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艷
(江蘇中路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市 210019)
“十四五”以來,我國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陸續提出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完善政府治理體系”等轉型要求。交通運輸部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以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為抓手[1],建設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加快交通強國建設。根據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在工程設計、工程管理、工程質量、科技創新、安全保障、綠色環保、軟實力等方面的需求,全面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數字建設管理系統的建設與應用,利用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提供被服務單位、專家、服務項目更為便捷準確的載體,提高品質工程評價推廣度,加深各個單位對品質工程的理解及認識,提升項目實體工程質量[2]。
為使系統平臺能夠真正解決工程建設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提高系統設計與實際需求利用的契合度,避免“偽需求”的存在,在系統設計前期,需要對系統實際業務需求進行高質量收集與分析[3],真正了解目前系統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實現的目標和價值。從各個維度進行調研梳理,形成系統整體框架的原型,制定詳細的設計方案,將傳統業務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納入到信息智能系統進行解決,盡量減少實際操作過程中人工處理的任務量。通過數字集成形成統一管理平臺,從而實現平安百年品質工程數字化轉型。
平安百年品質工程數字建設管理系統從自動化、信息化、數據化等角度出發,集成行業管理、評價管理、區域管理、項目管理等多個模塊。其中行業管理模塊主要實現評價前期籌劃、評價過程、數據統計分析、亮點梳理、技術交流等過程[4];評價管理模塊主要實現專家評價過程;區域管理模塊可實現各個市級評價過程;項目管理模塊主要實現項目自評、提交申報、亮點總結等過程,促進品質工程建設數字化“三個轉型”,提高品質工程省級評價效率,提煉先進技術典型成果,提供共享學習交流空間,從而提升品質工程建設管理水平。
通過系統組織機構,為不同角色的用戶進行授權。此系統分別設定管理員、項目經理、專家組長、組員、咨詢服務人員、游客等特定賬戶。
由系統管理員制定模板,對各個項目單位進行信息采集,對項目基本信息進行初步了解及確認,輸入基本信息,確定各個項目的總體情況,包括地理位置、所屬區域、項目類型、項目類別等關鍵要素,形成初步方案。將各個項目分組,從專家庫中抽取分組專家,并根據項目要點及各項目具體情況安排行程,對專家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形成的最終評價分數進行評價分析,對評價過程中采集的亮點進行梳理匯總,最終形成評價結果。
各專家登錄自有賬號,且以各個項目的自評分數為初步依據,結合現場紙質輔助資料進行打分,專家可以根據打分過程中對各個項目特點與重難點的熟悉,結合評價標準中的基本要求、評價標準、項目專項意見、總體評價,制定對應的線上模板,針對各項目在線填寫專項意見及各項目整體情況意見,并進行提交。專家組長可以看到各項目總體分數、專項分數及各指標扣分情況及扣分佐證。
區域管理主要是對市級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的半年度督查及年度檢查進行設定。由系統管理員制定模板,對市級項目信息進行初步采集,初步確定項目基本信息,進行基本信息輸入,確定各個項目總體情況,包括地理位置、項目類型、項目類別等關鍵要素,形成初步方案,制定具體的評價檢查順序、評價時間及具體行程,對專家形成的最終評價分數進行評價分析,并梳理匯總評價過程中采集的亮點,最終形成評價結果。
