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平( 長沙 )
1918年,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校園文學社團“新潮社”在北京大學誕生,其種子飛過大江南北、崇山峻嶺,幾十年后在江南田園之中的隆回二中默深文藝社蓬勃生長。
百年名校隆回二中在發展歷程中與文藝結緣,從金石橋遷入六都寨的北二中,坐落在美麗的田園之中、藍幽幽的魏源湖水庫之下、水聲潺潺的小河前,好一方風水寶地!后來遷至縣城邊的赧水之濱(原邵陽師專),也是在田園之中,俗稱南二中。南二中風景更美,巨木參天,鳥語花香,文化氛圍濃郁。如此重點中學,自然能培養出國之英才,也讓誕生于此的默深文藝社迅速享譽三湘、名播華夏、跨出國門。
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華大地,處處涌動改革浪潮。當時的省級特級教師、校長宋鶴鳴極具改革創新意識,提出為實現“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理想,為四個現代化培養創造型、開拓型人才打好基礎。1984年秋天開學不久,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宋鶴鳴校長親臨我的房間,征求我對發展第二課堂的意見,我侃侃而談。宋校長有意請我抓文學課外活動,因為我在文學雜志上發表過多篇小說,已小有文名。在崇尚精神生活的80年代,作家是全社會最可愛的人,是神一樣的存在,年輕人不愛好文學根本找不到對象,年輕人可以到報刊公開刊登征婚啟事,所有征婚啟事中,必寫上愛好文學,如同現在物質時代必須明確有房有車有存款,誰發表了文學作品,如同為國、為民立了大功一樣神圣而偉大。宋校長自然是想在學生中播撒文學的種子,培養未來的作家,同時提升語言文字能力,讓學生們更有發展潛力,也讓學生們將來好找伴侶,成家立業。宋校長的戰略眼光著實令人欽佩。德高望重、才智過人的宋校長如此平易近人親臨陋室,讓我這個年輕的老師倍感溫暖,十分興奮。加之談的是我最愛的文學,自然談得相當投機,于是在隆回二中創辦文藝社團、創辦文學刊物的藍圖就有了初步的勾勒。
我在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在隆回二中語文教研組特別是聶松山、王庚甫老師的鼎力支持下,積極籌備文藝社的有關事宜,以最快的速度擬定初步方案送審,一路綠燈一路歡歌。
1984年11月22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重點中學隆回二中,以隆回先哲、清代著名愛國主義思想家、文學家,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字默深)之字命名的“默深文藝社”正式誕生了!
我翻箱倒柜找到了當年蠟紙刻印的文件:名譽社長宋鶴鳴,社長聶松山,副社長肖新平,顧問張嘉興、曾昭讀。文藝社下設文學組和藝術組,文學組組長肖新平、藝術組組長尹愛民。我兼任文藝社社刊《鳳聲報》的主編,五位老師兩名學生擔任編委。當時我們將定位為文藝社以培養學生為主、師生共同參與。默深文藝社成立大會后,我做了第一堂關于文學與作文的講座,高中部和初中部的愛好文學者、默深文藝社社員代表參加旁聽講座,我意氣風發,旨在激發學生們的文學潛能,把愛好擇好,把作文寫好,把高考語文考好。
1984年12月15日,四開四版的《鳳聲報》創刊號出版了,師生們一片歡騰!
