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無償獻血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體酶聯免疫吸附法(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antigen"antibody"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HIV-ELISA)單試劑反應性結果的檢測性能,為提高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作參考。方法"采用伯樂酶聯免疫吸附法(BR-HIV)試劑對筆者血站2023年2月份的7069例標本進行檢測,其中有120例BR-HIV單試劑反應性,再對其該單試劑反應性標本采用另外3家不同廠家HIV-ELISA試劑、化學發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核酸檢測技術(nucleic"acid"detection"technology,NAT)、Western"blot法進行檢測,統計分析ELISA、CLIA、NAT、Western"blot法其檢測結果關系。結果"BR-HIV單試劑反應性陽性率出現了階段性的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58,Plt;0.05)。通過電話追蹤其120例標本信息,將BR-HIV單試劑反應性的病毒感染者與未感染者進行比較,S/CO值感染者明顯高于未感染者;假陽性率1.69%(120/7069)比2019年2月份假陽性率0.22%(8/3619)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099,Plt;0.05)。CLIA、NAT、另外3家HIV-ELISA檢測試劑具有一致性(Kappa=1),具有等效性。Western"blot法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結論"曾經感染過病毒的無償獻血者的標本BR-HIV單試劑假陽性率增高,可以用CLIA、NAT以及其他酶免試劑暫時替代檢測,減少血液的報廢,提高對捐獻血液的檢測能力。
[關鍵詞]"酶聯免疫吸附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核酸擴增試驗;無償獻血者
[中圖分類號]"R512.91;R446""""""[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14.015
Analysis"of"the"influence"of"novel"coronavirus"infection"on"HIV"ELISA"results
XU"Lingli,"GE"Yujun,"XU"Jun
Department"of"Laboratory,"Jiaxing"Central"Blood"Station,"Jiaxing"314000,"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Analyze"and"study"the"detection"performance"of"single"reagent"reactivity"results"of"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antigen"antibody"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HIV-ELISA)"in"unpaid"blood"donors,"to"provide"reference"for"improving"the"laboratory’s"testing"capabilities."Methods"Detection"of"7069"specimens"from"our"station"in"February"2023"using"the"BR-HIV"reagent,"among"them,"there"were"120"cases"of"BR-HIV"single"reagent"reactivity,"then,"three"different"manufacturers"of"HIV-ELISA"reagents"were"used"for"the"single"reagent"reactivity"sample,"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nucleic"acid"detection"technology"(NAT)"and"Western"blot"for"detection,"statistical"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ELISA,"CLIA,"NAT"and"Western"blot"detection"results."Results"Phased"BR-HIV"single"reagent"reactivity"increase"is"related"to"A"virus"A"infection,"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χ2=4.058,"Plt;0.05)."Tracking"the"information"of"120"specimens"by"phone,"data"analysis"of"BR-HIV"single"reagent"reactive"A"virus"A"infected"persons"and"uninfected"persons"S/CO"value,"infected"individuals"a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uninfected"individuals."Infected"individuals"a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uninfected"individuals,"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χ2=44.099,"Plt;0.05)."CLIA,"NAT,"and"three"other"HIV-ELISA"detection"reagents"have"consistency"(Kappa=1),"with"equivalence."The"results"of"immunoblotting"test"(Western"blot)"were"all"negative."Conclusion"The"1"positive"rate"of"BR-HIV"single"reagent"in"the"samples"of"unpaid"blood"donors"who"had"been"infected"with"A"virus"A"increased,"CLIA,"NAT,"and"other"enzyme"exempt"agents"can"be"used"instead"of"testing,"reduce"the"scrapping"of"blood,"improve"the"detection"ability"of"blood.
