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項
京津冀將新增“區域通辦”政務服務事項
北京市政府近日印發的《2024 年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中提出,將聚焦創新協同、產業協作,圍繞商事制度、監管執法、政務服務等重點領域,全面推進京津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地將新增100 項以上“區域通辦”政務服務事項。近年來,北京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實現203 項政務服務事項“同事同標”,234 項“京津冀+ 雄安”事項實現“區域通辦”。
85個
2024 年京西建設85 個重大項目
近日,經市政府批準同意,市新首鋼辦印發《京西地區轉型發展2024 年工作要點》,2024 年京西地區將從加快新首鋼地區建設等7 個方面實施56 項重點任務,全年建設85 個重大項目,其中續建55 個、計劃新開工30 個。2023 年的“23 · 7”極端強降雨給京西地區不少道路帶來了嚴重破壞,也更加凸顯了交通基礎設施上的短板。恢復重建過程中,“大交通”網提上日程,成為2024 年京西85 個項目的重中之重。從西六環路的軍莊立交到京冀界,全長65 公里的109 新線高速公路即將在2024 年建成。
新一輪回天工作計劃發布實施
近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印發實施了《深入推進回龍觀天通苑地區提升發展2024 年工作計劃》。按照《工作計劃》,今年一大批重大項目將在回龍觀、天通苑地區落地。其中,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北清路快速化改造等46 個項目完工投用,地鐵13 號線擴能提升、清華附小天通苑校區等23 個項目持續推進。按照《工作計劃》,“回天地區”將打造花園城市建設樣板,投用回龍觀、天通苑生態休閑公園,加快奧北森林公園三期等項目建設。
5000噸
本市重點碳排放單位采取配額管理
本市近期出臺了《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和《北京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管理辦法》中明確提出,北京對碳排放單位實施名單管理,本市行政區域內年綜合能源消費量2000 噸標準煤(含)以上的法人單位均納入管理,其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5000 噸(含)為重點碳排放單位;對重點碳排放單位實施配額管理,配額發放包括免費和有償兩種方式。《行動方案》寫明,到2035 年,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提升,氣候適應型社會基本建成。
本市將劃定15 片花園城市精華示范片區
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聯合市園林綠化局組織編制的《北京花園城市專項規劃(2023 年—2035 年)》近日印發。
《專項規劃》提出,要堅持全域自然要素管控,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到2035 年,市域森林覆蓋率提高至45% 以上,打造大綠大美綠色屏障;保障166 萬畝耕地保護空間,夯實大地田園景觀基底;中心城區景觀水系岸線長度達到500 公里,構建水綠聯通的生態網絡;建成區實現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95% 以上,完善休閑游憩綠色網絡。《專項規劃》還提出,選取自然山水本底良好、文化底蘊深厚的區域劃定15 片花園城市精華示范片區,集中體現具有鮮明華北特色、壯美首都風范、嘉美古都風韻的首都花園名片。
北京是大國首都和千年古都,也是一座四季鮮明的北方城市。2012 年以來,本市完成兩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建成全國首個省級國家森林城市。1065 個各類公園讓北京成為名副其實的“千園之城”。
暢融工程累計服務企業1.53萬余家
5 月23 日,“北京暢融工程系列活動——金融支持信息產業發展對接會”在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舉行。此次活動由市委金融辦、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等單位聯合主辦,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大數據產業分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數字經濟分會、北京信息產業協會等單位聯合承辦。
會上,市委金融辦負責人介紹北京暢融工程有關工作情況;北京貸款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北京市貸款貼息政策;東方博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比弗斯科技有限公司等信息產業企業介紹自身業務特色。活動通過搭建交流對接平臺,有助于解決企業融資過程中與金融機構之間融資信息不對稱、信用體系不完備等問題,切實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大金融對信息產業的支持。
據統計,北京暢融工程自2019 年2月啟動以來,已舉辦328 場對接活動,累計服務企業1.53 萬余家次,對接金融機構5600 余家次,參加人數超過4.7 萬人次。
本市推動制造業和信息軟件業企業低碳轉型
近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北京市促進制造業和信息軟件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若干措施》。按照《若干措施》,本市支持制造業企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鼓勵企業開展節能、節水、節材、降碳技術改造,深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潛力,優先使用再生水。本市將通過梯度培育促進企業全面綠色達標,全面開展制造業企業綠色分級評價工作,推動本市工廠全面達到綠色評價一級工廠要求;全面開展市級綠色制造單位創建工作,評選市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工業園區。
42個
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貼息將啟動
近日,市發展改革委介紹,2024 年本市將對9 大重點領域的42 個細分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進行貸款貼息,近期啟動項目征集,將發揮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對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作用,促進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據測算,獲支持的項目在貼息期內融資成本預計可下降超六成。市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的實施方案》延伸了政策支持期,適用于每年度實際發生采購、可形成固定資產投資的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項目。
50項
50 項能源領域年度重點任務發布
近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聯合發布《北京市2024 年能源工作要點》,聚焦“提韌性、促轉型、重節能、推創新、強區域、惠民生、保安全、深改革”等8 個方面提出50 項年度重點任務,力爭推動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量占能源消費比重達14.8%,優質能源消費比重超99%,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權重達21.7%,可再生能源裝機累計達310 萬千瓦左右,扎實推進堅強韌性、綠色低碳智慧能源體系建設,培育首都能源發展新動能。
114家
北京獨角獸企業全國居首
2024 中關村論壇“全球獨角獸企業大會”上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2024 年)》披露,截至2024 年3 月,北京共有獨角獸企業114 家,位居全國首位。中國獨角獸企業覆蓋47 個城市,“北上深廣杭”集聚超六成,除了北京,上海63 家、深圳32 家、廣州21 家,杭州19 家,五地共有獨角獸企業249 家,占中國獨角獸企業總數的67.5%,“北上深廣杭”獨角獸企業估值總額占全國七成以上。從估值總額來看,北京以5227.7 億美元的估值總額位居全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