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郭竹梅,潘敬柳,王云潔
(1.煙臺市城市水源工程運行維護中心,山東 煙臺 264003;2.煙臺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3;3.煙臺市老嵐水庫移民安置服務中心,山東 煙臺 264003)
水庫工程建設移民征遷安置信訪維穩工作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穩定社會環境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水庫工程建設過程中,水庫移民問題是不可避免會出現的重要信訪問題之一,也是水利工程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突出社會問題。因此,如何做好老嵐水庫移民信訪維穩工作,化解潛在的風險,使信訪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化解在基層,對維護社會穩定和諧至關重要,對水利工程建設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老嵐水庫是煙臺60年來興建的唯一一座大型水庫,水庫以供水、防洪為主,兼顧灌溉和改善下游生態環境等綜合利用,控制流域面積624km2,總庫容1.58億m3,為大(2)型水庫。工程地處福山、牟平、棲霞三區市交匯處,淹沒涉及三區市的3個鎮、28個村,其中整村搬遷11個村,非整體搬遷7個村,搬遷3539戶、9727人(福山區853戶、2510人,牟平區711戶、2235人,棲霞市1975戶、4982人),淹占土地2.6萬畝。如何切實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讓這項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實處,信訪維穩工作尤為重要,庫區社會穩定是重中之重。
老嵐水庫工程自2018年10月啟動以來,市老嵐水庫工作專班及三區市頻繁收到群眾通過不同渠道咨詢的問題,市老嵐專班及三區市累計收到12345政務服務熱線及網上民聲等咨詢1402件,其中福山354件,棲霞401件,牟平356件,市級291件,均已全部處理完成。從信訪問題數量來看,群眾對老嵐水庫征遷安置工作相當關注,也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其主要特點如下:
(1)水庫建設前期存在征遷補償政策未公開、征遷時間不明確等方面的問題。2019年4月老嵐水庫工程建設進入實物調查階段,煙臺市政府牽頭成立市級協調小組負責實物調查總協調,區(市)政府具體組織實施,設計單位提供技術支持。根據《老嵐水庫建設征地實物調查工作大綱》,全面調查水庫工程建設征地范圍內的各類實物、查清移民戶及產權單位的受影響實物,為確定移民搬遷安置提供基礎資料,為編制移民安置規劃大綱和制定移民安置規劃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實物調查涉及30個村莊,調查小組挨家挨戶進行調查登記時,老百姓對于入戶調查具體目的、測量標準等這些問題不太了解,因此在網上咨詢數量增多。
(2)土地補償款發放不到位、三區市補償標準不一致等問題。2021年7月,老嵐水庫土地和房屋征遷工作開始后,淹沒區的各個村陸續開始簽訂土地和房屋征遷補償協議,由于各村審核進度情況不一樣,導致有的村民拿到補償款,有的村民未拿到補償款,所以群眾紛紛通過來電、上網等各種渠道反映問題。
(3)三區市試點安置房完工后,各區市政府組織庫區干部、移民代表等實地參觀,對房屋戶型、質量、環境以及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征求代表們的意見。通過干部、移民代表回村后對安置房建設情況的分享,庫區移民紛紛上網咨詢安置房開工時間、安置房規劃方案、建設標準、交房時間等問題。
入戶實物調查工作開展時間、入戶調查范圍、入戶調查內容、入戶調查流程等相關內容,在開展入戶調查前,沒有及時地進行宣傳。這一關系到庫區移民切身利益的征遷安置政策標準宣傳力度不夠,導致廣大庫區移民對工作的不理解、不接受,使調查工作配合程度下降。
由于每個縣市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負責征收工作的各縣市區政府制定的補償標準是在國家、省市有關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縣市區經濟及拆遷政策等實際情況測算出來的,因此補償標準就會存在地域性差異,從而導致信訪問題普遍存在。
20世紀60—70年代,鄉鎮、村管理不規范,私自占地建房情況屢見不鮮,導致各村建了很多無手續房屋,因此調查中發現許多房屋產權不清晰,存在手續不全、無證等現象,加大了解決信訪問題難度。
庫區群眾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背井離鄉在新的地方開始生產生活,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改變,對未來的生活產生一定的焦慮情緒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安置房的地段、質量、環境都是他們密切關注的對象。
首先,為確保老嵐水庫工程建設及移民征遷安置工作順利開展,煙臺市老嵐專班專門成立信訪維穩部,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層層抓落實,構成一種“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良好信訪格局。其次,督促三區市切實加強對移民維穩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包村責任制,落實責任人,卡實維穩責任,確保把問題解決在萌芽、解決在基層。