這是一期中國獨有的古董級的報紙,由宋鶴鳴校長親筆題寫刊名,我寫發刊詞和編后語,套紅兩色印刷,兩只紅色的栩栩如生的鳳凰展翅欲飛,初看是鉛字印刷,細細一看,原來是蠟版刻印。這鬼斧神工來自陳球德老師的妙手打造。在《鳳聲報》頭版,名譽社長宋鶴鳴校長、聶松山社長、張嘉興顧問均賦詩二首。宋詩曰:“桃李爭春百媚生,芳心點點最含情。紅樓高倚梧桐樹,日立階陰聽鳳聲?!甭櫾娫唬骸岸樐耆A業未成,自慚老鳳少才情。何妨學作烏鴉噪,飛向梧桐助鳳聲?!豹氶T絕技擁有者陳球德老師在第三版賦詩一首—《鳳聲創刊號刻寫完成感言》:“老圃歸耕業弗成,杏林風貌總關情。雖今未立高梧下,卻聽鳳凰第一聲?!标惱蠋煹慕^技讓《鳳聲報》創刊號成了出版界純手工打造的“勞斯萊斯”。
《鳳聲報》從第二期開始改為鉛字印刷,且套紅兩色,師生們看到自己的創作變成鉛字印在報紙上,欣喜滿滿。在默深文藝社成立兩周年暨《鳳聲報》創刊兩周年之際,我決定出版一期對開大報并獲得校長支持,打聽到湖南418地質隊剛從國外進口了一臺電腦激光機器用于地質資料曬圖。我喜出望外,匆匆跑到湘中新城婁底,找關系托門子,請求418隊給我們印一期對開大報。418隊領導很是不解,說天天看的《人民日報》《湖南日報》都是鉛字印刷,你們隆回二中默深文藝社的社刊搞這么新的花樣?再說新機器能不能順利印出對開大報,都是個問題。我軟磨硬泡,地質隊終于同意試試。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在418隊呆了將近一個月時間,天天拿著薄薄的膠片看呀看、改呀改、拼呀拼,終于將《鳳聲報》第十期用當時中國最先進的電腦激光照排系統編排印刷,成為中國報業的一個傳奇。
這一期的《鳳聲報》充盈著社會各界特別是文藝界的溫馨愛意。
中國作家協會顧問、著名詩人臧克家題詩:“千仞崗上向天鳴,雛鳳清于老鳳聲?!?/p>
著名女作家冰心題詞:“敬賀《鳳聲》創刊兩周年?!?/p>
湖南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家協會主席、著名詩人未央題詞:“雛鳳聲聲 飛向世界。”
湖南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謝璞題詞:“學子可愛,德智體好,功課全面發展,又能妙筆生花辦《鳳聲》。一瞬兩周年,青果累累,希更上層樓勇攀登!”
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湖南文學》主編、著名作家任光椿題詞:“雛鳳清于老鳳聲?!?/p>
《鳳聲報》是師生們的樂園,是一方文學的小小百花園。正如我所撰寫、每期必登的《征稿啟事》:“《鳳聲》熱烈歡迎—雋永流麗的散文、短小精練的小說、活潑新鮮的詩歌、大膽潑辣的雜文、想象別致的童話、情文并茂的日記、趣味橫生的故事、令人捧腹的笑話。”
默深文藝社以《鳳聲報》為平臺,全面展示文藝社的成果,《鳳聲報》助推文藝社的發展。默深文藝社首屆社員馬蕭蕭榮獲全國十大校園詩人獎,周亦翔、王朝暉的小說,陽建會、魏甫華的散文榮獲中南五省中學生文學創作大獎及全國大獎,龍學敏的散文《童年趣事》在《小溪流》上發表,著名作家金振林的評論長信《童稚可嘉— 致隆回二中龍學敏同學》同期發表,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著名出版家陳早春給我這位小主編寫來了熱情洋溢、情真意切的親筆信。從默深文藝社《鳳聲報》誕生之日起到1988 年8月我調離二中,我一邊教高中的語文,一邊操持著文藝社,風華正茂的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如醉如癡、無怨無悔。我常常從眾多來稿中發現一篇好文章而興奮不已,為修改一篇有亮點的作品熬至深夜也睡意全無。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處在山野田園之中的《鳳聲報》驚艷登場、聲聲嘹亮,先是享譽縣內外,繼而省內外,后來國外也來信來函。我至今不知道《鳳聲報》是如何漂洋過海的,美國的舊金山、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華人華僑竟然來信了,給我印象較深的是菲立保羅先生和迪安娜小姐,迪安娜小姐還向我索要近照。這實在是默深文藝社的榮光、隆回二中的榮光!辦好文學社團不光讓隆回二中聲名遠播,也為我捧回了沉甸甸的榮譽:1986年、1987年我連續兩次榮獲中南五省中學文學社團優秀輔導老師獎,默深文藝社被評為中南五省中學優秀文學社團一等獎?!吨袑W生報》、山東文藝出版社把默深文藝社列為全國二十家有影響的重點文學社團。文壇權威大報《文學報》等二十多家報刊電臺宣傳報道默深文藝社的成果。
在我擔任默深文藝社文學組長、首任文學指導老師、《鳳聲報》主編兼責任編輯的四年時間里,我精挑細選、反復修改潤色后刊發的文學作品有近千件,其中317件被《中國青年報》《文學月報》《湖南日報》《湖南文學》《芙蓉》《小說林》《小溪流》《春筍報》《少年文藝》《語文報》《中學生報》《中學生學習報》《中學生文學》《中學生知識報》《少年文史報》《少年作文輔導》《讀與寫》《少年作家》《讀寫月報》《作文》《作文報》《搖籃》《花朵》《新花》等數十家報刊轉載發表,我還主編了兩輯《鳳聲詩文選》出版,也大受好評。默深文藝社藝術組長、團委書記尹愛民老師等,把學校藝術活動搞得風生水起,多次獲獎,也是漂亮一景。
2023年,作為“全國十佳文學社”的默深文藝社,一年之內就在全國省市級以上報刊上發表258篇文章,驚艷全國。
1918年,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校園文學社團“新潮社”在北京大學誕生,其種子于幾十年后在江南田園之中的默深文藝社蓬勃生長。
這簡直是個奇跡!
