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城市節水 建設美麗城市
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求做好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工作
為深入實施節水行動、推動資源節約和綠色發展,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做好2024 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工作。
通知明確,2024 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活動時間為5 月11 日至17 日,主題為“推進城市節水,建設美麗城市”。
通知要求,各地要以2024 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為契機,開展節水宣傳進社區、進校園、進企事業單位活動,面向不同群體做好針對性宣傳。在法規制度方面,深入開展《節約用水條例》宣傳,做好普法工作,普及城市用水計劃和定額管理、節水統計、節水“三同時”等節水制度及要求;宣傳《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范》,引導公民踐行節水責任。在節水理念方面,宣傳在城市更新行動中系統性推進節水工作的做法,重點宣傳推進水資源循環利用、提高用水效率等方面,推動節水減排、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筑牢城市節水工作的社會基礎。在節水成效方面,大力宣傳城市用水效率提升、海綿城市建設、污水再生利用以及水環境改善等工作成效,提升人民群眾節水意識和參與度。在技術創新方面,宣傳城市節水新標準、新規范、新技術,激勵節水技術創新和設備研發。
各地要圍繞節約用水宣傳周主題,開展貼近群眾、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積極發揮街道、企事業單位、社區及行業協會作用,廣泛普及節水理念和知識,交流節水經驗,講述節水故事,營造全社會關注節水的正向氛圍,增強人民群眾參與節水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節約用水成為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每一個人的自覺行為。(中國建設報)
關于冒用《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名義出刊的嚴正聲明
隨著本刊《中國建設信息化》的內容、信譽及知名度的不斷提升,近期發現一本使用《中國建設信息化》刊名、刊號的偽造刊物。其封面、版權頁內容除編輯等人姓名外均使用了我刊信息,并向廣大作者收取費用。此種騙取錢財,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對我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我單位的聲譽。在此,我們對冒用本刊名義進行的非法行為予以譴責并擬做出維護《中國建設信息化》雜志的合法權益的措施。為此,特發布如下聲明。
一、本刊的官方網站為:http://www.mohurdic.org.cn/。其余任何使用近似的名稱標識的網站及其行為均與本刊無關,敬請廣大作者和讀者注意區分,以免給自己帶來不便。
二、凡未經本刊正式授權者無權進行任何與本刊有關的經營活動。對任何冒用、假借我刊名義進行違法活動的網站、單位及個人,一經發現,本刊保留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請廣大作者和讀者提高警惕,謹防受騙,必要時可以向有關執法機關舉報,切實維護好自身權益。如遇到任何疑問,可隨時聯絡本刊網站上的辦公電話求證,敬請各位作者及讀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
2021 年3 月12 日
新指導意見出臺 加強農村房屋建設管理
住房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強農村房屋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 年,實現農房質量安全全過程閉環監管,農房安全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農房質量安全普遍提升;到2035 年,全面建立農房建設管理制度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農房建設品質大幅度提升。
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農村房屋量大面廣,長期以來,以農民自建、自用、自管為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新建農房面積越來越大,層數越來越高,用作經營的也越來越多,大量既有農房隨著房齡的增長,安全隱患逐漸凸顯。
指導意見明確,強化既有農房安全管理,常態化開展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堅持“誰擁有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明確產權人和使用人的房屋安全主體責任。建立農房安全常態化巡查機制,將農戶自查、鎮村排查、縣級巡查、執法檢查和群眾監督相結合,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指導意見明確,要嚴格用作經營的農房管理,農房用作經營活動應當符合相關安全要求,產權人和使用人要嚴格落實經營性自建房安全管理相關規定,在開展經營活動前確保房屋具備安全使用條件。對農房實施改擴建,依法辦理用地、規劃建設等有關審批手續,嚴格按照相關工程建設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
指導意見提出,加快健全新建農房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將農房質量安全監管貫穿農房建設全過程。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將行政審批和安全監管有效銜接。合理安排農房建設用地,切實保障農房選址安全,嚴格規范設計施工,新建農房設計和施工應符合國家現行抗震設防等有關質量安全標準的要求。(新華社)
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第三批發展智能建造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公布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地以試點示范為抓手,加快完善發展智能建造的政策體系、產業體系和技術路徑,推動建筑業轉型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第三批發展智能建造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供各地結合實際學習借鑒。(中國建設報)
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
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印發通知,決定開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到2024 年底前,基本消除2023 年及以前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存量,力爭實現生產安全事故“雙下降”;2026 年底前,形成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的常態化機制,生產安全事故總量、相對指標顯著下降。
通知就健全施工安全事前預防機制、構建施工安全數字化監管體系、完善市場現場監管有效聯動機制、提升安全生產監督執法能力等主要任務提出具體舉措。其中,要求“逐企業、逐項目、逐設備”檢查在建房屋市政工程,每年至少完成2 輪全覆蓋排查,將排查整改責任落實到人,對未開展排查或查出重大事故隱患不及時整改的,參照事故調查處理程序,查清問題源頭,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2024 年底前,建成全國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曝光臺”。
通知提出,構建施工安全科技保障體系。加快推廣涉及施工安全的智能建造技術產品,推動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作業面“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加快形成施工安全領域新質生產力,淘汰危及安全生產的施工工藝、設備和材料。加強施工現場數字化賦能。構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數字化預警體系,實現極端天氣、生產安全事故、證照狀態等預警信息全覆蓋、及時精準推送。
根據通知,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每年開展全國督導檢查,每季度對治本攻堅行動進展情況進行調度,每月向各省級安全生產委員會通報治本攻堅行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生產安全事故情況。(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