煙臺市老嵐專班結合群眾關切的問題,編制了《煙臺市老嵐水庫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政策宣傳資料》,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等進行公開,接受社會的監督,做到“三個到位”,即征遷政策宣傳到位、移民情況和訴求了解到位、移民思想掌握到位。指導三區市安排專人負責政策咨詢宣傳,正面引導庫區群眾積極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營造和諧穩定氛圍,將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
進一步壓實縣級信訪主體責任,福山、牟平、棲霞三區市根據當地實際,分別研究制定征遷補償和移民安置實施細則、編制縣級《老嵐水庫工程建設移民安置工作宣傳手冊》,堅持難題在一線解決、糾紛在一線疏導、工作在一線落實,扎實做好宣傳動員和政策解讀工作,挨家挨戶走訪落實,掌握群眾思想動態,做通群眾思想工作。成立了專門工作組,對縣鎮村三級移民干部進行政策培訓、進村入戶對移民群眾進行政策宣傳解讀,做到補償標準村上墻,讓庫區群眾充分了解移民政策,及時回應群眾期盼和關切,動員群眾積極配合移民搬遷安置,為老嵐水庫建設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創造良好社會環境。對省政務平臺、網上民聲、市長熱線等反饋的信息第一時間處理,及時與群眾溝通,做好政策答疑,把不和諧因素及時化解,確保不出現群體上訪事件。
信訪問題往往影響面廣、涉及群眾多,只有打破慣性思維、創新工作方法,才能把信訪工作做得更好。一是變“接訪”為“走訪”,變“上訪”為“下訪”,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把群眾合法訴求解決好,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層,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到權益受到公平對待、利益得到有效維護,切實把信訪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例如,針對群眾普遍關注的土地補償等問題,鎮政府組織相關村召開村“兩委”黨員干部和村民代表會議,對土地安置補償費和剩余土地規模流轉之后的收益分配問題進行商討,并對群眾進行政策宣講,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完善了土地補償款撥付程序和分配方案,保障了群眾的合法利益。二是做到線上反映問題與線下了解情況并行,做到將群眾反映的問題如實記錄,給予耐心解答和細致調查,做到有據可查,盡可能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例如,2021年3月棲霞桃村鎮陳家疃村有群眾反映櫻桃樹生長期評估有誤,接到群眾投訴后,老嵐專班迅速組織桃村鎮政府工作人員及聘請的果樹專家共同到陳家疃村核實情況,經核實,群眾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櫻桃樹有一部分屬于盛果期,大部分屬于初果期。經研究決定,將原來公示的盛果期櫻桃樹調整為初果期櫻桃樹,并重新張榜公示。
堅持開發性移民方針,統籌使用移民經費,依靠科學技術發展經濟,多渠道、多產業、多形式、多方法妥善安置移民,維護移民合法權益。正確處理移民安置與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兼顧發展,并使移民安置規劃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重要組成部分。
既要對庫區歷史遺留問題加強集中排查和化解處理,又要對新的風險因素加強排查,全面掌握不穩定情況,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做好輿情研判、分析、評估和處置,建立臺帳和問題清單,對不合理訴求人員要耐心做好政策解釋和思想教育工作,打消群眾顧慮,全力化解內部矛盾糾紛,降低輿情風險隱患,確保輿情穩定。
作為煙臺市多年以來搬遷安置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項目,老嵐水庫移民安置房工程建設備受庫區群眾和社會各界關注。安置房工程按照高標準規劃、高水平設計、高質量建設的要求,努力為庫區搬遷群眾打造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配套設施完備、生活環境舒適的幸福和諧新家園。
本文通過對老嵐水庫工程建設期間土地及房屋征遷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結合12345政務服務熱線、網上民聲等平臺群眾反映的問題,不斷探索新舉措,進一步完善了工作機制、政策宣傳機制、矛盾協調機制,切實解決了一些涉及水庫移民切身利益的問題,庫區移民網上反映問題數量大幅下降。但是隨著水庫建成后移民工作的深入開展,會有新的矛盾和問題出現,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處理好庫區移民的實際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升庫區移民的幸福感,實現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社會和諧穩定。本文可對類似大中型水庫工程建設的移民征遷工作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