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妮

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車工廠生產線。圖/新華
5月22日,北京亦莊發布的一則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消息稱,小米公司與寧德時代成立的合資公司北京時代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正式落地亦莊。這也意味著小米入局電池制造行業。據悉,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經營范圍是電池制造,該合資公司的四大股東分別為小米汽車、京能科技、寧德時代、北汽海藍芯。公司成立后,將在北京投資建設電芯智能制造工廠。
近年來,北京亦莊區加快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完善相關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集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于此。近日,北京公布的首份產業地圖顯示,除了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以及機器和智能制造產業也是亦莊區重點布局的產業鏈。
近年來,各地積極搶占新賽道,布局新產業。北京作為首都和科技創新的高地,接下來產業發展的趨勢和定位是什么?各區產業發展的側重點是什么?北京市發布的首份產業地圖對北京的產業鏈條、產業集群和創新資源進行了全面梳理與系統整合,為企業在京發展提供清晰的產業導圖。
《財經》注意到,這份產業地圖覆蓋一二三產,融合高精尖產業、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現代基礎設施產業、現代農業等31個重點行業,聚焦16個區和經開區的重點產業區域,全面展示各區、相關園區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優勢。
近年來,各地加快布局新興產業,但也出現了產業同質、無序競爭等問題。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產業及物流地產服務部負責人林麗蓉告訴《財經》,產業地圖有利于加強北京產業統籌規劃,引導企業和項目精準布局,促進區域和產業錯位互補發展、有序發展。同時,產業地圖給出了不同片區產業的布局思路、各產業在北京的分布情況以及各產業對應的政策支持等指引,這為不同領域的經營主體和項目精準匹配、快速落地提供了便利。
北京首份產業地圖包括總體布局、區域產業布局、行業導引三部分,共75張產業現狀和規劃圖。
總體布局顯示了北京現代服務業和高精尖產業的規劃布局思路。從現代服務業布局地圖中可以看到,北京現代服務業由三大片區組成:由海淀組團和昌平組團構成的科技創新片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和科技服務等產業為主;由順義組團、朝陽組團和通州組團構成的國家商務服務片區,以數字貿易、文化貿易、商務會展、醫療健康等產業為主;由大興組團和亦莊組團構成的高端產業片區,以商務服務、國際金融、文化創意等產業為主。

圖1:現代服務業布局圖。資料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
高精尖產業布局圖則顯示了北京研發創新與信息產業帶和先進智造產業帶兩大產業帶的布局:即北部地區對接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懷柔科學城三大科學城創新資源,推動海淀、昌平、朝陽、順義等區打造研發創新與信息產業帶;南部地區依托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動豐臺、大興、房山等區打造先進智造產業帶。
林麗蓉告訴《財經》,從整體布局來看,北京首份產業地圖顯示出北京現已成形且將進一步固化的“北研創,南制造”的產業格局和地區分工。
以人工智能、機器人及生物醫藥產業為例,北部的海淀區、昌平區發揮產業基礎和智力型人才集聚優勢,打造了國際領先的企業孵化和創新創業生態帶。南部的亦莊、大興則依靠全產業鏈布局及高精尖產業制造規模優勢,承載了科研和創新成果的規模化生產。
“一北一南形成閉環,提升城市產業功能布局,以更好地引導和促進經營主體精準切入。”林麗蓉說。

圖2:高精尖產業布局圖。資料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

圖3:三城一區產業布局地圖。資料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
北京各區的產業發展重點是什么?企業和項目如何精準布局?
《財經》注意到,區域產業布局地圖以北京16個區和經開區的分區國土空間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專項行動計劃為依據,覆蓋26個重點產業園區,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平原新城、城南地區、京西地區、兩業融合示范園區及試點企業,中關村一區十六園發展組團、中關村高品質科技園和特色產業園區、京津冀協同創新體共九幅空間布局圖。
哪個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哪些地方重點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車?這些在區域產業布局地圖中均一一呈現。例如,從三城一區產業布局地圖中可以看到,懷柔科學城重點布局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生命健康、商業航天、新材料等產業,昌平區的未來科學城重點布局先進能源、先進制造、醫藥健康等產業,海淀區的中關村科學城重點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網聯汽車、科技服務業、醫藥健康等產業。
林麗蓉向《財經》分析,從區域產業布局圖中可以看到北京各區產業發展的側重點:
西北片區以海淀區和昌平區為主,其中海淀區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產業有較好的發展基礎,集聚度也很高。昌平區則是北京發展醫藥健康產業的主陣地,該產業也是昌平區成長性最好的產業。
東北片區的順義區以順義機場為中心,布局空港工業區、汽車生產制造基地等基礎設施,重點發展航空航天、新能源智能汽車等產業。“空客、寶馬等跨國公司,國際快遞和快運企業,理想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企業以及北京汽車生產基地都在順義聚焦。”
中心城區的朝陽區和東西城區則主要發展數字貿易、文化貿易、商務會展、國際金融等產業。
南部片區以大興區和亦莊為主,其中亦莊的高端制造產業鏈豐富且完整,亦莊有北京最具代表性的高端智能制造國家級開發區,京東方、中芯國際等大型企業以及奔馳、通用、拜耳等跨國企業都在這里集聚。
大興區高端制造業和生物醫藥產業也在快速發展。“雖然北部昌平區生物醫藥企業集聚最多,但很多成果需要轉化為生產,大興正好可以承接這一部分。”

