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雜木河水利管理處 嚴登鵬
隨著我國水資源的日益緊張,許多地區出現了嚴重的水資源短缺現象,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采取節水措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作物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過多的水分也會對作物的生長造成負面影響。節水灌溉可以提供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同時減少水分的浪費和土壤的流失。節水灌溉可以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通過精確控制水分,可以避免過度灌溉對作物生長的不利影響,提高作物的品質和產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節水灌溉技術得到了不斷改進和創新,例如,噴灌、滴灌等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些技術能夠精確控制水分,提高灌溉效率。近年,政府和企業對節水灌溉工程的投資不斷增加,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農民和企業在農田水利建設中采用節水灌溉技術。
隨著全球水資源的日益緊張和農業生產的不斷擴大,節水灌溉成為農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方向。為了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農田水利灌溉技術。
1.智能灌溉。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灌溉技術逐漸應用于農田水利工程。智能灌溉是一種利用傳感器和計算機技術實現自動灌溉的技術。通過安裝傳感器和智能控制設備,可以監測土壤濕度、氣象等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自動控制灌溉水量,達到節約用水、提高灌溉效率的目的。這種技術既保證了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又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同時,智能灌溉技術還可以實現遠程控制,減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灌溉效率。
2.微灌技術。微灌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節水灌溉技術,它將灌溉水通過微小噴頭或滴頭滴灌到作物根際,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微灌技術有多種形式,如滴灌、噴灌等,適用于不同地形和作物。這種技術可以精確控制灌溉水量和速度,達到濕潤均勻、省水省力的目的,還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流失。此外,它還能實現精準施肥,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3.節水型渠道防滲技術。在灌溉過程中,渠道防滲是節水的重要措施之一。節水型渠道防滲技術是通過在渠道內鋪設防滲材料,減少渠道滲漏損失的水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這種技術可以有效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還可以減少渠道坍塌、淤積等問題,進而提高渠道的輸水能力。
4.生態灌溉技術。生態灌溉技術是一種注重生態保護的灌溉方式。這種技術在保證作物生長所需水分的同時,盡量減少對土壤、地下水等環境的負面影響。例如,采用地表漫灌、滲灌等自然灌溉方式,可以減少對土壤結構的破壞,合理安排灌溉時間,避免在高溫、暴曬等不利條件下灌溉,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流失。此外,生態灌溉技術還強調對天然降水的收集和利用,通過修建集雨設施、增加植被覆蓋等方式,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降低對人工灌溉的依賴。
1.引入現代化管理理念。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管理理念逐漸成為各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在農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引入現代化管理理念,可以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第一,采用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灌溉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第二,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實時監測灌溉水量、土壤濕度等信息,實現精細化管理。第三,引入生態化理念,建立生態化灌溉系統,實現生態化灌溉。第四,引入市場化理念,建立市場化運營模式,實現市場化運營。
2.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是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創新的重要保障。第一,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明確各級管理部門和責任人的職責和權利,加強管理協調和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第二,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明確各項管理標準和流程,形成規范的管理體系。第三,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加強對管理過程的監督和評估,確保管理效果。
