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設計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時尚服飾、家居裝飾,還是電子產品、建筑景觀,設計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鮮鋒發現”欄目正是引領全球設計潮流的先鋒,致力于為廣大讀者帶來最新、最獨特的設計成果。
“鮮鋒發現”欄目的宗旨,是探索和發現全球設計界的創新力量,展現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們,用他們獨特的視角和才華,創造出的令人驚嘆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代表了設計的最新潮流,更反映了當代社會的文化、科技和價值觀的演變。欄目內容涵蓋包括工業設計、家居設計、時尚設計、建筑設計等多個設計領域?!磅r鋒發現”欄目作為一個展示全球最新設計成果的平臺,也是一個啟發創新思維的窗口,與讀者共同見證設計的力量。
仰望U8
仰望U8是仰望品牌推出的首款車型,同時也是搭載仰望最先進技術和最新設計理念的一款車型。U8是仰望品牌希望呈現給用戶的集大成之作,重新定義了新能源和智能化時代下硬派越野車的標桿,為用戶帶來安全、高性能、豪華舒適于一體的越野新體驗。
報送單位: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者:沃爾夫岡·艾格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銅獎
BANYAN · 榕 蔚來智能系統
報送單位:蔚來控股有限公司
設計者:李天舒/張磊/朱太平/高鵬/慈小勇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銀獎
Banyan·榕 智能系統是蔚來最新一代的數字技術平臺,蔚來以智能系統來定義智能汽車,致力于為用戶打造移動的生活空間、有溫度有情感的伙伴,全面連接產品社區與服務,為用戶帶來超越期待的全程體驗,創造愉悅的生活方式。
移動充電樁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速擴張,導致配套的基礎設施欠缺,部分城市和地點的充電樁數量緊缺。一款移動無人充電樁,在車主到達停車場的時候不需要花費時間尋找充電樁,直接通過手機軟件輸入停車位號碼并將充電口打開。移動充電樁在收到指令后會按照設定程序以及定位自行尋找車位并給車輛充電,充電完成后移動充電樁會自行回到電倉進行儲能。有效解決占用充電樁位置無電可充的現象,緩解停車場位置緊張,充電緊張的問題。機械臂設有激光雷達用來對準充電口,在車頂和四周都有移動攝像頭,避免在移動的過程中碰撞到行人和車輛。通過手機預約就能實現充電功能,最大程度節省使用者的時間。
報送個人:廣東財經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中國)
聯合參賽單位:廣文科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設計者:馬念(主創設計師)敖景輝、刁培煌、林俊杰(團隊成員)
2023 DiD Award(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概念創新組銅獎
路特斯閃充機器人
路特斯閃充機器人作為全球首款量產新能源汽車閃充機器人,采用了F1賽車的進站概念并延續了路特斯的品牌傳統。它通過高清攝像頭和無線通訊傳感器識別預約車輛,然后打開艙門,連接充電槍線進行充電,無需任何人工操作。充電過程僅需15分鐘即可從20%充至80%。相比傳統充電方式,路特斯閃充機器人是一種更高效、便捷的充電體驗。
報送單位:杭州閃充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設計者:Jason Lee/李成/李鳳山/張晟/丁釩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銅獎
HEX ?