伴隨奇跡出現的,是默深文藝社一屆一屆、一批一批的小作家小詩人迅速成長、享譽八方:馬蕭蕭、周亦翔、劉仁文、周勁翔、李傻傻、魏甫華、譚克修、王朝暉、劉燁洲、龍學敏、趙云超、魏斌、江冬、劉定光、羅曉晴、馬汝萍、海嘯、歐陽文邦、譚劍、趙玉燕、胡百年、陳洛湘、陳勇光、陳曉宇、劉曉東、陽建會、王永福、劉柏林、陳德川、劉朝陽、陳家傳、劉旭明、張一峰、卿紅、陽雄彪、陳衛民、熊瀾、王健、陽竹君、劉輝、鄧玲、陳光杰、錢永紅、陽小鴻、陳定球、尹鋒、晏志成、周玉意、劉仕成、李晃、譚澤鋒、袁敘田、李典芩、周志雄、鄭明富、鄒茜鷥、劉春玉、陽夢華、劉丁、劉昭陵、袁飛、李君琴、陳莉莉、周恒、劉雨晗、歐陽都、肖朝陽、肖偉、許世杰、羅開成、譚玉彤、卿芬芬、魏立宇、王璐媛、羅亞妮、鄭雲桂、柳夢婕、羅雅琳、寧美艷、林戴嶸、陳美怡……優秀少年,群星閃爍。
馬蕭蕭,默深文藝社首批骨干社員,《鳳聲》文學報首任學生編委,在校期間在《鳳聲》文學報及市、省、國家級文學報刊發表詩歌、散文作品,在校時榮獲首屆中國十大校園詩人獎;入伍后畢業于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歷任炮兵、排長、師政治部干事、軍區政治部專業作家、《西北軍事文學》主編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詩集《少年詩人馬蕭蕭作品》《馬蕭蕭軍旅詩選》《中國地名手記》、散文評論合集《謝謝你的美麗》、長篇紀實文學《紅色婚姻檔案》、譯注《孫子兵法》《鬼谷子》、畫冊《春水謠》《詩書畫·馬蕭蕭作品選》等各類作品二十余部;榮獲首屆中國十佳軍旅詩人獎、首屆甘肅詩歌八駿、首屆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獎、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影響力詩人獎、第九屆解放軍優秀文藝作品獎、第四屆全國優秀婦女讀物獎、首屆黃河文學獎、首屆《飛天》十年文學獎、首屆《延河》最受讀者歡迎獎等,馳名文壇。
劉仁文,默深文藝社首屆社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后、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后,現任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刑法研究室主任、二級研究員、創新工程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科院大學法學院教授、刑法教研室主任、刑法導師組組長,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學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中國警察協會學術委員,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掛職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副廳長,任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英國牛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國際刑事法院等訪問學者或客座研究員,發表學術論文和理論文章200余篇,出版法學著作30余部、譯著9部、散文隨筆集《遠游與慎思》《法律的燈繩》《司法的細節》等7部,成為著名法學家,亦被譽為“法學界的作家”。
周亦翔,默深文藝社首批骨干社員,在《鳳聲》文學報及市、省、國家級報刊發表文學作品并獲獎,中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先后擔任湖南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事長、黨委書記,現為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南博集天卷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被授予“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先進個人”“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圖書發行業—致敬影響力人物”、中國新華書店“新華功勛”、“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等榮譽稱號,為出版界杰出人物。
周勁翔,默深文藝社社長,在《鳳聲報》及省市全國報刊發表文學作品,1999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編劇或投資拍攝電影《我的中國‘芯’》《大荒野》《我的左手》、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水滸后傳》《呂布與貂蟬》《城南舊事》《春暖花開》《鏢門》《越過山丘》《大海道》。《我的中國‘芯’》榮獲中國電影文學最高獎“夏衍文學獎”;《我的左手》獲得第十一屆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2007年度十佳優秀國產影片;《桃花源記》國內首次獲日本TBS動畫數字作品大賽年度最優秀獎、2006年中國動畫學會獎等,現為北京容丞和悅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著名編劇和影視制作人。