3.制定管理標準。制定統一的管理標準是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創新的關鍵環節。第一,制定統一的灌溉用水定額,明確灌溉用水量和用水時間,避免浪費。第二,制定統一的水質標準,加強對水源地的保護和管理,確保供水質量。第三,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加強對服務質量的監督和評價,提高服務水平。
4.加強培訓和宣傳。加大培訓和宣傳力度是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創新的重要措施。加強對農民和相關人員的培訓和宣傳,增強他們的節水意識,提高他們的技能,促進農民積極參與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管理。
5.建立激勵制度。建立激勵制度,對節水灌溉工程實施優秀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調動農民和其他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節水灌溉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1.水資源管理制度。農田灌溉節水水資源管理制度創新是實現高效節水、提高灌溉效率的重要保障。第一,建立水資源統管體制,實現水資源的統一規劃、統一配置、統一監管,確保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第二,建立水權制度,明確用水主體的水權,規范用水行為,促進用水效率的提高。第三,建立節約用水獎勵制度,對實行節水灌溉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促進節約用水的推廣。第四,實行統一水價政策,按照用水量、水質等級、服務成本等要素確定水價,促進用水行為的節約和優化。第五,建立水資源監測和評估制度,對水資源進行全面監測和評估,及時掌握水資源狀況和變化情況,為水資源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2.農業補貼和獎勵制度。為了促進農田節水灌溉的推廣和應用,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特制定農田節水灌溉農業補貼和獎勵制度。所有實施節水灌溉的農業經營主體,包括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等,根據節水灌溉工程的投資規模、技術水平、節水效果等因素確定補貼標準,具體標準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條件的農業經營主體向當地農業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無誤后,由財政部門發放補貼。
3.農民合作制度。農田節水灌溉農民合作制度是推進農田節水灌溉的重要措施。第一,鼓勵農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參與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管理,鼓勵農民成立農民用水戶協會,共同負責灌溉用水的分配、管理和監督。第二,組織農民參與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協調農民之間的合作,負責灌溉用水的分配、管理和監督,確保用水公平和節約;提供節水灌溉技術指導和培訓,幫助農民掌握節水灌溉技術,開展節水宣傳和教育,增強農民的節水意識。第三,建立健全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確保合作組織的民主管理和監督;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規范合作組織的運行和管理,加強與政府、企業等各方的合作和溝通,共同推進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管理。第四,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幫助合作組織開展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加強合作組織的監管和指導,確保合作組織的規范運作和管理水平,定期開展評估和考核,對表現優秀的合作組織給予獎勵和支持。
1.渠道防滲技術。第一,選擇合適的防滲材料可以有效減少渠道滲漏損失。目前,常見的防滲材料包括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砌石、瀝青混凝土等。這些材料具有較好的防滲性能和耐久性,但在選擇時,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如渠道流量、水文地質條件、施工條件等,進行綜合考慮。同時,為了降低成本,可以選擇當地材料,如沙石、黏土等,但需保證其質量達到防滲要求。第二,渠道結構設計是渠道防滲的關鍵。在設計渠道時,需要考慮灌溉流量的大小、渠道的長度、渠道的坡度等因素,采用合適的斷面形狀和結構形式。例如,對于流量較小的渠道,可以采用矩形或梯形斷面;對于流量較大的渠道,可以采用弧形斷面或坡形斷面。同時,還需要考慮渠道的防滲材料、防滲層厚度、防滲施工工藝等問題,確保渠道結構合理、防滲效果良好。第三,渠道防滲施工是防滲技術的重要環節。在施工前,需要清理渠道底部和側壁的雜物和草皮,并做好地基壓實工作。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施工質量,保證防滲材料鋪設的平整度和密實度。同時,應采取適當的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如采用混凝土澆筑時,應保證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澆筑質量;采用土工膜鋪設時,應保證膜的完整性和搭接質量。在施工后,需要進行質量檢測和驗收,確保防滲效果達到預期要求。第四,渠道維護管理是保證渠道防滲效果和延長防滲材料使用壽命的重要措施。這就要求在運行過程中,應定期對渠道進行檢查和維護,定期檢查渠道和防滲材料的質量,及時修復損壞和裂縫,清理渠道中的雜物和沉積物,及時發現和處理滲漏、裂縫等問題。第五,建立完善的維護管理制度,明確維護責任和措施,確保渠道防滲工程的長期有效性。第六,加強宣傳教育,增強農民的防滲意識和保護意識,共同維護好農田水利灌溉工程。
