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探討*

2024-06-11 00:13:57李明賢彭晏琳
農業經濟與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現代化農業農村

李明賢,彭晏琳

(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長沙 410128)

一、引 言

黨的十九大將農村現代化與農業現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首次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最終目的是建設農業強國,新時代“三農”工作必須圍繞這個總目標來統籌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①引自于人民日報評論部,《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人民日報》2023-1-11(005)。可見,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探索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理論與實踐,要明確其內涵并尋求全面立足我國農情國情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

二、把握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內涵應遵循的原則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過程,具有極強的時代特色和階段性特征,不同時期其內涵不盡相同。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當前,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將得到全面貫徹,農業農村新發展格局將逐步形成,這些都將對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產生深刻影響。

明確新發展階段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把握整體性。農業農村現代化是農業、農村、農民“三位一體”的現代化,也是涵蓋農村產業、生態、文化、治理和農民生活等多領域、多方面的現代化。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各個環節彼此緊密關聯,單一領域的改革難以達到整體目標。因此,只有縱觀全局,立足大國小農的國情農情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大系統,將農業農村現代化視為一個多層次、多領域的完整體系,才能厘清其內涵。

二是增強協同性。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應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相契合,需要加強政府、企業、農民等多個主體間的協作,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等多領域協調發展、互動提升。

三是保持可持續性。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一項長期任務。因此,把握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不能僅聚焦于現階段發展的需求,而應當立足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歷史脈絡,總結農業現代化一般規律與中國農村改革經驗,同時著眼未來發展的趨勢與方向,在接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礎上明確其內涵。

四是考慮可借鑒性。中國是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一直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大國擔當”的特質應當映照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之中。因此,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能夠為其他國家提供啟示和借鑒,助力他國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為世界貢獻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三、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

根據以上原則,在新發展階段,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可以理解為立足于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實現“物”的現代化為主線,以推進“人”的現代化為核心,以提升“鄉村治理”的現代化為突破口,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全面協調、共同進步,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一種狀態。

(一)物的現代化是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線

物的現代化貫穿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全過程,涉及農民生產和其他物質方面的現代化。從農民生產現代化來看,農業機械和農機裝備的應用程度能夠直接反映農業生產的能力。《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指出,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3—2032)》顯示,2022 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3%。這意味著我國農業生產已基本實現人力畜力向農業機械化的轉換,農業機械和農機裝備對農業現代化的保障和支撐作用日益凸顯。“十四五”時期,依托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和北斗導航、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對農業機械和農機裝備進行智能化、自動化、可持續化和數據驅動化改造升級,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方向。同時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現代化也是構成物的現代化的核心要素,能夠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整體素質。”從其他物質方面的現代化來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要素,提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對解決如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如何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2021 年,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指出,到2025年,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將取得重要進展,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邁上新臺階,農村生活設施便利化初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因此,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的提檔升級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迫切要求。

(二)人的現代化是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核心

人的現代化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和物的現代化相輔相成,包含農民素質和精神層面的現代化。一是作為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直接參與者與受益者,農民的綜合素質一定程度上能夠決定農業經營的模式,并直接影響農業經營效率、資源利用效率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李谷成,2021)。高素質農民接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學習和掌握新知識、新思想、新技術的能力強,善于認識和接受新事物,更有利于推動現代農業朝著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態化方向發展。自2005年《關于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百萬中專生計劃”的意見》首次提出“職業農民”的概念,到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再到2019年《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首次提出要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我國農民的概念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歷了從農民到職業農民、新型農民、新型職業農民,再到高素質農民的演變,各地相繼涌現出一大批農村產業扶貧帶頭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對象、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農業經理人、專業種養能手等高素質農民,輻射帶動了傳統農民參與鄉村振興,加快了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高素質農民是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骨干力量,因此農民素質的提升是人的現代化的重點任務。二是精神生活富裕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它不僅賦予了農民生產生活現代化的價值底色,也為鄉村文明復興提供了價值動力(劉建等,2023)。單一化、碎片化和娛樂化的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不符合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也不能激發農民參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自覺性、主動性和活躍性,對增強農民鄉土文化認同感和自信感的作用有限。特別是現階段我國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跨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由“溫飽有余”轉變為對美好精神生活的期待,這要求農業農村現代化不僅要實現物的現代化,也需要實現人的現代化,其關鍵在于“精神生活現代化”。

