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人居署官網正式發布第二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征集通知。獎項以共建可持續的城市未來為總主題,結合世界城市日、世界城市論壇等主題,特別鼓勵和歡迎在“幸福安居,滿足多元住房需求”“青年引領,建設活力社區”“創新發展,促進城市繁榮”“低碳韌性,提升城市氣候適應能力”四個方向取得顯著進展的全球城市參與申報。申報截止日期為2024 年6 月15 日。
聯合國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時限已過半,世界仍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半數以上的具體目標進展緩慢。為了發揮城市在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重要作用,2022 年聯合國人居署在中方支持下設立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頒發給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突出進展的優秀城市,以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特別是可持續發展目標11,促進新城市議程在全球的本地化,積極響應全球發展倡議。
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為世界城市提供了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標桿和典范,是各國城市交流分享可持續發展綜合解決方案的重要平臺。2023 年10 月,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頒獎活動在上海舉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和時任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謝里夫出席頒獎活動并為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中國福州、烏干達坎帕拉、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巴西薩爾瓦多5 個獲獎城市頒獎。(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網站)
近日,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糧農組織(FAO)開展的“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行動中,由中建集團旗下中建四局承建的重慶廣陽島生態修復項目成功入選聯合國“生態恢復十年”優秀案例,成為自然資源部向聯合國推介的中國山水工程首個入選項目。
重慶廣陽島生態修復項目位于重慶市南岸區,是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全國山水工程首批15 個優秀典型案例之一。修復中,項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緊緊圍繞“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定位,積極探索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完成“護山、理水、營林、疏田、清湖、豐草、消落帶修復”七大工程修復,實踐“多用自然、生態、柔性,少用人工、工程、硬性”的施工方法,系統推進自然恢復、生態修復,豐富生物多樣性,建成上壩森林、高峰梯田、山頂人家、油菜花田、粉黛草田、勝利草場等24 個生態修復示范地,島上植物由生態修復前的383 種增加到627 種,動物由310 種增加到460 種。
據悉,“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行動旨在重構、重建、重塑生態系統。此前,廣陽島生態修復項目先后獲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生態環境科普基地和生態修復典型案例、山水工程典型案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典型案例、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綠色建造施工水平三星級評價等國家級榮譽,收獲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杰出獎、世界建筑節(WAF)鄉村景觀獎等國際大獎,相關經驗做法被國家長江辦、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向國內外推介,成為中建集團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的生動寫照。(中國建筑融媒體中心)
4 月11 日下午,湖南麓谷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兼麓谷建工董事長曾波帶領團隊參觀三一筑工,并圍繞裝配式建筑的柔性智能化生產以及SPCS 體系項目的應用進行了詳盡的考察與調研。三一筑工總經理程偉華熱情接待并陪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隨后的座談會上,雙方就裝配式建筑的現狀、保溫樓承板體系、三一SPCS 技術體系、裝配式構件生產線及技術標準編制發布等議題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就預制構件生產線的數字化與智能化改造實施方案、豎向與水平裝配式體系的結合、如何構建優質住宅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合作探討。麓谷建工總工程師周海軍、麓谷建科常務副總經理劉正凱、副總經理肖寧海,以及三一筑工副總經理陳常青、華中大區總經理邢智遠等高層管理人員參與了座談。
雙方企業將圍繞“數改智轉”、裝配式體系結合、智能建造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推動建筑業的新質生產力發展。麓谷建工與三一筑工將在裝配式技術路線上實現互通互認,并由雙方設計團隊深化合作,將麓谷建工的保溫樓承板體系應用于三一云湖雅苑項目,同時將SPCS 技術體系應用于麓谷建工未來的多個項目之中。(三一筑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組織修訂了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并于日前公布。
《標準》自今年8 月1 日起實施,原《標準》(GB50034-2013)同時廢止。《標準》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以及裝修的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室內照明及其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室外功能照明設計,其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照明數量和質量、照明標準值、照明節能、照明配電與控制等。
本次《標準》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提高了燈具的效能、照明功率密度等節能指標要求;增加了LED 燈和LED 燈具的性能指標、LED 驅動電源選擇和應用等技術要求;增加了照明舒適度、光生物安全、閃爍與頻閃效應、非視覺效應等健康照明的技術指標;補充和完善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技術內容;增加了照明直流配電技術內容;增加了建筑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室外功能照明技術內容;結合實際應用調整標準部分技術內容。(中國建設報)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一批)》,共納入47 個項目,其中,金融城綠色建筑示范項目(中建四局科創大廈項目)上榜。
據悉47 個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運用先進技術,從源頭減碳、過程減碳、末端固碳三個方向實現綠色低碳。
中建四局科創大廈項目位于廣州市天河區廣州國際金融城東區,項目集成建筑超低能耗技術、高效設備系統及可再生能源廣泛應用等多項節能措施,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座高度超過150 米近零能耗建筑,目前已通過LEED 金級預認證及綠建三星預評價。該項目將綠色理念和節能舉措貫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全面實施建筑本體節能策略。從規劃布局、自然通風、天然采光、圍護結構、遮陽設計等方面最大程度降低建筑用能需求。(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