項目管理主要針對服務單位。登錄賬號后,可以顯示項目總體情況,項目參建單位情況(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勘察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以及項目的重難點、特點等,并且可以與區域管理、評價管理、行業管理的申報材料進行聯動,跟蹤項目的自評、樣板月報、半年度報、年度總結等階段,對相應的設計、質量、管理、環保等工作質量進行專項考核,針對薄弱環節提出改善措施。對項目考核進行統計,對比分析不同階段,形成階段性總結,并對項目的亮點、科研課題情況以及階段性創新成果進行統計[5]。
功能模塊主要包括項目管理(項目總覽、標段抽取、專家抽取、行程安排、評價打分、評價分析、總體評價、亮點梳理、評價結果)、后臺管理、權限管理、系統管理等,通過提前配置項目、標段、專家、行程等板塊,靈活配置各個評價指標的評分情況,使各個專家運用評價指標實現對各個項目的總體評價,并對各個項目總體得分進行匯總分析。
后臺管理配置主要針對項目管理、專家管理、指標管理、項目分組、行程安排、門戶管理的基礎數據進行錄入。項目管理主要針對項目名稱(簡稱)、項目類型、項目類別、所屬區域、詳細地址、項目聯系人、項目進度、建安費完成比例、項目簡介、項目申報書、自評報告、標段基本信息及公司綁定情況進行錄入,形成項目數據庫[6]。專家管理主要對專家的推薦單位、姓名、性別、年齡、單位、職務、聯系方式、專業、分類、所屬區域等情況進行基礎數據錄入,同時按照項目方案情況進行分組的組號完成專家信息錄入。指標管理由于各省份均會基于部級評價指標,結合省份的具體情況進行優化,形成試運行指標,因此需要不斷地更新覆蓋。項目分組會根據每年申報的項目數量,結合項目類型、項目類別以及所屬區域,形成不同的分組方案,從而與相關部門溝通確定最終方案并執行。行程安排主要是根據各個分組不同的工作量、各個項目的工程情況以及各個專家的規避原則等客觀因素確定的具體項目評價行程。門戶管理主要針對平臺首頁的主要內容、排版、不同角色登錄等內容進行排版和錄入。通過對項目、專家、指標、分組、行程、門戶等數據的錄入,形成省級評價數據庫[7]。
權限管理模塊主要是針對用戶管理、菜單管理、角色管理、公司管理等基礎數據進行配置。用戶管理主要是針對用戶名稱、歸屬公司、手機號碼、郵箱、角色(管理員、項目經理、組員、組長、咨詢服務、項目管理)等進行配置。菜單管理主要是對項目總覽、標段抽取、專家抽取、行程安排、評價打分、評價分析、總體評價、亮點梳理、評價結果等一級、二級菜單進行配置。角色管理主要針對管理員、項目經理、組員、組長、咨詢服務、項目管理等角色進行調配;公司管理主要針對項目對應的設計公司、施工單位以及專家所對應的推薦單位名稱等進行錄入。
項目管理主要展示各個評價過程中項目的具體情況、標段的抽取過程、專家抽取分組過程、行程安排過程、專家打分過程、評價分析過程等頁面。項目總覽主要展示不同項目的具體位置。項目按照類別、類型、區域進行統計,并可以展示各個項目簡介、申報表、自評分表等具體內容。標段抽取過程主要按照項目具體標段個數、標段施工內容、投資占比、工程進度等因素對項目標段進行抽取。專家抽取分組主要根據專家的單位、專業、分類、區域等因素,結合項目分組方案確定。行程安排是根據各展示項目的具體方位、評價順序、評價時間、評價現場安排等情況確定。專家打分過程是按照不同專家分組及項目情況進行打分,首先由專家組長確定各個成員的分工,然后根據評價指標對各個項目進行打分,并匯總項目分數。評價分析過程主要是按照項目分組的基礎分數和總分數,結合項目類型、項目類別進行總體排序。
通過深入分析平安百年品質工程數字建設管理系統業務需求,設計整套系統功能任務,驗證該系統開發并應用的可行性,實現高效項目自評價、市級項目評價及省級項目評價。由管理員創建指標模板,保存評價指標,更直觀地體現出部分服務指標的重要性[8-9]。對評價登錄賬號分級分權限管控,實現快速匯總,從而直觀看到服務存在問題,提高服務質量。對評價項目進行儲存,留存到專屬服務評價系統,以便后續數據比對及查找。運用數字化工具提升品質工程創建評價服務質效,減少人工操作資源重疊浪費、數據孤島問題,統一評價尺度,方便不同權限在系統內的操作及查閱,保證評價系統的合理性和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