(三)鄉村治理現代化是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突破口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多重要素協同推進的動態過程,其中鄉村治理現代化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它不僅包括鄉村治理主體、客體與治理環境的現代化,也包括鄉村治理“軟硬件”的現代化,其最終目標就是提升鄉村治理體系與鄉村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鄉村治理體系現代化和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有系統性又各有側重點。鄉村治理體系現代化側重于完善體制機制設計,鄉村治理能力側重于治理主體及增強其執行能力、服務能力、議事協商能力、應急管理能力、平安建設能力建設。新時期,鄉村社會形態和治理基礎發生了新的變化,如“大流動”導致的鄉村空巢社會、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社會關系嬗變、后鄉土中國“法禮相容”的法禮秩序轉變等(肖平等,2021),因此,忽視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直接移植東部沿海鄉村“村級組織行政化”的治理模式,不符合我國鄉村治理現代化的要求(沈遷,2022)。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厘清“誰來主導鄉村治理”“運行何種治理機制推進鄉村治理”“治理主體互動形塑何種治理結構來實現鄉村治理的效率與效能”等問題,探索創新有效的治理體系、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保障與治理績效目標。實現鄉村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科學化是在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過程中完善鄉村治理目標。

四、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現路徑

(一)在“大國小農”基礎上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富有小農傳統的農業大國,也是一個人多地少的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就確立了家庭經營的農業基本經營制度,因此,“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全國98%以上的農業經營主體是小農戶,小農戶經營的耕地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70%;預計到2050年,中國仍將有1億左右的小農戶,經營全國約50%的耕地,可見,“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將長期存在,小農戶仍然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力量,也是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基本單元。因此,小農戶經營將貫穿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過程,始終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底色。在“大國小農”基礎上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理解“以農為本興農業”的底層邏輯,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效銜接。

第一,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效銜接。“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及快速的工業化城鎮化背景下,由于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小農經營面臨老齡化、低學歷、兼業化及土地經營規模小的突出特點,務工收入成為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途徑,農業生產面臨粗放經營的局面,要有效發揮社會化服務組織在社會分工下的規模效應、勞動替代效應和技術進步效應,促進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在社會化服務方面,要培育適應小農戶需求的多元化多層次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如農業服務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層供銷合作社,并鼓勵各類主體采取訂單式、托管式、站點式、平臺式、合作式等多種方式,為小農戶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資供應、配方施肥、農機作業、統防統治、收儲加工、物流運輸等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服務,推動小農戶經營基礎上的農業農村現代化。

第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就要將先進技術、現代裝備、管理理念引入農業農村,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改善鄉村面貌,提升農民生活品質,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最終建成農業強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資金實力較強,農業經營管理能力強,能夠發揮技術優勢和提升農業裝備水平,是農業農村現代化充滿活力的核心力量。農業家庭經營制度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要以農地流轉為前提,健全承包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制度,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發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提供土地流轉信息、咨詢、評估等服務,提高土地流轉的透明度和高效性。同時創新土地流轉模式,鼓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股份合作共營、專業合作聯營、全程托管經營、企業租賃經營、“大園區+小農場”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等。此外,要統籌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建立健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生產聯動、利益共享的聯農帶農機制,在推動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的過程中,保護和帶動小農戶增產增收,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第三,關注農地流轉中可能存在的簡單追求擴大規模等問題,夯實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基礎。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前提,因此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發展過程中要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不能過分強調擴大土地經營規模,而應強調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地流轉、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過程中,要關注土地流轉過程中土地成本、勞動用工成本的顯化可能引起的農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農業競爭力不強和國民福利下降等問題。也要注意在農業規模經營過程中由于對財政補貼的覬覦而導致非專業人員進入農業生產經營領域出現的農業生產經營不穩定問題,以及規模經營補貼導致土地流轉費用提高而可能引起的大規模經營主體對中小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的擠出問題;同時要避免片面注重發展大規模經營主體,一味地扶持一些明星主體、明星社,把大量資源要素堆積給少數主體的情況,因為這種靠幫扶手段扶持起來的“盆景式”農業農村現代化主體的經驗并不可復制推廣,并且有可能造成資源浪費、資源占有不平衡、發展不全面的局面。因此促進農地流轉過程中要把重點放在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和自身健康發展上,推進共同富裕目標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