[Key"words]"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Nucleic"acid"amplification"test;"Voluntary"blood"donors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屬于RNA病毒中反轉錄病毒的一種,病毒基因組是兩條相同的正鏈RNA。傳播途徑主要有3種,即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其HIV感染者或者艾滋病患者都是傳染源[1]。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腦脊液、胸腹水、羊水和乳汁等體液中。因此,切實提高HIV的血液檢測能力,有利于保障醫療機構臨床用血安全。目前,筆者血站是采用兩遍不同廠家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體酶聯免疫吸附法(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antigen"antibody"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HIV-ELISA)進行初檢和復檢,以及核酸檢測技術(nucleic"acid"detection"technology,NAT)的檢測,由于近段時間出現ELISA法單試劑反應性假陽性率增高的現象,造成最終結果難以判斷,不但導致血液報廢嚴重,而且導致無償獻血者對血液結果的誤解很多,因此,探討化學發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檢測HIV的實驗室檢測技術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際解決目前實驗室的檢測困惑,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23年2月份的7069例標本中有120例BR-HIV單試劑反應性的獻血者標本,采用NAT和CLIA以及另外3家不同HIV-ELISA試劑廠家對120例標本分別進行HIV的檢測。本研究經浙江省嘉興市中心血站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2023001),信息資料均獲得獻血者的知情同意。
1.2""試劑與儀器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體診斷試劑盒(美國Bio-Rad公司),EVO150全自動加樣儀(瑞士Tecan公司),FAME24/20全自動酶免處理儀(瑞士Hamilton公司),SUNRISE酶標儀(瑞士Tecan公司);萬泰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體診斷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試劑批號:220901)、萬泰Caris200n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核酸檢測試劑盒及儀器(美國羅氏公司:批號G29865;西班牙蓋立復公司:批號:704700)。所有配套試劑均經批檢合格并在規定有效期內使用,儀器均經過校準并在正常狀態下使用,樣本的檢測均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及本站制定的相關質量體系文件執行。
1.3""檢測方法
HIV-ELISA單試劑定性檢測采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體診斷試劑盒(美國Bio-Rad公司)Cut"off值=0.240(灰區上限0.240,灰區下限0.216);當S/CO值gt;Cut"off值時或者S/CO值gt;0.216時,對血清學檢測初次試驗為反應性的檢測標本進行雙孔復試,如果雙孔復試結果中有任何1孔為反應性以及雙孔復試均為反應性,則檢測結論為BR-HIV有反應性。
NAT定性檢測采用省中心羅氏聯檢檢測系統進行熒光病毒NAT檢測,對羅氏NAT+的無償獻血者標本進行檢測,來確定最終病毒類型。其中羅氏系統120例,0例有反應性。
HIV抗原抗體的定量檢測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HIV的抗原抗體含量,操作嚴格按照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當HIV抗原檢測值gt;1Coi,為有反應性;當HIV抗體檢測值gt;1Coi,為有反應性。Western"blot法為HIV抗體檢測的確證試驗,采用新加坡MP生物醫學亞太私人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總結數據并進行正態檢驗,均數±標準差()表示,非正態連續變量采用[M(Q?,Q?)]表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百分率)[n(%)]表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Fisher"χ2精確檢驗比較組間差異,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一致性檢驗,等效性采用"Kappa檢驗,Kappa值為0~1,越接近1,說明幾種方法(試劑)的檢測結果的一致性越好;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BR-HIV單試劑反應性與病毒感染情況的相關性