圖4:北京人工智能企業發布圖。資料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

圖5:人工智能創新資源發布圖。資料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
林麗蓉表示,區域產業布局地圖明確了每個片區的產業布局規劃,目的也是為了讓北京產業實現錯位良性發展。一方面,區域產業布局規劃給了不同企業和投資者明確的指引。例如,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的生物醫藥生產型企業集聚最多,相關的產業支持政策也更多,某家生產制劑的醫藥企業最好選擇在大興生物醫藥基地落地而不是朝陽CBD,朝陽對環保和排放的標準要求更高,制劑企業如果在朝陽落地將來可能面臨搬遷的風險,造成經濟上巨大損失,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另一方面,當前各地政府招商引資競爭激烈。對于生物醫藥、新能源智能汽車等高新技術產業各個區都想發展,尤其是生物醫藥產業的單位產值和稅收都很高。對于企業落地選擇來說,北京東部和西部可能沒有太大區別,企業最終選擇哪個區取決于誰給的政策支持更多。如果對各個區的產業發展重點沒有規劃和引導,各區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可能陷入無序競爭、無限“內卷”的境地。
除了整體產業布局和區域產業布局規劃,產業地圖還給出了每個產業對應的政策支持、企業研發生產所需要的創新資源、每個產業的頭部企業在北京的發布情況等指引。這些指引可以在產業地圖的行業導引地圖欄中找到答案。
在行業導引地圖欄,包括高精尖產業、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現代基礎設施和現代農業五個重點產業領域。每個產業都給出了重點企業分布地圖、產業創新資源分布地圖以及行業整體規劃圖。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針對每個具體細分行業,還給出了相應的政策。這也是北京基于近三年市級出臺的相關產業政策,與產業地圖同步推出的政策導引,將具體政策核心條款、服務內容、辦理流程、聯系部門和電話提煉成145張政策工具卡片。
點開高精尖產業中的人工智能產業,企業分布地圖中標出了人工智能上市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在北京各地的分布情況。地圖上海淀區的點位最多,也反映出中關村科學城人工智能產業的明顯優勢。
創新資源分布地圖則標出了清華智能產業研究院、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等與人工智能產業有關的創新資源的分布。
規劃圖中則給出了中關村(首鋼)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產業園、中關村科技園區石景山園石景山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聚集區等產業布局規劃。
林麗蓉表示,行業導引可以使各領域產業主體更精準掌握產業分布概況和創新資源發布,推動產業項目精準匹配、快速落地。

圖6:人工智能產業規劃圖。資料來源: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
據悉,目前產業地圖為1.0版,初步實現了產業空間布局的展示。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后續相關部門將推動產業地圖動態更新升級,在不斷更新數據豐富內容的同時,積極采用新技術,提升地圖的互動性,打造便捷和友好的服務體驗,使產業地圖成為社會各界投資、創業、商務更加得力的助手。
《財經》了解到,上海為產業地圖的首創地。2018年,上海在全國率先發布《上海市產業地圖》,對統籌全市產業發展和空間布局發揮了作用。
此后,多地陸續發布產業地圖。例如,2019年,湖北發布《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布局產業地圖》。2021年,廣東首次發布產業集群星級地圖。2023年,重慶發布《重慶市先進制造業產業發展地圖》。
據了解,從發布產業地圖等系列舉措可以看到當前各地為產業發展、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所做出的努力。當前,北京為推進營商環境全面優化提升、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出系列舉措,產業地圖的發布只是系列舉措之一。
林麗蓉表示,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北京還需要營造更加開放、包容、活躍、靈活的創業創新氛圍,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同時,京津冀三地的產業協同聯動發展、區域協同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