(二)在城鄉共同繁榮的基礎上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不平衡主要是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是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任務,是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城鄉共同繁榮能夠通過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統籌推動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因此,城鄉共同繁榮是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動力。城鄉共同繁榮基礎上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強調農業農村現代化與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注重保障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條件,促進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帶動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全面繁榮。這需要政府、農民、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與支持。

第一,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構建城鄉統一的要素市場。重視市場機制作用與功能的發揮,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注重統籌規劃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從根本上拆除城鄉二元體制機制藩籬,推動城鄉地位平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產業對接,優化城鄉生產力布局,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形成城鄉產業發展優勢互補、互為支撐的新格局。

第二,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一是推進政府職能轉換,改變政府干預過多和不當干預市場的現象,實現政府和市場的合理分工。二是良好的生活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和便利的公共服務是振興鄉村、聚集人氣的硬件要求。因此,要發揮財政資金的整合和撬動作用,一方面整合方向相近、用途類同的財政資金,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化零為整,優化財政支農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保障農村教育事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美麗鄉村建設;另一方面通過補助、擔保、貼息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改善農村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網絡、人居環境等基礎設施,引領村莊環境美化,補齊防疫、養老、教育、醫療等鄉村公共服務業的短板,確保農民能夠享受與城市居民均等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為農村生產生活提供良好的條件,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重點投向農業農村。

第三,堅持城鄉統籌規劃,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統一的城鄉規劃體系,堅持并落實全域規劃,將城市規劃、農村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有機結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實現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優化配置,確保城鄉發展互利共贏。制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始終嚴守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充分考慮規劃用地總量和增量,科學布局城市建設用地、農村宅基地、農業用地,促進基本農田保護,避免“非農化”過快占用過多的土地。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評估機制,及時調整和完善關于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各項政策舉措,確保城鄉一體化發展下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在始終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基礎上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我國農業發展仍然面臨耕地退化、生物災害、水土資源約束、農業面源污染、食品安全等多種風險壓力。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農業產能是不健康、不可持續的,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兼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保護農村傳統村落,為農民留住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和美麗鄉愁,提高農民生活品質和農產品質量。

第一,健全農業綠色生產體系。構建綠色、有機、生態“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生產體系,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建立綠色農業相關標準和行業規范,確保農產品從種養到初、精深加工及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過程無害化,同時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打造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田園生態系統,促進小農戶與綠色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堅持以綠色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綠色循環發展,引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共建“科技創新聯盟”,重點攻克控肥控藥、優良品種繁育、產地環境修復等技術難關,推動綠色農機裝備研發升級,并依托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培育綠色技術推廣和應用人才,促進綠色科技成果轉化和綠色技術先試先行。

第二,完善綠色農業激勵約束機制。一方面完善政策激勵。以耕地保護補償、生態補償制度和綠色金融激勵機制等為重點,加快建立分類科學、區域有別、標準合理、規范統一的農業綠色發展激勵政策體系,增強對綠色、節能、環保類生產方式的補貼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鼓勵農民采取生態友好的農業生產方式。另一方面強化制度約束。依法依規推進綠色農業發展,建立健全農業資源環境生態監測預警體系和監督執法體系,加大對農業資源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完善對重大環境事件、污染事故的責任追究制度,提高違法成本和懲罰標準,并將農業綠色發展與領導干部績效考核掛鉤,引導全社會共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第三,完善綠色農業供需鏈條。從供需兩端入手,提升現代綠色農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在需求端,通過宣傳活動、社交媒體、農村體驗游等方式向消費者普及綠色農業的意義和優勢,提高其對綠色農產品的認知,強化全社會“大食物、大農業、大資源、大生態”共識,培養城鄉居民形成綠色、節約、低碳的消費意識,推動居民飲食結構由“吃飽”向“吃好”和“吃精”轉型,引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供給端,樹立“大糧食、大產業、大市場、大流通”理念,順應居民消費結構和消費習慣的轉變,打造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并建設綠色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優質高效農產品生產基地,如標準化養殖場、果菜茶標準園、水產健康養殖場,構建農業綠色產業發展鏈條,助力鄉村產業加速由產品經濟、數量經濟向綠色經濟、品牌經濟轉變。同時,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應建立低碳、低耗、循環、高效的農產品加工流通體系,并構建全鏈條可追溯體系,實現農產品源頭追溯、流向跟蹤、信息存儲和產品召回等目標。