7069例標本進行BR-HIV單試劑檢測,電話追蹤其病毒是否感染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58,Plt;0.05),BR-HIV單試劑反應性與病毒感染情況有相關性,見表1。
2.2""BR-HIV單試劑有反應性的病毒感染者與未感染者資料分析
BR-HIV單試劑有反應性的病毒感染者的S/CO值明顯高于未感染者的數值,兩組分布基本資料情況,見表2。
2.3""BR-HIV單試劑反應性與不同檢測方法的檢測結果分析
BR-HIV與CLIA、NAT、A試劑、B試劑、C試劑之間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0)。CLIA、NAT、A試劑、B試劑、C試劑之間的比較,Kappa值為1,檢測結果一致性良好。120例標本Western"blot法試驗均為陰性,BR-HIV單試劑反應性為假陽性。見表3。
3""討論
2023年2月份陸續出現了BR-HIV單試劑反應性的假陽性率1.69%(120/7069)與2019年2月份假陽性率0.22%(8/3619)比較明顯增加的現象,這給日常檢驗工作帶來很多困擾:①如果將HIV假陽性血液全部報廢,易造成血液資源浪費;②120例BR-HIV單試劑有反應的血液標本確證均為陰性,思考如何降低階段性的假陽性率。③給實驗室的復檢工作增加了太多的工作壓力和經濟負擔。為此,開展了多試劑檢測的方法,以確保血液安全有效的提供給臨床。
本次研究基于平時筆者血站進行HIV檢測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兩遍以及NAT檢測,2019版血站技術操作規程的第四部分血液檢測規定:血清學檢測技術,包括ELISA、CLIA[4]。因此,當出現階段性BR-HIV單試劑假陽性反應數量增多時,實驗室馬上對其進行CLIA檢測。其中120例BR-HIV單試劑有反應性的標本,通過CLIA的檢測均為陰性,與NAT檢測結果的總陽性率相符合。與湯琰等[5]研究相一致,CLIA檢測HIV具有穩定的敏感度,聯合篩查可以提高HIV篩查效率。研究顯示,CLIA技術具有敏感度、特異性強、安全穩定、操作簡單快速、可自動化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可為血液篩查提供更多的選擇方案[6-8]。未來國內在血液篩查中引入化學發光試劑,發揮化學發光與NAT共同檢測的優勢,提高檢測敏感度,減少漏檢,縮短檢測時間,對于保證血液質量和臨床輸血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標本來源分析,查看國內外的文獻發現,Rawezh等[7]在研究中發現BR-HIV酶標板上的包被物質與曾經感染過病毒的無償獻血者血液有發生反應性的概率[7-11]。兩者之間引起反應的主要物質是刺突蛋白具有較大的表面積,由S1受體結合域(RBD)和S2非受體結合域(non-RBD)組成,促進病毒融合。這種刺突蛋白或至少只有RBD結構域已用于病毒檢測的酶聯免疫吸附測定。由于病毒與其他一些病毒(如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的刺突蛋白鏈在結構上的相似性,該蛋白可以介導病毒與這些病毒之間的抗體交叉反應,因此,它可能會干擾免疫測定并導致假陽性診斷。Dadashi等[12]的研究報道,強調了在病毒大流行期間,實驗室結果和有益治療策略對艾滋病毒患者的重要性。Suryana等[13]研究顯示,在病毒這類人群中,有關病毒與比一般人群的HIV共感染的假陽性更高,檢測試劑有干擾因素。從本次研究數據顯示,BR-HIV單試劑有反應性的病毒感染者的S/CO值明顯高于未感染者的數值,與伯樂試劑廠家交流得到相同的答案,并告知階段性特殊時期HIV假陽性依然會出現。
如何更換合適的試劑進行HIV的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筆者血站采購了3種ELISA法試劑進行實驗室比對,從檢出陽性率角度出發,3種試劑(A試劑、B試劑、C試劑)均能符合檢測要求。同時,也證實這3種試劑與病毒是否感染,結果無差異性。這3種試劑采用"Kappa檢驗,Kappa值為"1,檢測結果一致性良好。由于第4代篩查試劑敏感性較高,越來越多的應用到HIV臨床檢測中,但隨之而來的第4代試劑假陽性問題也更容易出現,這就造成確證試驗會面臨更多的陰性或不確定結果的情況[14-16]。確證試驗的陽性結果必須保證高特異性和高準確性,而陰性和不確定結果建議進行HIV-1核酸試驗或2~4周后隨訪[17-18]。
綜上所述,由于曾經感染過病毒的獻血者血液標本用BR-ELISA單試劑檢測HIV,確實出現了階段性假陽性增高,對后期結果的預判有干擾。通過幾種試劑的平行測試,CLIA聯合NAT技術對無償獻血者HIV-ELISA單試劑反應性結果的檢測性能較符合實驗結果。長期以來,BR-HIV檢測試劑較穩定,靈敏度得到國內很多采供血機構的認同,高敏感度往往會導致試劑特異性降低,非特異性反應升高。應對該特殊時期的處理方案有以下3個建議:①保證原有實驗室檢測方案不變,增加CLIA聯合NAT技術對無償獻血者HIV-ELISA單試劑反應性結果進行檢測。②更換試劑,待此特殊時期過后,再調整長期固定的試劑廠家。③減少1遍ELISA單試劑反應假陽性高的試劑,用CLIA聯合ELISA法進行標本檢測。可以根據血站的檢測量以及檢測財政資金撥款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實驗室檢測策略,這樣很多假陽性的獻血者不僅能夠減少心理上的負擔,還能保證血源的安全穩定,防止經血液傳播疾病的傳播。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收稿日期:2023–06–29)
(修回日期:202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