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前的晚餐
零星的火塘喂肥了炊煙,然后才有倒下的樹,栽出祖屋。
有人將蠶放在掌心,比喂養(yǎng)孩子莊重。野菜開始適應(yīng)人們的胃口,一些動物收斂野性,嘗試著在人間當牛做馬。
辭官的詩人忙著去山中采菊,遭貶的幕僚在鄉(xiāng)間種梅。滿山亂竄的野火,只取一粒,白天烹煮,晚上御寒。有人結(jié)網(wǎng),日子便有了剪不斷的蛛絲。
水邊,浣紗的少女把雙腳伸進河里,踩到光陰的脊梁。水車是讓水往高處走的臺階,灌溉著歸順的禾苗。有人擊石請神,有人拍胸發(fā)誓。酥油燈,是創(chuàng)世的回眸。
確實可以從出土的碗、炭化的谷粒,了解村莊五百年前的晚餐。窯火為證,提及這些,仿佛都是天上的事情。
?
牧羊的措姆
她還很小的時候,阿爸就去世了。阿爸唯一留給她的,是一件羊皮襖。
她冬天穿,夏天也穿,甚至晚上也用它取暖。后來,這件羊皮襖又成了她的嫁妝。
阿爸生前的56只綿羊,是家里唯一的財產(chǎn)。就是住院需要動刀,他也不允許在羊身上動念。
措姆每天把羊群趕到山上,自己也變成了一只羊。冬天羊都在寒風中發(fā)呆,她也在想到了天上的阿爸。
羊歸家的時候,酥油茶便把一天的事情了結(jié)。
此刻,嶄新的晨風里,她溫習著與愛人最初的相見。兩個手拿著羊鞭的人,彼此抽了半生。
佛性的早晨
羅列的尼瑪石,聳立著經(jīng)文佛性的筆鋒。牦牛角掛在風上,讓桑煙蒸煮。轉(zhuǎn)經(jīng)筒上有穿針引線的手指,美好的光,都平靜地鋪在進山的小路上。
一塊石頭,突然就有了聆聽的姿態(tài)。有人率領(lǐng)親友,有人帶了羊群,叩訪,沒有重量的陽光卻讓每一個朝圣的人,如負重般汗流滿面。
穿過車堵人擠的老城區(qū),我買了鮮花,這不合時令的花朵,與我一樣從四川方向遠道而來。我用一些清水讓它打起精神,我不想讓佛祖看到一朵花萎靡不振的樣子。
多一個陌生的漢人,也無所謂。來到強巴林寺,都不會向晨風隨意伸手。
?
許文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臨滄市作協(xié)副主席。出版散文集《在城里遙望故鄉(xiāng)》等。
編輯???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