(四)在實現農村善治的基礎上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鄉村治理現代化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按照誘致性制度變遷理論,農業現代化建立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農業技術進步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對制度作出相應的調整和變革,以適應農業生產力水平發展的需要。即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立足國情農情,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讓農村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實現農村善治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農村治理體系,構建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的治理格局。一是倡導村級民主管理,提升公共事務的透明度,鼓勵村民廣泛參與決策,調動村民參與農村事務的積極性,提高農村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治能力,同時依靠農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社會組織,探索符合本村實際的多元治理模式,推行網格化管理,解決農村社會面臨的各類問題。二是加強鄉村治理法治化,用村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法治宣傳,如開設“法治課堂”普及法律知識講座,建設法治微信群推送法治宣傳資料,定期組織村民觀看普法電影、法制節目,增強農民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識。三是發揮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在鄉村治理中的獨特作用,積極宣傳本地先進典型、先進事跡,引導農村家庭形成以德治家、以學興家、文明立家的良好氛圍,并探索開展“積分制”“星級戶”評級監督方式,完善獎懲制度,推動鄉村移風易俗,重塑文明村風。

實現農村善治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也需要推進數字化與鄉村治理深度融合。一是引導數字農業與智慧農業中的數字要素和數字技術賦能農村治理,強化信息化支撐,構建統一的智慧村莊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實現水電、醫保、養老等繳費服務“全程網辦”“一網通辦”,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腿”。二是建立“互聯網+網格”的治理體系,依托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或線上軟件等智慧系統,通過調度網格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事務,實現對網格化服務管理基本要素的動態管理。三是開展各類數字應用適老化、無障礙化改造升級,破除特殊群體獲取和使用信息化服務的障礙,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參與數字治理提供保障。

(五)在為世界提供中國道路中國方案的基礎上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世界農業現代化主要有三種典型模式,即以美國、加拿大等為代表的規模化農業模式,以日本、荷蘭等為代表的精細化農業模式;以法國、意大利等為代表的高值特色農業模式。由于不同國家在農業資源稟賦、工業發展水平、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其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路徑各不相同,因此這些模式有一定借鑒意義,卻不完全適應中國國情。一些發達國家大多靠掠奪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主要依托自己的力量,走和平發展道路,靠農業農村自立自強實現。中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既要遵循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般規律,注重強化現代化建設供給保障能力、升級科技裝備、完善農業經營體系、提升農業產業韌性、提高農業競爭力,也要立足“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走中國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可以說,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既有國外一般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應該為世界提供中國道路中國方案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世界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重要貢獻,豐富和發展世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

一是為世界提供中國道路的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打造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增強國際傳播的主動性和效能,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闡述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的理論邏輯和現實價值,積極宣傳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的發展成就,引導國際社會理解支持甚至學習借鑒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經驗。鼓勵國內專家利用國際會議、論壇、外國主流媒體等平臺和渠道講好中國故事,加深國際社會對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的理性認識,讓國際社會清晰了解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的鮮明特點和獨特優勢。

二是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的成功經驗,包括農村產業發展模式、農業科技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糧食安全保障和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綠色農業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可以通過培訓指導、交流研討、技術援助等形式分享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幫助其他國家更好地解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中難題。如發揮共建“一帶一路”在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深化與他國的農業合作,協助東道國探索適合本國農業實際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在國際合作框架下,開展全球科研合作,加快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園區、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建設,加強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建設,促進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在農業技術方面的合作發展與開放共享等,展現大國擔當,有序推進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建設工作,深度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涉農談判,為全球糧農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五、結 語

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尊重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從中國國情農情出發,既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求,又反映了中國進入新時代的經濟特征。為有效跨越農業農村發展的“現代化悖論”難題,需要圍繞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立足“大國小農”的國情農情,堅持城鄉共同繁榮,走綠色發展道路,實現農村善治,彰顯大國使命擔當,探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路徑,進一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等目標的實現,繪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猜你喜歡
現代化農業農村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邊疆治理現代化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工業設計(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現代化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上海金屬(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福利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成人中文在线| 欧美在线视频a|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成肉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在线|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级片一区| 亚洲不卡影院|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久久免费看片|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日韩欧美| 久久美女精品| 欧美高清三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青青极品在线|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第一页亚洲| 毛片在线看网站|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伊人91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福利一区在线|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亚洲男女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高h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久久男人资源站|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国产毛片基地| 福利片91| 国产精品性|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毛片一级在线|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四虎永久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