報送個人:monoto design LLC(日本)
設計者:Tadashi Suto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概念組設計新銳獎
HEX?是一種專門用于日常使用的便攜式迷你巡洋艦。它將從家到車站或附近咖啡館的日常交通轉變為舒適無憂的體驗。HEX?代表了專門用于城市通勤的新發展。它為城市騎行提供了最佳的尺寸和安靜度,這是一種正在申請專利的結構,極大地提高了平衡性,其特點是簡單而精致的設計吸引了成年人。此外,最重要的方面是HEX?提供了一種更無碳的交通方式。使這些成就得以實現的創新得到了專利申請結構的支持,該結構可以防止倒退。傳統滑板在設計時考慮到了技巧,使其易于前后滑動,從而使平衡更難保持。但是,HEX?其結構只允許更容易地向前旋轉,大大提高了平衡和穩定性。
LEMMO ONE
報送單位:Springtime Design(荷蘭)
設計者:Shusan Gao/John Kock/Renze RispensToni Pavic/John Kock/Renze Rispens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銀獎
LEMMO One E+Bike是一款獨特的城市電動自行車,將電子驅動系統與機械自行車分離開來。這允許各種使用情況,因為自行車既可以用作舒適的通勤電動自行車,也可以用作運動型安全踏板自行車。同時,這一概念可以方便地升級或修理電子零件,從而延長自行車的使用壽命。一輛有兩張臉和一個靈魂的自行車。對用戶來說很好,對地球來說也很好。
自主駕駛無人電動礦車
報送單位:江蘇徐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設計者:劉志國/王明江/路易霖/儲曉峰/劉強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概念組設計新銳獎
全球首款80噸純電無人礦車,全天候零排放動力適應高海拔極寒極熱天氣。集成快充、5分鐘換電實現24小時作業。智慧燈語及界面交互系統強化了產品的電子生物屬性,實現“人-工具”向“人-工程伙伴”設計進化,定義全新人機倫理關系。軟件交互效率較上代提升27%。外觀與徐工PI深度結合,講好全新中國故事。
智能可移動一站式牲畜無害化處理系統
這是一款智能可移動一站式牲畜無害化處理系統,其利用了生物實驗室處理實驗樣本級別的工藝流程即“高溫煉制法”。設計有多段式機械臂,可自動抓取牲畜進行投放。通過密封容器對死亡牲畜進行高溫高壓消殺滅毒,后轉入烘干容器烘干并使用液壓杠壓縮為塊狀物料,然后由傳送帶送出轉運。單臺設備日處理量可達200頭牛,整個處理流程全封閉、無人化可做到零病原體零污染,處理后的物料可用于制作肥料。 本設計基于成熟的“高溫煉制法”技術,進行合理的結構設計。突破了傳統焚燒掩埋的重污染解決方案,創造性地將機械臂、高溫處理設備與行走機構結合,成為可移動一站式牲畜無害化處理系統。為災后牲畜處理問題提供了環保高效的新方案。
設計者:郭浩田(主創設計師)馬源瑾(團隊成員)2023 DiD Award(東莞杯)
國際工業設計大賽概念創新組銅獎
TITA 機器人
TITA機器人是自研自產的輪足機器人,全身擁有8個自由度,將輪式的速度和足式機器人的機動越障性能結合,保障TITA機器人在多地形復雜環境下的高效、靈活地執行任務。頂部的通用導軌設計可根據實際用戶應用搭載各種設備,如:頂部手柄、攝像機、激光雷達等。TITA機器人可用于教育科研.工業及智慧園區巡檢、數據采集、建筑測繪等。
報送單位:東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
設計者:張笛/芶鑫/徐海望/韓潤哲/吳顯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概念組設計新銳獎
奕目科技光場相機 VA6
奕目光場相機是一款基于非聚焦型光場成像原理解決高端制造業對復雜產品三維結構、缺陷檢測的需求的產品。基于仿生學原理,通過數百萬個小透鏡陣列模擬昆蟲復眼,賦予光場相機精準感知物體三維信息的能力。光場相機應用于多個專業領域,如航空發動機葉片檢測、動力電池電芯檢測、芯片金線三維檢測、虛擬像面三維檢測等。
報送單位:上海博路工業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者:林晨曄/施圣賢/李浩天/莫逸憑/阮澄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銀獎
BLADEBUG
報送單位:BladeBUG Liimited(英國)
設計者:Chris Cieslak/Aksat Shah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銀獎
BladeBUG Limited是一家總部位于英國的深度科技初創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機器人平臺,無需派遣繩索接入技術人員到刀片上進行詳細的接觸檢查和維修。BladeBUG Limited開發了一種獨特的六條腿步行機器人,該機器人從頭開始設計,用于對海上風力渦輪機葉片進行遠程詳細檢查和早期維修。BladeBUG能夠實時收集關鍵資產的智能數據,而無需將人員置于危險之中或需要熟練的專家,從而降低了與風力渦輪機葉片維護相關的成本和風險。該機器人有助于應對風電行業面臨的技術工人短缺的挑戰,這對實現海上風電行業雄心勃勃的增長計劃至關重要。