譚克修,默深文藝社骨干社員,在校學習期間開始寫作詩歌并發表在《鳳聲》報及省市及國家級報刊上,全國知名校園詩人,作品發表于《詩刊》《星星》《詩歌月刊》《詩神》等刊物,曾獲得過首屆昌耀詩歌獎、十月詩歌獎、中國年度詩歌獎、民間巨匠詩歌獎、中國獨立詩歌獎特別大獎、1986—2006中國十大新銳詩人、新世紀中國十大先鋒詩人等榮譽,著有詩集《三重奏》?,F為詩人、城市規劃師、青年企業家。
魏甫華,默深文藝社首屆骨干社員,獲“丁玲杯”青少年詩歌優秀獎,中山大學哲學碩士,撰寫《中國經濟的“皺紋”》《監管者史美倫》《法官再造:中國法律職業的興起》等系列文章被翻譯成英文刊發在美國的在線媒體;擔任《法律與生活》雜志社總編輯,創刊《中國法律人》,擔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改革內參》主編,現為深圳出版社副總編輯、副社長,《書都》雜志總編輯,坪山文化智庫專家委員,鶴湖智庫專家委員等,知名記者、財經作家、出版家。
李傻傻,默深文藝社社長,中學時代開始發表散文、詩歌類作品,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現為廣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壇新生代風云人物。以《被當作鬼的人》《一九九三年的馬蹄》《雪地的兔子》等優秀作品馳名文壇,2003年入選“八零后十大寫手”,2004年出版長篇小說《紅X》、散文集《被當作鬼的人》等引起轟動,被稱為“80后中國文壇實力五虎將之首”“少年沈從文”。2005年,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全球版),作為“中國新文化”代表人物專題報道。2006年,在臺灣連續出版長篇小說和散文集,2016年出版散文集《你是我的虛榮》,2023年重回文壇,出版長篇小說《虛榮廣場》。
魏斌,默深文藝社骨干社員,中學階段三次在詩壇權威雜志《詩刊》發表詩歌,1997年在當時詩壇最具影響力的“詩神杯”全國詩歌大獎賽中獲得一等獎第一名,詩作入選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精選(1949—1999)》,歷任《年輕人》雜志主編、《科學啟蒙》雜志常務副主編、湖南省寓言童話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在《詩刊》《兒童文學》《青年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山花》《紅巖》《江南》《當代作家評論》《世界論壇報》等發表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百余萬字并多次獲獎,出版詩集《我看見雪花的翅膀》《長沙書》,現為“中國最美期刊”、湖南教育報刊集團文學雜志《愛你》主編,是教師文學百花園中集詩人、作家、編輯于一體的代表性人物。
江冬,默深文藝社社長,現為湖南教育報刊集團《初中生》雜志主編、副編審,少年學詩,2006年開始小說寫作,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三十四屆高研班學員、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藝人才;在《作品》《滇池》《延河》《長江文藝》《青年文學》《湖南文學》等刊發表中短篇小說,出版小說集《鯨魚和老頭的故事》、長篇兒童小說《小懶驢奇遇記》,獲第二十屆黑藍小說獎、第二屆湖南文藝獎·青年文學獎,成為著名青年作家。
從默深文藝社走出的優秀少年,他們后來有的成為有名的作家、詩人、編劇,有的成為記者、制片人,有的成為頂級科研院所、知名大學的學者、教授,有的成為能編能寫的出版家,有的成為文化底蘊深厚的實業家,有的成為學者型中高級領導干部,他們分布在黨委政府、人民軍隊、高校及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文藝文學及影視機構、大型出版集團、上市公司、民營企業群,也有的在社會轉入物質時代后慢慢淡化了文學理想,也有的為人妻、為人父后醉心于工作和家庭而逐漸疏遠了文學。但無論哪種情形,默深文藝社對他們的事業、生活、家庭乃至下一代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和深遠的。
江南鳳聲鳴,年年棲梧桐。默深文藝社誕生于改革開放的朝霞中,發展于文學的中心時代,隨著文學地位的邊移,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成立的文藝社團到今天,99%已偃旗息鼓、土崩瓦解,空留一片回憶與哀嘆,但是成立已近四十年的默深文藝社,在隆回二中這壯碩的梧桐大樹上年年鳳鳴,且鳳聲嘹亮,這又是一個奇跡。這充分證明隆回二中宋鶴鳴、卿國烈、顏揚孝、歐陽鐘瑞、羅保田、李世藩、陳惟凡、胡名頂、盧小軍、李柏樹、廖敦燕為代表的一屆一屆學校領導班子,是有戰略眼光的教育家,默深文藝社肖新平、陳楊桂、游祖丁、王勇、劉豪放、顏和平、半夏子、張怡春、張良、廖小菊、劉劍等文學指導老師是無私奉獻且具有文學情懷的優秀名師伯樂,默深文藝社的一批一批社員傳承魏源的開放思想,理想遠大、綜合素養高,練就鳳聲天下鳴。我堅信,迎著朝霞、蹚過風雨、沐浴新時代陽光的默深文藝社一定會走向更持久的輝煌。
永安隆回,鳳鳴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