,加強數字化和智能化應用,這將有助于提高鄉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為新媒體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持。
3.1.2 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宣傳方式,對于操作者來說需要具備專業的技術,這就需要加強農民的培訓和專業人才的引進。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加強鄉村居民的信息素養教育,培養他們利用新媒體獲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比如,政府可以提供相關培訓課程,提高鄉村居民的數字化技能,提高他們利用新媒體宣傳鄉村建設的能力。同時,應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新媒體運營經驗的人才,讓他們為鄉村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持[3]。
3.1.3 搭建鄉村交流平臺
推動鄉村經濟發展,不僅需要設施完善、人才引進,還需要搭建個體鄉村宣傳展示平臺。政府應鼓勵各地方鄉村建立自己的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抖音、微博平臺等,通過這些平臺發布鄉村新聞、政策信息、文化活動等,展示鄉村的風土人情和特色產業,提高鄉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鄉村建設營造更好的氛圍。政府還可以與相關企業合作,搭建鄉村旅游、農產品銷售等線上平臺,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鄉村文化建設是建設美好鄉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為鄉村文化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進一步地促進了美好鄉村的建設。
3.2.1 加強鄉村文化傳承發展
鄉村文化是鄉村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鄉村旅游的亮點。鄉村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社交媒體等新媒體手段,將鄉村文化傳承與傳播相結合,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現代文化元素相結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鄉村的文化品位和影響力。還可以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建立鄉村文化數字博物館,提升鄉村文化體驗[5],吸引更多的人。還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新媒體文化活動,如網絡征文、短視頻大賽等,鼓勵鄉村居民積極參與,展示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
3.2.2 宣傳鄉村特色文創產品
鄉村文創產品是通過運用鄉村文化的元素,將鄉村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創造出的具有獨特魅力的產品,有手工藝品、設計家居、農產品加工品等。鄉村文創產品的推廣和銷售,不僅有利于傳承和挖掘鄉村文化,也可以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建設美好鄉村。比如,鄉村可以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定期發布鄉村文創產品的制定過程、制作背景等,吸引用戶關注和傳播;可以利用直播平臺邀請鄉村文創產品的設計師或者制作者進行線上直播展示和介紹,讓更多人了解鄉村文化;可以與知名博主合作,讓更多的人了解鄉村文創產品,像東方甄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鄉村公共服務不足是制約鄉村發展,影響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的因素之一,醫療衛生服務不完善、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資源匱乏都是居民面對的生產和生活難題。為了破解難題,鄉村利用新媒體優勢完善公共服務,提高鄉村生活質量。
3.3.1 逐步完善公共服務平臺
相比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可以為鄉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例如,建立農村公共服務的在線平臺,通過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序提供便捷的服務,如健康咨詢、教育培訓、農產品銷售等[4]。農村居民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在線申請、查詢、預約等,提高公共服務的便利度。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提供在線教育資源,為農村居民提供培訓課程和學習資源,提高其知識水平和技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可以推廣電子支付和在線購物,鼓勵農村地區普及電子支付方式,鼓勵農民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在線購物,提高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和效率,增加農民的收入。這些公共服務不僅可以提高鄉村生活質量,還可以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3.3.2 不斷優化公共服務水平
逐步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也要不斷地優化公共服務水平,提高公共服務平臺的利用率和好評率。比如,可以通過村務公告、社區廣播、宣傳欄等途徑,向村民宣傳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和優勢,讓他們了解到平臺可以提供哪些服務,并如何使用,包括注冊、登錄、在線查詢、在線辦理等操作,同時解答他們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此過程中,還需為不熟悉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的村民提供技術支持,幫助他們解決使用公共服務平臺的技術難題,如安裝應用、連接網絡等。此外,可以設立村級反饋渠道,通過村務委員會、村級社區工作者等渠道收集村民對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議和意見,并及時回應和解決問題,增強村民的信任和使用意愿。
萬物互聯時代,人們越來越依賴于網絡、社會媒體等工具進行信息獲取或交流,但是在交流過程中信息真實性難以保證,對鄉村建設有負面影響。新媒體具有公開透明、輿論監督等優勢,可以加強社會對鄉村治理的監督,促進鄉村治理的現代化。
3.4.1 監督平臺信息是否真實
新媒體具有輿論監督的優勢,可以及時地發現農村資源共享平臺上的不真實信息,監督其修改或刪除。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就可以借助新媒體的輿論監督優勢,建立信息監管機制,對新媒體平臺上的信息進行審核,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避免虛假信息的傳播,也要鼓勵公眾理性看待新媒體信息,不輕信、不盲從,共同維護新媒體的健康發展,進一步促進鄉村治理有效提升。同時,通過新媒體平臺監督功能,可以及時反映農民的訴求和問題,推動村委會加強監管和改進工作;可以促進村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強村民的參與感和歸屬感;可以引導村民樹立法治觀念,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
3.4.2 加強平臺信息持續更新
新媒體具有公開透明的優勢,是一個信息更新非常快的平臺,而鄉村建設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需要不斷更新和推廣新的成果、新的變化,才能使新媒體優勢持續發力。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就可以借助新媒體的信息公開透明優勢,建立信息更新流程,明確信息的負責人,確保信息的及時更新和發布,還要加強內部溝通和協作,讓各部門及時共享信息并及時更新平臺相關內容。此外,增強員工信息意識,加強培訓和指導,鼓勵員工主動關注信息,及時更新平臺內容。
鄉村實現振興,鄉村建設是重點。在數字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要與新媒體緊密結合,充分發揮新媒體在美好鄉村建設中的優勢,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時,也要看到新媒體在助力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積極探索新的應用模式和技術手段,不斷拓展新媒體在鄉村建設中的應用范圍和效果,為美好鄉村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