《電影流浪地球2》中科技產品的概念設計與制作
在電影流浪地球2中,團隊使用產品設計思路以及工業生產流程,為電影設計制作了概念產品:機械狗月面機器人,門框機器人,航天員機動裝置與掠奪者無人機。工業設計的思路使電影中的道具更加真實和合理,而工業生產流程則使電影道具的生產流程變得可控,同時保證了質量的穩定。
報送單位:《流浪地球2》美術團隊
設計者:郜昂/王志堅/陳屹杰/黃天禹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概念組設計新銳獎
ROBOTIC AIR HOCKEY
報送單位:Fresh Consulting(美國)
設計者:Scotty Paton/Justin Brunson/Nissa Van Meter/Richard Johnson/Grant Ritter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概念組設計新銳獎
微軟人工智能與我們合作,為自主系統集團開發了一款促銷硬件。他們需要一個大膽的平臺來激發和激勵人們對智能控制系統的興趣。我們一起創造了第一個同類機器人空中曲棍球臺,將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互動游戲化。
“訊飛星火× 華為昇騰”國產化認知大模型一體機
星火大模型上線后,覆蓋工作、學習、生活等15大運用場景。認知大模型的賦能時代,構建一個健康安全的產業推廣環境和能力保障??拼笥嶏w和華為聯合打造的星火一體機誕生,提供底層算力、AI框架、訓練算法、推理能力、應用成效等AI能力,在安全可控的國產算力平臺上幫助中小企業快速部署私有化大模型。
報送單位: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者:諸臣/曹宇豪/范雅麗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銅獎
元蘿卜AI 下棋機器人 圍棋版
報送單位:上海商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設計者:唐明勇/馬堃/賈凡/閆雪/魯白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銀獎
元蘿卜AI下棋機器人是融合AI技術與圍棋的創新型產品,利用AI視覺和機械臂提供逼真的對弈體驗。它具有多種對弈模式和棋力等級,滿足各種水平用戶需求,幫助用戶提升棋力。并擁有超越人類水平的等級供高階用戶挑戰。與主流對弈平臺合作,用戶可遠程對弈減少電子屏幕對眼睛的傷害。希望通過結合AI與圍棋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
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
“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在傳統金屬鉤與靜態假肢的基礎上取得了創新,突破了以往依賴物理按鈕或搖桿執行預設手勢的局限。相較于傳統假肢,該智能手部假肢整合了 AI 技術與個性化編程功能,通過捕獲殘肢肌電圖傳感器中的肌肉信號并將其轉化為動作,截肢者能夠直觀地實現預期的手勢和動作。
報送單位: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
設計者:楊釗祎/王浩旋/冀志強/鄧偉程/韓璧丞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金獎
芙萬空間站
報送單位: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設計者:何吾佳/郁暄/楊翔宇/黃永兄/馬燕萍/余藝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銅獎
芙萬空間站是市場上第一款能直接連上下水,全自動自清潔的洗地機。用戶使用后,只需將機器放回空間站便會自動判斷臟污程度,并啟動合適的自清潔程序,進行補水、排污、沖洗、離心風干、UV殺菌、充電等一系列操作,保證機器潔凈無菌,實現放下不用管,拿起就能用的體驗,讓用戶無需接觸臟污也能夠擁有潔凈、無菌的家居環境。
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太空廚房及民生場景應用系統
報送單位: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者:黃仁華/沈健 /王姝/許文前 /范育芳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概念組設計新銳獎