2.雨水收集技術。第一,雨水收集系統是雨水收集技術的核心。該系統包括雨水收集池、輸送管道、過濾裝置、儲存設施等部分。雨水通過收集池進行收集,經過過濾和沉淀后,通過輸送管道流入儲存設施,供農田灌溉使用。第二,雨水過濾系統是雨水收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收集的雨水可能含有雜質和污染物,因此,在進入儲水設施之前需要進行過濾處理。該系統包括初級過濾器和二級過濾器,可以有效去除雨水中含有的雜質、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保證收集的雨水質量。第三,儲水設施是雨水收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儲水設施時,需要考慮水量、水質、占地面積等因素,確保儲水設施能夠滿足農田灌溉用水的需求。根據實際需要,可以選擇建造地下水池、水窖、水庫等不同類型的儲水設施。同時,為了保證水質,需要定期進行清理和維護。第四,雨水灌溉技術是利用收集的雨水進行農田灌溉的技術。在雨水灌溉時,需要根據作物的生長需求和土壤情況,合理配置灌溉水量和次數,確保作物正常生長。
3.地下水利用技術。第一,地下水抽取是地下水利用的關鍵。在抽取地下水時,需要選擇合適的井位和井深,確保能夠抽取足夠的地下水。同時,還需要采用合適的抽水設備和抽水工藝,保證抽取的地下水質量。第二,地下水輸送是地下水利用的另一個關鍵。在輸送地下水時,需要采用合適的輸水管道和管道敷設方式,確保輸送地的地下水質量。同時,還需要采用合適的輸水設備,如泵、管道等,保證輸水的效率。
1.農業節水技術是采取一系列農業手段,如選育抗旱品種、調整作物結構、改進耕作制度等,減少農田灌溉用水量,提高農田灌溉用水效率的一種節水技術。
2.土壤保水技術是通過改善土壤質地、增加土壤有機質、使用土壤保水劑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減少灌溉用水量的一種節水技術。
3.化學節水技術是通過在作物根系附近施用一些化學物質,如聚合物、植物生長激素等,減少作物的蒸騰作用,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一種節水技術。
1.政策措施是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勵農民采取節水灌溉技術,如給予財政補貼、優惠貸款、稅收減免等政策,促進節水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2.科技支持是通過引進和開發先進的節水技術和設備,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增強農民節水意識,促進節水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3.市場機制是通過建立節水灌溉設備的市場,促進節水設備的生產和使用。同時,通過建立節水灌溉項目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節水灌溉領域,推動節水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4.宣傳教育是通過宣傳、教育等手段,提高公眾對節水灌溉的認識,促進節水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1.地點。某市郊區蔬菜種植基地。
2.規模。基地面積約為33.33 hm2,采用噴灌技術進行蔬菜種植。
3.噴灌技術應用。該基地采用噴灌技術進行蔬菜灌溉,通過噴頭將灌溉水均勻地噴灑在蔬菜植株上,實現濕潤均勻、省水省力的目的。
4.效果評估。第一,采用噴灌技術比傳統的溝渠灌溉節約用水量約30%。第二,采用噴灌技術進行灌溉,蔬菜產量比傳統灌溉方式提高了約20%。第三,噴灌技術減少了土地的擾動和水的飛濺,減少了土壤的流失和水的污染。
1.地點。某干旱地區水果種植園。
2.規模。種植園面積約為20 hm2,采用滴灌技術進行水果種植。
3.滴灌技術應用。該種植園采用滴灌技術進行水果灌溉,通過滴頭將灌溉水均勻地滴在水果植株的根際部位,達到濕潤均勻、省水省力的目的。
4.效果評估。第一,采用滴灌技術比傳統的溝渠灌溉節約用水量約50%。第二,采用滴灌技術進行灌溉,水果產量比傳統灌溉方式提高了約30%。第三,滴灌技術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減少了水分浪費。
1.案例分析。綜合以上案例,可以發現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具有以下優點:第一,采用節水灌溉技術可以顯著減少用水量,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第二,節水灌溉技術可以促進作物的生長,提高作物產量。第三,節水灌溉技術減少土壤的流失和水的污染。
2.案例中存在的問題。成功案例只是個別現象,全面推進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第一,部分農民對節水灌溉技術不了解、不信任,需要加強技術推廣和宣傳。第二,節水灌溉工程需要一定的投資,但由于資金不足,部分地區無法開展工程建設。第三,節水灌溉工程需要定期維護和管理,但部分工程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導致出現設備損壞、水資源浪費等問題。
3.解決措施。第一,通過舉辦技術講座、展示成功案例等方式,提高農民對節水灌溉技術的了解和信任度。第二,政府應加大對節水灌溉工程的投資,同時,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節水灌溉工程。第三,建立專業的維護和管理團隊,對節水灌溉工程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確保設備正常運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農田水利灌溉是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節水灌溉是農田水利灌溉的關鍵。在創新節水灌溉思路的過程中,需要從技術、設備、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以提高農田水利灌溉的用水效率。總之,創新節水灌溉思路是實現農田水利灌溉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