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12 月15 日上午,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承辦的2023 清華國際藝術與設計教育大會(ICADE2023)在清華大學禮堂隆重開幕。本屆大會以“新_ 角色”為主題,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荷蘭等國學術界、教育界、產業界的40 余位嘉賓,以及來自全國150 余所高校的近400 名參會代表,與清華大學師生、媒體等共聚一堂,共同拉開本屆大會的帷幕。
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講話,他從教育者的身份和使命的角度出發,強調在智能時代的教育革命中,教育工作者們應回歸初心,主動擔當,把握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規律、新模式,打造高效友好的人機協同學習環境,為國家培養更自覺、更創新、更開放、更有韌性的未來新人。彭剛還特別回顧了“向多樣的世界提問(2021)”和“萬物互依(2022)”兩屆大會,指出“清華國際藝術與設計教育大會”一直以來緊扣學術前沿和社會關切,正在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學術品牌。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馬賽在歡迎辭中指出,本屆大會立足AI 時代的新歷史起點,著力探討從人機共學到人機共創,未來的藝術設計人才應如何塑造自己的新角色、未來的藝術設計教育又將如何塑造新的教育模式和創新思維的前瞻議題。馬賽強調,在AI 技術的推動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將堅持創新驅動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跨領域的融合,并號召全體與會者以本屆大會為新的起點啟迪靈感,共同推動藝術與設計教育向著嶄新的未來邁進。
教育部綜合改革司、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大會開幕式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主持。
開幕式之后,上午10:00,主旨演講在清華大學禮堂召開。會場上,全球藝術設計、人工智能、腦科學等領域的重磅演講嘉賓,圍繞“新_ 角色”的大會主題和“AI 時代的藝術設計與學科跨界”的核心議題,叩問未來,激蕩新思,立足AI 變局的時代拐點,重新解構全球藝術設計教育的傳統模式,在技術變革的時代浪潮下探尋藝術設計與不同學科、不同文化間持續互動和發展的新策略,為全球藝術設計和學科跨界的“范式革新”積蓄力量。
《生成式AI 時代的繪畫藝術》
“圖像生成器是繪畫藝術的對手還是助手?這取決于人類如何培養自己,我們的教育不應僅僅停留在培養技巧,而要更多地培養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這樣才有可能在生成式AI 時代推動藝術的進步和變革。”
——張鈸,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譽院長
《與AIGC 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我們今天面臨一個抉擇,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啟,我們一定要順應時代。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功能的“武器”,我們還是要去掌握類似的獨門秘籍,才能保持立于不敗之地。用在當下,我覺得也同樣適合?!?/p>
——馬賽,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可視媒體計算:骨干網絡與深度學習框架》
“視覺信息在維度上的提升,對大模型的設計、訓練和推理都帶來了挑戰,需要探索新的骨干網絡和訓練優化算法;深度學習時代的計算可視媒體需要算法、數據、算力以及框架協同發力;希望計圖能為各位老師、同學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個中國方案,讓大家多一種選擇!”
——胡事民,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
《從實踐社區到實踐生態:AI 時代的“新角色”:設計為主導的創新》
“以設計為主導的創新是一種依賴他人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協作實踐。不僅僅是人類、生物或自然現象等,技術實體(或行為者)也需要作為參與者考慮進來。”
——Gordon Hush,格拉斯哥藝術學院創新與技術學院院長
《新角色·藝術、設計、技術與人文的繁榮》
“我們要如何啟發學生們獨立思考,找到他們自己的聲音,勇于探索大千世界的知識,關注周圍世界,不斷地研究和閱讀,和他人高水平合作,成為一個對世界負責任、有道德的人——這是我長期的教學目標?!?/p>
——Bill Seaman,美國杜克大學計算媒介、藝術與文化涌現實驗室主任
《工程創新人才的卡里斯馬》
“我提倡自主、高層次的人才培養能力,關鍵是優化培養組織模式,完善教育評價體系,改良土壤,而不再是選拔種子,來的種子每個人都可以變成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拔出來大豆、小麥、棉花全長成水稻?!?/p>
——歐陽證,清華大學為先書院院長、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院長
《腦機接口——碳基與硅基智能的融合》
“讓硅基芯片和碳基大腦直接對話是一個宏大而激動人心的目標,它將緩解腦疾病的苦痛。我們已經在這條路上探索?!?/p>
——洪波,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
《設計機器 :設計中的AI》
“人工智能的力量不在于生成圖像或者項目的成品,而在于作為同伴、助手,以尋求更好的結果。設計師處理的是棘手問題,不僅僅是尋求解決已構造好的問題。是AI 只是一個工具,背后的操守還是人?!?/p>
——Tom Kvan,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意設計學院院長
《遺傳算法帶來的新“涌現”可能》
“我的演講中很重要的一個關鍵詞是“自組織化”,它是說我們今后的藝術是藝術自己有規律地生成一個組織化的體系。我期待的人工智能中的元宇宙,不是說只是通過深度學習來創造一個無規律的世界,而是像這樣一個在計算機中自己生成自己的所謂的全新的組織架構。”
——河口洋一郎,東京大學教授
開幕式和主旨演講之后,四場高峰論壇在12 月16 日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 區1 號廳和4 號廳隆重舉辦,三十余位跨領域的專家學者將對AI 時代下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展開跨學科、跨領域、綜合性的研討。12月17 日,“AI 導師元桌課”繼續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A 區多功能廳啟動,Al“飾演”的多學科、多身份的虛擬導師角色,將與不同專業的一線教師一起,以“元桌”討論的形式與同學們共同創想不同主題的創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