受國家航天局委托,歷經八年為中國空間站自主研發高效加熱、凈水循環、研磨制漿、智能互聯等具備核心技術的太空廚房系統裝備,并惠及民生產業的場景應用。通過8年自主研發的太空廚房技術系統解決中國航天員太空極端環境和飛船載荷下的飲水飲食問題并惠及民生場景。
東芝康養醫療邊桌
東芝康養醫療邊桌,是針對“新銀發”一代日常床邊需求而重新設計的產品。除了內置飲水模塊外,還具有食物加熱和餐具消毒功能。憑借其簡化的操作和智能醫療設計特點,極大改善了老年人的飲水和飲食體驗,同時幫助護士更高效地工作。
報送單位: 美的集團
設計者:kurz kurz design
2022 reddot best of the best,IF design award
魚躍家用呼吸機BREATHCARE III
魚躍YH-680D家用呼吸機是一款為有睡眠呼吸暫停的用戶,提供呼吸正壓支持、疏通氣道、改善睡眠質量的家用呼吸機。YH-680D采用Ramp延時升壓技術,有助于順暢入睡;4.3英寸彩色觸摸大屏,提升用戶操作體驗。設計上延續了魚躍產品的圓潤親和家族化語言,并運用了布紋紋理的設計元素,使得該產品更好地融入家居環境。
報送單位: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者:王毛毛/施逸琪 /華昊/邱博/李小月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銅獎
健康體- 盲文注音字庫
報送單位:阿里健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設計者:李超/閆波/王大可/李冬冬/張晗/唐文/徐恒震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金獎
“健康體-盲文注音字庫”是一件用設計的力量,關聯視覺和觸覺,跨越語言鴻溝,傳遞平等理念的探索性產品。該產品運用中文盲文實時轉譯功能,設計了視障人士一生所需的1001件生活設計案例,在醫療健康領域,填補了藥品包裝上盲文的空白。整體包裝以簡潔而清晰的設計語言,運用AI技術實現了從視障人士夢境文字到視頻影像的創新表達,體現了科技的人文關懷。在數字鴻溝不斷加深的科技化浪潮背景下,大量的弱勢群體被排斥在設計普惠的范疇之外,設計的力量更需要被運用于社會公益和社會變革,通過設計為弱勢群體提供支持和幫助,為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靈活劑量輸液袋
傳統一次性使用輸液袋由于每袋獨立包裝且空間較大,存在收納不便的問題。更換藥品時需要斷開輸液管、拆卸原有輸液袋,程序繁瑣。劑量無法精確調節,難以匹配不同患者的需求。這些都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本產品采用可拆卸結構設計,按需調節輸液量,通過標準接口相連后,輸液路線聯通,與常規獨立包裝的輸液袋不同。 本產品具有易于收納的優點。更換藥品時無需斷連輸液管,程序更加簡便。不同劑量的輸液模塊可以按疾病與病情需要組合,精確匹配患者需求。簡言之,本產品的亮點在于采用模塊化設計,方便收納;標準接口相連,連續輸液;可按需調節輸液量。這些特點可幫助達到易收納、易操作、劑量可控等效果,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設計者:黃文康(主創設計師)
王瑩瑩(團隊成員)
2023 DiD Award(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概念創新組銅獎
“尋境敦煌”——數字敦煌虛擬現實深度漫游 · 莫高窟 第285 窟
“尋境敦煌”是數字敦煌資源庫圍繞莫高窟第285窟,首度打造的深度文化互動產品。為了給觀眾帶來內容更豐富、體驗更生動、理解更深刻的參觀體驗,“尋境敦煌”借助學術研究與前沿技術,突破物理空間的局限,在虛擬世界莫高窟第285窟進行1:1高清立體還原,并構建出一個可實時交互、沉浸參觀、體驗游玩的深度漫游場景。
報送單位:敦煌研究院
設計者:韓雪/羅毓顥/武瓊芳/丁曉宏 /俞天秀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銅獎
ETEECONTROLLER
EteeController讓用戶從過去的傳統按鈕順暢地過渡到未來的自然手勢界面,感知每個手指的細微運動和壓力,它將重新定義虛擬現實領域。eteeController具有適應各種手型的通用設計,消除了手套的限制。借助強大的內置觸覺馬達和eteeTracker提供的無與倫比的360度跟蹤角度。應用范圍從在PC游戲中模擬Xbox手柄到SteamVR中的沉浸式互動,徹底改變了我們與虛擬世界互動的方式。eteeController重量輕,與現有的跟蹤器兼容,不僅在游戲領域引領革命,還利用eteeController的壓力感知能力在健身電子產品和醫學研究中引起了轟動。
報送單位:TG0(英國)
設計者:Ming Kong/Mick Lin/Saurav Ale/Pilar Zhang Qiu/Kiera Lin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銀獎
努比亞3D 平板
