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君毅 譚飛
2024年1月15日,第八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職業教育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獎項,代表了我國職業教育界的最高榮譽。其中評選出全國“杰出校長”50名,作為其中的一員,蘇州市職業大學黨委書記曹毓民接受表彰,并在隨后舉行的座談會上作為獲獎代表交流發言。他回顧了自己從教40年的人生歷程,闡述了對新時代職業教育的認識與思考,表達了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之情。
一生只做一件事:堅守教育初心使命
時光回溯到1981年,17歲的曹毓民考上了蘇州鐵道師范學院(現蘇州科技大學),畢業后留校工作。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曹毓民堅持一生只做一件事,持續奮斗在他熱愛的教育領域。2016年,曹毓民從蘇州科技大學副校長的職位上調任蘇州市職業大學校長,2022年擔任蘇州市職業大學黨委書記。
從高等教育轉戰到職業教育領域,如何推動這所曾培養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博古(原名秦邦憲)、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作和電子工業的奠基人王諍、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的作曲者寄明等無數棟梁之材和興國英杰的百年學校,使之在新時代持續煥發出嶄新風采,這對曹毓民來說,壓力和挑戰不小,但更多的是他多年來從事教育事業一以貫之的“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堅定信念和決心——要實實在在地把學校辦好,提高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發展的貢獻度和顯示度,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培育更多永懷匠心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在蘇州市職業大學的任職會議上,曹毓民這樣表態:“要以敬畏心、虔誠心、責任心、感恩心,對待學校的百年歷史,對待優秀傳統和職教文化;要走好、走實學校發展的每一步,做好、做實學校工作的每一件事;要做到‘盡心謀事、盡力干事、盡職成事,為教育理想和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職業教育追夢人: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如何把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大有可為”的殷切期待展現為“大有所為”的生動實踐,曹毓民經過認真思考,認為關鍵在于筑牢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之基。培育大國工匠,這是職教人肩負的重要時代責任。
曹毓民重視人才技能素養培養,兼顧校企并行的現實需求和前瞻性,找準方向,主張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在他的帶領下,學校以先進制造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為突破口,以“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市域產教聯合體”和“先進半導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兩翼為抓手,大力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努力培養地方、行業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以職業教育助力江蘇新型工業化和蘇州“智造之城”建設。學校每年有近4000名畢業生在長三角區域就業,為地方和行業輸送了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與此同時,曹毓民還特別重視職業教育的人文情懷和文化構筑。他認為缺乏人文精神和文化根基的職業教育是走不遠的。為此,曹毓民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精華,積極打造2500多平方米的國家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吳文化園,通過注入吳地優秀傳統文化,以地域文化育工匠精神,園課一體浸潤職業道德養成,引導本地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外地(國)學生產生文化認同,從而愛上蘇州、留在蘇州。
曹毓民表示:“今后學校將繼續堅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培養更多富有‘蘇工蘇作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不斷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和蘇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榜樣的力量:踐行黃炎培職教精神
“教育是培養人、成就人的事業,對于教育者而言,也是被成就、被塑造的歷程。”提到自己對職業教育從完全陌生、逐漸熟悉到主動作為的過程,曹毓民深有感慨。
在梳理學校百年校史、“補課”職業教育理論的過程中,曹毓民接觸到了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并為之深深折服。黃炎培是我國職業教育的奠基人,作為中國近現代職業教育的先行者和推動者,其職業教育思想不僅對高素質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也對新時代進一步發展職業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曹毓民將黃炎培職教理論作為辦學理論源泉,充分運用到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探索之中,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打開了廣闊的空間。
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三教三融”精神,曹毓民秉持黃炎培“大職業教育”觀,進行社會化辦學,立足地方,服務“產城人”融合發展。黃炎培認為“社會化是職業教育機關唯一的生命”,曹毓民秉承著這一理念,不斷深化社會服務與國際化合作辦學,成立全市社區教育服務中心,組建東南亞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建設江蘇高職院校首個智庫——蘇州石湖智庫,獲評省級涉外辦學工作先進單位、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
2023年初,蘇州市職業大學與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州匯川技術有限公司牽頭成立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教聯合體,構建了機器人產業新生態,形成以服務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體,面向蘇州、輻射長三角的產教聯合體“蘇州模式”,成為首批28個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之一。圍繞2024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精神,曹毓民作為職教領域代表發表觀點,提出“職業院校要積極推動職業教育與現代產業發展精準契合,深化產教融合,推進科教融匯,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筑牢人才支撐,打造職業教育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
曹毓民進一步弘揚黃炎培“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的理念,進行校企協同,與企業開展崗位聯合認證。例如,與蘇州及長三角區域電梯產業緊密對接,聯合組建“電梯工匠涵養班”,依托“導師制”和“四維教學法”以及“小班化、工廠化、項目化、模塊化”培養模式,全方位助推長三角區域電梯產業發展,電梯學院“遠志電梯工匠涵養班”案例入選2020年度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校企合作? 雙百計劃”典型案例。還有黃炎培提出的“理論與實際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的教學原則,樹立“金的人格、鐵的紀律”等職業道德教育的基本規范……
提到黃炎培職教思想和學校高質量發展,曹毓民滔滔不絕、眼中有光,對傾注畢生心血的教育事業的熱愛溢于言表,而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在職業教育高速發展的新征程中,他滿懷豪情,堅信只要牢牢把握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機遇,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就一定能為實現技能強國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不竭的人才支撐。但是提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曹毓民不以為意,他說自己只是新時代的一名“趕考者”。星光不負趕路人,江河眷顧奮楫者。在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道路上,志同道合的隊伍正在壯大,職業教育的春天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