nubia Pad 3D是全球首款AI裸眼3D平板電腦。產品采用unibody一體式設計,航空級鋁合金機身配合噴砂氧化工藝,前后兩組AI引擎超級仿生攝像頭,搭載了獨特的3D光場顯示技術,支持全場景2D到3D實時轉換。AI臉部實時追蹤,8種視場角,觀看距離更加靈活。裸眼3D全生態解決方案,拓寬應用場景,為直播、視頻會議、文旅、醫療、可視化教育等多個行業賦能。
報送單位: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者:顧雷/圣旭/高峰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銀獎
易藥
數據顯示,超過2/3的老年人正在服用五種以上藥物,這使得藥物間不良反應風險增加50%,并導致每月2次藥物和食物間的不良反應,甚至導致殘疾和死亡。為此,我們開發了EasyMed,一款基于藥物和食物的分子化合物結構來預測不良反應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序。EasyMed還整合了多種AI技術,包括藥物/食物識別、文字轉語音等,以幫助用戶更高效地管理藥物。
報送個人:孔令爽
設計者:孔令爽/馮雨玫/趙向晨/萬義堯/寧怡飛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概念組設計新銳獎
游戲科技助力數字文保創新解決方案
報送單位: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設計者:肖蘊秋/尹寧/黃艷/周奕霖/馬堯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銅獎
全球首次通過國產云游戲、游戲引擎、PCG程序化內容生成等游戲技術,實現最大規模人類文化遺產——長城毫米級超高精度、沉浸交互式的數字還原,通過前沿數字技術助力更多人共享中華文化成果,也能成為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
HORIZON OF KHUFU
“消失的法老”是一次身臨其境的探險(45分鐘LBE VR體驗)。除了近距離了解金字塔的內部結構和歷史背景外,游客甚至會回到4500年前,揭開古埃及文明的奧秘。
報送單位:Emissive(法國)
設計者:Horizon of Khufu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銅獎
霍尼韋爾智能高效密集存儲解決方案
霍尼韋爾智能高效密集存儲解決方案是新一代自動化倉儲整體解決方案,可實現高效存儲與海量訂單履約。以創新Pivot?倉庫執行系統及智能穿梭車為核心,可輕松集成語音解決方案、數據采集終端、機器人揀選等,憑借卓越的靈活性、可擴展性和高效性滿足各種應用及特定需求,為企業減少存儲空間、優化運營績效,降本增效。
報送單位:霍尼韋爾自動化控制(中國)有限公司
設計者:屈鐵成/秦寧/金朝霞/馬小軍/孫放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銅獎
智能客服中心
在地鐵軌道交通產業中,地鐵客服中心是線網客服系統的重要終端設備,支持傳統票亭業務并增加客服功能,智能客服中心支持人工服務和自助服務雙模式,提供票務、客服等多重服務。
基于中國地鐵的產業發展情況,通過對地鐵出行服務的研究, 以產業設計思維,通過以用戶為中心的研究,以設計思維驅動體驗和服務創新,開展了地鐵智能客服設備的創新系統設計。
設計者:文浪(主創設計師)
陳振敏、陳舒婕、李茂、張少文、陳朝暉、陳明康、周躍華(團隊成員)
參賽單位:廣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 DiD Award(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概念創新組銀獎
“深睡0 號”智能床墊
“深睡0號”是通過采集中國人身型標準大數據,用參數化設計,結合AI智能算法,提供精準支撐的深睡智能床墊。“深睡0號”智能床墊通過人體大數據采集,結合AI智能算法和參數化設計,自動生成符合中國人身形標準的床墊支撐結構,為用戶提供精準支撐,達到無感深度睡眠,顛覆了傳統床墊行業核心支撐技術。
報送單位:中國美術學院
設計者:王菲/谷叢/李健/周志杰/費蘇兒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概念組設計新銳獎
SUNSEEKER
Sunseeker是由Studio VANTOT開發的移動模塊化太陽能燈鏈。它以人為中心的設計促進了城市景觀的趣味性和參與性,并鼓勵當地人對可持續能源資源的好奇心。SUNSEEKER的智能太陽能收集模塊配備了光傳感器,可以通知每個燈具繞其軸線旋轉,或沿著光鏈移動以找到陽光最充足的地方。這使得固定裝置能夠避開城市景觀的陰影,并優化太陽能收集。就像向日葵旋轉著捕捉陽光,或者人們在高樓之間追逐移動的太陽一樣,燈光的編排為我們通常與世隔絕的城市環境增添了令人興奮和傷感的元素。一旦太陽落山,SUNSEEKER就會成為一條照明之路,因為它利用捕獲的太陽能照亮夜晚。
報送單位:VANTOT(荷蘭)
設計者:Sam van Gurp/Thomas Verboven/Eline Smits/Zowa Rindt/Gerrit Beking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概念組明日之星獎
原野戶外一體式爐具
設計者:張莫浛(主創設計師)
翁杰、韓政興、張子泓(團隊成員)
2023 DiD Award(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概念創新組銅獎
這是一款戶外一體式爐具,可以幫助年輕人解決戶外露營時收納不便、鍋碗瓢盆側傾的問題。設計將煤氣罐的造型與戶外防護裝備相結合,直接用語言符號提示用戶產品的功能。同時,一體化的設計方便了鍋碗瓢盆的存放,并在爐灶頂部增加了一個水平裝置,巧妙地解決了因戶外地面不平而導致爐灶傾斜的問題。
快速存取防盜背包
SnapPack是一款專為城市通勤者設計,兼具超強防護性與極簡造型設計的雙肩包。箱包上應用5級防割玻璃纖維材料,隱藏式TSA密碼鎖,立體剪裁結合柔性儲物結構保持包身持久挺括。獨創TSA密碼鎖結合高強度防爆伸縮鋼絲纜繩防盜系統 ,通過專利自動回彈防盜鋼纜結合密碼鎖結構打造新一代安全通勤解決方案。內置隱形立式獨立收納倉,方便快速取用杯具、雨傘等物品,避免傾倒和滲漏。開模氣囊肩帶有效減輕肩膀壓力,讓出行更加輕松。SnapPack 在美國Kickstarter眾籌結束共獲得全球2730名用戶的支持成功籌集近300萬人民幣。
設計者:鄒靖怡(主創設計師)
參賽單位:廣州市闊云科技有限公司
2023 DiD Award(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概念創新組銀獎
SCALED
SCALED是一種受自然啟發的材料創新,提供靈活的防彈衣,通過調節人體關節的運動控制,最大限度地預防受傷、康復和提高運動成績。獲得專利的SCALED技術包括重疊的磅秤排,允許在一個方向上不受干擾的靈活性,并相互鎖定,以在另一個方向提供穩固性。因此,獨特的SCALED材料可以精確控制人體關節的運動范圍,此外還可以吸收突然的沖擊。我們的愿景是通過防止今天的傷害來保護明天的超人。
再生自動充氣雨傘
天有不測之風云,突如其來的大雨有否令你感到束手無策。上班或是回家的路上倍感無助。從車站到公司門口,近在咫尺,卻因大雨如同隔在彼岸。滿身濕漉漉的感受一定不是滋味,還要等到下班才『再生自動充氣雨傘』為你帶來全新體驗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會常備雨傘于身上,一次性環保雨傘就能解這問題,輕便環保、使用操作方便。能解脫。又或是在工作一整天遇上大雨,回家路會倍感疲累,更要拖著滿身濕淋淋的身軀?!霸偕詣映錃庥陚恪笔褂昧鞒谭浅V唵畏奖?,日常狀態下,它的尺寸比一包衛生紙還要小及薄,更便攜。如若遇上下雨的情況,只需輕拍包裝,包裝內的小蘇打及檸檬酸就會混合產生反應,為雨傘充氣,充氣后即可使用,令使用者免除淋雨的情況。
設計者:高德其(主創設計師)
2023 DiD Award(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概念創新組銅獎
THE MODEL CITY 1 :1 SCALE
報送單位:HAKUHODO KETTLE(日本)
設計者:Shota Hatanaka/Takahiro Nagai/Yuichiro Oku/Norihiro MatsuoShota Hatanaka/Takahiro Nagai/Yuichiro Oku/Norihiro Matsuo
2023中國設計智造百萬大獎-產業組銅獎
THE MODEL CITY 1:1 SCALE這個城市重新設計項目旨在將普通城市轉變為塑料模型。主題是“如果這個城市是一個塑料模型會怎樣?”。我們將郵筒改為了新的塑料模型風格。它看起來像一個預裝的模型,但還是可以像常規郵筒一樣投寄明信片。此外,我們還改造了電話亭,當然,它仍然可以打電話。我們還對其他物品進行了改造,包括旅游標志、長椅、街燈、拍照點等。我們的想法是將這個城市傳統產業轉變為旅游景點。
編木拱凳——宋式營造技藝在現代木作家具設計中的轉譯應用實驗
“編木拱”系列家具以宋式廊橋營造技藝的研究為基礎,將廊橋大木作的營造技藝和結構形式以現代的設計語言重新轉譯,完成從傳統大木作到現代小木作形式與功能上的轉變,從宋代建筑學的角度解讀現代設計語言,探索傳統廊橋大木作營造形式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方法,傳承傳統大木作營造理念。家具的整體形式參照木拱廊橋的編織結構,并依據家具尺度以及現代設計的語言將編木拱結構進行轉譯,使編木拱結構適應現代家具的功能與結構需求。不僅從形式與工藝上,也從標準化、適應性和建造性等方面,探索將中國傳統大木作營造形式應用于現代家具設計的可能性。
設計者:朱驍鋮(主創設計師)
參賽單位:卜一工坊(杭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2023 DiD Award(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概念創新組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